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大作戰(一):蘇黎世的第一手觀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歐洲疫情快速升溫,不過台灣媒體很少提及瑞士…現在瑞士的日常生活長什麼樣呢?疫情嚴重嗎?
十月底蘇黎世的公園一景。一張照片可以展現瑞士日常生活的美好,卻參透不出疫情對於這美麗國度所帶來的多重危機。如此美麗的景色可以等,我們隨時可以回到他們的懷抱;但是生命的逝去與信任的瓦解,是後悔也來不及補救的。

十月底蘇黎世的公園一景。一張照片可以展現瑞士日常生活的美好,卻參透不出疫情對於這美麗國度所帶來的多重危機。如此美麗的景色可以等,我們隨時可以回到他們的懷抱;但是生命的逝去與信任的瓦解,是後悔也來不及補救的。

2020年可以說是巨變的代名詞。三月才經歷大規模封鎖的歐洲,很快地走向第二波疫情,甚至有過之而不及地將疫情推至歷史高峰。原本預期第二波疫情只會小小爆發的我,曾天真地以為眾人會在災難式的封鎖後覺醒自制,而使疫情逐漸消弭。十一月的我想起八月的我,簡直笑掉大牙。八月的我,還太嫩了 😏。

荒腔走板的防疫政策

出發前,我常常關注瑞士的防疫政策和狀況。三月的第一波疫情讓我對瑞士政府(當然對其他歐洲政府也是)有了全新的認識,因為他們至始至終,僅要求確診者居家檢疫,有症狀才請確診者自行向醫院聯絡;與確診病例接觸者起初好像被要求居家檢疫五天,現在則僅被「強烈建議」在家工作、避免與他人不必要的會面等等。這下可好,這些人到處趴趴走之後,防疫當然潰敗…往後的故事大家都曉得,歐洲大多數國家經歷了一陣子的封鎖,大部分的商店關門、學校關閉等等。

汲取教訓?

五月之後,封鎖見效,瑞士每日病例數都大概在幾十例的這個範圍內。(為您插播一則最新消息:我正在打這篇文章時,外頭傳來我室友陣陣咳嗽聲 😶我現在整個杯弓蛇影啊…)沒有徹底消滅的狀況下,注定要有第二波疫情的。我當時暗自禱告,這天趕快到來,因為第二波疫情越早開始,就會越早結束,我九月出發的時候就說不定可以避開疫情了。現在證明,這句話是歪理,因為在疫苗出現以前,只會不斷地出現第二波、第三波疫情…

為了防疫,乘客不能從公車的前門上下車,以減少與司機的接觸。

為了防疫,乘客不能從公車的前門上下車,以減少與司機的接觸。

七月初,瑞士政府頒布新政策,規定所有人都必須要在大眾運輸上戴口罩。是的你沒聽錯,是七月,是疫情蔓延歐洲四個月後的七月!我當時看到都不太知道該高興還是難過。有趣的是,如同許多其他歐洲國家的規定,小於12歲的孩童並不在規範之中!千萬別認為大家會自主管理,大眾可不覺得小孩須要配戴口罩:我待在蘇黎世的前兩個月,只看過兩位小朋友戴口罩。瑞士聯邦衛生部對此提出解釋,

「小孩不太會得到新冠肺炎」。

我就不予置評了。

10月31日午後熱鬧的遊戲場。祖孫三代全部出動,一起遛小孩!

10月31日午後熱鬧的遊戲場。祖孫三代全部出動,一起遛小孩!

除了口罩政策,瑞士政府同時宣布7月6日起,14天累計確診數達到每十萬人60例以上的國家將被列入高風險地區。從這些地方入境瑞士,須強制居家檢疫十天,違反者可處最高一萬瑞郎(折合新台幣約32萬)的罰款。這是瑞士自疫情爆發以來,首度對入境旅客實施隔離政策。另外有項但書:對於瑞士經濟有莫大影響的鄰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和奧地利,政府採取較寬鬆的認定,或是以邦、省或大區的感染率來界定,以降低隔離政策對於瑞士經濟的影響。值得鼓勵的是,無論是否有陰性報告,瑞士都要求這些入境者居家檢疫。

出發前,看了看疫情曲線,不妙,是線性成長!原本我以為從六月底稍稍增加的病例數,會在經歷一兩個月的增長後得到控制而減緩下降。我的想像是,他們第一波疫情時付出了如此大的代價,因此這次一定會上緊發條地來面對潛在的第二波爆發。左思右想,以我自己的生涯規劃,我還是傾向接續就讀,而不選擇延後一年就讀。只要我備齊口罩酒精、回復到防疫舊生活模式,應該不需要擔心什麼。9月4日出發日那天,一日病例數405,心裡倒是不會害怕,只單純覺得每天還要注意各種衛生清潔實在很麻煩。

