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青鳥——基隆罾仔寮太平國小的再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步出基隆車站,東北季風吹來的雨斜斜地打在身上,以往總特別挑無雨的日子來基隆,今天的行程儘管從出發就與雨同行,畫面蒙上薄霧,但卻格外有雨都的味道。從南站出口出來後往右轉,對街的巷子口便是前往太平青鳥的入口——KEELUNG地標登山步道的指標。

raw-image

從登山口開始便是沿著山城蜿蜒的小徑,入口不遠處設有罾仔寮社區的導覽地圖,以山海的藍為意象,上面標示著社區營造團隊所修繕整理過的幾處老屋或休憩空間。今天走的是左邊陡峭筆直的小徑,中山一路113巷,是從基隆車站通往山頂的太平青鳥與KEELUNG地標最便捷的路徑,若不停留,10分鐘內即可抵達。小徑的一側是坡道,一側是階梯,山海的藍順著山城的巷弄與屋舍的牆垣延伸,像在為旅人指引探訪的路,循著走,便能在山城裡找到要去的方向。

raw-image

這座小山城位在清代舊地名「罾仔寮」的範圍內,是一個緊鄰基隆港西岸,順著山坡地勢興起的早期聚落,雍正元年(1723年)有閩南漳籍人士由淡水河口的八里坌移墾本地,聚落西南側臨西定河(清代稱蚵殼港),東北側臨牛稠港,建築多倚山面海。依據《臺灣地名辭書》考證,「罾仔」是漁網的意思,因早期居民倚賴漁撈維生,漁民以罾仔網捕魚,搭建了許多巡視、處理魚貨的棚舍,故稱做「罾仔寮」(tsan-á liâu)。罾仔寮聚落經歷基隆港的築港工程和擴建等時期,今日居民多為碼頭工人及其後代。

raw-image

沿途經過葉阿嬤家、芭樂宮、山海小博物館和蘭屋,是由基隆市政府和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合作,自2016年起透過駐地研究和深度訪談,並且和居民共同舉辦一系列以太平國小「廢校再生」為主軸的工作坊和「山海工作營」,收集起屬於這座聚落的生活資料庫,一處處重建起讓旅人探訪的空間,在聚落的不同角落訴說故事。山城不再是原本空屋廢墟棄置、交通不便的不友善環境,為頹圮的建築與聚落注入生命力。

牆面繪有山城常見原生植物的山海小博物館,原本是一座無頂遮廢墟,經過團隊連續兩年的整理與再造,如今做為展示駐地工作歷程的小型博物館,二樓平台是由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學生設計的瞭望台,居高臨下俯視基隆港灣。

raw-image
raw-image

113巷一側的有應公祠,據社區團隊訪談資料,是居民俗稱的芭樂公廟,過去為答謝信徒供養,還會在巷道上搭設野台布幕,邀請居民看戲、看電影,孩童會在野台下的杆欄之間穿梭嬉鬧。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由於下著雨又一路走走拍拍,原本不到10分鐘的路程走了近半小時才到達山頂的目的地——太平國小/太平青鳥。太平國小位於基隆港西岸KEELUNG地標旁,一字型校舍面朝基隆港,創校近50年,於2017年終因就讀人數不足正式廢校。2018年由基隆市社規師、建築與設計者之家、都更辦公室和地方創生團隊共同進駐,活化廢校空間。這次或許是在開幕時參訪,有不少校友回來母校,走在太平青鳥裡聽見校友們回憶著過往在這兒的記憶,想像畫面,彷彿這棟建築的脈動仍繼續跳動著。

raw-image

太平國小所在地屬基隆市中山區,在清代和日治初期屬基隆堡下基隆街罾仔寮庄的一部分,戰後屬太平里,民國41年劃出增設中山里,75年再將太平里收入中山里。太平國小於55年創建於山頂,在日夜班總人數達千人的1980年代,113巷曾有六間柑仔店,巷道上有許多攤販挑夫吆喝叫賣,當時山腰處還設有復興廣播電台。

raw-image


raw-image

太平青鳥做為創生實驗基地,目前已對外開放的區域,內部空間以穿透式的空間打破原本樓層與教室間的阻隔,不僅更為開闊,大面積的採光也讓自然的光線均勻地灑落在各處空間。

raw-image

三樓面海的一側是整面的窗景,即便當天下雨,仍能清晰望見基隆港灣的船舶與港邊街道,當天港灣東岸剛好停泊了一艘白色的郵輪,畫面更有臺灣頭的港口風韻。若是晴朗的天氣造訪,向和平島的方向望去,想必能眺望大海,海天一色。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館內有許多閒適的空間,可供讀者靜謐地閱讀,像是一樓的休憩區,階梯式的座位設計很適合親子互動。三樓以基隆為主題的展室,或讀或聽,或佇足面海的窗前欣賞這座百年港口的美麗,都是更親近基隆的方式。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除了書局與展覽的功能,太平青鳥亦不定期舉辦各類講座活動,這次參加的是城市藝術策展學、港都歷史行走學、回望基隆四百年等主題。一樓書局也有小型書展,精選許多與基隆相關的書籍,在這裡可以選一個感興趣的主題,用閱讀的視角重新開箱一座城市。

raw-image

離開太平青鳥時天幕已降下,雨也緩了些,一旁的地標KEELUNG亮著燈,以絢爛的各種顏色點亮罾仔寮山的山頭,選了自己喜歡的顏色拍張照片做紀念,結束今日行程,準備回車站附近的廟口喝碗熱騰騰的湯,暖一暖身子。

raw-image


raw-image


  •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按愛心喔,還有追蹤方格子與FB帳號 KoalaCoco


