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探討系列--2010踏上學術訪問之路-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北京大學-林肯研究院

raw-image

對於北大,有一些朝聖的心情,中國百年以來的知識萌芽與啟發之地,因此中國大陸的抗日連續劇裡頭說到部隊裡面,如果軍官是燕大的學生/畢業生,必定都是高材生、投筆從戎、愛國愛黨、、、、。不過對我們來說,為華人社會帶來最鉅影響的當屬五四運動。此外,要考進北大,除了北京市的配額之外,那可是全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省市的狀元、榜眼、探花之流的才有那個能耐,因此來到北大,尤其我還第一次來,多少的有著些崇敬與緊張的心情。本次參訪的是北大林肯研究中心,主要是研究中國土地問題。中心對於我們的到訪,十分熱情與重視,備感禮遇。


北京大學-百年講堂

北京大學-百年講堂


raw-image


raw-image


介個~~介個~~介個是寇老師要我拍的,說這是什麼什麼時期女生的穿著(尤其:襪子)

介個~~介個~~介個是寇老師要我拍的,說這是什麼什麼時期女生的穿著(尤其:襪子)


未明湖一角

未明湖一角


raw-image


raw-image

在中國的土地問題,存在著土地國有與集體所有的制度,時值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通過,因此在相關的土地問題顯得非常有趣。

raw-image


當時林肯中心的主任:滿燕雲教授。

當時林肯中心的主任:滿燕雲教授。

本次有地政所博士班的學長隨行,學長是具國家考試合格的地政士,對於土地問題的實務有相當豐富經驗,他分享台灣方面對於區段徵收的經驗,我個人則對於物權法與土地問題之法律性質與救濟問題提出觀點,也獲得很不錯的回應。

raw-image

林肯中心,是美國林肯基金會在北大合作的研究機構,感覺上好像是海歸派的學者居多,也搭配著中國一流大學的優秀學者。在中心主任做完簡介之後,由陶然老師作引言,簡述了中國大陸內部有關土地的問題,另外也請了研究員劉威介紹中國土地稅制的若干研究問題。後面就進行綜合座談,這個階段有一個發現,在學術殿堂裡面,幾乎是什麼話都可以說,不論是批評共產黨的,說政府貪污腐敗的,各式各樣改進的觀點,甚至林肯中心裡面兩位不同觀點的老師各自論述著自己的主張,甚至是爭得有點臉紅耳赤,因此也就不難理解「海納百川」、「兼容并包」的學術風格以及傳統了。



raw-image


北京大學,畢竟是一所有歷史性的學校。

北京大學,畢竟是一所有歷史性的學校。


raw-image


古色古香的圖書館

古色古香的圖書館


北京大學紀念品的販售處,進去之後幾乎是以掃貨的方式採購,這或許就是百年名校的魅力吧?!

raw-image


左邊這位年輕的景娟教授,是倫敦大學的博士,右:劉威研究員(好男性化的名字,想不到是個氣質美女)為我們述說北京好玩的地方,劉威研究員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當時和他聊起人大的吳昊老師,別有話絮。

左邊這位年輕的景娟教授,是倫敦大學的博士,右:劉威研究員(好男性化的名字,想不到是個氣質美女)為我們述說北京好玩的地方,劉威研究員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當時和他聊起人大的吳昊老師,別有話絮。

暢春園

清宮劇裡面的暢春園神神密密的,不過在北大,暢春園是個大食堂。
中午由北大作東,在學校食堂用餐,沒想到學校的食堂一整棟都是。
一樓是學生一般的餐廳,二樓的檔次高一些,三樓則是作為宴席用的。這餐算是我們參訪行程中吃得最難忘且豐富的一餐,要說我吃過最好吃的北京烤鴨,既不是全聚德,也不是便宜坊,而是北京大學的暢春園。

服務員!!!~~~~~

食堂宴客的菜色超棒,連飲料都可以選擇,有果汁、茶、牛奶等等,Nic是美國方面派駐在北大研究中心的人員,中文的名字叫范大龍,北大的老師都戲稱他叫「老闆」,中文才學三年,說話都已經是北京腔捲舌捲得挺順的,反觀自己學習英文許多年,挺冒冷汗。
當我們問到了,找服務員為何需要聲調提高八度並且要大聲喊:「服務員!」的問題,Nic親自示範了一遍,且和燈詳唱了個雙簧,笑聲滿室,十分難忘!

