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男友是媽寶》觀影之外|從5類型共依附探詢「寶媽」的牽掛矛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情境一:每場約會都有「神秘女嘉賓」緊緊跟隨
情境二:兒子婚禮上與新娘有雙人舞,還得加上「母子舞」
情境三:一同購買兒子女友的貼身衣物,順便獲得「同款睡衣」

 隨著世代更迭和經濟穩定,如今的家長更有餘力與意識去關心孩子的成長。似乎體現一個現象:家長愈來愈難以鬆開關愛的手。

 在孩子步入青少年時期之後,現今許多家長,仍常態性地介入與焦慮孩子的生活,尤其被社會期待成為「慈母」的媽媽們,更是時刻無法鬆懈。因此我們時常討論的「媽寶」背後,也別忘了其實都有位「寶媽」從小默默養育。

raw-image

 究竟「寶媽」和「媽寶」存在哪裡呢?許多時候人們會不自覺地與華人文化下緊密的家人關係,牽絆糾葛的親子關係聯想在一起;然而,《我的男友是媽寶》影集呈現一連串西方家庭的真實故事,讓人們發現,或許「寶媽」和「媽寶」不是東方華人文化才出現的物種!

寶媽的心理活動



我不在你身邊怎麼辦?光是想到,你家位在一小時之外的車程,我就要哭了,傑森!

當母親感受到自己不被子女了解、不再被需要,或與子女溝通不良時,便慌張無措,需要以被子女認同自身努力的方式,來體現自己身為媽媽的價值。

 而這樣的心理活動,除了影集中西方的家庭會有,東方華人文化也不例外。臺灣的心理學者針對此現象進行研究,以「共依附」形容相黏的親子關係,並分為「五種共依附父母類型」。

寶媽的五屬性-五類型共依附家長

所謂「共依附」關係是指一個人失去自我, 忽略最真實自我與需求, 過於依賴外在的某些人事物生活,已達到病態的程度。而這樣的現象時常出現在親子關係當中,當代所形容的媽寶外,更從親代角度出發出現所謂的「寶媽」現象。以下簡單介紹五種「親子共依附」的類型:

raw-image

類型1|控制型

【寶媽這樣想】認為自己做的決定才是正確的,常運用獎賞與懲罰的方式要求孩子服從,內心其實是想要贏過孩子的。

【易產生媽寶】孩子為了反抗而叛逆,且認為自己一定是對的,但在懲罰下又不得不隱藏自己真正的感覺、覺得焦慮。因此想尋求報復,可能導致逃避責任、說謊、偷竊,缺少自我約束。

類型2|攀比型

【寶媽這樣想】認為孩子沒有能力生存,於是過度保護、寵愛孩子及可憐孩子,

【易產生媽寶】孩子則受到這樣的保護,也可能因此覺得羞愧。並開始可憐自己並習慣性批評他人,同時覺得需要比別人優秀、期待他人付出。所以當他人不像父母一樣供給他時,他就會覺得自己很可憐,怨天尤人。


類型3|討債型

【寶媽這樣想】認為自己是小孩唯一的供給者,所以有權要求小孩對他們付出時間、金錢及貢獻,過分在乎雙方的付出是否公平,因此給與資源時常有附帶條件。

【易產生媽寶】孩子不容易信任他人,總是覺得被利用、被剝削,同時也學會利用、剝削他人,因而覺得生命是不公平的。


類型4|面子型

【寶媽這樣想】很在意別人的想法,無論是對於孩子或是自己都是完美主義,強迫孩子要有良好的表現。

【易產生媽寶】孩子容易也成為完美主義者,把大部分時間花在氣餒、擔心他人的意見上,試圖將每一件事做到盡善盡美,但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


類型5|犧牲型

【寶媽這樣想】認為是自己不顧孩子意願將孩子帶到世界上的,所以對孩子的需求唯所是從,否則會有罪惡感,最終缺乏自己的原則。

【易產生媽寶】孩子變得不尊重他人的權益,總是以自我為中心,期望他人的給予及需求立即的滿足,人際關係也容易不良。


我寶媽我驕傲-對孩子的愛如何恰恰好

 從一部西方的實境紀錄片,我們能覺察「共依附」特質存在於世界各個文化下的家庭。我們都會希望自己是一位「好」家長,但是缺乏尊重與界限的關愛,往往可能適得其反。近幾年出現的名詞「直升機父母」、影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便都是在呼籲親子間的「連結與自主」能有所平衡。

 於是身為家長的我們,若能先瞭解自己教養孩子的風格,避免落入「共依附」的行為,便是有效教養孩子、協助孩子健全發展的重要起步。

相關推薦:「民主權威」最好?中西教養風格比一比

相關推薦:教養專家建議五花八門,媽媽如何生存?

