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有後退,而且她並非獨自前行」:從「男言之癮」到性別之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男言之癮:那些對女人說教的男人/蕾貝嘉.索尼特(Rebecca Solnit)/經濟新潮社

男言之癮:那些對女人說教的男人/蕾貝嘉.索尼特(Rebecca Solnit)/經濟新潮社

因為「他們」就是停不下來

在社群平台上,我有時會看到有網友氣憤於那些認為臺灣女權已經「太平等」、甚至「超過了」的言論,並且展開反擊:「什麼叫做『太平等』,講講例子啊」;或是發起hastag「#我來說說臺灣女權一點都沒有『太平等』的實例」的創意推文。臺灣的性別氛圍,的確已經跟一九九〇年末期,我二十幾歲的青春時代很不一樣,不過,這不代表性別平權已經實現。直到現在,對於全球多數女性(包括臺灣)、LGBTQIA來說,性別,依舊是攸關生命的要事。在生命的每一個階段,身為女性、或是非主流性別,都必須耗費無數的時間、精力,以證明自己的存在。雖然索尼特(Rebecca Solnit,1961—)從第二章〈最漫長的戰爭〉開始,砲火全開地從性別議題裡最嚴重的、卻也是最容易被忽視、隱匿的性侵害/性暴力切入,然而,她的暖場篇章,則是多數女性並不陌生的mansplaining場景開始。

什麼是mansplaining?這詞是從網路世界中被激發、創造出來的詞彙,由於經常被誤認為是索尼特所創,她在後記裡大略地講述了該詞出現的歷程——臺灣多半翻譯成「男性說教」、「男言之癮」。相當貼切。因為,「他們」就是停不下來。

我說「他們」,特指有這樣癮頭的男性(很遺憾的,這一邊數量眾多),不是所有的(畫粗線)男性(相當令人欣慰的,不在那一邊的男性,開始有增加的趨勢)。

身為女性而被質疑話語權,英美文學史上有個很有名的「爭論」:《科學怪人》(Frankenstein)到底是誰寫的?甚至有「獨立學者」出書論證,這本書不可能是沒有受過多少正規教育的瑪莉.雪萊(Mary Shelley,1797—1851)所寫,她的名詩人丈夫雪萊才是真正的作者云云。針對類似的質疑,英國詩人、評論家,也是瑪麗.雪萊的研究者費歐娜.桑普森(Fiona Sampson,1963—)反問:「為什麼這麼難相信是她寫的?」(來源:‘Frankenstein at 200 – why hasn't Mary Shelley been given the respect she deserves?’ https://bit.ly/3e06T4k)

要在數百年由男性掌權的英國文壇裡殺出一條血路不是簡單的事,你想起吳爾芙嗎?沒錯,索尼特在這本書裡有很重要的一個篇章,正是致獻給這位可敬的前輩。

最漫長的戰爭:性別之戰

不過,這並不是一本「數落男性說教」之書,而是梳理女性所遭遇的、危及生命現實之書:性騷擾、性侵害、性暴力、職權侵害、同工不同酬、性別天花板、老年羞辱......尤其針對女性所遭受的性暴力,索尼特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大多不會談論這件事,不過網路上倒是流傳著一張圖,主題是『終結強暴的十大訣竅』」。受害者要做的事太多了,但我們花多少時間去告訴人們:不要成為加害者?

她緬懷裘蒂.辛格(Jyoti Singh,1989—2012),即是二〇一二年發生於新德里震驚全球的公車輪姦殺人案的受害者,此案引爆了印度數千名抗議者與政府發生衝突。那些被傷害的女性,肯定也是某些男性的母親、女兒、姐妹、妻子,你怎麼可能不為她們而戰?很多人並不清楚,性侵害/暴力事件有很高的比例,正是來自於女性所認識、甚至熟識的人。

在這場戰役裡,臺灣在性平教育、性侵害案件的通報、處理及防治上的大幅度推進,遺憾地,也是生命換來的:一九九六年婦運健將彭婉如疑似遭受性暴力身亡,《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終於在她遇害的隔年通過施行。彭婉如的遭遇並非特例,因為性暴力而殞落的生命,對每一個女人來說,都提醒了一件事:如果你不抗爭,無處是安全之所。奪回你的黑夜權,奪回你的人權,事情必須要有所改變。

