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逐漸鬆綁,航空股有望逆風高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全球旅遊禁令逐漸鬆綁,多家航空公司今年有望轉虧為盈。
2020年股神巴菲特曾經抄底美國航空股,當時他花了70億至80億美元買進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DAL)、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UAL)、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AAL)和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LUV)的股份,最後卻全數認賠出場。
有趣的是,美國航空股在巴菲特買進之後一路下跌,卻在巴菲特認賠殺出後迎來反彈。到底,航空業是一個多有挑戰性的行業,連股神都失算?

航空業獲利極不穩定

航空業是一個資本密集的產業,不管是購買或租賃飛機,都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再加上受油價影響劇烈的燃油成本,以及日益攀升的人事成本,種種的原因都讓航空業是個很難賺錢的行業。
特別是燃油成本,舉國內的長榮航(2618.TW)為例,其燃油成本佔總成本高達1/3,若在油價高漲的背景下,甚至有可能超過40%。
這也是為什麼近十年以來,除了2015年原油生產過剩而油價大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談判破局),航空業估值一直無法有效提升,也就不會是一個好的價值投資標的。
當然,航空業在之前三次危機中表現不俗。根據歷史數據來看,在 911 空襲、SARS、和 2008 年金融危機之後的六個月裡,航空股股價上漲了 80 % – 120 %,這可能也是巴菲特勇敢抄底的理由之一,不過他確實低估了疫情的風險性。
即便今年各國陸續解禁,旅遊復甦有譜,讓近期航空股重新獲得估值調升的潛力,但投資人還是得謹慎看待「成本上升」對個別航空公司的影響。

本淨比才是真的

就像前面所講,航空業是重資本的行業,如果沒有足夠資產因應高資本支出,就會影響公司的長期獲利能力。所以,靠「本益比」來評估航空業是較不合適的,因為沒辦法反映出一家航空公司真正的經營能力。
歷史上航空公司破產與整併的新聞也屢見不鮮,像美國的美國航空、聯合航空、達美航空,以及日本的日本航空,都曾經歷破產重組後獲得新生。簡單來說,有營收卻沒有資產的航空公司,或是負債佔比過高,都是特別需要小心注意的。
故市面上,尤其是法人,多半會以「淨資產價值」來去衡量公司透過資產創造獲利的能力,而不是只關注短期利益。而「本淨比」(股價除以淨資產價值),就會是通常法人用來評估一間公司股價是貴或是便宜的重要指標。

