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 Shing

Wai Shing

19 位追蹤者
一位告別年青又逃避老態的閒人,好想以有限的空閒,記下一點生活點滴,寫下一點信仰反思,不但為了分享,也為自己留下存活過的痕跡。
19會員
85內容數
從中國歷史科老師的崗位退下來,一直有總結多年工作的心願,於是構思了這個看起來有點怪的主題,「退一步… 學習中國歷史」。「退一步」,意思是從純功利的學習模式後退一步,讓自己的目光開闊一點,在滿足考試基本要求的同時,稍微觸摸多一點歷史學習的味道。
由新到舊
元朝: 外族統治的統一政權元朝是外族統治的統一政權,雖是客觀描述,卻是重要的歷史標記。蒙古不是第一個在中原建立的外族政權。魏晉南北朝近三百年,外族先後在中原建立了多個政權,都只限於北方。氐族前秦苻堅採取統一南方的軍事行動,卻在淝水之戰受挫。鮮卑族北魏孝文帝期望推動改革,為統一南方打好基礎,但事與願違。蒙古族吞金滅宋,成為第一
Thumbnail
2024-04-06
1
和與戰: 兩宋興衰的相近軌跡 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北宋,歷九帝,國祚約167年,靖康之禍,宋室南遷,建立南宋,也歷九帝,國祚約152年。兩宋國祚相若,其興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如何理解北宋的軍事積弱呢?北宋真宗時,遼軍南下,迫近首都汴京,真宗親征,振作士氣,加上戰事佔了上風,結果北宋成功以戰迫和,宋遼簽訂「澶淵之盟」。北宋
Thumbnail
2024-03-08
2
北宋強榦弱枝與積弱 宋初宰相趙普分析五代的時弊,認為是「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要把問題糾正過來,他建議對地方權力加以整治,「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推行這些治國措施,天下就能夠長治久安。 強榦弱枝,是北宋國策,即治國的方針,正是實踐趙普的觀點,以中央政府為「榦」,以地方政府為「枝」,地方權力由中央駕馭。
Thumbnail
2024-02-05
4
北宋重文輕武與積弱從晚唐的藩鎮割據,地方擁兵自重,至五代時期的篡弒不絕,五十年間不斷更換君主,除了反映軍人干政帶來的政治動盪,也解說了政府措施難以貫徹落實,社會經濟難有所作為。五代的後周政權,政治稍為安穩,地方割據勢力也趨向收歛,然而未見成果,禁軍主帥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政變,以黃袍加身奪權,是為宋太祖。北宋政權不是
Thumbnail
2024-01-31
5
晚唐政權的生存智慧安史之亂後,唐朝國勢步向衰落。藩鎮割據,宦官之禍、外族侵擾、朋黨之爭、民亂漫延、經濟崩潰等,都被視為亡國因素。然而,安史之亂後,唐室政權仍能維持一百五十多年,較之隋朝四十多年的國祚長得多,較之北宋一百六十多年的國祚相若。因此,除了探討亡國因素外,換另一角度,唐朝為何在內憂外患下得以長期維持,也是值得
Thumbnail
2023-10-12
5
安史之亂: 由盛至衰的轉捩點安史之亂,唐朝經歷八年的內亂,玄宗晚年開始,肅宗任內延續,代宗初年結束。安史之亂,被視為唐朝由盛世轉向衰落的轉捩點,所謂轉捩點,就是事件帶來前後兩個不同的景象。從教科書的課題也可感受這個「轉捩點」,安史之亂前,大家學習貞觀之治及開元之治等,安史之亂後,大家學習內憂外患及亡國因素。 安史之亂後,唐朝
Thumbnail
2023-10-09
6
安史之亂: 又是紅顏禍國?唐玄宗在位四十多年,為了記誦的便利,前期的開元年號代表精明,後期的天寶年號代表昏庸。當然不會從開元廿八年至天寶元年,玄宗突然判若兩人! 從玄宗生平的角度,或許從一位美人的出現,比起年號的更替,帶來的巨大改變更具標誌性。楊貴妃,本名玉環,被稱讚有「閉月羞花」之貌。以唐的審美標準,楊貴妃擁有豐滿的身材
Thumbnail
2023-07-24
3
