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炎俗稱叫做豬頭皮,流行性腮腺炎Mumps或腮腺炎Parotitis中文翻譯都叫做腮腺炎,但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疾病。
流行性腮腺炎Mumps
感染原
流行性腮腺炎Mumps是急性病毒性疾病,是特指由於副黏液病毒屬(paramyxoviridae)之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感染。好發於腮腺,有時亦侵舌下腺或顎下腺。
臨床表徵
1~2 天的疲倦、食慾不振、頭痛、喉嚨痛等,接下來為腮腺疼痛,有時伴隨顎下腺的症狀,有一個或多個唾液腺腫大且壓痛 。
併發症
流行性腮腺炎Mumps較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在成年人或青少年須注意生殖腺的發炎,約有20~30%成年男性會併發睪丸炎,多為單側,若為雙側;5%成年女性則可能併發卵巢炎。
而嚴重的併發症則為早期或晚期造成的無菌性腦膜炎(Aseptic meningitis)及併發腦炎(Encephalitis),發生率為 1~2/100,000,平均致死率為 1%。其他併發症如永久神經性耳聾,通常是 單側,則較少發生。
懷孕婦女:懷孕最初 3 個月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會增加流產的機率,但目前並無肯定的證據 顯示懷孕期間感染流行性腮腺炎會導致先天性畸型。 因此懷孕婦女也建議避免施打含活病毒的MMR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流行病學
國外資料顯示未接種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之成人中,80%皆有抗體產生,暴露的人中 約有三分之一屬無症狀感染。大部分小於 2 歲的幼兒感染為沒有明顯症狀的感染。 依據國內疾病管制局資料,台灣全年均有通報病例,2022年全年通報307人,2023年目前為止通報118人,多盛行於 9 歲以前,以 4~9 歲為最高峰。
傳染方式
流行性腮腺炎潛伏期約 16-18 天(最短 12 天,最長 25 天),感染之後症狀發生前 7 天至發生症狀後 9 天即具傳染力,發病前 48 小時至發病後 5 日 感染力最強,病發後 15 天內尿液中仍可能帶病毒。主要為人與人經飛沫及直接接觸感染病人之唾液傳染。 無症狀感染者亦具傳染性。
註:流行性腮腺炎Mumps屬第三類法定傳染病,建議患者自腮腺(耳下腺)腫大起隔離5日,除進行呼吸道隔離外,應儘量避免上學或上班。
預防
目前兒童公費疫苗中一歲及五歲各有一劑的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接種一劑MMR疫苗,對流行性腮腺炎的保護力可達80 %;接種二劑MMR疫苗後,對該病保護力約可提升至90 %,即可預防流行性腮腺炎Mumps的發生。
成人未曾接種、接種史不清楚者或檢驗未具麻疹或德國麻疹抗體者,應完成 2 劑 MMR 疫苗接種,且間隔至少 4 週。
近期將前往中國大陸、菲律賓、越南等麻疹流行地區之民眾,考量前往該等地區可能感染之風險,建議於出國前評估接種需求,針對 1981 年以後出生的成人, 建議自費接種 1 劑 MMR 疫苗後再行前往。
----------------------------------------------------------------------
腮腺炎Parotitis
人類臉頰旁有兩個主要的唾液腺叫做腮腺parotid gland,凡是導致這個唾液腺發炎的疾病,都可稱作腮腺炎Parotitis。
感染原
腮腺炎常見還是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EB病毒及皰疹病毒都有可能,而除了病毒感染外,細菌性腮腺炎當中最主要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其他如草綠色鏈球菌、A型鏈球菌和大腸桿菌等也有可能產生感染。
臨床表徵
腮腺發炎常有發燒或單側唾液腺的腫痛,擠壓時可觀察口腔內側唾液腺開口可能有膿流出。
併發症
細菌性的腮腺炎並不會造成睪丸或卵巢發炎,多屬局部感染,中樞神經併發症也較少。
治療
需使用適當的抗生素治療,唾液腺合併結石者,可以評估後接受內視鏡或外科治療。
預防
目前無疫苗,但足夠的水分補充,適當的口腔清潔,都可以減少細菌性腮腺炎及唾液腺結石的發生。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