一個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你可以廢止女性在一九七三年獲得的生殖權,當時最高法院透過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而讓墮胎合法化[...]」

而它真的被廢止了。

這不是說索尼特希望她發生,而是她很清楚這場戰役有多艱難:女性好不容易爭取來的權益,轉身可能就又被奪去。

二〇二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裁定女性墮胎並非憲法賦予的權利。索尼特在一個星期後的衛報專欄裡,首先回顧了《女權辯護》(A Vindication of the Rights of Woman)的作者沃斯通克拉夫所開啟的女權思想——瑪麗.沃斯通克拉夫(Mary Wollstonecraft,1759—1797),即是瑪麗.雪萊的母親。向兩百三十年前的前輩致敬後,她重申:「你可以通過法律手段剝奪一項權利,但你無法輕易地剝奪對這項權利的信念。」

*本文為《男言之癮:那些對女人說教的男人》推薦序
*線上購書:https://bit.ly/3DCquS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沙貓貓的貓與書與貓
99會員
218內容數
每月,小小會精選一定量的選書,直送到選書成員的信箱裡。有不好朋友好奇,除此之外,要如何可以讀得到這些選書呢?除了選書之外,有時沙貓貓也會想要跟大家聊聊關於選書、閱讀的種種。在網路時代,是否你感覺到自己的閱讀其實變得越來越侷限呢?由書店老闆親選每月各類不同新書,一舉突破閱讀同溫層吧!
2022/10/30
他的最後遺作《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反對資本主義》,是延續《真實烏托邦》持續與各地的民間團體對話交流之後的大眾的簡明版。不過,相隔將近十年的兩本作品,Wright的思路已有進一步的發展,並且更側重於推進實際運作的非資本主義方案,因此,書裡以直白的文字告訴讀者:資本主義是什麼、為什麼需要反對、反對資本主義的
Thumbnail
2022/10/30
他的最後遺作《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反對資本主義》,是延續《真實烏托邦》持續與各地的民間團體對話交流之後的大眾的簡明版。不過,相隔將近十年的兩本作品,Wright的思路已有進一步的發展,並且更側重於推進實際運作的非資本主義方案,因此,書裡以直白的文字告訴讀者:資本主義是什麼、為什麼需要反對、反對資本主義的
Thumbnail
2022/06/12
我很習慣從某條陌生巷弄走進之後,竄出發現新天地的那種驚奇感;也很熟悉隱藏在巷弄裡的小店、生活的氣息交雜的建築形式。
Thumbnail
2022/06/12
我很習慣從某條陌生巷弄走進之後,竄出發現新天地的那種驚奇感;也很熟悉隱藏在巷弄裡的小店、生活的氣息交雜的建築形式。
Thumbnail
2022/05/20
美麗島事件是什麼?二二八事件是什麼?倘若,讀者希望的「了解」,是有如維基百科上濃縮而成的寥寥數頁,那麼這份「了解」是為了什麼而用?我們要了解歷史,是為了什麼?最後的這個提問,或許是要給讀者我們自己的。
Thumbnail
2022/05/20
美麗島事件是什麼?二二八事件是什麼?倘若,讀者希望的「了解」,是有如維基百科上濃縮而成的寥寥數頁,那麼這份「了解」是為了什麼而用?我們要了解歷史,是為了什麼?最後的這個提問,或許是要給讀者我們自己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Mansplaining」這個詞像是說男性本身就有的行為特性就是喜歡對人說教,特別是女性。這種普遍性的性別角色行為是源自於Solnit的一篇〈男言之癮〉的文章,但並非是Solnit所期待被創造出來使用的一詞。