整體來看,旅遊有望復甦,但個人仍然不會建議投資航空股,原因如下:
  1. 不管台灣或美國航空股,本淨比約在歷史區間上緣甚至更高,並不便宜
  2. 即便各國正在解禁,2022年全年預估客載量,仍不及2019年全年
  3. 升息循環即將啟動,繳息壓力及募資難度可能上升,現金流仍不穩定
但如果真的還是想買,建議各位伺機購買便宜機票等待旅遊重啟!(因為未來可能更貴)
如果妳/你喜歡這篇文章,麻煩幫我點愛心並追蹤,妳/你的支持是我持續分享的動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繼Apple、Alphabet(Google母公司)、AMD等科技巨頭相繼繳出漂亮的最新一季財報成績單後,美股三大指數連續三日上漲。 不過,Meta(臉書母公司)的最新財報與展望卻令人感到擔憂。
但先講結論,對於一個長期投資者來說,這些均屬雜音和雜訊。 這次2021Q4股東信統計了一個有趣的數字,如下表: 若再拉長到十年,Netflix的股價累積報酬率,更來到納斯達克指數的10倍、S&P500指數的16倍以上。 但,為什麼我認為Netflix長期大勝指數的能力並無改變?
寫這篇文章的同時,納斯達克指數已經連續下跌第5個交易日,從年初的高點15832.8下跌至今日美股盤中約13338.8(未收盤),波段跌幅高達15.8%左右。 S&P 500指數,亦從年初高點4796.56,連續下跌至今日美股盤中約4289點(未收盤),跌幅將近10.6%。
全球電動車銷量,在2021年預估總銷量將達到630萬輛,創歷史新高。這數字幾乎是2020年的一倍之多,趨勢銳不可擋。 根據2021Q3統計,全球電動車銷量當季成長+94%(YoY),約170萬輛左右,連續四季超過100萬輛。
進入文章正題之前,跟大家宣佈我的Podcast正式上線啦!各位在通勤時、開車時或睡覺前等任何空檔時間,歡迎不吝聆聽。 未來也計劃邀請各界成功人士來聊聊「失敗」,希望大家會喜歡這個題材,透過以下連結找到我的頻道。 Apple Podcast連結: EP_01 教你如何投資失敗 進入正題。
鑑往知來,從每一年S&P 500指數表現最好的個股裡面(S&P 500涵蓋產業廣,較具代表性意義),其實隱含著現階段哪些產業獲利能力好、趨勢在哪裡的訊息,畢竟這些標的絕對是真金白銀在支持,而不是用喊口號。
繼Apple、Alphabet(Google母公司)、AMD等科技巨頭相繼繳出漂亮的最新一季財報成績單後,美股三大指數連續三日上漲。 不過,Meta(臉書母公司)的最新財報與展望卻令人感到擔憂。
但先講結論,對於一個長期投資者來說,這些均屬雜音和雜訊。 這次2021Q4股東信統計了一個有趣的數字,如下表: 若再拉長到十年,Netflix的股價累積報酬率,更來到納斯達克指數的10倍、S&P500指數的16倍以上。 但,為什麼我認為Netflix長期大勝指數的能力並無改變?
寫這篇文章的同時,納斯達克指數已經連續下跌第5個交易日,從年初的高點15832.8下跌至今日美股盤中約13338.8(未收盤),波段跌幅高達15.8%左右。 S&P 500指數,亦從年初高點4796.56,連續下跌至今日美股盤中約4289點(未收盤),跌幅將近10.6%。
全球電動車銷量,在2021年預估總銷量將達到630萬輛,創歷史新高。這數字幾乎是2020年的一倍之多,趨勢銳不可擋。 根據2021Q3統計,全球電動車銷量當季成長+94%(YoY),約170萬輛左右,連續四季超過100萬輛。
進入文章正題之前,跟大家宣佈我的Podcast正式上線啦!各位在通勤時、開車時或睡覺前等任何空檔時間,歡迎不吝聆聽。 未來也計劃邀請各界成功人士來聊聊「失敗」,希望大家會喜歡這個題材,透過以下連結找到我的頻道。 Apple Podcast連結: EP_01 教你如何投資失敗 進入正題。
鑑往知來,從每一年S&P 500指數表現最好的個股裡面(S&P 500涵蓋產業廣,較具代表性意義),其實隱含著現階段哪些產業獲利能力好、趨勢在哪裡的訊息,畢竟這些標的絕對是真金白銀在支持,而不是用喊口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全球航空業迎來強勢復甦,需求激增、票價上漲、成本改善讓航空股再度成為投資焦點!從國際旅遊需求的快速恢復,到商務旅行的回暖,航空公司收入實現全面增長。加上燃油效率提升和營運成本下降,這是否是航空股的黃金布局時機?本文深入分析全球航空業的現狀與未來增長潛力,探討燃油價格波動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對行業挑戰。
Thumbnail
美國航空(AAL)擁有市場領導地位,但面臨高負債與盈利壓力,第三季度淨虧損1.49億美元。未來50億美元資本支出或加劇短期財務挑戰,但旅遊需求回暖和高端收入增長為其提供長期機會。投資者需關注財務健康與策略執行。
Thumbnail
美國三大指數維持整理,波動開始慢慢縮小,經歷過這陣子的資金退潮大海嘯,再來一次絕地大反彈,這二天美股都呈現整理格局。
Thumbnail
