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考試考得好,人生就會好?|隨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考試只是人生一小部分
圖源:https://www.sentinelassam.com/guwahati-city/fresh-teacher-eligibility-test-tet-to-be-conducted-this-year/
眾讀當家教,接觸過不少家長,有些家長有一種心態:「孩子考試拿到高分,到好的學校就讀,拿到好的分數,入讀好的大學,讀實用的學系,畢業後得到一份薪水有保障的工作,結婚,生子,然後退休安養晚年。」這是很常聽到的「家長式心態」人生規劃。
因這樣的想法成了社會主流,考試拿高分變成了教育孩子的主旋律,為了令孩子拿到好成績,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補習中心,請私人家教,不斷買課外作業給孩子做,務求孩子能夠在各科測驗和考試中拿到好成績。彷彿只要有好成績,孩子的人生就會一帆風順。彷彿讀不好書,人就會荊棘滿途,有好成績人生就會一切順利。
但是,人生有這麽容易嗎?
除了考試,我們會需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關於「朋友」、「家庭」、「愛情」就有很多東西要學,還有「財富管理」、「私人空間管理」、「面對挫折和成功」、「健康」……作為一個學生,應該說,作為一個人,我們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太多,沒有人教的時候,很多東西就需要自己摸索,前提是能覺察到「我有東需西要學習」,如果覺察不到的話,就會出現各種的問題。
很多家庭的關係不和諧:親子關係疏離,夫妻關係不和睦,不少人因為不懂處理而逃避,有的甚至會出現家暴。不敢說這都是教育制度的缺失,但如果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有人跟他談「人際關係」這堂課,社會上的家庭問題會不會多少能紓緩呢?
除了家庭,還有財富管理,學校甚至家庭裡都沒有教「錢」是怎麽樣的東西。有大學生還沒畢業就已經欠了一身信用卡債務,很多上班族,也對於如何運用金錢也沒有概念,相應了出現「月光族」一詞,如果學校或家長有教的話,情況是否能改善?
之前有新聞報導,3天內有兩名台大學生自殺*,問題或許就出在學生只會讀書,卻不懂處理壓力。
現今社會問題多多,不少家長仍以「在考試中獲得高分」為目的,令很多學生除了「考試」,對其他事情一竅不通,出現了所謂的「高分智障」。很多國家已經開始把教育制度所包含的面向伸至其他領域。而我們的社會中還有不少家長還只著重「考試成績」,真的很悲哀,很諷刺。
察覺問題是第一步,行動是第二步,要如何讓孩子學會自立,面對人生不同難問。這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資料來源:3天2名台大生自殺!學校心痛為何接不住孩子?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7942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會員
12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眾讀PopRea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是「吸收型」技巧就還好,比如英語聽力和閱讀能力,但「輸出型」的就難搞了。遇過一個大學生,英語聽力和閱讀完全沒問題,卻無法用英語與人交談。我訓練他的方法就是不斷跟他講,讓他不斷說,他理解沒有問題,講多了自然會講。眾讀也是因為到外國旅遊,不斷和別人說英語,口語能力才大幅提升。
阿志說:「跟女朋友吵架了,而且吵很大。」眾讀問:「這次因為什麽事?」阿志嘆了一口氣:「拖地板。」
在家裡所得到的待遇與男生有別,在職場裡所得到與男生有別,在家庭裡所肩負的責任也與男生有別。用最簡單的字眼來表示就是「不公平」,男生跟女生從來都不是一視同仁的。金智英一書揭示了女性在韓國社遭受不公平的對待,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抱括男女),當有人察覺問題,就會有人開始行動。
孩子的哭聲對耳膜進行攻擊、抱孩子對腰部累積攻擊、無時無刻要顧孩子是睡眠剝奪攻擊。雖然受到傷害,但這些攻擊媽媽都一一承受了下來,果然媽媽是地表最強生物。
讀忽發奇想,想到一個小遊戲:大家想出十個有小毛晚回家的理由。眾讀先說她有可能加班,還有遇上塞車,又或許一直等不到公車。一口氣說了三個理由。
發現很多學生都有目標,但沒有行動方向,有了行動方向又怕受挫,只要克服『缺乏行動方向』與『怕受挫』,他們的學習動力就會大大提高。後來又發現其實不只學生,很多人也是一樣。
如果是「吸收型」技巧就還好,比如英語聽力和閱讀能力,但「輸出型」的就難搞了。遇過一個大學生,英語聽力和閱讀完全沒問題,卻無法用英語與人交談。我訓練他的方法就是不斷跟他講,讓他不斷說,他理解沒有問題,講多了自然會講。眾讀也是因為到外國旅遊,不斷和別人說英語,口語能力才大幅提升。
阿志說:「跟女朋友吵架了,而且吵很大。」眾讀問:「這次因為什麽事?」阿志嘆了一口氣:「拖地板。」
在家裡所得到的待遇與男生有別,在職場裡所得到與男生有別,在家庭裡所肩負的責任也與男生有別。用最簡單的字眼來表示就是「不公平」,男生跟女生從來都不是一視同仁的。金智英一書揭示了女性在韓國社遭受不公平的對待,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抱括男女),當有人察覺問題,就會有人開始行動。
孩子的哭聲對耳膜進行攻擊、抱孩子對腰部累積攻擊、無時無刻要顧孩子是睡眠剝奪攻擊。雖然受到傷害,但這些攻擊媽媽都一一承受了下來,果然媽媽是地表最強生物。
讀忽發奇想,想到一個小遊戲:大家想出十個有小毛晚回家的理由。眾讀先說她有可能加班,還有遇上塞車,又或許一直等不到公車。一口氣說了三個理由。
發現很多學生都有目標,但沒有行動方向,有了行動方向又怕受挫,只要克服『缺乏行動方向』與『怕受挫』,他們的學習動力就會大大提高。後來又發現其實不只學生,很多人也是一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雖然多數家長都知道「成績、分數」不是唯一,我們也會試圖從社會各行各業中找出優秀卓越的人來「安慰或說服」自己,孩子即便成績不好,也會有他的一番天地,只是真正豁達開朗的家長還是不多,因為家長們就是從「考試、成績、排名....