相關推薦:什麼是共依附?如何拿捏剛剛好的關係界限?

文/雞湯來了實習生蔡加柔
校稿/雞湯來了陳世芃、張芷晴、榮淑媚
製圖/雞湯來了實習生蔡加柔、張芷晴
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參考資料
宋明君(2015)。「媽寶」是親職教育做得不好還是太好。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5,4(12),01-07。
許緯業(2014)。父母督導行為與媽寶行為覺知對高職生拖延習慣與自我調節學習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麗娟、蔡淑鈴(2002)。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邱月、吳麗娟(1999)。子女知覺父母婚姻暴力經驗、社會支持和共依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31(1),63-8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雞湯來了的沙龍
10會員
28內容數
雞湯來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9/28
現在很紅的「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一詞,起先是由美國學者提出,形容過度焦慮與介入孩子生活的家長。這樣的觀念在日本同樣備受關注,發展為新名詞「(恐龍)怪獸家長」,意指「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講理的監護人」。
Thumbnail
2021/09/28
現在很紅的「直升機父母」(helicopter parent)一詞,起先是由美國學者提出,形容過度焦慮與介入孩子生活的家長。這樣的觀念在日本同樣備受關注,發展為新名詞「(恐龍)怪獸家長」,意指「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不講理的監護人」。
Thumbnail
2021/09/28
「先將設立的理想型條件列出來,然後用電腦分析、引用大數據配對、清查身家背景,最後再簽訂婚前協議,進而快速鎖定「需要」的而非「想要」的伴侶,是避免浪費彼此時間的相親模式。」 這是《戀愛是科學》女主角顏霏主張的戀愛SOP,在劇中 ,她開設一間名為「戀愛科學婚姻仲介所」的公司,藉由大數據的分析...
Thumbnail
2021/09/28
「先將設立的理想型條件列出來,然後用電腦分析、引用大數據配對、清查身家背景,最後再簽訂婚前協議,進而快速鎖定「需要」的而非「想要」的伴侶,是避免浪費彼此時間的相親模式。」 這是《戀愛是科學》女主角顏霏主張的戀愛SOP,在劇中 ,她開設一間名為「戀愛科學婚姻仲介所」的公司,藉由大數據的分析...
Thumbnail
2021/09/28
孩子無法自動自發怎麼辦? 其實我們可以從「管教權限」與「孩子發展階段」組合出針對青少年孩子的親子溝通術,讓青少年孩子「聽得順耳」而且「聽得懂」,或許就能養成青少年孩子自動自發的學習!
Thumbnail
2021/09/28
孩子無法自動自發怎麼辦? 其實我們可以從「管教權限」與「孩子發展階段」組合出針對青少年孩子的親子溝通術,讓青少年孩子「聽得順耳」而且「聽得懂」,或許就能養成青少年孩子自動自發的學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媽寶和孝順僅一線之隔,以前覺得男友的家庭好有愛,教養真好,現在才知道男友根本就是典型的媽寶…! 媽寶男,聽起來可能有點可愛,但是真正交往起來,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不僅是在跟男友談戀愛,還得時時刻刻注意他背後那位如影隨形的——媽媽! 什麼是「媽寶」,他們有哪些行為與特質,以及如何與媽寶男友和諧相處
Thumbnail
