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檔案

含有「學習歷程檔案」共 13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文分享作者在「靈感日日村」30天日更挑戰中的學習體驗,探討與傳統學科進修截然不同的學習氛圍。文章從創作者的平等視角、自由自主的學習環境、以及拓展人際與職涯視野三個面向,反思傳統教育模式的限制,並提出成人學習社群對自主學習與學習歷程檔案推行的啟示,認為教育現場更需要營造願意一同探索、包容成長的氛圍。
Thumbnail
以下轉貼自 David Chen 在FB的分享: 今晚被老婆抓去聽「大學考招新政策研討會」,本來沒什麼期待,沒想到聽到蔡秦倫博士的分享,格外有啟發,隨手筆記如下: ▎關於追求興趣 & 建構興趣 「學習的基本本質是什麼?學習的本質就是去碰你不會的;如果學的都是已經碰過的,那就只叫做複習」
Thumbnail
1.鼓勵家長,尤其是高一家長,來校關心班親會 早在班親會之前,我便報修了廁所隔間牆掉下來,倒不一定是學長姊的蓄意破壞,更多的是年久失修。尤其是廁所磁磚爆裂等等,都是校級單位才有辦法解決的。(這個又牽涉到另一個議題,是否需要參加家長會?) 家長來學校關心的,除了學業,硬體設施也不可少。就有家長反映
Thumbnail
最近我閱讀了《隱性潛能》,這本書由組織心理學家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撰寫,他同時是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的教授,也是全球知名的學術作家。他以大量心理學與教育研究為基礎,搭配真實案例,探討人們如何在錯誤與不適感中釋放潛能。裡面談到許多關於「失敗與不適感」的價值。我在想,這些想法若能用在學生的
Thumbnail
大學申請學習歷程檔案讓許多家長和學生焦慮?本文分享過來人經驗,將學習歷程比喻為「青春版履歷表」,從建立方向、親子溝通到有效製作方法,提供10個錦囊妙方,協助高中生輕鬆完成學習歷程檔案,並提升自我認識與能力。
Thumbnail
芊芊是班上的新住民同學,家庭背景是媽媽是越南人、爸爸是台灣人,目前媽媽在越南經營小吃店生意,爸爸則選擇在台灣工作,且因為爸爸工作的關係,爸爸在工作地點附近租房居住,而她目前跟著哥哥一起住,她本身在越南念書一直念到國小六年級,直到要念國中時,才跟著爸爸回來台灣,剛回來台灣時,孩子自述一個中文字都看不懂
本文描述作者從學測準備到大學面試的過程,並分享了幾個值得紀念的時刻,包含除夕夜的煙火、學測放榜的感悟、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點滴、模擬面試的經驗,以及最後對自己的期許。
Thumbnail
5/52025 的中場回顧,你好嗎?
這篇文章分享一堂國中生暑期讀寫營的教學設計,旨在幫助學生克服寫作時「不知道要寫什麼」的困境。課程透過繪製個人封面、互動分組、觀影分析等活動,引導學生從自身經驗和他人故事中挖掘寫作素材,並提升觀察、思考和表達能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在一整年專題課中,如何將「上台報告」拆解為四次具有不同任務與目的的學習節點。讓每一次報告都不只是形式上的呈現,而是一次次對主題的再理解、對自我的再認識。從興趣分享到研究簡報,從成果博覽到模擬面試,每一次都結合了學習單與角色分工設計,讓學生不只會說,還說得有邏輯、有深度。
Thumbnail
Javiis-avatar-img
2025/07/09
Canva 簡報部分,建議可先收集同學簡報的【公開檢視連結】,可縮減換場、切換的時間
岱華-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10
Javiis 沒錯,這肯定要的,現在都用google classroom預先蒐集,而且還要再三提醒務必設定公開檢視,否則很多天兵會上台才輸入帳密登入。有特別提醒,狀況就改善很多!
「我們都不夠溫暖。」導師產生這種感覺,其實是因為師生間互相猜測,卻沒勇氣開口、行動。也許你也曾經歷過,而在這時,願意坦承需要、主動詢問和給台階下,就可以試著打破僵局。
Thumbnail
Sylvia-avatar-img
2025/06/29
我兒子導師也在哀嘆沒有人找他討論😂但學生心態又和你們不太一樣了~
隨機人類 Random Sapiens-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30
Sylvia 各班狀況都不一樣!謝謝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