全球股災,股神巴菲特料事如神早就料到股市大跌?出清一半蘋果持股換成現金滿手?這次全球股災全球股市均狂瀉千里的原因,是因為AI題材、泡沫破裂了?《經濟學人》認為這次全球股災背後有3項原因共同驅動。其一,人們逐漸認識到AI題材被賦予了太多不切實際的期望。真是這樣子嗎?AI不是才剛開始起步而已,馬上泡沫?
Thumbnail
釐清幾點噪音和市場情緒: 任何一次戰爭的風險都是加倉的好機會,因為打不到美國反而能從中獲利。 日圓升息導致套利交易必須售出造成股市崩盤,不要被新聞牽著走! 主要央行要加息前都會預告預告再預告 阿貓阿狗都知道日本負利率很久了,未來只有往上升息的可能,100%沒有降息的可能 眾所皆知美國早
Thumbnail
💡美國通膨連續四個月超預期,難道今年降息無望了? 💡達美航空超樂觀看待Q2業績,什麼時候可以買入? 💡摩根大通明明業績超好,股價卻大跌6%,有抄底機會嗎?
Thumbnail
波音在今年發生了多起安全事故,CEO宣佈辭職,股價暴跌。相比之下,空客股價大漲。此外,航空業遭遇低迷,營運成本大漲,導致股價低估值。本文分析波音、空客以及航空業在投資上的表現。
Thumbnail
巴菲特加碼日本五大商社,是看好日本未來市場嗎? 巴菲特近期的高位加碼,與過往一貫的作風不同,這是否代表背後有隱藏更深的原因呢? 我們梳理一下巴菲特近年的異常投資動向 會發現每次的異常操作後,就有大事發生
Thumbnail
買東西的消費行為,也是一種投資,目標永遠是找到划算的好東西。安全、不會造成傷害是首要前題,划不划算、便不便宜,就是消費者和投資人最主要的(評估)工作了。 買東西,永遠是性價比的問題;投資,則永遠是風險與報酬的問題。永遠搞懂你買的東西,不想搞懂,只好多花點錢,或賠點錢⋯
Thumbnail
💡美國去年12月通膨超預期,紅海危機續推能源價格,今年3月降息夢碎? 💡波音安全疑慮、達美航空展望弱,航空股今年還有成長動能嗎? 💡摩根大通去年業績創新高,但壞帳大幅攀升,降息環境獲利難再維持,今年還能投資金融板塊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全球航空業迎來強勢復甦,需求激增、票價上漲、成本改善讓航空股再度成為投資焦點!從國際旅遊需求的快速恢復,到商務旅行的回暖,航空公司收入實現全面增長。加上燃油效率提升和營運成本下降,這是否是航空股的黃金布局時機?本文深入分析全球航空業的現狀與未來增長潛力,探討燃油價格波動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對行業挑戰。
Thumbnail
美國航空(AAL)擁有市場領導地位,但面臨高負債與盈利壓力,第三季度淨虧損1.49億美元。未來50億美元資本支出或加劇短期財務挑戰,但旅遊需求回暖和高端收入增長為其提供長期機會。投資者需關注財務健康與策略執行。
Thumbnail
美國三大指數維持整理,波動開始慢慢縮小,經歷過這陣子的資金退潮大海嘯,再來一次絕地大反彈,這二天美股都呈現整理格局。
Thumbnail
全球股災,股神巴菲特料事如神早就料到股市大跌?出清一半蘋果持股換成現金滿手?這次全球股災全球股市均狂瀉千里的原因,是因為AI題材、泡沫破裂了?《經濟學人》認為這次全球股災背後有3項原因共同驅動。其一,人們逐漸認識到AI題材被賦予了太多不切實際的期望。真是這樣子嗎?AI不是才剛開始起步而已,馬上泡沫?
Thumbnail
釐清幾點噪音和市場情緒: 任何一次戰爭的風險都是加倉的好機會,因為打不到美國反而能從中獲利。 日圓升息導致套利交易必須售出造成股市崩盤,不要被新聞牽著走! 主要央行要加息前都會預告預告再預告 阿貓阿狗都知道日本負利率很久了,未來只有往上升息的可能,100%沒有降息的可能 眾所皆知美國早
Thumbnail
💡美國通膨連續四個月超預期,難道今年降息無望了? 💡達美航空超樂觀看待Q2業績,什麼時候可以買入? 💡摩根大通明明業績超好,股價卻大跌6%,有抄底機會嗎?
Thumbnail
波音在今年發生了多起安全事故,CEO宣佈辭職,股價暴跌。相比之下,空客股價大漲。此外,航空業遭遇低迷,營運成本大漲,導致股價低估值。本文分析波音、空客以及航空業在投資上的表現。
Thumbnail
巴菲特加碼日本五大商社,是看好日本未來市場嗎? 巴菲特近期的高位加碼,與過往一貫的作風不同,這是否代表背後有隱藏更深的原因呢? 我們梳理一下巴菲特近年的異常投資動向 會發現每次的異常操作後,就有大事發生
Thumbnail
買東西的消費行為,也是一種投資,目標永遠是找到划算的好東西。安全、不會造成傷害是首要前題,划不划算、便不便宜,就是消費者和投資人最主要的(評估)工作了。 買東西,永遠是性價比的問題;投資,則永遠是風險與報酬的問題。永遠搞懂你買的東西,不想搞懂,只好多花點錢,或賠點錢⋯
Thumbnail
💡美國去年12月通膨超預期,紅海危機續推能源價格,今年3月降息夢碎? 💡波音安全疑慮、達美航空展望弱,航空股今年還有成長動能嗎? 💡摩根大通去年業績創新高,但壞帳大幅攀升,降息環境獲利難再維持,今年還能投資金融板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