唐玄宗: 隋唐盛世的延續者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第七位君主,即位時距離高祖建國已近一百年。太宗以後,宮廷內部權鬥不息,但宮廷外的世界還是安穩的。及至玄宗,內鬥止息,盛世再現,反映了玄宗是隋唐盛世的延續者。 唐太宗後,高宗繼位,尚能守業,有永徽之治局面。高宗之後,武則天是擁實權者,中宗及睿宗先後繼位又被廢黜。武則天進而篡位自立
Thumbnail
2023-07-18
4
唐太宗: 隋唐盛世的展現者 (二)唐太宗能夠建立非凡功業,既有「時勢造英雄」的元素,隋朝統一天下,建立了制度,成為唐太宗的藍本,也有「時勢造英雄」的元素,太宗的個人政治魄力,尤其展現在其用人之道。制度方面,前文已有所論述,以下是討論太宗個人與盛世的關係。 唐太宗用人之道,其一是「不問出身,不避親疏」。大臣之中,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是太
Thumbnail
2023-07-13
3
唐太宗: 隋唐盛世的展現者唐太宗李世民,《貞觀政要》評其「亙古而來,未之有也」,《新唐書》讚嘆「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唐太宗是唐朝第二任君主,但論者認為,太宗策動父親李淵叛隋自立,繼而策動政變登基,他才是真正的唐朝建國者。唐太宗在位廿三年,開創了貞觀之治,是隋唐盛世的展現者。 從民族角度,太宗的父系屬於漢族,母系有胡族背景
Thumbnail
2023-07-11
3
隋文帝: 隋唐盛世的奠基者隋文帝楊堅,其父是北周的漢族權臣,其母是北周的鮮卑貴族。其女是北周宣帝皇后。楊堅雖然擁有龐大的政治籌碼,但更要步步為營,謹慎行事。至其外孫靜帝即位,楊堅才真正的集大權於一身,最終篡位自立,成為隋朝開國君主。 從倫理角度,楊堅是從外孫手中奪取權力,政治現實中難言對錯。從民族角度,楊堅是混血兒,但以父系
Thumbnail
2023-07-03
5
獄警的奇遇約在半夜,保羅和西拉正在禱告,唱詩讚美神,眾囚犯也側耳聽著的時候,忽然,地大震動,甚至監牢的地基都搖動了,監門立刻全開,眾囚犯的鎖鏈也都解開了。獄警一醒,看見監門全開,以為囚犯已經逃走,就拔刀要自殺。保羅大聲呼叫:「不要傷害自己!我們都在這裏。」獄警叫人拿燈來,就衝進去,戰戰兢兢地俯伏在保羅和西拉面
Thumbnail
2023-05-12
4
東晉南朝士族的興衰魏晉南北朝三百餘年的分裂局面,可以從兩個角度來描述,其一是南北地域的分裂,東晉及統稱為南朝的宋、齊、梁、陳四個政權屬於南方政權,朝代的更替是政治鬥爭的結果,但制度及文化是一脈相承的,與北方政權各據一方。其二是胡漢種族的對峙,晉室南渡後,北方成為五胡爭霸的場地,最終由鮮卑族勝出,先有統一北方的北魏,其
Thumbnail
2023-04-28
7
孝文帝的漢化運動北魏孝文帝,看似不熟悉的名字,他的歷史角色有何重要?以香港高中的文憑考試為例,整個魏晉南北朝近三百年的歷史,唯一被列入課程的君主,就是北魏孝文帝。北魏孝文帝有何功績而被高度重視?作為鮮卑族的中原君主,孝文帝推行了大規模的漢化運動。 讓我們再強調,孝文帝的功績是推行「大規模」的漢化運動。從現實的角度,
Thumbnail
2023-04-24
5
西晉 - 短暫的統一政權東漢晚年,地方割據,最終形成三國鼎立局面。所謂鼎立,不是強弱均衡的對峙,而是北方實力佔有絕對優勢,其後蜀國被魏所滅,吳國被晉所滅,但蜀吳亡國之間,魏國被權臣篡弒。因此,三國都不是勝利者,達至統一局面的是西晉政權。然而西晉的統一局面只維持了51年,中國再次陷入分裂之中。 西晉為何只有短暫的統一?晉武帝
Thumbnail
2023-04-12
5
三國鼎立的分裂局面東漢亡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戚宦相爭是步向亡國的起點,那麼,黃巾之亂就是由緩緩倒下至榱崩棟折的轉捩點,漢獻帝被擁立,更是東漢政權名存實亡的宣告。即使如此,漢獻帝先被董卓和李傕挾持,後被曹操控制,讓他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但東漢政權仍然「名存」了三十多年,直至曹丕正式篡漢稱帝,東漢才真正的結束。
Thumbnail
2023-02-17
4
