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且致命的殺手:心肌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甚麼是心肌炎?

心肌炎就是心臟肌肉細胞的發炎,是一種很少見的疾病,但由於心臟是供應血流及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且由外觀症狀早期診斷極其困難,因此一旦發生,往往造成生命得喪失或不可挽回的後果。

為什麼會造成心肌炎?

感染
感染是最常造成心肌炎的原因,而病毒感染又占了大部分,常見的如流感病毒、腺病毒、腸病毒、COVID19病毒、C型肝炎病毒都有可能。

藥物
酒精、重金屬、古柯鹼或白血球間素等藥物也有可能引起心肌發炎。

疫苗
目前COVID19疫苗中的mRNA疫苗(莫德納或輝瑞BNT)較易引起心肌炎,目前施打在12-39歲的心肌炎發生率是1-66/每百萬劑,而接種第二劑的發生率高於第㇐劑,且主要發生在年輕男性(青少年族群12-17歲最多),大多數病例發生在接種完第二劑之後1-5天(中位數2天)。但疫苗造成的心肌炎通常症狀輕微,住院後好好觀察症狀及接受治療,大多數都可完全恢復。

參考資料:疾病管制局:mRNA 疫苗接種後心肌炎/心包膜炎指引 2021 年 9 月 3 日 https://www.cdc.gov.tw/File/Get/MHUHpwBEaXisDEyfgrr_mQ

免疫疾病
有一些自體免疫疾病也會引起心肌炎,可能跟自底面一細胞攻擊心臟肌肉細胞有關,例如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查格-施特勞斯綜合徵(Churg–Strauss syndrome)高安氏動脈炎(Takayasu arteritis,TA)等等。

心肌炎的症狀是甚麼?

最初症狀包括胸痛、心跳加快、呼吸困難、心悸,值得注意的是感染性的心肌炎多會合併發燒的症狀,特徵是在使用降溫治療或服用退燒藥之後心跳仍快,因此,若體溫回復正常後若心跳沒有下降或仍超過上限時,就要特別注意心肌炎的發生。

正常心跳參考值

正常心跳參考值

方法:安靜休息時可使用聽診器或可趴在胸前數心跳聲10秒,在將數到的次數x6,即是一分鐘心跳。

而如前所述,如果是疫苗接種後的心肌炎,通常在接種疫苗後 1 至 5 天內出現。雖多數個案需要住院觀察治療,但大多數病程輕微,對治療反應也很良好。

心肌炎發生了怎麼辦?

心肌炎是無法在家自我診斷的疾病,一但有上述的症狀出現,建議直接至醫院或急診就診,若已經在家中發生昏迷或無脈搏的情形,請直接叫救護車並對患者執行CPR:

來源:基隆市消防局

來源:基隆市消防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祁孝鈞醫師-小森林兒科診所
746會員
65內容數
2024/12/12
8個月的小雷咳嗽咳了三四天了,最近好像越來越咳也開始有點發燒,帶去醫生說小雷有細支氣管炎,可能是最近流行的呼吸道融合病毒,要注意呼吸的狀況。到底呼吸道融合病毒是甚麼?該怎麼照顧?最近要上市的RSV單株抗體是甚麼?又該怎麼預防呢?
Thumbnail
2024/12/12
8個月的小雷咳嗽咳了三四天了,最近好像越來越咳也開始有點發燒,帶去醫生說小雷有細支氣管炎,可能是最近流行的呼吸道融合病毒,要注意呼吸的狀況。到底呼吸道融合病毒是甚麼?該怎麼照顧?最近要上市的RSV單株抗體是甚麼?又該怎麼預防呢?
Thumbnail
2024/09/22
每年流感病例大約都是自11 月開始逐漸增加,於12 月至隔年3 月份達到流行高峰。也正因為如此,為了預留產生足夠抗體的時間,我們的流感疫苗開始施打的時間,都會是每年的10月初左右,我的孩子今年適不適合打流感疫苗,該打怎樣的流感疫苗呢?讓我們來一起看看流感疫苗的攻略。
Thumbnail
2024/09/22
每年流感病例大約都是自11 月開始逐漸增加,於12 月至隔年3 月份達到流行高峰。也正因為如此,為了預留產生足夠抗體的時間,我們的流感疫苗開始施打的時間,都會是每年的10月初左右,我的孩子今年適不適合打流感疫苗,該打怎樣的流感疫苗呢?讓我們來一起看看流感疫苗的攻略。
Thumbnail
2023/06/14
腮腺炎俗稱叫做豬頭皮,流行性腮腺炎Mumps或腮腺炎Parotitis中文翻譯都叫做腮腺炎,但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
Thumbnail
2023/06/14
腮腺炎俗稱叫做豬頭皮,流行性腮腺炎Mumps或腮腺炎Parotitis中文翻譯都叫做腮腺炎,但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疫苗是人類醫療史上非常重大的成就!」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呂俊毅主任表示,「因為疫苗可以讓人跳過被感染的過程,就能對特定傳染性疾病產生免疫力,減少感染引起的重症與死亡。」
Thumbnail
「疫苗是人類醫療史上非常重大的成就!」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呂俊毅主任表示,「因為疫苗可以讓人跳過被感染的過程,就能對特定傳染性疾病產生免疫力,減少感染引起的重症與死亡。」
Thumbnail
訂閱我每週都有不一樣的精彩! 心臟作為身體的“勞模”器官,一旦發病,會導致全身受累。大家經常說的心臟病,是一類常見的循環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調節血液迴圈的神經體液組織構成。 如何正確認識心臟健康,哪些不良習慣會“傷心”,如何保護心臟,是每個人都應該瞭解的問題。 心臟常見疾病有哪幾種 心臟
Thumbnail
訂閱我每週都有不一樣的精彩! 心臟作為身體的“勞模”器官,一旦發病,會導致全身受累。大家經常說的心臟病,是一類常見的循環系統疾病。循環系統由心臟、血管和調節血液迴圈的神經體液組織構成。 如何正確認識心臟健康,哪些不良習慣會“傷心”,如何保護心臟,是每個人都應該瞭解的問題。 心臟常見疾病有哪幾種 心臟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都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力,陳宏麟醫師叮嚀,請盡量保持飲食均衡、充足睡眠、規律運動、心情愉快,如果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務必好好控制,也要記得依照時程接種疫苗喔!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都會影響身體的免疫力,陳宏麟醫師叮嚀,請盡量保持飲食均衡、充足睡眠、規律運動、心情愉快,如果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務必好好控制,也要記得依照時程接種疫苗喔!
Thumbnail
疫苗不是沒有風險,尚未完成臨床試驗的實驗性針劑風險更是未知。 在此沈重誠懇呼籲各位醫師, 實驗性針劑的中長期風險未知, 若有民眾因各式各樣症狀求診, 請慎重以待之。有些不良反應若無早期診斷及時給予治療可能會造成殘障失能等後果, 不良反應的多樣性, 以及與其他疾病的相似性更需要細膩的鑑別診斷。
