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知性寫作的好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學期在台中女中的哲學課程,以知性書籍的閱讀心得寫作為主。
對我個人而言,這是教學模式上的重大轉變。先前偏重議題簡介和觀點討論,並不特別要求學生們產出文字論述,可以只是像聊天那樣給些口頭意見就好。但我現在認為,閱讀寫作越來越重要,或說教學成效可望越來越好,理由我歸納為以下幾點:
.記得住、帶得走
已有許多研究指出,對於新學習到的知識或技能,如果缺乏後續的複習、練習與應用,很快就會被遺忘。很遺憾地,議題簡介很容易如此,我們可以在現場讓學生們覺得輕鬆有趣又有知識感,但過了一兩個月後,就只會留下某些初步印象。更具體地說,學生會說「很有趣」、「挺燒腦」、「改變從前的想法」等,但很少人能夠重述議題的主流論點與相應論證。
必須說明的是,這並非批評,只是教學模式優缺點的一種評估。原則上這類教學模式最適用於講座或營隊,它可以讓學生們體驗哲學討論的過程,或說在友善環境下觸發學生們的知識感。但在一學期的時間裡,我會希望做到更多。
顯然,如果能夠獨立完成一篇閱讀心得,思考內容將更能夠留在深層記憶裡。
.對應到教改的要求
隨著108課綱的實施,非分數的成果產出越來越重要,而閱讀心得不僅可以當作學習歷程的具體成果,還可以投稿教育部的閱讀心得徵文比賽。
其實我先前嘗試過,在期末讓學生們寫論述性質的短文,大概一千字左右。但實務上面臨非常多的難題,首先就是和期末考撞期,導致有些學生只想在半小時一小時內搞定。
其次,如果自由選題,你會看到一堆選題缺乏論說性,譬如很多人都會寫動漫評論(常常偏重於解析角色心理);如果規定題目(先前教過的主題),你會看到很多人想到什麼寫什麼,而且往往不是先前教過的那些概念或論點(我猜是已經忘了)。
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方式,是提供一個好的寫作動機。如果缺乏動機,按我的現場經驗,多數人會覺得這就是個得完成的作業,只要花一兩小時寫就算盡到責任。隨著教改的進行,一種適用於全體學生的動機出現了,那就是對升學有明確幫助,這一動機會讓不少學生投資更多時間心力。
.提供充分資訊
有人說,在大多數議題上,人們的論點之所以有偏差,並非由於邏輯推論出錯,而是由於他們所持的資訊不足或有誤。我相當認同這一點。至少對高中學生而言,之所以對哲學或社會議題沒有太多想法,不是因為腦袋哪裡卡住,而是因為缺乏可供思考與下判斷的資訊。
換個角度說,如果你在提問之前,先說明議題的由來、重要性、大事件、主流論點、主要理由等,大多數人都可以明確選定自家立場。然而,講師不見得有那麼多時間心力詳細準備,而且課堂上也不見得有充分時間讓你講清楚說明白。(所以到後來,實務上就是想辦法把議題問地簡單一點,或聚焦於特定事件)
現在,有個方式可以輕鬆解決這一困難,那就是挑一本好書給學生看,再寫閱讀心得。
目前台灣坊間優良的哲普或社科書籍越來越多,也有不少人寫了簡介文章,甚至拍了解說短片,這些都是很好的教學資源。在這種情況下,資訊匱乏、資訊蒐集的成本,已不再是大問題。書中通常已提供充分的背景資訊,如果你懶得翻書,還可以找網路文章或短片,而且這些都可以課後一看再看。
事實上,若是一整個學期的課程,我會直接給學生八到十個小時的自由時間,自己決定閱讀、寫作的比例與節奏。
.提升論述能力
相信大家都知道,說和寫不一樣,知性寫作上更是如此。就我長期以來的觀察,初學者在知性寫作上幾乎必定碰到的問題是:有判斷也有論點,但不太會主動區分它們,也不會主動強調它們之間的邏輯連結。
這具體表現為:1. 不會主動條列自己的幾個想法,或說不會主動區分支持同一判斷的不同論點。2. 不太會判斷哪個論點很普通、哪個論點特別有力。3. 很少會主動處理反論。
如果有講師的適時引導,這些有助於思辨的技巧,往往能夠出現在集體討論中,但寫作基本上是個人的事,所以這大部分必須靠每個學生自己完成(除非講師有空給個別建議)。也就是說,要求寫作,就等於是要求學生練習這些技巧。
相信大家基本會同意,相較於口頭討論,知性寫作也是提升論述能力的重要一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2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先改變思維、再養成習慣,最後選擇或改造環境。
盡量少問「誰該道歉誰該負責」,多問「怎麼做對未來才更有幫助」。
一方面希望學生仔細思考,另一方面卻希望學生立即回應。
最近比較熟的幾個學生,跟我說想讀哲學系,但不知自己是否適合,或說不知能對應到什麼出路。面對這類疑惑,我的應答有三個重點: 1.如果你覺得哲學有趣,自修自學的資源非常豐富,讀哲學系早已不是必要,甚至成本極高。 2.如果你想了解出路,就得先確定自己適合哪類工作,而後才能談哪些系有幫助、又如何有幫助。 3
預設特定成果的閱讀,比較能夠把知識轉換成長期思維。
強調速度或即效,確實就是吸引人們消費的最佳手段之一。
先改變思維、再養成習慣,最後選擇或改造環境。
盡量少問「誰該道歉誰該負責」,多問「怎麼做對未來才更有幫助」。
一方面希望學生仔細思考,另一方面卻希望學生立即回應。
