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H後日常】#02. 串流影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攝影師:Vlada Karpovich,連結:Pexels
疫情前,我大概每個月都有藝文展演活動的安排,假日逛逛博物館、美術館,或者看一場精彩的劇場演出,再悠閒從容地到街邊小店消費,喝杯咖啡吃個點心。疫情蔓延,城市自主性的約束之後,出門成為一種奢侈與危險。但也幸好數位科技的發展與跟進,稍稍弭補了缺憾。
還記得疫情爆發時,手機APP不斷跳出購票平台的推播,一場場演出延後,甚至取消,直到啟動串流影音技術填補空白,很多節目得以在數位科技雲端再現。除了線上既有的影音平台,這個疫情期間可謂線上藝文節目大爆發。還記得吳念真導演的「人間條件」系列馬拉松式的播出,在同溫層裡造成的轟動與迴響,至今仍然讓人難忘。
這個疫情爆發的夏天,因為吳念真、因為唐美雲、因為李寶春、因為B.dance、因為大稻埕青年歌仔戲團等藝文團體,讓疫情下的騷動稍微獲得一些撫慰。許多劇團在facebook、youtube使用直播技術限時播送表演節目,有些還規劃映後訪談即時與戲迷空中相會,而後還有「雨天我們撐傘」的支援活動,暖暖互動在指掌間。
回顧這幾個月,大稻埕青年歌仔戲團在臉書直播「楊家將」、「楊門女將」與「天鵝宴」等經典作品。我是在「楊門女將」這齣歌仔戲認識這個劇團的,猶記得當時的慷慨激昂,散場時大家的掌聲不斷,在簽名會遲遲不散。唐美雲歌仔戲團一連在不同平台播放了「風從何處來」、「月夜情愁」等大戲;奇巧劇團胡撇仔戲「鞍馬天狗」讓人重溫光影與武術的魔幻劇場。
目前還持續在播送的平台包含文化部的「藝fun劇場」、台中歌劇院youtube、高雄市文化局youtube,以及酷雲劇場。此外,公共電視(youtube、公視+)和人間衛視(官網可以收看直播)不定時會有不同劇種的劇團作品在頻道上授權播映。
avatar-img
6會員
9內容數
企劃是作夢的開始,如何在政府標案中脫穎而出就是本事。 從前期的企劃發想、投標簡報、專案經營,到最後的驗收結案,每一步可能都是痛苦的開始,也可能是痛苦的結束。 這是一系列簡單的工作隨筆,希望從基礎面向分享入門工作,掌握標案基礎要件,做好投入政府採購的準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ubob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攝影師:Klaus Nielsen,連結:Pexels 如果在幾年過後回想,人們大概很難忽略新冠疫情帶來的各種影響,尤其是很多因應疫情而改變的生活習慣。在家工作雖然自在也考驗著自律,居家辦公不若公司享有公用空調,在溽熱的夏天裡汗水涔涔,總是讓人難以專注。
攝影師:Klaus Nielsen,連結:Pexels 如果在幾年過後回想,人們大概很難忽略新冠疫情帶來的各種影響,尤其是很多因應疫情而改變的生活習慣。在家工作雖然自在也考驗著自律,居家辦公不若公司享有公用空調,在溽熱的夏天裡汗水涔涔,總是讓人難以專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創團10年的在地銅管樂團,試圖把音樂教育帶到鄉下,使鄉下的孩子也能有機會接觸樂器與學習,他們一方面經營樂團來推動偏鄉校園巡演;一方面到鄉下的管樂社從事音樂教育,持續讓偏鄉孩童有學音樂的機會。看似容易的過程,但其中的難度或許都不如表面上看得那麼簡單"
Thumbnail
🌿「一齣戲歷經演出中千錘百鍊,長時間的醞釀成就經典好戲」 來賓介紹👏👏👏 -- 看家戲策展人:吳明德老師 -- 布袋戲歌姬:黃鳳儀 👩‍🎤🎼🎙️🗣️🙌👺 “看家戲”是什麼呢?☝️-- 又名「帶家戲,為民間劇團招牌拿手劇目
Thumbnail
這個月有戲劇、舞蹈、音樂劇、和傳統戲曲,懶人包一次告訴你,售票連結也幫你準備好囉~XD 「狂粉來去兩廳院演後會客室吃把費囉!(誤XD)」「高雄三天兩夜看戲趴趴走→→😂」 「狂粉應聚思邀請開課啦~(一堂ONLY🤭)」「狂粉第一次廣播電台經驗 in “臺灣文武爿“」 「本月推薦動畫?《王牌酒保》」
Thumbnail
2024年5月4日,登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 ⟪ 大創藝家 2024 ⟫ , 榮幸我也能參與其中。 以肚皮舞為基礎,加入爵士及魔術演出,給予觀眾不同的視覺、聽覺饗宴。 演出結束的感動,透過文字記錄下來吧~
Thumbnail
夢見我跟一群台灣太太在鐵道旁邊,看著露天電影。 這個露天電影院前面有一個樂團,隨著電影的演出,會穿插現場演奏。有時會和現場群眾一起玩波浪舞。有時會有一些滑稽的表演,讓群眾可以參與。 一邊表演與遊戲的過程,讓我想起之前我在台灣去夜店跳舞玩樂的情緒。現在回到美國,這些熱力四射、勁歌熱舞的日子已經距離
