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儘管去做」的事,保證投資績效悲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個問題若正面迎擊很困難,不如選擇「逆向思考」,往往答案會簡單明瞭。 ──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
三件「儘管去做」的事,保證投資績效悲慘。── Fisherman 漁夫投資

三件「儘管去做」的事,保證投資績效悲慘。── Fisherman 漁夫投資

記得剛開始學投資的時候,從書上汲取很多好的投資觀念,但卻不知道如何正確執行與調整,我想這也是很多投資人會面臨到的問題。

而即便能夠內化並保持正確心態,獲利也從來沒有保證的; 但如果做不到,絕對保證投資績效悲慘作收。所以,什麼樣的心態跟行為可以保證你一個壞結局?以下分享三件我在投資路途上的個人觀察:

儘管「跟人炫耀」

多頭時人人都能賺錢,炫耀的風氣會變得很盛行。舉例來說,在吃飯時跟朋友大聊自己靠股票賺多少,或把對帳單貼到社群媒體上以彰顯自己的強大,諸如此類。

但我必須告訴各位,沒有什麼比這更愚蠢了。(也對幾年前的我自己說XD)

因為每當我們忍不住開始炫耀,往往是賠錢的開始,為什麼?理由很簡單。炫耀反映了我們心中的自信,若周遭的人對此投以羨慕眼光,會進一步正向增強,讓我們變得「過度自信」,於是我們就開始忽略風險---我們會忘了停損,忘了買進的理由,甚至忘了自己最根本的投資原則。甚至,炫耀精神完全取代了你原本研究學習的精神。

試想,有哪位投資大師會花大把時間不斷炫耀自己的績效?所以,就儘管像隔壁的阿北或親戚的女兒一樣,炫耀自己股票賺多少吧!

儘管「缺乏紀律」

21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或許紀律也是,但是否大多數人等不到21天之後?

缺乏紀律的長線投資人是我見過最有趣的一群人,因爲他們常常「賺錢的時候做短線,賠錢的時候做長線」,結局是小賺大賠應該就不令人意外。

紀律有很多種,主要搭配你的核心策略。舉停損來說,筆者認為大多數的策略都需要,投資人也需要花一些時間來建立。但到底是價格一跌破就停損?還是要看收盤前是否拉回?或是再給個1-2天的機會來觀察?以我自己的原則來說,對於比較沒那麼熟悉的產業或標的,就會嚴格執行停損,價格一跌破立刻清倉。

當然,每個人適合的紀律都不一樣,這也必須提前思考過並從實際操作中調整。但如果你想繼續當「小賺大賠」的投資人,就儘管繼續保持隨性吧!

儘管隨時檢查「未實現損益」

經過多年的修正與調整,筆者買進一檔股票後只會記兩個數字。一個是買進成本,一個是停損價。但我發現很多人仍像多年前的我一樣,每天翻開「未實現損益」來告訴自己或朋友今天賺多少或賠多少。

更有趣的是,「未實現損益」若是+10萬,投資人往往對外宣稱他靠這檔賺10萬。相反地,「未實現損益」若是-10萬,投資人可能會改口「沒賣都沒虧」。

我要說的是,「沒賣都沒賺」才是長期正確的觀念,這也是為什麼我只記成本價和停損價。因為如果多次打開「未實現損益」,我們很容易心中產生定見,如果+10萬一下子變成+5萬,「少賺5萬」的想法通常會油然而生,反而會讓我們驚慌失錯,導致不理性的決策。但是,如果你只記成本價,只要不跌破這個價格,其實你一直都是賺錢的。再加上,停損價可以確保下檔風險,就算賠錢也不會一失足成千古恨。

所以,要怎麼確保你會情緒化?儘管打開你的「未實現損益」吧!


