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

含有「北京大學」共 4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數日前,深知我讀書取向的惟喆向我分享了一部電子書:郭良鋆 葛维钧 著《梵語入門》(中西書局,2016),心裡有點心理震盪。在這裡,我所說的心理震盪,不僅指我曾欲學習梵語未果的挫折,也包括對故人的懷念。   我想,當年進出明目書社的書友們都知道,對於印度哲學感興趣的人,在搶購新書到店之餘,都會移步
前些時候,我買到了一本有趣的奇書:小松和彥編著《鯰魚之怒:日本大眾文化中的天災.疫病.怪異》,翻閱之餘,我很好奇它真正的日文書名。由於小松和彥是著名文化人類學家暨民俗學家,我登入日文網站搜索,很快就在小松和彥的編著欄位上找到了原書名:《禍いの大衆文化 天災・疫病・怪異》。客觀來說,日文原書名正符合日
上海一大學生為了顯擺, 在詩詞創作會上出了一則上聯 : 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順念倒念完全一樣,難度極大, 但其他大學的學生也不是吃齋的... 北京大學生對日: 香山碧雲寺雲碧山香 山東大學生對日: 山東落花生花落東山 山西大學生對日: 山西懸空寺空懸西山 湖南大學生對日:
Thumbnail
午後,我終於讀完《狼性時代:第三帝國餘波中的德國與德國人1945-1955》(36萬字)了,一種微妙的想法湧上了心頭。 我認為,把幾本主題相關的書籍一併閱讀是相當有意義的(也算基礎前置的歷史學識),因為它又能強化歷史體驗和連續性:「德」維克多.克萊普勒《第三帝國的語言:一個語文學者的筆記》(商務印
如題,在交換結束當下和一個月後寫的,有關反思、收穫、代價。 。關於在北京生活的成本。在北大交換的代價(?)和收穫 。排解情緒壓力:用AI,然後發現些AI無法取代的事情和自己的偏好 。《如實理解愛!成爲帶給生命幸福感的動物溝通師》向內探尋、自我修煉 。結語:交換帶來的非物質改變
Thumbnail
如題,就是在交換期間寫的紀錄,由許多不同主題片段組成。這篇包含交換期間,藉由心理系課程MIED及社團的機會,個人正念實踐、瑜珈等紓壓的心得。好奇正念到底有什麼用、過程可能發生什麼事、自己也想每天花十五分鐘試試看,也許也能將此篇分享當作參考。 善待自己,不把自己當成待解決的問題,而是把自己看作有
Thumbnail
如題,就是在交換期間寫的紀錄,由許多不同主題片段組成。這篇包含個人交換期間,心境變化、對所聞所見的主觀觀點。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