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大品牌的球款都已經做的不錯。和球桿一樣,差異性不會大,只是在細節上的表現會有差異。而這些差異就是各家品牌的技術、絕活和對品質的要求。就和球桿一樣,你打中甜蜜點它的效果會最好,幾乎所有的球桿都大同小異。而我觀察球桿也好或球也罷,關鍵好壞都集中在效率問題和非甜蜜點的結果。
首先,產品在USGA的規定下,都會有一個上限。而幾乎所有球桿都可以達到那個上限。上限就是你打到甜蜜點的結果。這沒有問題,而效率在於“細節”,比如球速、倒旋量、飛行距離和滾動距離等數據表現。因為當你打的每一球不可能都打到桿面甜蜜點,而球如何飛的有效率和最佳化其實就是我們要在意的事。
我最近一系列測試很多不同品牌的不同款式球,如果打到甜蜜點,總距離是大同小異。但其實還是會有一點差別。就算打到甜蜜點和沒有打到甜蜜點,得到的細節就是有差。因為我對球桿和動作都有瞭解,所以可以分析出比較細節的差異。而從差異去找出產品的問題和設計缺陷。當然生產的品質和對精度要求就會影響到最後產品的性能和質量!
一個好的球款或球桿都一樣。就是它的飛行表現都要很“穩定”。也就是說,不管打到甜蜜點與否,飛行的結果和數據都要很穩定。也就是說,產品的品質好,同時它的設計和技術都到位,可以有非常穩定的表現。比如打到甜蜜點的距離就是那樣,而非甜蜜點的距離就是在一個範圍,不會落差太大和忽高忽低的結果。
而這就是硬功夫和硬道理。你如果生產製造是得過且過,差不多就好,那產品的品質和穩定性就可能忽高忽低。不管是高價或低價產品,生產品質如果不在乎,產品表現的結果就是好壞落差大的狀況。這點在我測試的球裡都得到印證了。Titleist是高爾夫球的一哥,這不只是球友們的印象,同時也是製造商的目標。
因為它們的球打起來,不管手感、效能和穩定性都是最好。不只是在它們旗艦Pro V1/V1x,其他款式的球一樣都是如此。球的表漆和觸感都是高級球感覺,不會因為你的球款價格就有差異。而且它們是唯一一家球的產品都是自家生產製造。沒有假手他人!所以它們的產品得到的結果和穩定性都是最好。就我自己是一個製造商的角度來說,它就是標竿!
所以當我測試Titleist球的時候就是把它做為標竿。其他球如果可以達到它的球款水準,就可以具備高級球的地位或同級產品的佼佼者。我是最不吃品牌的人,什麼好用,穩定我就用。沒有品牌包袱和迷思。這樣對好產品和好製造商才能給肯定。但Titleist的產品你就是要佩服。同樣在球桿上也是一樣。Titleist的營收一直都是各品牌的第一,今年被Callaway超過但也超過不多。
它們的木桿類是完全沒有用複合式材質,但效果和穩定性也沒有打折。而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純金屬的材質比較可以抗熱和溫度變化影響。不是說複合式材質的桿頭就強度不足。而是當溫度高,其實對材質的影響和變化是真的有差別。尤其在高溫30多度下的擊球,同時你把球桿放在後車廂裡的溫度超過100度下會有什麼變化?
我只有從實際下場去驗證,因為用器材測試的數據通常沒問題。因為這些測試都在產品製作和檢驗時就確認無誤。但實際用了就是有差別。我用碳纖維材質的桿子,就是容易拉,左曲,通常出現這樣狀況都是軟球。問題球不是軟,那為什麼就是用起來就是左拉。一旦我用全鈦合金的桿子後就一點問題都沒有。
回到球的主題上,當細節上有差異,就是各家產品和技術的高低落差了。而這都和公司文化有關和領導者的態度要求相連。 因為產品經過比較後才知道差異。所以我會建議大家有空和有機會就多去試不同球桿和球款。這樣才能知道你現在用的東西是否有提升和改善空間?也藉由比較才知道產品差異和下次可以選擇什麼產品。
其實打球打久的人都很清楚自己的距離實力和動作狀況。如果當你打出來的結果和平時差不多就說明這是你正常的發揮。但如果你覺得打的很不錯但球卻不是飛的特好,觀察幾個洞和打的結果看看,是否都是比預期要短,如果還是一樣,那就說明你的產品是比較差。而不是你個人動作走驚了!
還是那句老話,相信自己的直覺。多觀察就可以知道是自己問題,還是工具問題?無數的細節表現,導致一個結果的呈現。你或許覺得和其他產品的差異不大,但如果都是一直有這些差異,為什麼好的,穩的就是那一個?這就是它們下的苦工而產生的結果差異。這不是理所當然,而是對事物的要求態度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