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似是故人來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對一個耽溺舊情懷的人來說,張國榮與梅豔芳的辭世,彷彿隱喻一個美好年代遠離,即便我在台灣,他們在香港。

我對香港的印象,從兒時閱讀「老夫子」「兒童樂園」啟蒙,以卲氏電影銜接,近來由王家衛、關錦鵬、許鞍華的作品接棒。胭脂扣、阮玲玉、花樣年華、阿飛正傳、重慶森林、男人四十……我對香港,居然產生心境距離上的鄉愁。

對「胭脂扣」向來入迷,頻頻跟香港朋友打探倚紅樓舊址的石塘嘴所在,得知那地方已經變了樣,竟有些悵然。「胭脂扣」裡的十二少與如花姑娘,普通話配音顯然僵直,廣東原音才夠味,而拍出梅豔芳最具風情韻味的戲,要算「男人四十」。

幾年前,接了李嘉誠基金會的案子,短暫投宿香港北角海悅酒店,總是工作至深夜,搭最晚的地鐵回鰂魚涌。晚春多霧的季節,港島特殊的濕度,昔日看港劇「大時代」的記憶瞬間滿了上來,總覺得貌似方展博或丁蟹的男人,就在轉角大排檔吃魚蛋米粉。

然我入戲太深了,滿街擁擠的街屋與港人倉促的步伐,雙層巴士疾駛而過,我便想起胭脂扣裡的癡情如花,如何穿越生死,前來尋覓十二少的淒美情節。但鰂魚涌並非石塘嘴啊,站立街頭的我,也不免莞爾。

直到第三天夜裡,我才發現海悅酒店對街,正是香港殯儀館。

基金會的人告訴我,香港首富李嘉誠幼時在那附近賣花,發跡之後第一次買地,正是海悅酒店現址。聽及這段舊事,覺得溫暖,只覺得這老先生挺有意思。接下來幾天,依然是深夜過街買公仔麵或是波蘿油,不覺陰森,只是平常。

過了一年,張國榮自殺,梅豔芳病逝。新聞鏡頭相繼出現他們驅車告別人世的身影,就在那條街道。香港人秩序井然圍繞殯儀館街邊,臉上掛著茫然。

同樣的街道,雙層巴士電車頻頻穿梭。我曾經站在信號燈下方等待過街,拎著宵夜的公仔麵或是波蘿油,電影中的張國榮與梅豔芳詮釋的香港人儼然上身。

跟香港朋友說,好似那年不該站在對街沈思入定,惹得觸景傷情不勝欷噓。他卻說,時序輪迴早就注定,不會因為我曾經站在街角凝望就能改變一切。看來他收拾偶像驟逝的情緒,比我還俐落。