高風險活動:長途飛行之口水滿天飛

台北沒有任何直飛蘇黎世的航班,當時大致上就只有三個選項:台北經法蘭克福、伊斯坦堡或杜拜轉機,再飛抵蘇黎世,航空公司分別是華航、土航和阿聯酋。然而,飛行是疫情期間高風險的活動之一,因為來自四面八方的人被迫待在狹小的空間裡十幾個小時。因此,就算後兩者的票價實在超級便宜(大概華航的四折價吧…),我很怕死的還是選擇搭乘華航前往德國法蘭克福,再轉搭漢莎航空一小時的飛機抵達蘇黎世,目的就是極小化第二段飛行的時間。

在華航飛機上,由於都是台灣出發的旅客,且所有旅客間隔劃位,我非常的安心。一到法蘭克福機場,我就先到漢莎航空櫃台取機票。環顧四週,清晨的法蘭克福機場也不少人在排隊,但我赫然發現隊伍中幾個穿著隔離衣、戴著護目鏡的人,那身裝備真是看起來特別顯眼。再仔細一瞧,啊,這就是剛才同機的台灣學生啊。準則:機場內看到有人穿防護衣,百分之兩百是台灣人啦!

第二段飛機我決定不喝水、不吃東西,一路直到抵達蘇黎世住處為止。由於是短程飛機,座位是2-2排列,也不會有什麼間隔坐這種好事了。當時飛機開放登機時,我就先上去了,座位是靠窗。看著旅客一個個入座,一直穿脫口罩東摸西摸,我都快暈了。很幸運的,當整班飛機幾乎全部塞滿時,我隔壁正好是那少數空下的座位!飛機起飛後,聽到前排兩個互不認識的美國人,滿心歡喜地相互認親:

「你是美國來的呀?啊呀呀哪一州呀…唉唷辛苦啦…對呀對呀(雙雙脫下口罩)…我知道我知道!…來這唸書呀?…」

一邊聊起家鄉事,一邊脫下口罩又是喝水、吃東西,幾乎整段航程都沒戴口罩還嘰哩瓜啦一直ㄆㄣ講ㄎㄡˇ話ㄕㄨㄟˇ,真是夠了… 😒

前排的人正在互噴口水,超想趕快下飛機。還好這時快降落了,升起的擾流板告訴我我快解脫了。

前排的人正在互噴口水,超想趕快下飛機。還好這時快降落了,升起的擾流板告訴我我快解脫了。

好不容易逃下飛機,那麼疫情下的蘇黎世長什麼樣呢?

口罩學問大 😷

在機場內或大眾運輸工具上,每個人都被強制佩戴口罩,因此看上去還不覺得有什麼違和感。當我出了火車走到街上,我這就知道什麼叫做歐洲人很討厭戴口罩了。法律規定的,他們會遵守;但是,也僅僅如此。一下公車電車,至少半數的人會一致地將臉上惱人的口罩扒下來,揉成一團塞到口袋或包包裡面。相同地,上車的時候也是一樣,從這些地方翻找出皺巴巴的口罩,不慌不忙地貼在臉上,一邊找著耳帶想掛上耳朵。偶爾很糗的是,其中一邊的耳帶斷了,那人只好用手壓住口罩,直到下車。

於Milchbuck準備進站的蘇黎世電車。非當事電車XD

於Milchbuck準備進站的蘇黎世電車。非當事電車XD

在學校餐廳,學生很謹守本分地戴著口罩直到坐下吃飯。我看著那位同學脫下口罩,接著他將口罩的內層向下蓋到他的錢包上(哦不…)。為了避免口罩飛走,他下意識地用手壓了壓口罩的外層(大姊不要... 😂),確保口罩緊貼錢包,他才安心的開始吃飯。

關於口罩,有趣的當然不只如此。許多人把口罩揉成一團塞好之後,順勢地用手抹抹臉,清爽一下。(哦不不不!)還有帶著嬰兒的爸媽,下車摘下口罩後,捏捏小孩的臉、幫孩子整整衣著,把小孩逗的樂極了。這就是蘇黎世每日的光景,與病毒共存共榮的每一天。

尋找疫情生活的樂趣:你確診了嗎?