Thumbnail
疫苗不是沒有風險,尚未完成臨床試驗的實驗性針劑風險更是未知。 在此沈重誠懇呼籲各位醫師, 實驗性針劑的中長期風險未知, 若有民眾因各式各樣症狀求診, 請慎重以待之。有些不良反應若無早期診斷及時給予治療可能會造成殘障失能等後果, 不良反應的多樣性, 以及與其他疾病的相似性更需要細膩的鑑別診斷。
Thumbnail
11/22 一篇來自醫學雜誌 Circulation 的論文,證明了必須停止 covid-19 針劑實驗。“我們得出結論,mRNA vacs 會顯著增加心肌的內皮炎症和 T 細胞浸潤,並且可能解釋了接種疫苗後血栓形成、心肌病變和其他血管事件增加的觀察結果。”
Thumbnail
11/22 一篇來自醫學雜誌 Circulation 的論文,證明了必須停止 covid-19 針劑實驗。“我們得出結論,mRNA vacs 會顯著增加心肌的內皮炎症和 T 細胞浸潤,並且可能解釋了接種疫苗後血栓形成、心肌病變和其他血管事件增加的觀察結果。”
Thumbnail
心肌炎就是心臟肌肉細胞的發炎,是一種很少見的疾病,但由於心臟是供應血流及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且由外觀症狀早期診斷極其困難,因此一旦發生,往往造成生命得喪失或不可挽回的後果。
Thumbnail
心肌炎就是心臟肌肉細胞的發炎,是一種很少見的疾病,但由於心臟是供應血流及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且由外觀症狀早期診斷極其困難,因此一旦發生,往往造成生命得喪失或不可挽回的後果。
Thumbnail
新冠病毒真正對人體的傷害過程還在研究當中,例如現在有一些新的說法有待驗證,認為病毒真正造成的傷害,其實是棘突蛋白會緊緊附著在血管上,然後讓血管壁剝落,出血之後會凝血,佔據血管通道,然後阻礙血液流通,於是血液中的氧氣不足,最後造成血栓或中風或心血管疾病....
Thumbnail
新冠病毒真正對人體的傷害過程還在研究當中,例如現在有一些新的說法有待驗證,認為病毒真正造成的傷害,其實是棘突蛋白會緊緊附著在血管上,然後讓血管壁剝落,出血之後會凝血,佔據血管通道,然後阻礙血液流通,於是血液中的氧氣不足,最後造成血栓或中風或心血管疾病....
Thumbnail
新冠病毒真正對人體的傷害過程還在研究當中,例如現在有一些新的說法有待驗證,認為病毒真正造成的傷害,其實是棘突蛋白會緊緊附著在血管上,然後讓血管壁剝落,出血之後會凝血,佔據血管通道,然後阻礙血液流通,於是血液中的氧氣不足,最後造成血栓或中風或心血管疾病....
Thumbnail
新冠病毒真正對人體的傷害過程還在研究當中,例如現在有一些新的說法有待驗證,認為病毒真正造成的傷害,其實是棘突蛋白會緊緊附著在血管上,然後讓血管壁剝落,出血之後會凝血,佔據血管通道,然後阻礙血液流通,於是血液中的氧氣不足,最後造成血栓或中風或心血管疾病....
Thumbnail
COVID19 疾病,會引起血栓,但COVID19 疫苗引起血栓 至今沒有人証實會有直接關聯,專家們的想法,我整理一下,大約如下: 怎麼判定是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 1.產生抗體的時間 一般疫苗接種後,完成流感疫苗接種後,至少約需2-3 週,才會產生抗體,具有保護力。接種疫苗後,卻在施打後「一週內
Thumbnail
COVID19 疾病,會引起血栓,但COVID19 疫苗引起血栓 至今沒有人証實會有直接關聯,專家們的想法,我整理一下,大約如下: 怎麼判定是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 1.產生抗體的時間 一般疫苗接種後,完成流感疫苗接種後,至少約需2-3 週,才會產生抗體,具有保護力。接種疫苗後,卻在施打後「一週內
Thumbnail
由於韓國🇰🇷流感疫苗接種事件,大家都紛紛注意焦點都在「流感疫苗接種後的不良反應」! 先說一下 如果不打流感疫苗: 1.超過65歲以上,每10萬人會有100個老人死亡⋯⋯ 2.50-64 歲,每10萬人會10.6個人會死亡 流感季節中,沒有接種疫苗,其得流感重症,住院和死亡,都比有接種疫苗的人高
Thumbnail
由於韓國🇰🇷流感疫苗接種事件,大家都紛紛注意焦點都在「流感疫苗接種後的不良反應」! 先說一下 如果不打流感疫苗: 1.超過65歲以上,每10萬人會有100個老人死亡⋯⋯ 2.50-64 歲,每10萬人會10.6個人會死亡 流感季節中,沒有接種疫苗,其得流感重症,住院和死亡,都比有接種疫苗的人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