真得好朋派~~左起:Nic、景娟教授、劉威研究員。

真得好朋派~~左起:Nic、景娟教授、劉威研究員。

不過,喊服務員的現象,畢竟在「文明」的要求之下,這幾年有不少的改變,這幾年這個現象比較少見了。

關於北大,在2014年時應同學的邀請,再去了一趟,更加深入的在校園裡面遊走,當然這是後話。北大校園美麗的照片,會在後面繼續po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k Lee的沙龍
2會員
8內容數
Sk L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24
公民社會的哀與愁(一) 回顧與陳老師的相識於淵源及香港的遭遇。 之後會陸續就公民社會、第三部門NGO、公民素質等等來檢視、反思與探究。 和平、理性、非暴力,才會是我支持社會運動的理念。
Thumbnail
2022/05/24
公民社會的哀與愁(一) 回顧與陳老師的相識於淵源及香港的遭遇。 之後會陸續就公民社會、第三部門NGO、公民素質等等來檢視、反思與探究。 和平、理性、非暴力,才會是我支持社會運動的理念。
Thumbnail
2021/11/23
初來乍到北京城 從來也沒有想到過有這樣的機會來到一個離我好遙遠的國度及城市。
Thumbnail
2021/11/23
初來乍到北京城 從來也沒有想到過有這樣的機會來到一個離我好遙遠的國度及城市。
Thumbnail
2021/10/31
2010踏上學術訪問之路-2:參訪中國人民大學。
Thumbnail
2021/10/31
2010踏上學術訪問之路-2:參訪中國人民大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1989揭竿而起的是中國政法大學*,而從未名湖路經賽萬提斯雕像,邁向天安門廣場的是北京大學;然後點燃了京華近百所高校。 今天 Computex第2天,略述大學精神。沿著淡水河而上,先是建校已逾70載的淡江大學,從"樸實剛毅"的校訓到注入AI&ESG引領向前;步行2小時之外,是一個高談「辦公」只是校
Thumbnail
1989揭竿而起的是中國政法大學*,而從未名湖路經賽萬提斯雕像,邁向天安門廣場的是北京大學;然後點燃了京華近百所高校。 今天 Computex第2天,略述大學精神。沿著淡水河而上,先是建校已逾70載的淡江大學,從"樸實剛毅"的校訓到注入AI&ESG引領向前;步行2小時之外,是一個高談「辦公」只是校
Thumbnail
台灣大學農業綜合樓,這裡是校園的穿廊,走過去那邊就是鹿鳴堂,我不是台灣大學的學生,所以每次來這裡也只是走走逛逛,不過雖然不是大學的學生,但很常來這裡。所以對這裡也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台灣大學成就許多重要的學術工作,也產生了許多有名的人,這些人我就不念出來了。坦白說,還好。 還是專心的畫畫吧,重點是穿
Thumbnail
台灣大學農業綜合樓,這裡是校園的穿廊,走過去那邊就是鹿鳴堂,我不是台灣大學的學生,所以每次來這裡也只是走走逛逛,不過雖然不是大學的學生,但很常來這裡。所以對這裡也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台灣大學成就許多重要的學術工作,也產生了許多有名的人,這些人我就不念出來了。坦白說,還好。 還是專心的畫畫吧,重點是穿
Thumbnail
台灣的生育率長期偏低,造成大學能招收的學生變少,教育官員對此鼓勵大學,招收世界各地的學生。 像是......
Thumbnail
台灣的生育率長期偏低,造成大學能招收的學生變少,教育官員對此鼓勵大學,招收世界各地的學生。 像是......
Thumbnail
說到坐擁百年歷史的成功高中,你們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呢?是明星學校的耀眼光環?充滿荷爾蒙的汗臭空間?還是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草莓園事件呢? 就讓我們聽聽來自在地學生是如何描述屬於他們的學校吧! 記者:你好,你們在成功就讀了兩年。學校生活有什麼特殊亮點嗎? 今天的採訪就到這邊,謝謝大家。
Thumbnail
說到坐擁百年歷史的成功高中,你們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呢?是明星學校的耀眼光環?充滿荷爾蒙的汗臭空間?還是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草莓園事件呢? 就讓我們聽聽來自在地學生是如何描述屬於他們的學校吧! 記者:你好,你們在成功就讀了兩年。學校生活有什麼特殊亮點嗎? 今天的採訪就到這邊,謝謝大家。
Thumbnail
對於北大,有一些朝聖的心情,中國百年以來的知識萌芽與啟發之地。
Thumbnail
對於北大,有一些朝聖的心情,中國百年以來的知識萌芽與啟發之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