081 對牛彈琴 出處:《弘明集》

081 對牛彈琴 出處:《弘明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公明儀1為牛彈清角2之3,伏食如故4。5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轉為蚊虻6之聲,孤7之鳴,即8尾9耳,蹀躞10而聽。


注釋:


1.公明儀:春秋時代魯國音樂家。2.清角:樂曲名,高雅的曲子。3.操:琴曲。4.如故:照舊。 5.非:不是。 6.蚊虻:吸血的蚊蟲與牛虻。 7.犢:小牛。 8.掉:搖擺。 9.奮:豎起來。 10.蹀躞:小步來回走動的樣子。



隨堂練習:


1. 公明儀一開始對牛彈琴,牛的反應是(A)完全沒聽到 (B)有聽到但沒反應 (C)聽到後興奮的搖尾巴 (D)嚇得趕快走掉。


2. 牛對什麼聲音沒有反應?(A)高雅的琴曲 (B)蚊蟲鼓翅聲 (C)牛虻鼓翅聲 (D)落單小牛的悲鳴聲。


3. 「清角之操」不入牛耳的原因是(A)公明儀彈得不好 (B)曲調太過悲悽 (C)不是牛感興趣的聲音 (D)樂音被蚊蟲、牛虻鼓翅聲蓋了過去。


4. 根據這個故事,後人就以「對牛彈琴」來比喻(A)知音難尋 (B)每個人喜歡的東西都不一樣 (C)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或講話不看對象 (D)音樂的力量可以陶冶人心,引起共鳴。

avatar-img
安咕醬的沙龍
77會員
603內容數
文言文養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安咕醬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14〈諫太宗十思疏〉 唐 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一、 字音字形測驗 1. 保無「」之休: 2. 「」憂: 3. 「」蔽: 4. 「」遊: 5. 求木之「長」者: 6. 「樂」盤遊: 7. 「」賞: 8. 「壅」蔽: 9. 「黜」惡: 10. 「」惡: 二、 注釋 1. 「殷憂」而道著: 2. 謬賞:
35〈勞山道士〉 清 蒲松齡 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慕道,聞勞山多仙人,負笈往游。登一頂,有觀宇,甚幽。一道士坐蒲團上,素髮垂領,而神觀爽邁。叩而與語,理甚玄妙。請師之。道士曰:「恐嬌情不能作苦。」答言:「能之。」其門人甚眾,薄暮畢集。王俱與稽首,遂留觀中。
〈燭之武退秦師〉 春秋 左丘明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二、注釋
14〈諫太宗十思疏〉 唐 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一、 字音字形測驗 1. 保無「」之休: 2. 「」憂: 3. 「」蔽: 4. 「」遊: 5. 求木之「長」者: 6. 「樂」盤遊: 7. 「」賞: 8. 「壅」蔽: 9. 「黜」惡: 10. 「」惡: 二、 注釋 1. 「殷憂」而道著: 2. 謬賞:
35〈勞山道士〉 清 蒲松齡 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慕道,聞勞山多仙人,負笈往游。登一頂,有觀宇,甚幽。一道士坐蒲團上,素髮垂領,而神觀爽邁。叩而與語,理甚玄妙。請師之。道士曰:「恐嬌情不能作苦。」答言:「能之。」其門人甚眾,薄暮畢集。王俱與稽首,遂留觀中。
〈燭之武退秦師〉 春秋 左丘明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二、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