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9
上一回
#國富論週記 論勞動工資,接下來再論資本利潤。同樣是受一國財富的「
增減」所影響,但卻是反向關係:
資本增加降低利潤。
從市場利率一窺端倪
書裡提及,雖難斷言各行各業的平均利潤水準,但多少可從金錢借貸的利率水準,獲得一些啟示;聯想到台灣自 1950 年代開始的「
經濟奇蹟」時期,建設(資本投入)剛起步,市場利率也是高的,隨著時間推移,利率一路下探⋯⋯。
⋯⋯每一種行業實際運用的資本,都已經達到行業本身的性質與市場範圍容許的最大數量了,那麼市場競爭便達到最激烈的程度,平常的利潤也達到人們願意接受的最低水準。
完全競爭是生意繁榮的(其中)一個自然結果,這是斯密給的解釋。
俗話說,錢滾錢
本章還有一句話也蠻值得玩味:
即使利潤比較小,大量的資本累增的速度,一般也會大於小量資本在高利潤下的累積速度。俗話說,錢滾錢。
什麼意思呢?
拿投資做比喻,初出茅廬時資金(資本)少,更多人傾向以小博大,勇於追求所謂的「高報酬」(背後也對應著高風險)短線投機。甚至槓桿開下去,透過衍生性金融商品來合法博弈。
但隨著年歲增長、本金坐大(前提是沒從市場畢業),這時可能對「利潤率」的要求就不是這麼高,或者說是有更多考量;講究資產配置,犧牲一些財富增長的速度,但求一個「穩」字。
簡單的數學,例如本金 100 萬的 5%,也大於本金 10 萬的 40%,也就是「大於小量資本在高利潤下的累積速度」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