如果妳/你喜歡這篇文章,麻煩幫我點愛心,妳/你的一顆心是我持續分享的動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ISHERMAN 漁夫投資的沙龍
49會員
40內容數
2022/03/28
上禮拜四,俄羅斯股市經過一個月的關閉,重新恢復交易。 莫斯科交易所指數(MOEX,以盧布計價)繼恢復交易首日急漲+4.37%後,週五回跌-3.66%。 上週四的開放僅有33檔成分股能交易,再加上普丁政府的禁空令、約$100億美金的政府基金護盤,讓莫斯科指數得以大漲,完全打破市場眼鏡。
Thumbnail
2022/03/28
上禮拜四,俄羅斯股市經過一個月的關閉,重新恢復交易。 莫斯科交易所指數(MOEX,以盧布計價)繼恢復交易首日急漲+4.37%後,週五回跌-3.66%。 上週四的開放僅有33檔成分股能交易,再加上普丁政府的禁空令、約$100億美金的政府基金護盤,讓莫斯科指數得以大漲,完全打破市場眼鏡。
Thumbnail
2022/02/28
近期烏俄戰爭持續干擾著市場,讓人不禁思考到底俄羅斯到底為何要進攻烏克蘭?投資人又如何看待未來「地緣政治風險」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作者身為一個哈佛大學博士,卻化身如戰地記者,行經四大洲、十個國家、十萬多公里路,頂著槍林彈雨和被恐怖分子斬首的風險,著手研究這十年來吞噬全世界的混亂海嘯源自何處。
Thumbnail
2022/02/28
近期烏俄戰爭持續干擾著市場,讓人不禁思考到底俄羅斯到底為何要進攻烏克蘭?投資人又如何看待未來「地緣政治風險」所帶來的不確定性? 作者身為一個哈佛大學博士,卻化身如戰地記者,行經四大洲、十個國家、十萬多公里路,頂著槍林彈雨和被恐怖分子斬首的風險,著手研究這十年來吞噬全世界的混亂海嘯源自何處。
Thumbnail
2022/02/20
2020年股神巴菲特曾經抄底美國航空股,但最後認賠出場。近期航空股有望重新獲得市場關注,到底航空類股會不會是一個投資的好標的?
Thumbnail
2022/02/20
2020年股神巴菲特曾經抄底美國航空股,但最後認賠出場。近期航空股有望重新獲得市場關注,到底航空類股會不會是一個投資的好標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預期賺多少報酬,決定你的成就。 你的預期報酬是多少?在決定做一份投資前,能預期這次報酬有多少?預期多少年達成呢?
Thumbnail
預期賺多少報酬,決定你的成就。 你的預期報酬是多少?在決定做一份投資前,能預期這次報酬有多少?預期多少年達成呢?
Thumbnail
你需要的是極大的耐心而不是"過動症" , 你必須要堅持原則等待機會 , 奮力出擊 許多投資人在2007年金融危機後的股市虧損受創太重 , 以至於完全錯過後來的回升 資產配置中 , 要有一定的【現金部位】 , 主要是用在大崩盤時 , 低檔加碼用 我和巴菲特只看我們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與公司 , 每個人都
Thumbnail
你需要的是極大的耐心而不是"過動症" , 你必須要堅持原則等待機會 , 奮力出擊 許多投資人在2007年金融危機後的股市虧損受創太重 , 以至於完全錯過後來的回升 資產配置中 , 要有一定的【現金部位】 , 主要是用在大崩盤時 , 低檔加碼用 我和巴菲特只看我們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與公司 , 每個人都
Thumbnail
「你的每筆投資有在做紀錄嗎?是否一整年下來其實並沒有賺到,甚至是虧錢呢?」 看著客戶財報中,有著不少筆的個股投資,好奇問了那麼多檔股票是如何管理的。 在投資的世界中,我們總是在尋找如何才能藉此致富,該透過甚麼樣的投資標的,又該採取什麼樣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你的每筆投資有在做紀錄嗎?是否一整年下來其實並沒有賺到,甚至是虧錢呢?」 看著客戶財報中,有著不少筆的個股投資,好奇問了那麼多檔股票是如何管理的。 在投資的世界中,我們總是在尋找如何才能藉此致富,該透過甚麼樣的投資標的,又該採取什麼樣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透過本篇投資底線的閱讀筆記你可以超前部屬,知道自己會有可能走的冤枉路,投資的路上沒有人一開始就能夠走在最適合自己的路上,但書中用七項會讓投資人虧損的案例告訴你,想要真正的有穩定報酬其實就是就是減少犯錯,縱使你已經是身經百戰的投資人相信你也還是也會犯錯,只是差別在於這犯錯對於你有沒有資產上的巨大傷害。
Thumbnail
透過本篇投資底線的閱讀筆記你可以超前部屬,知道自己會有可能走的冤枉路,投資的路上沒有人一開始就能夠走在最適合自己的路上,但書中用七項會讓投資人虧損的案例告訴你,想要真正的有穩定報酬其實就是就是減少犯錯,縱使你已經是身經百戰的投資人相信你也還是也會犯錯,只是差別在於這犯錯對於你有沒有資產上的巨大傷害。
Thumbnail
無論是投資還是交易,一旦把身家積蓄放到市場時,我們的眼睛就會死死盯著成本價,心態也隨著盈虧而起伏不定,這些都是人的本能,但卻是走向盈利路上的絆腳石。
Thumbnail
無論是投資還是交易,一旦把身家積蓄放到市場時,我們的眼睛就會死死盯著成本價,心態也隨著盈虧而起伏不定,這些都是人的本能,但卻是走向盈利路上的絆腳石。
Thumbnail
「那個XXX很厲害,他報的每支股票都有漲耶!」 「我已經觀察這支股票很久了耶,可惜沒有買到。」 「我去年買的股票和基金都漲很多了,早知道應該買多一點的!」 「股價XX元的時候你不買,現在XX元了才在買?」 「這次我就是太貪心了才會被套牢,以後覺得苗頭不對的時候一定要跑快一點。」
Thumbnail
「那個XXX很厲害,他報的每支股票都有漲耶!」 「我已經觀察這支股票很久了耶,可惜沒有買到。」 「我去年買的股票和基金都漲很多了,早知道應該買多一點的!」 「股價XX元的時候你不買,現在XX元了才在買?」 「這次我就是太貪心了才會被套牢,以後覺得苗頭不對的時候一定要跑快一點。」
Thumbnail
一個問題若正面迎擊很困難,不如選擇「逆向思考」,往往答案會簡單明瞭。 ──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
Thumbnail
一個問題若正面迎擊很困難,不如選擇「逆向思考」,往往答案會簡單明瞭。 ── 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