參考資料:

  1. 施添福,《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七,基隆市》。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年。
  2. 「山海工作營」官網(https://2020taipingcommunity.blogspot.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oalaCoco的沙龍
4會員
16內容數
KoalaCoc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24
國際知名設計師CoCo正在創作2021聖誕丹寧褲裝
Thumbnail
2021/12/24
國際知名設計師CoCo正在創作2021聖誕丹寧褲裝
Thumbnail
2021/12/18
一直以來都在床角的專屬位置,近來,睡覺的領地愈拓愈大……
Thumbnail
2021/12/18
一直以來都在床角的專屬位置,近來,睡覺的領地愈拓愈大……
Thumbnail
2021/12/08
睡到打呼聲大到壓過車聲
Thumbnail
2021/12/08
睡到打呼聲大到壓過車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隱居於背山面海的傳統村落,擁有超過百年歷史人工堆砌的石頭古厝,這座純樸淡然時光緩慢的小漁村,曾經有段鮮為人知的璀璨風華。隨著九份、金瓜石逐漸褪去的採礦掏金熱,素有「小基隆」美稱的卯澳,這一頁興衰落寞的斑斑歷史,漸漸被後代世人所遺忘,徒留當地耆老望遠觀海的塵封往事。
Thumbnail
隱居於背山面海的傳統村落,擁有超過百年歷史人工堆砌的石頭古厝,這座純樸淡然時光緩慢的小漁村,曾經有段鮮為人知的璀璨風華。隨著九份、金瓜石逐漸褪去的採礦掏金熱,素有「小基隆」美稱的卯澳,這一頁興衰落寞的斑斑歷史,漸漸被後代世人所遺忘,徒留當地耆老望遠觀海的塵封往事。
Thumbnail
今天和老婆去基隆青鳥書局走走。青鳥位於一座小山丘頂,是已經廢校的太平國小。書局裏遊客如織。 逛完書局後想要帶老婆認識一下真正的基隆,於是就沿著山坡的小巷子往山下散步。陡坡巷道的兩旁都是沿著山丘興建的民房。
Thumbnail
今天和老婆去基隆青鳥書局走走。青鳥位於一座小山丘頂,是已經廢校的太平國小。書局裏遊客如織。 逛完書局後想要帶老婆認識一下真正的基隆,於是就沿著山坡的小巷子往山下散步。陡坡巷道的兩旁都是沿著山丘興建的民房。
Thumbnail
《開啟起點、每天都是啟點》 基隆 KEELUNG
Thumbnail
《開啟起點、每天都是啟點》 基隆 KEELUNG
Thumbnail
2022/05/27台中出發→龜吼漁港(自理午餐)→萬里高家繡球花→金山老街→下寮海灘牽罟體驗→兄弟食堂(晚餐)→入住鼎帥溫泉汽車旅館
Thumbnail
2022/05/27台中出發→龜吼漁港(自理午餐)→萬里高家繡球花→金山老街→下寮海灘牽罟體驗→兄弟食堂(晚餐)→入住鼎帥溫泉汽車旅館
Thumbnail
閒時來到雲林虎尾鎮的建國眷村,在一片老舊頹圮房舍中,找個位子,啜飲一杯咖啡或茗茶,享受老樹下輕風拂面的舒爽,穿越時空,遙想當年這裡生活盛況,讓人無比放鬆。 建國新村是虎尾鎮建國一村、二村、三村、四村等軍眷聚落的統稱,靠近已經廢棄的空軍基地,為全臺灣唯一留存的農村型眷村。 第三個訪點--波波草。
Thumbnail
閒時來到雲林虎尾鎮的建國眷村,在一片老舊頹圮房舍中,找個位子,啜飲一杯咖啡或茗茶,享受老樹下輕風拂面的舒爽,穿越時空,遙想當年這裡生活盛況,讓人無比放鬆。 建國新村是虎尾鎮建國一村、二村、三村、四村等軍眷聚落的統稱,靠近已經廢棄的空軍基地,為全臺灣唯一留存的農村型眷村。 第三個訪點--波波草。
Thumbnail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基隆是港都,所以不是在海洋廣場欣賞郵輪、拍照留念,就是開車朝東北方向,沿海遊覽各個景點或者是吃海產。然而,當我攤開基隆車站周圍的地圖時,才發現後站,也就是車站背山的西邊,有我從未涉足的領域……
Thumbnail
在多數人的印象中,基隆是港都,所以不是在海洋廣場欣賞郵輪、拍照留念,就是開車朝東北方向,沿海遊覽各個景點或者是吃海產。然而,當我攤開基隆車站周圍的地圖時,才發現後站,也就是車站背山的西邊,有我從未涉足的領域……
Thumbnail
Day11計畫由基隆海洋廣場徒步經正濱漁港、瑞芳老街到猴硐車站,但因猴硐舊隧道坍塌關閉,因此折回瑞芳返家。
Thumbnail
Day11計畫由基隆海洋廣場徒步經正濱漁港、瑞芳老街到猴硐車站,但因猴硐舊隧道坍塌關閉,因此折回瑞芳返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