你以為每日生活只有這樣嗎?不不不,這樣就太無趣了,不讓人開懷大笑一下怎麼可以呢?九月初的某天晚上,我剛下公車,正準備走路回住處。人行道上迎面而來的是兩位嘻嘻哈哈的年輕人。不用問我他們有沒有戴口罩,有的話我會專文表揚(X)。

「咳咳咳…」年輕人A一陣猛咳,雖然他頭有撇向邊邊,但是離他們僅有兩公尺的我還是下意識地閃開。
「吼!Corona!(新冠肺炎)」年輕人B指著正在咳嗽的A譏笑著。
A一邊咳嗽,一邊對著B扮了鬼臉、裝腔作勢了一番,兩人互相假(可能不假?)咳了幾聲,逐漸走遠。

真佩服這種笑話呢 👏。挺好笑的。呵。

雙手萬能,與病毒的親密接觸

生活樂趣之外,作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食物當然也無可避免地接受疫情的挑戰。第一次到超市買麵包時,我真的被眼前的景象給嚇著了:我看著好幾個人徒手將麵包拿起來,放進袋子裡;這還不打緊,有人捏起一個麵包,後悔了,又擺回去…各位大大,夾子就在眼前,為什麼不拿起來用?就算是非疫情期間,我都無法接受了,更何況現在是什麼時候了!?

超市麵包架。麵包超好吃!(離題XD)就在我拍照的當下,一位男士走過去,用手拿起了可頌。

超市麵包架。麵包超好吃!(離題XD)就在我拍照的當下,一位男士走過去,用手拿起了可頌。

讓我們再把場景從室內的超市移動到室外的公車站。每當我在等公車,都會看看四周的人們在做些什麼。我意外地發現「雙手萬能」的事實:很多人會直接從包包拿出一顆蘋果開始啃,從頭到尾沒有盒子或袋子這種玩意兒;還有很多人邊等公車,邊用手吃起裝在紙袋裡的零嘴。為什麼!為什麼!承平時期,手就夠髒了;現在門把、扶手、錢包到處摸,是在品嚐病毒的一百種滋味嗎…雖然沒有研究可以證明,到底瑞士的傳播途徑是否跟這件事有關,但我只能說以接觸傳染的角度,雙手拜託不要再萬能啦...

平衡報導:街頭的防疫典範

雖然日常生活中看到太多令人詫異的畫面,但還是偶有鼓舞人心的正面防疫案例!時間一樣在九月初,幾位在蘇黎世最高樓Prime Tower工作的上班族開完會後,戴著口罩在大樓下的廣場準備道別。他們擊肘不握手!我的天啊!室外公共空間戴口罩外加不握手,簡直高規格防疫啊!當新聞不斷播送極端反口罩、反防疫人士的舉動,我同時提醒自己別忘記這些認真防疫,卻不會登上新聞的歐洲人!

可愛的瑞士人,為何慌忙逃出店外?

還好,正面案例不只一樁。這天,我在某家賣土耳其捲餅的小店等待我的外帶晚餐。兩個瑞士人開心地躍上台階,準備點餐。當時是尖峰時間,無論是客人和店員,都沒有注意到他們。突然,其中一個瑞士人臉色大變,整張臉扭曲到讓我以為我看到《吶喊》這幅畫 😱。接著他慌忙地用雙手(是的,又是雙手)遮住自己的嘴巴,連轉身都來不及,直接倒退嚕把同行的朋友一起擠到店門外。「怎麼啦?」那位莫名其妙被推下階梯的朋友一頭霧水。「我忘了戴口罩…」雙手還摀著嘴巴可愛的瑞士人咕噥道。「幫我從包包裡面拿口罩…」一片皺巴巴的口罩從包包裡被硬生生地抽了出來,他趕緊把口罩戴上,才安心地走進店裡。雖然並非正確防疫示範,但是態度值得嘉許。

對了,現在人人戴口罩有個優點,就是不須要忍笑 😆

商店防疫與物資供給

兩大超市之一Migros販售的中國製口罩及各式防疫商品。九月初Migros曾經販售德國製口罩,價格相仿,但我找不到當時的照片…總之十一月的今天,在兩大超市都還找不到德國製口罩。

兩大超市之一Migros販售的中國製口罩及各式防疫商品。九月初Migros曾經販售德國製口罩,價格相仿,但我找不到當時的照片…總之十一月的今天,在兩大超市都還找不到德國製口罩。

兩大超市之一Coop販售的中國製口罩。

兩大超市之一Coop販售的中國製口罩。

剛剛提到超市和小吃店的趣事,那這裡的商店是如何防疫的呢?大部分的超市、商店都有提供手部清潔液和貼上社交距離的標誌,超市架上也一直都有販售口罩,絕對不會出現像台灣掃貨的情形,例如兩大超市Migros和Coop的50片裝口罩,售價大約9.9至19.9瑞郎(折合新台幣約310至630元;可能因為促銷活動而有如此大的價差),其實不算太貴,但很可惜的都是中國製。初期整體而論,防疫資源是充足的。問題是在於,酒精放在那裡,有多少人會用?口罩買了,有多少人會正確使用?商店內遵守了社交距離,卻又有多少人平日三不五時與他人近距離脫下口罩聊天?這些問題,終究引爆了第二波疫情海嘯…


續集預告!