媽寶和孝順僅一線之隔,以前覺得男友的家庭好有愛,教養真好,現在才知道男友根本就是典型的媽寶…! 媽寶男,聽起來可能有點可愛,但是真正交往起來,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不僅是在跟男友談戀愛,還得時時刻刻注意他背後那位如影隨形的——媽媽! 什麼是「媽寶」,他們有哪些行為與特質,以及如何與媽寶男友和諧相處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媽寶男這一族群已經不再罕見。孝順和媽寶之間有著微妙的界線,但是過度依賴母親的成年男性特徵卻是明顯的。了解這些特徵有助於避免與媽寶男交往,免得日後煩惱不斷。 媽寶和孝順的區別 媽寶和孝順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別。孝順是尊重和愛護父母的表現,而媽寶則是過度依賴母親,影響到個性、人際關係和愛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媽寶男這一族群已經不再罕見。孝順和媽寶之間有著微妙的界線,但是過度依賴母親的成年男性特徵卻是明顯的。了解這些特徵有助於避免與媽寶男交往,免得日後煩惱不斷。 媽寶和孝順的區別 媽寶和孝順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別。孝順是尊重和愛護父母的表現,而媽寶則是過度依賴母親,影響到個性、人際關係和愛
Thumbnail
每當我感到又忙又累而忍不住抱怨碎念的時候,女兒偶爾會從口中吐出一句話:「誰叫妳要生小孩!」 這讓我回想起從小到大,當我的母親也抱怨相同事情的時候,我們身為子女的也會跟她說:「沒有人叫妳做這些,是妳自己要做的,妳也可以選擇不做啊!」 上面的這些話語,直白地令人難以反駁,也幸好我們這三代的女性都
Thumbnail
每當我感到又忙又累而忍不住抱怨碎念的時候,女兒偶爾會從口中吐出一句話:「誰叫妳要生小孩!」 這讓我回想起從小到大,當我的母親也抱怨相同事情的時候,我們身為子女的也會跟她說:「沒有人叫妳做這些,是妳自己要做的,妳也可以選擇不做啊!」 上面的這些話語,直白地令人難以反駁,也幸好我們這三代的女性都
Thumbnail
如果有一位女性的結婚的對象是挑媽媽喜歡的,需要呵護的時候仍渴望媽媽輕撫自己的頭,甚至希望媽媽是第一個看見自己孩子出生的人,這種凡事以媽媽為主的女兒,是美麗家庭的其中一個幸福角色,抑或是無法脫離母親羽翼之下的悲慘人物? 為何母女關係良好很可能招致不幸?我想原因就在於彼此之間的愛必須是要沒有條件的
Thumbnail
如果有一位女性的結婚的對象是挑媽媽喜歡的,需要呵護的時候仍渴望媽媽輕撫自己的頭,甚至希望媽媽是第一個看見自己孩子出生的人,這種凡事以媽媽為主的女兒,是美麗家庭的其中一個幸福角色,抑或是無法脫離母親羽翼之下的悲慘人物? 為何母女關係良好很可能招致不幸?我想原因就在於彼此之間的愛必須是要沒有條件的
Thumbnail
母愛,是與生俱來的嗎? “所有的母親,都會用生命愛著自己的孩子,不是嗎?”
Thumbnail
母愛,是與生俱來的嗎? “所有的母親,都會用生命愛著自己的孩子,不是嗎?”
Thumbnail
昨天聽宅女小紅的PODCAST討論到婆媳關係,提到婆婆常說的一句話:「我把你當女兒」,她跟來賓呂秋遠都直呼不用,因為通常「我把你當女兒」伴隨而來的只有義務。我想老公們此時應該又要覺得「我媽人很好」、「媳婦小劇場不用那麼多」,我想就來深層剖析「我把你當女兒」這句婆婆金句為何令媳婦們退避三舍吧。
Thumbnail
昨天聽宅女小紅的PODCAST討論到婆媳關係,提到婆婆常說的一句話:「我把你當女兒」,她跟來賓呂秋遠都直呼不用,因為通常「我把你當女兒」伴隨而來的只有義務。我想老公們此時應該又要覺得「我媽人很好」、「媳婦小劇場不用那麼多」,我想就來深層剖析「我把你當女兒」這句婆婆金句為何令媳婦們退避三舍吧。
Thumbnail
最後,如果你也曾對母親或女兒有一種,沒來由無法言語的感覺、很像尷尬,又像不會癒合且一直化膿的傷,請勇敢的翻閱這本書,可以解開許多「母女」之間很微妙的拉扯與情感混雜。 因為你更明白這樣「真實」的情緒了,所以即便關係或感受仍是彆扭的,起碼都可以更加接受並擁抱它與她。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最後,如果你也曾對母親或女兒有一種,沒來由無法言語的感覺、很像尷尬,又像不會癒合且一直化膿的傷,請勇敢的翻閱這本書,可以解開許多「母女」之間很微妙的拉扯與情感混雜。 因為你更明白這樣「真實」的情緒了,所以即便關係或感受仍是彆扭的,起碼都可以更加接受並擁抱它與她。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因此我們時常討論的「媽寶」背後,也別忘了其實都有位「寶媽」從小默默養育。 《我的男友是媽寶》影集呈現一連串西方家庭的真實故事,讓人們發現,或許「寶媽」和「媽寶」不是東方華人文化才出現的物種!
Thumbnail
因此我們時常討論的「媽寶」背後,也別忘了其實都有位「寶媽」從小默默養育。 《我的男友是媽寶》影集呈現一連串西方家庭的真實故事,讓人們發現,或許「寶媽」和「媽寶」不是東方華人文化才出現的物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