Thumbnail
樂團顛覆並不是我們這次的目的,我們只是想要大膽真實還原屬於那個年代小房間裡的現場而已。如果你問我這真實還原到底有什麼意義?那我只能這樣回答,那是一份情感,一種很難割捨的溫度及氣味,
我生於1960年代的台灣客家小鎮, 小時候的印象是只有老三台電視節目, 晚上祖父會偶而收看國劇, 看文戲因為演員唱慢板較耗時會睡著, 但演到打鬥精彩的武戲不覺著了迷就忍住睡意跟著看; 後來上了專科, 聽了收音機那時候很有名的魏龍豪吳兆南相聲二人搭擋, 其中有些國劇段子聽他倆一唱一和很有味道而且有趣
Thumbnail
這個月有戲劇、音樂、音樂劇、舞蹈、傳統戲曲、親子活動跟展覽,懶人包一次告訴你,售票連結也幫你準備好囉~XD 🌿「牯嶺街入圍名單小反思與討論😐」 🌿「狂粉新年走春去哪兒?😁」 🌿「王家衛與西多士?(Toast)🤔」 🌿「狂粉Q2檔期處理進度彙報🤣」
Thumbnail
大疫後的劇場回歸蓬勃尤其音樂劇大噴發,今年總共看了 21 部劇也解鎖了好多新場地。 雖然北藝中心三個場地的座位跟動線都爛到不行但真的勝在交通方便直接壓制其他場地。
Thumbnail
🌿「年度盛事?!乾媽團積口德+造口業相互抵消在同一日🤣」 🌿「因為節目長度破表,所以會分上下集唷!」 2023年的觀劇回顧,乾媽團回顧了音樂劇演出、舞臺劇、日本劇場等作品。在口業相互抵消及積口德的情形下,總結了最傾心的作品和觀賞不適的作品,並展望2024年的期待與私心推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個創團10年的在地銅管樂團,試圖把音樂教育帶到鄉下,使鄉下的孩子也能有機會接觸樂器與學習,他們一方面經營樂團來推動偏鄉校園巡演;一方面到鄉下的管樂社從事音樂教育,持續讓偏鄉孩童有學音樂的機會。看似容易的過程,但其中的難度或許都不如表面上看得那麼簡單"
Thumbnail
🌿「一齣戲歷經演出中千錘百鍊,長時間的醞釀成就經典好戲」 來賓介紹👏👏👏 -- 看家戲策展人:吳明德老師 -- 布袋戲歌姬:黃鳳儀 👩‍🎤🎼🎙️🗣️🙌👺 “看家戲”是什麼呢?☝️-- 又名「帶家戲,為民間劇團招牌拿手劇目
Thumbnail
這個月有戲劇、舞蹈、音樂劇、和傳統戲曲,懶人包一次告訴你,售票連結也幫你準備好囉~XD 「狂粉來去兩廳院演後會客室吃把費囉!(誤XD)」「高雄三天兩夜看戲趴趴走→→😂」 「狂粉應聚思邀請開課啦~(一堂ONLY🤭)」「狂粉第一次廣播電台經驗 in “臺灣文武爿“」 「本月推薦動畫?《王牌酒保》」
Thumbnail
2024年5月4日,登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的 ⟪ 大創藝家 2024 ⟫ , 榮幸我也能參與其中。 以肚皮舞為基礎,加入爵士及魔術演出,給予觀眾不同的視覺、聽覺饗宴。 演出結束的感動,透過文字記錄下來吧~
Thumbnail
夢見我跟一群台灣太太在鐵道旁邊,看著露天電影。 這個露天電影院前面有一個樂團,隨著電影的演出,會穿插現場演奏。有時會和現場群眾一起玩波浪舞。有時會有一些滑稽的表演,讓群眾可以參與。 一邊表演與遊戲的過程,讓我想起之前我在台灣去夜店跳舞玩樂的情緒。現在回到美國,這些熱力四射、勁歌熱舞的日子已經距離
Thumbnail
樂團顛覆並不是我們這次的目的,我們只是想要大膽真實還原屬於那個年代小房間裡的現場而已。如果你問我這真實還原到底有什麼意義?那我只能這樣回答,那是一份情感,一種很難割捨的溫度及氣味,
我生於1960年代的台灣客家小鎮, 小時候的印象是只有老三台電視節目, 晚上祖父會偶而收看國劇, 看文戲因為演員唱慢板較耗時會睡著, 但演到打鬥精彩的武戲不覺著了迷就忍住睡意跟著看; 後來上了專科, 聽了收音機那時候很有名的魏龍豪吳兆南相聲二人搭擋, 其中有些國劇段子聽他倆一唱一和很有味道而且有趣
Thumbnail
這個月有戲劇、音樂、音樂劇、舞蹈、傳統戲曲、親子活動跟展覽,懶人包一次告訴你,售票連結也幫你準備好囉~XD 🌿「牯嶺街入圍名單小反思與討論😐」 🌿「狂粉新年走春去哪兒?😁」 🌿「王家衛與西多士?(Toast)🤔」 🌿「狂粉Q2檔期處理進度彙報🤣」
Thumbnail
大疫後的劇場回歸蓬勃尤其音樂劇大噴發,今年總共看了 21 部劇也解鎖了好多新場地。 雖然北藝中心三個場地的座位跟動線都爛到不行但真的勝在交通方便直接壓制其他場地。
Thumbnail
🌿「年度盛事?!乾媽團積口德+造口業相互抵消在同一日🤣」 🌿「因為節目長度破表,所以會分上下集唷!」 2023年的觀劇回顧,乾媽團回顧了音樂劇演出、舞臺劇、日本劇場等作品。在口業相互抵消及積口德的情形下,總結了最傾心的作品和觀賞不適的作品,並展望2024年的期待與私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