最近比較熟的幾個學生,跟我說想讀哲學系,但不知自己是否適合,或說不知能對應到什麼出路。面對這類疑惑,我的應答有三個重點: 1.如果你覺得哲學有趣,自修自學的資源非常豐富,讀哲學系早已不是必要,甚至成本極高。 2.如果你想了解出路,就得先確定自己適合哪類工作,而後才能談哪些系有幫助、又如何有幫助。 3
預設特定成果的閱讀,比較能夠把知識轉換成長期思維。
強調速度或即效,確實就是吸引人們消費的最佳手段之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FROM: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9596 寫作不是國文教學的專屬內容,但寫作較常展現在國文課堂與測驗中,而他們面對各種題材的寫作要求時,尤其是高中知性題涉及歷史、科學,抑或是人際關係與社會議題,若能援引其他課程中學到的知識,來豐富自
Thumbnail
同學參加完就業服務乙級的總複習班,考完試後,及格了,我會要求他們寫一下上課前、後的差別,同時有什麼給同學的建議,以前要整理總覺得麻煩,現在把檔案丟上去,整理的內容方向有條有理…你怎麼能不善用CHATGPT呢? 以下是「上課前後的十大學習效果改善」及學員的感謝與建議:
寫短文是為了與有趣的想法邂逅,然後把有趣的想法在自己的腦中過一過。 讀書讀到一段有意思,如果沒有寫作,那留下的印象少, 其實跟沒讀書一樣。 而避免這樣徒勞無功的秘訣,就是利用山口拓郎說的,要將自己的意見「具體化」。
Thumbnail
之前填文言文相關調查表單時,寫下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學生該學文言文,並不是說以後有沒有用處,這麼膚淺的實用主義想法。而是,文言文本身是非常美麗的東西,帶著學生認識美麗的事物,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文言文教育只重視背誦注釋和考試能答對,就是很死很僵硬的教學方式,這樣讓人如何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113國寫知性題與113會考作文題的題型特徵與寫作策略,希望國中老師可以參酌高中學測國寫知性題,如:議題內容的社會意義、學生寫作應當要設計出來的作文結構、國寫與會考寫作測驗的題型呈現模式等方面。並提出了對國中會考寫作測驗的組織能力和立意能力的培養建議。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透過清晰的理路和表達方式來完善論文,以及內容要點的清晰度。這些是學術研究和寫作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FROM: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9596 寫作不是國文教學的專屬內容,但寫作較常展現在國文課堂與測驗中,而他們面對各種題材的寫作要求時,尤其是高中知性題涉及歷史、科學,抑或是人際關係與社會議題,若能援引其他課程中學到的知識,來豐富自
Thumbnail
同學參加完就業服務乙級的總複習班,考完試後,及格了,我會要求他們寫一下上課前、後的差別,同時有什麼給同學的建議,以前要整理總覺得麻煩,現在把檔案丟上去,整理的內容方向有條有理…你怎麼能不善用CHATGPT呢? 以下是「上課前後的十大學習效果改善」及學員的感謝與建議:
寫短文是為了與有趣的想法邂逅,然後把有趣的想法在自己的腦中過一過。 讀書讀到一段有意思,如果沒有寫作,那留下的印象少, 其實跟沒讀書一樣。 而避免這樣徒勞無功的秘訣,就是利用山口拓郎說的,要將自己的意見「具體化」。
Thumbnail
之前填文言文相關調查表單時,寫下的一些看法:我覺得學生該學文言文,並不是說以後有沒有用處,這麼膚淺的實用主義想法。而是,文言文本身是非常美麗的東西,帶著學生認識美麗的事物,我覺得是很重要的事。   如果文言文教育只重視背誦注釋和考試能答對,就是很死很僵硬的教學方式,這樣讓人如何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113國寫知性題與113會考作文題的題型特徵與寫作策略,希望國中老師可以參酌高中學測國寫知性題,如:議題內容的社會意義、學生寫作應當要設計出來的作文結構、國寫與會考寫作測驗的題型呈現模式等方面。並提出了對國中會考寫作測驗的組織能力和立意能力的培養建議。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信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然而,真正有價值的是知識和智慧。閱讀是一個深度思考的過程,思考速度決定了閱讀速度。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問題去思考,閱讀的本質在於解決問題。閱讀的目的是為了改變我們的思維和行動。說書或書評不能取代我們自己的閱讀,應該將說書或書評當作選書的工具。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透過清晰的理路和表達方式來完善論文,以及內容要點的清晰度。這些是學術研究和寫作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