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家園:自然生態與進步價值的衝突與共存,一個農民作家對世代及家族之愛的沉思錄/詹姆士.瑞班克斯/潮浪文化
五年前我們推薦過一本很特別的書,叫《山牧之愛》。圖畫美景式的田園情調是觀光客專屬,牧羊人寫出來的「山牧之愛」,是見證了山野現實、自然的殘酷與饋贈之愛。瑞班克斯的祖父、父親在英格蘭湖區經營農場半世紀,詹姆士.瑞班克斯成年之後,這個山區的小型農牧已經逐漸凋零、沒落,他在《山牧之愛》裡,寫下做為第三代他的出走、逃離與回返,山區生活、小型農牧人的甘與苦。不過,在這本一鳴驚人的處女作裡,對英國人而言最重要的訊息或許是:通過瑞班克斯的呼籲與作為,英國湖區特有種賀德威克綿羊的瀕危狀態,再度被注目(尤其,這個綿羊的執意育種、保護者之一,是鼎鼎大名的波特小姐)。
經過五年,English Pastoral: An Inheritance,直譯的話為「英國牧歌:遺產」,從牧羊人到牧歌,瑞班克斯以他個人的經歷,更細緻地梳理了英國牧業的歷史。
書分成三部:懷舊、進步,以及烏托邦,簡單易懂。「懷舊」,會容易讓人誤以為是一種「與時不具進」的情懷,一種已經消失的事物,而你不抱理性地懷念它,我們稱之為懷舊。從他的祖父與他的父親所管理的兩座小農場,到全球農業的「革新」浪潮,最終,瑞班克斯得出了何種結論?有許多事我們很早就清楚了,諸如,「古老的農村地景以及生活其中的野生動植物幾乎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事工業化的耕作方式,其規模、速度和威力與之前的任何事物都相當不同。」」(頁四五),而這樣的耕作方式,對生態帶來的破壞直至災難程度,雖被揭露,但仍遭遇極大的改變組伉力。
談懷舊除了是一種情懷、召喚之外,還能有什麼功能嗎?你可以說在百年以後,也許這會成為已經消逝的湖區地景的詳實紀錄;但你也可以說,如果我們理解,在我們生命之中的許多生活方式,其實未必是最好的,並且有所選擇的話,那麼,「懷舊」的梳理,或許能夠給予我們一些圖像與靈感。
尤其,當我們所選擇的生活方式,實則是攸關生死之事時。
比方說,瑞班克斯提到土地改以單一作物耕種、施肥的問題。人類從過往的單一種植模式裡發現了這件事,所以改為輪作——然而,大型農場現在能夠施以單一作物耕種方式,實則必須輔以化學肥料。除草劑、化肥,可以說是現代農業的兩面刃,提高生產效率以及生產力的同時,犧牲的土地上的多樣性物種,以及——經常在這個現代、新型的農業浪潮裡被提起,但往往被視為「個案」的,成本之提高。
意即,選擇集約化、大型、現代化新型農業,實際上可見的投入成本會持續增加——更多更新型的機械、農藥、管理成本,不可見的隱性成本,則是土壤持續劣化、舊有的生產技術斷裂、土地上既有的物種持續消失......等等。
懷舊,看來要付出覺醒的代價。
《明日家園》的原名為《英國牧歌》,看似反諷的背後,瑞班克斯的筆觸是反思與憂傷。田園牧歌早已不再,取以代之的,是在湖區,甚至是英國地表上,為數不少退出農務、甚至破產的農場蒼涼的景象。令我震撼的,或許來自這樣的數據:「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地球上仍有二十億人務農,但絕大多數是不採用高科技方法的小型農戶,對機械的仰賴甚少。這些小農仍為地球上百分之八十左右的人提供食物,他們的作物和牲口對於維繫未來農業(無論是超級企業化的還是其他性質的)之永續經營至關重要。」(頁二一七)。
英國跟臺灣一樣都是島國,在瑞班克斯的描述裡,英國仍是地表上農業相當富多樣性的地區,還保有許多小型、老式的農場——但瑞班克斯並非要放棄技術變革,只是,在永續與效率之間,需要尋找新的平衡點,而非非此即彼。而面對這項任務,他的挑戰來自於商業系統、官方、學校所創造的主流意見:在商言商、利潤、變革與創新(尤其是破壞性強的顛覆性創新),認為永續不可能獲利的想法。
然而,沒有永續的土地,沒有健康的土壤,人類就不可能持續地生產出可以餵養自己的作物。
English Pastoral: An Inheritance榮獲了二〇二一年英國溫萊特自然寫作獎(Wainwright Prize for UK Nature Writing),入選翁達傑獎決選,Rathbones Folio獎及歐威爾獎政治寫作(Orwell Prize for Political Writing)初選,在多個獎項加持下,期望這個議題能夠引起更多的注意與反思。
同場加映|
山牧之愛:現代牧人的四季日常,還有他的羊/詹姆斯‧瑞班克斯/網路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