Thumbnail
「Mansplaining」這個詞像是說男性本身就有的行為特性就是喜歡對人說教,特別是女性。這種普遍性的性別角色行為是源自於Solnit的一篇〈男言之癮〉的文章,但並非是Solnit所期待被創造出來使用的一詞。
Thumbnail
She said 看到兩名記者挺身追線採訪寫稿,他們奮力體現新聞價值,而非娛樂效果, 這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書裡詳載著事件發生的時間點,他們和溫斯坦團隊的來回攻防,他們用專業克服質疑和挑戰。 面對受害者的憂慮和退縮,展現了不只是身為人類的同理心,透過更齊全的準備和更嚴厲的校正,他們將
Thumbnail
She said 看到兩名記者挺身追線採訪寫稿,他們奮力體現新聞價值,而非娛樂效果, 這之間有著天壤之別。 書裡詳載著事件發生的時間點,他們和溫斯坦團隊的來回攻防,他們用專業克服質疑和挑戰。 面對受害者的憂慮和退縮,展現了不只是身為人類的同理心,透過更齊全的準備和更嚴厲的校正,他們將
Thumbnail
越多光照在被害人身上,加害人越能隱身在黑暗之中。
Thumbnail
越多光照在被害人身上,加害人越能隱身在黑暗之中。
Thumbnail
metoo運動的好書推薦,女人與女孩的原罪 The Seven Necessary Sins for Women and Girls 激進女性主義的宣言,以滿口髒話、粗魯行為訴諸憤怒可以嗎? 推薦指數:❤❤❤❤❤
Thumbnail
metoo運動的好書推薦,女人與女孩的原罪 The Seven Necessary Sins for Women and Girls 激進女性主義的宣言,以滿口髒話、粗魯行為訴諸憤怒可以嗎? 推薦指數:❤❤❤❤❤
Thumbnail
生活的哭悲與無常,就用一杯酒水惜別你的的放蕩時光,今天的你還好嗎? 你現在所觀看的內容是由懷特獨白所製作的【哭悲無常】系列專題 本文藉以影像文本探討當代社會對於性別議題的接受程度,比較平權實現後的社會性厭女現象,並從古典至現代的論述中,循序探索性解放的可能。
Thumbnail
生活的哭悲與無常,就用一杯酒水惜別你的的放蕩時光,今天的你還好嗎? 你現在所觀看的內容是由懷特獨白所製作的【哭悲無常】系列專題 本文藉以影像文本探討當代社會對於性別議題的接受程度,比較平權實現後的社會性厭女現象,並從古典至現代的論述中,循序探索性解放的可能。
Thumbnail
飯店無盡的長廊拉伸了恐懼的情緒,男人對前來參與「工作會議」的年輕女孩上下其手,假借按摩之名滿足自身的慾望,迴盪在外頭放送中的現場錄音,顫抖的語句透露了無法脫身的驚駭,女子微弱的呼救逐漸消散在房間裡,像被噤聲奪去了聲音只剩一片靜默。這份沈默,不只出於受害者無處訴說的心理處境,也包含知情人士的默不作聲,
Thumbnail
飯店無盡的長廊拉伸了恐懼的情緒,男人對前來參與「工作會議」的年輕女孩上下其手,假借按摩之名滿足自身的慾望,迴盪在外頭放送中的現場錄音,顫抖的語句透露了無法脫身的驚駭,女子微弱的呼救逐漸消散在房間裡,像被噤聲奪去了聲音只剩一片靜默。這份沈默,不只出於受害者無處訴說的心理處境,也包含知情人士的默不作聲,
Thumbnail
隨著「蕾宏之戰」走入完結,網路上的長文寫作課程飆紅後,熱浪不減下,許多提供另類觀點的「檢討」也隨之而起。 「說與不說」、「小孩與未來」、「工於心計與精明幹練」-- 這些無解且回歸私領域的餘溫蕩漾,在今明兩天介紹的書裡,也許可以提供一些線索與解答。 《紐約時報》的兩位記者- 受害者琳瑯滿目。
Thumbnail
隨著「蕾宏之戰」走入完結,網路上的長文寫作課程飆紅後,熱浪不減下,許多提供另類觀點的「檢討」也隨之而起。 「說與不說」、「小孩與未來」、「工於心計與精明幹練」-- 這些無解且回歸私領域的餘溫蕩漾,在今明兩天介紹的書裡,也許可以提供一些線索與解答。 《紐約時報》的兩位記者- 受害者琳瑯滿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