第二波疫情大爆發

十月中的瑞士,劇情急轉直下,感染率不是超英趕美,而是完勝美英法西。此時的蘇黎世如何回應疫情挑戰?

直擊校園防疫

校園內的防疫措施完善嗎?與台灣的校園差別在哪呢?

與瑞士人、學生們的實地訪談

瑞士人、歐洲人和來自各國的ETH學生,如何看待疫情和防疫政策呢?到底是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集體防疫疲勞,還是防疫宣導不利,導致防疫觀念極度不足?聊天過程中意外發現:台灣防疫成果,其實無人知曉?

留學生觀點

在防疫責任與認識同學、體驗文化的初衷之間取捨,留學生該如何自處?大多數瑞士人守規矩,那到底問題出在哪?瑞士防疫政策又該何去何從?


抗疫作戰系列下一篇:抗疫大作戰 (二):第二波疫情大爆發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提問回饋及指正補充唷!😃
謝謝大家,我們下次見!Danke vielmals und bis bald!

麻糬看瑞士系列|麻糬的異鄉日記所有文章


探路客留言

元小科:本來看到最高峰才1千多人確診覺得沒什麼,想想不對勁,應該查一下瑞士有多少人口,嗯嗯,800萬人! 是有點嚴重‼️🤣
麻糬:沒錯,用人口換算下來,確診率比起當時台灣媒體常報導的國家都還高出許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麻糬的沙龍
17會員
24內容數
ETH物理/瑞士日常/歐洲旅行/心情札記
麻糬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11
租屋平台、房東、合約與主觀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21/12/11
租屋平台、房東、合約與主觀經驗分享
Thumbnail
2021/12/03
但它既不是公園,也不是森林…
Thumbnail
2021/12/03
但它既不是公園,也不是森林…
Thumbnail
2021/11/26
瑞士的公投舉世聞名,但它是如何運作的?又是如何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你能想像不唱票、不亮票,全民卻都無比信任的開票方法嗎?
Thumbnail
2021/11/26
瑞士的公投舉世聞名,但它是如何運作的?又是如何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你能想像不唱票、不亮票,全民卻都無比信任的開票方法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去年跟親人到瑞士旅遊 這趟旅行我們以經規劃了三年,其實是疫情讓時間往後延 終於解封還有一點瑞士人口少加上我們要去的地方都是瑞士四大山峰 我想著應可避開傳染的風險! 經過在杜拜轉機也看到杜拜這幾年的經濟茁壯光是機場就可停數百台飛機 來到瑞士的土地低口氣就是乾淨的空氣跟宜人的溫度 雖然恰臨初
Thumbnail
去年跟親人到瑞士旅遊 這趟旅行我們以經規劃了三年,其實是疫情讓時間往後延 終於解封還有一點瑞士人口少加上我們要去的地方都是瑞士四大山峰 我想著應可避開傳染的風險! 經過在杜拜轉機也看到杜拜這幾年的經濟茁壯光是機場就可停數百台飛機 來到瑞士的土地低口氣就是乾淨的空氣跟宜人的溫度 雖然恰臨初
Thumbnail
Day3 (2) 出門前就規劃在瑞士的日子,只要是城市移動需要坐火車的時候,原則上都坐一等車廂,因為擔心行李會沒地方放,因為擔心行李會不見,因為擔心普通車廂會有很多的扒手........ 總之,就是很多的擔心 畢竟,從網路上得知的訊息是疫情後的瑞士已經不再是一個安全旅遊的國家了。 尤其,茵特
Thumbnail
Day3 (2) 出門前就規劃在瑞士的日子,只要是城市移動需要坐火車的時候,原則上都坐一等車廂,因為擔心行李會沒地方放,因為擔心行李會不見,因為擔心普通車廂會有很多的扒手........ 總之,就是很多的擔心 畢竟,從網路上得知的訊息是疫情後的瑞士已經不再是一個安全旅遊的國家了。 尤其,茵特
Thumbnail
