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成長的座右銘(2): 這是彼此接納的地方

2021/12/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座右銘,指一些自我激勵的精妙語句。在基督徒的成長路中,深刻地影響著我的座右銘,不是來自甚麼偉人的警世名言,而是伴我成長的屬靈導師,本來一句「言者無心」的話,但透過聖靈的動工,卻成了「聽者有意」,提醒我如何待人接物的座右銘。
「這是彼此接納的地方」
大學時代,遇上一位神學生來到教會實習,被安排擔任我的團契導師。當他第一次到來聚會,我作為團長,邀請團友一起為「神學生的適應」禱告,禱告過後,那位神學生帶著笑容,溫柔地回應了一句,「但願這裡是一個彼此接納的地方,而不是彼此適應的地方」。一句溫馨提示,卻是當頭棒渴,在教會生活中不斷的自我提醒。
一位成員進入一個群體,要適應群體的文化,這是理所當然的。我感謝身邊的好友常常擔當生活智囊。有一次到內地某處公幹,朋友提點見面的第一件事就是遞上名片,其他事都先別管,我聽從勸告。這不但是為了工作順利,也是尊重別人文化,放下自我中心的態度。
先讓我們別急於反駁,追求適應豈不變成不思取,追求接納豈不變成包容罪惡,這是需要認真探究的議題,但兩個朋友走在一起,是良性互動,還是互相牽累,雙方如何發生化學作用,何時適應,何時接納,不單純是學術問題,也是一種生活智慧,或許需要依靠聖靈的引領,在警醒中追求成長。
那位神學生的提醒,「這是一個彼此接納的地方」,提醒了我,作為「新人」要學習適應,但作為「舊人」要學習接納。從某個角度,團契的友伴認識多年,有真誠的分享,可以安心展露個人的軟弱,這是值得感恩的現象。事奉或工作團隊也如是,多年默契而建立合作無間的關係,這是值得感恩的現象。但正因這樣的美好,接納的意識顯得更加重要。新人的加入自然令團友的相處不自由,自然令工作流程有沙石,只有接納,才能建立一個磨合的空間。
彼此接納,不但是為了和氣生財,更是為了建立一個有生命力的群體。記得某次跟一位長輩交談,大家有同感,為教會群體中未能彼此接納而感到可惜。翻開聖經,我們會高談闊論不同恩賜,不同角色,不同使命,但返到現實場境,卻為到大家的不同而怒氣沖沖。行動型和策劃型的弟兄姊妹互相批評,卻看不見兩種個性的合作才能完成一項事工,理智型和感性型的弟兄姊妹互相埋怨,卻看不見兩種個性的互動才能建立健康的群體。
從個人的層面,我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感恩,「這是彼此接納的地方」,鼓勵我接納嘮嘮叨叨的朋友,欣賞背後那種關懷。從群體的層面,有一位年青導師加入我的工作團隊,不成熟的待人接物被批評為不禮貌,大膽的嘗試更被批評為破壞規矩,例如在營會中,他帶領年青人夜行,不安排營地早餐,被認為破壞早睡早起的健康生活習慣。其實,我們應該為那位年青導師沒有「適應」而感恩,為擁有一位貼近年青人的牧者而感恩。「這是彼此接納的地方」,不但叫我「忍受」不同個性的朋友,更叫我學習為隊工中的「怪人」而欣喜,我盡力維護那位年青導師,讓他安心「反叛」,好讓他有時間和空間展現他的工作成果。
換言之,我們需要為別人適應我們的文化而禱告,也需要為我們接納別人的不同而禱告,甚至為我們的不同而感恩。
19會員
85內容數
從中國歷史科老師的崗位退下來,一直有總結多年工作的心願,於是構思了這個看起來有點怪的主題,「退一步… 學習中國歷史」。「退一步」,意思是從純功利的學習模式後退一步,讓自己的目光開闊一點,在滿足考試基本要求的同時,稍微觸摸多一點歷史學習的味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