有時看到家長在孩子考試成績出爐後無奈憤怒地說:「我幫你買了那麼多參考書、上了那麼多補習班,為什麼還考成這樣?」孩子低著頭,一句話也不敢回,滿臉自責無奈。這讓人不禁想問:這份失望到底是因為孩子沒達到標準,還是因為自己的期待落了空?當我們不自覺地將自己過多的期待投射到別人身上時,結果往往是彼此都不好受。
在如今的教育環境中,學生對評估的態度令人擔憂。許多學生不再重視考試,甚至交白卷,這反映了家庭教育對他們的重要性。本文探討了教育人員如何看待當前學生的學習目標,以及父母在孩子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透過對比過去與現在的教育期望,強調父母設定目標於孩子未來學業的重要性。
Thumbnail
今天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場考試。 其實在孩子尚未上國小之前,一直對於許多小學生需要補習感到難以理解,但真正接觸小學的課本之後才發現如今的教材遠比以前難上許多,考題更是靈活到猶如智力測驗或腦筋急轉彎。 昨天跟兩位小一的導師分別聊到現在的考卷要考一百分非常困難,老師也說現在的課綱講求「閱讀素
Thumbnail
今天媽媽社群分享了一篇來未來Family的文章,特別有感。 文中提及,現在的家庭生的少,對孩子總是予取予求,任何事情都幫忙做好做滿, 導致孩子忘了自已的本份,失去該有的"態度" 家長們總說「我不在意成績,品行好就好」,而不在意成績的背後,卻是一個個送補習班先修,以致於學生開學後,無法專心在新課
Thumbnail
國中會考結束後,家長和學生們充滿焦慮,對於前途和錢途感到不安。 焦慮原因包括路徑依賴、對孩子特質的不瞭解以及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未知。 家長期待孩子走上安穩的道路,但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特質,這可能導致孩子的眼界被限縮,最後只會走上家長規劃的單行道。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教育是學習的途徑,不是通往成功的輸送帶。」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
Thumbnail
雖然多數家長都知道「成績、分數」不是唯一,我們也會試圖從社會各行各業中找出優秀卓越的人來「安慰或說服」自己,孩子即便成績不好,也會有他的一番天地,只是真正豁達開朗的家長還是不多,因為家長們就是從「考試、成績、排名....
有時看到家長在孩子考試成績出爐後無奈憤怒地說:「我幫你買了那麼多參考書、上了那麼多補習班,為什麼還考成這樣?」孩子低著頭,一句話也不敢回,滿臉自責無奈。這讓人不禁想問:這份失望到底是因為孩子沒達到標準,還是因為自己的期待落了空?當我們不自覺地將自己過多的期待投射到別人身上時,結果往往是彼此都不好受。
在如今的教育環境中,學生對評估的態度令人擔憂。許多學生不再重視考試,甚至交白卷,這反映了家庭教育對他們的重要性。本文探討了教育人員如何看待當前學生的學習目標,以及父母在孩子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透過對比過去與現在的教育期望,強調父母設定目標於孩子未來學業的重要性。
Thumbnail
今天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場考試。 其實在孩子尚未上國小之前,一直對於許多小學生需要補習感到難以理解,但真正接觸小學的課本之後才發現如今的教材遠比以前難上許多,考題更是靈活到猶如智力測驗或腦筋急轉彎。 昨天跟兩位小一的導師分別聊到現在的考卷要考一百分非常困難,老師也說現在的課綱講求「閱讀素
Thumbnail
今天媽媽社群分享了一篇來未來Family的文章,特別有感。 文中提及,現在的家庭生的少,對孩子總是予取予求,任何事情都幫忙做好做滿, 導致孩子忘了自已的本份,失去該有的"態度" 家長們總說「我不在意成績,品行好就好」,而不在意成績的背後,卻是一個個送補習班先修,以致於學生開學後,無法專心在新課
Thumbnail
國中會考結束後,家長和學生們充滿焦慮,對於前途和錢途感到不安。 焦慮原因包括路徑依賴、對孩子特質的不瞭解以及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未知。 家長期待孩子走上安穩的道路,但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特質,這可能導致孩子的眼界被限縮,最後只會走上家長規劃的單行道。
學校教育是教了很多,但獨漏了教我們這個最重要的賺錢技能,父母最大的課題,是陪伴他們,而不是規劃他們的人生
Thumbnail
「教育是學習的途徑,不是通往成功的輸送帶。」
Thumbnail
父母是孩子第一個老師,因此,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影響甚鉅。這篇文章指出,父母可以透過培養孩子的恆毅力,幫助孩子設定目標,幫孩子選擇好同儕的方式,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功,
Thumbnail
當家長在幫孩子選擇才藝課時,要仔細觀察孩子與生俱來的氣質,看他們活動量高低,生活的規律性或敏感度等等。不過說實話,要判斷孩子的性向與氣質趨向並不容易,很多時候是家長自己內心補償心理的投射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是。所以,我們要讓孩子多方嚐識,也要讓他們有放棄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