終究有些惋惜,卻仍是欣慰,他們都活在最美麗的時刻,永遠的四十代,不會再老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米果的沙龍
1.6K會員
193內容數
完全不想走上勵志人生的光明大道
米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05
看到網路有人討論「物件」算不算中國用語。 日文有物件,中文有物件,台灣話也有物件。
Thumbnail
2024/06/05
看到網路有人討論「物件」算不算中國用語。 日文有物件,中文有物件,台灣話也有物件。
Thumbnail
2024/04/22
多年前,到偏鄉替村里關懷中心的小孩上電腦課,課程開始之前,還在準備連線網路測試的時候,遠遠看到一位阿伯,赤腳從大廟廣場走過來,滿身汗。進了村里活動中心,就開始擺椅子,張羅罐裝礦泉水,拿紅色塑膠盤子裝餅乾糖果。仔細一看才發現,阿伯的右手自手腕以下全部截肢,取東西只能夾在胸前
Thumbnail
2024/04/22
多年前,到偏鄉替村里關懷中心的小孩上電腦課,課程開始之前,還在準備連線網路測試的時候,遠遠看到一位阿伯,赤腳從大廟廣場走過來,滿身汗。進了村里活動中心,就開始擺椅子,張羅罐裝礦泉水,拿紅色塑膠盤子裝餅乾糖果。仔細一看才發現,阿伯的右手自手腕以下全部截肢,取東西只能夾在胸前
Thumbnail
2023/12/25
「談一場日劇的戀愛吧!」是最常被拿來當標題的浪漫金句。但日劇不是一直都這麼浪漫,即使講純愛的故事,也貪心地塞入深刻難纏的人生問題。像日劇一樣的戀愛,其實就是走回各自人生必須面對的難題,只是日劇同時還給了你俊男美女的臉孔,因此讓那些課業有了努力去信服的理由,這是日劇的陷阱,也是日劇的溫柔之處。
2023/12/25
「談一場日劇的戀愛吧!」是最常被拿來當標題的浪漫金句。但日劇不是一直都這麼浪漫,即使講純愛的故事,也貪心地塞入深刻難纏的人生問題。像日劇一樣的戀愛,其實就是走回各自人生必須面對的難題,只是日劇同時還給了你俊男美女的臉孔,因此讓那些課業有了努力去信服的理由,這是日劇的陷阱,也是日劇的溫柔之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上個月終於去了香港文化博物館睇心心念念的「無中生有-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以及「繼續寵愛・張國榮紀念展」。文化博物館的展覽水準之高,一定不會令人失望,非常好逛,所以每次有展覽都一定不能錯過。 而樓下的牧羊少年咖啡館的cafe食物也十分好吃!(不過記得在逛之前拎定飛,因為次次去都是座無虛席要等
Thumbnail
上個月終於去了香港文化博物館睇心心念念的「無中生有-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以及「繼續寵愛・張國榮紀念展」。文化博物館的展覽水準之高,一定不會令人失望,非常好逛,所以每次有展覽都一定不能錯過。 而樓下的牧羊少年咖啡館的cafe食物也十分好吃!(不過記得在逛之前拎定飛,因為次次去都是座無虛席要等
Thumbnail
20年前的愚人節,哥哥像是與我們開了個愚人節玩笑,從這個世上永遠離去了。
Thumbnail
20年前的愚人節,哥哥像是與我們開了個愚人節玩笑,從這個世上永遠離去了。
Thumbnail
俯拾盡是情感,濃郁中又帶點惆悵,兩個半小時的觀影過程彷彿浸浴在時而苦澀,時而芬芳,時而嗆鼻,時而淚目的珍稀茶品之中,承載半世紀的歷史記憶,既模糊又清晰,以情感為依歸的敘事真摯動人,消逝的香港一幕幕在有限時間裡化為靜止的永恆,就好像兩大天王梁朝偉與郭富城的每個表情、每個動作、每個眼神,無一不令人眷戀。
Thumbnail