今天 Danielson 沒有要來報告丹麥的日確診數字 不夠最近的一個統計圖表 讓人看了心皇皇 才一個夏天 就讓歐洲的疫情又開始日趨嚴重了 似乎又看到了去年夏日解封的畫面出現 這個統計是7 月20 號的結果 不需太多的解釋 大家應該就可以從地圖上的顏色分布看出哪裡疫情最嚴重
Thumbnail
今天 Danielson 沒有要來報告丹麥的日確診數字 不夠最近的一個統計圖表 讓人看了心皇皇 才一個夏天 就讓歐洲的疫情又開始日趨嚴重了 似乎又看到了去年夏日解封的畫面出現 這個統計是7 月20 號的結果 不需太多的解釋 大家應該就可以從地圖上的顏色分布看出哪裡疫情最嚴重
Thumbnail
2020 因為 Corona Virus 的侵襲下,導致全世界人們的生活完全變了調,各國的 lockdown 和防疫措施施行下,大家都在家裡閉關修鍊悶慌了。 歐洲原本的防疫資優生是如何走到今天再次封城的地步呢?
Thumbnail
2020 因為 Corona Virus 的侵襲下,導致全世界人們的生活完全變了調,各國的 lockdown 和防疫措施施行下,大家都在家裡閉關修鍊悶慌了。 歐洲原本的防疫資優生是如何走到今天再次封城的地步呢?
Thumbnail
十月中的瑞士,劇情急轉直下,感染率不是超英趕美,而是完勝美英法西。此時的蘇黎世如何回應疫情挑戰?
Thumbnail
十月中的瑞士,劇情急轉直下,感染率不是超英趕美,而是完勝美英法西。此時的蘇黎世如何回應疫情挑戰?
Thumbnail
歐洲疫情快速升溫,不過台灣媒體很少提及瑞士…現在瑞士的日常生活長什麼樣呢?疫情嚴重嗎?
Thumbnail
歐洲疫情快速升溫,不過台灣媒體很少提及瑞士…現在瑞士的日常生活長什麼樣呢?疫情嚴重嗎?
Thumbnail
空城不好嗎?有人恐慌、有人不屑、有人無感、有人被迫、有人自律。我們覺得“空城”景色的華沙很美。那是來自人們的自律和基本道德觀念,無需如有些國家政府般因人們不理警告導致數據直線上升而得實施重罰後人民才開始不得不遵守。
Thumbnail
空城不好嗎?有人恐慌、有人不屑、有人無感、有人被迫、有人自律。我們覺得“空城”景色的華沙很美。那是來自人們的自律和基本道德觀念,無需如有些國家政府般因人們不理警告導致數據直線上升而得實施重罰後人民才開始不得不遵守。
Thumbnail
(圖表取自 Businessinsider) 瑞士4/1的武漢肺炎確診人數為16,605例,死亡人數433人。確診人數為世界第九,少於中國、義大利、美國、西班牙、德國、伊朗、法國、英國等國家。但是按照肺炎的人均感染率計算,瑞士是武漢肺炎確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於3月份瑞士的確診感染率是每百萬人中1,
Thumbnail
(圖表取自 Businessinsider) 瑞士4/1的武漢肺炎確診人數為16,605例,死亡人數433人。確診人數為世界第九,少於中國、義大利、美國、西班牙、德國、伊朗、法國、英國等國家。但是按照肺炎的人均感染率計算,瑞士是武漢肺炎確診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於3月份瑞士的確診感染率是每百萬人中1,
Thumbnail
今年三月可以說是歐洲天翻地覆的一個月,原本輕鬆看待新冠病毒的各國,像是突然間發現怎麼火燒眉頭了,在一個禮拜內防疫政策急起直追!原本早在八個月前就預定三月初帶寶寶回台灣度假的我們,因為擔心當時台灣疫情正處於緊張狀態加上評估長途飛機帶給寶寶的風險......
Thumbnail
今年三月可以說是歐洲天翻地覆的一個月,原本輕鬆看待新冠病毒的各國,像是突然間發現怎麼火燒眉頭了,在一個禮拜內防疫政策急起直追!原本早在八個月前就預定三月初帶寶寶回台灣度假的我們,因為擔心當時台灣疫情正處於緊張狀態加上評估長途飛機帶給寶寶的風險......
Thumbnail
法國政府在3月14日週五晚間宣佈,全法國進入疫情第三階段,接著法國與歐盟成員達成共識,從3月17日星期二中午開始,關閉所有歐盟以及申根國家邊境30天,法國封城15天,法國人外出需持證明…
Thumbnail
法國政府在3月14日週五晚間宣佈,全法國進入疫情第三階段,接著法國與歐盟成員達成共識,從3月17日星期二中午開始,關閉所有歐盟以及申根國家邊境30天,法國封城15天,法國人外出需持證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