俯拾盡是情感,濃郁中又帶點惆悵,兩個半小時的觀影過程彷彿浸浴在時而苦澀,時而芬芳,時而嗆鼻,時而淚目的珍稀茶品之中,承載半世紀的歷史記憶,既模糊又清晰,以情感為依歸的敘事真摯動人,消逝的香港一幕幕在有限時間裡化為靜止的永恆,就好像兩大天王梁朝偉與郭富城的每個表情、每個動作、每個眼神,無一不令人眷戀。
Thumbnail
再也沒有一對梅艷芳與張國榮了, 無論戲裡、戲外、舞台上、舞台下。 有些人有些事, 看著它凋零是殘忍的, 鮮明地活在心裡卻是永恆的。
Thumbnail
再也沒有一對梅艷芳與張國榮了, 無論戲裡、戲外、舞台上、舞台下。 有些人有些事, 看著它凋零是殘忍的, 鮮明地活在心裡卻是永恆的。
Thumbnail
那天深夜,張國榮與唐鶴德外出,其實張國榮早就發現有記者跟拍,於是他直接牽起了唐鶴德的手,瀟灑邁步而去。這是張國榮又一次勇敢而無畏的決定。他必須這麼做,為他摯愛的人。
Thumbnail
那天深夜,張國榮與唐鶴德外出,其實張國榮早就發現有記者跟拍,於是他直接牽起了唐鶴德的手,瀟灑邁步而去。這是張國榮又一次勇敢而無畏的決定。他必須這麼做,為他摯愛的人。
Thumbnail
「山西布政司的五千兩在他房裡啊」 這應該是我對梅艷芳印象最深的一部作品, 其實蠻驚訝電影中會特別提到這部片, 聽到熟悉的二胡音樂, 渾身的雞皮疙瘩都隨著回憶浮現了。
Thumbnail
「山西布政司的五千兩在他房裡啊」 這應該是我對梅艷芳印象最深的一部作品, 其實蠻驚訝電影中會特別提到這部片, 聽到熟悉的二胡音樂, 渾身的雞皮疙瘩都隨著回憶浮現了。
Thumbnail
身為新生代的觀眾,本片詳細而且深刻的,讓我認識了梅艷芳40年的光輝歲月,從她如何發跡、墜入愛河,到她如何造就了一身傲骨、在大時代下蛻變,最後她又是如何撐起「香港女兒」的封號。
Thumbnail
身為新生代的觀眾,本片詳細而且深刻的,讓我認識了梅艷芳40年的光輝歲月,從她如何發跡、墜入愛河,到她如何造就了一身傲骨、在大時代下蛻變,最後她又是如何撐起「香港女兒」的封號。
Thumbnail
對一個耽溺舊情懷的人來說,張國榮與梅豔芳的辭世,彷彿隱喻一個美好年代遠離,即便我在台灣,他們在香港。 他們都活在最美麗的時刻,永遠的四十代,不會再老了
Thumbnail
對一個耽溺舊情懷的人來說,張國榮與梅豔芳的辭世,彷彿隱喻一個美好年代遠離,即便我在台灣,他們在香港。 他們都活在最美麗的時刻,永遠的四十代,不會再老了
Thumbnail
2020 0619北漂日散記 別人補班日我反而偷得了北漂日,要說是經不起激還是明明自己就想逃跑都不重要,即使萬芳演唱會延後了但我還是來到遠的要命王國(全職媽媽只要脫離小孩便是遠方) 在台北,卻過著很港味的時光。 本就是只打算看江賢二的回顧展而無其他計畫,頂多去幾家獨立書店走走。北美館的另外兩個展也很
Thumbnail
2020 0619北漂日散記 別人補班日我反而偷得了北漂日,要說是經不起激還是明明自己就想逃跑都不重要,即使萬芳演唱會延後了但我還是來到遠的要命王國(全職媽媽只要脫離小孩便是遠方) 在台北,卻過著很港味的時光。 本就是只打算看江賢二的回顧展而無其他計畫,頂多去幾家獨立書店走走。北美館的另外兩個展也很
Thumbnail
美好的香港是怎樣的?對年紀與天爸相約的台灣朋友而言,對香港的印象或許就是從港劇開始。《上海灘》《楚留香》《神鵰俠侶》…都是那個年代家家戶戶追看的電視劇…時間到了,扭開電視機,調整好頻道,一家大小甚至鄰居都一起圍着電視機湊熱鬧…到80年代尾,大家租錄影帶追劇…因為電視劇,連香港流行曲、香港電影也走入台
Thumbnail
美好的香港是怎樣的?對年紀與天爸相約的台灣朋友而言,對香港的印象或許就是從港劇開始。《上海灘》《楚留香》《神鵰俠侶》…都是那個年代家家戶戶追看的電視劇…時間到了,扭開電視機,調整好頻道,一家大小甚至鄰居都一起圍着電視機湊熱鬧…到80年代尾,大家租錄影帶追劇…因為電視劇,連香港流行曲、香港電影也走入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