東漢宦官干政: 第一浪的宦禍宦官指被閹割的男性,從事宮廷或宗室的僕役。宦官現象早於商周出現,也普遍存在古代世界。宦官形成一股足以長期操控朝政的政治勢力,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三次,分別在東漢、唐代和明代。東漢是宦禍的第一浪,其特色在於宦官是皇帝權力鬥爭的工具。 外戚干政是西漢的政治常態,也是東漢的政治常態。自漢武帝設立內朝,外朝三公
Thumbnail
2022-12-08
4
王莽: 時勢與英雄的討論西漢經武漢帝的多方面改革,奠定了盛世,盛世被昭帝與宣帝所延續。漢元帝被視為西漢衰落的轉捩點,經歷元、成、哀、平四帝,西漢政權步向衰落,最終王莽成功取代西漢政權,建立新朝。 如何理解「西漢」的衰落?雖然盛世不再,但西漢的滅亡沒有經歷漫天烽火,沒有被民變與外患所困迫,也沒有驚心動魄的暴虐,沒有浮現「哭崩
Thumbnail
2022-12-03
4
漢武帝的強勢國防政策漢武帝的強勢國防政策 漢武帝十六歲即位,在位五十四年,是勇於有所作為的君主,從治國理念、中央集權,經濟改革及國防外交四方面帶來新氣象,化解了漢初七十年無為而治帶來的政治危機,鞏固了西漢政權。 在國力強盛的基礎上,漢武帝採取強勢的國防政策,對內鞏固了疆土。漢武帝放棄對割據勢力的放任態度,除了削藩,也對
Thumbnail
2022-11-28
4
漢武帝的新經濟政策漢武帝十六歲即位,在位五十四年,是勇於有所作為的君主,從治國理念、中央集權,經濟改革及國防外交四方面帶來新氣象,化解了漢初七十年無為而治帶來的政治危機,鞏固了西漢政權。 「新」經濟政策,當然相對於「舊」經濟。漢初對經濟採取放任態度,經濟迅速從秦末的匱乏中恢復過來,卻帶來地方勢力的過度活躍。商賈豪強以
Thumbnail
2022-11-16
10
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政策漢武帝十六歲即位,在位五十四年,是勇於有所作為的君主,從治國理念、中央集權,經濟改革及國防外交四方面帶來新氣象,化解了漢初七十年無為而治帶來的政治危機,鞏固了西漢政權。 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但是管理政策,更是是治國理念,不但鞏固漢室統治,更塑造了整個中國政治與文化傳統。 漢武帝為甚麼
Thumbnail
2022-11-11
7
漢武帝的中央集權政策漢武帝十六歲即位,在位五十四年,是勇於有所作為的君主,從治國理念、中央集權,經濟改革及國防外交四方面帶來新氣象,糾正了漢初七十年無為而治帶來的政治危機,鞏固了西漢政權。 漢武帝重振中央集權。 漢承秦制,在中央推行三公九卿制。此外,武帝又授予親信大將軍等職銜,協助皇帝處理文書及商討機要,被稱為內朝,而
Thumbnail
2022-11-08
7
秦始皇的暴君形象秦始皇被稱譽為千古一帝,這種廣泛被認同的觀點,卻肯定不是秦漢時代百姓所接受。漢初賈誼評秦始皇「先詐力而後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東漢班固指責他令「天下愁怨」,王朗直斥他是「無德之君」。換言之,對秦始皇的評價走向兩極,讓評論者充滿發揮的空間,他既是千古一帝,也是暴君的代表。 秦始皇施行了哪些暴政呢?
Thumbnail
2022-11-04
4
秦始皇的統一措施秦始皇統一天下,結束戰國時代,配合嶄新的大一統政治局面,秦始皇推行一連串的統一措施,把全國不同的標準劃一起來。 為了集權於中央,秦始皇廢除封建制度,中央政府實行以丞相為核心的三公九卿制度。秦始皇又把全國分為三十六個郡,郡置郡守,負責執行中央的政令,並統領若干個縣,縣置縣令,其下還設有一些民間基層組織
Thumbnail
2022-11-02
5
五四思潮與女性解放巴黎和會,中國的訴求被拒,五四運動自北京爆發,漫延各大城市,女性也參與其中,如街頭演講等。不過,這種參與自革命運動已有的現象,算不得突破。反而是五四前後的新文化思潮,追求西方的民主與科學,主張全盤西化,批判及否定傳統,因此,傳統女性觀念受到質疑,女性解放受到社會認同,是女性社會地位提升的里程碑。
Thumbnail
2022-08-26
5
革命運動的女性參與傳統女性角色的轉變,或說是從太平天國開始。太平天國以洪秀全解說的基督教為基礎,提倡男女平等,女性可以授予田地,接受教育,參加科舉,甚至擔任官職。太平天國設立女官制度,以女軍師權位最高。然而,太平天國是否認真執行女官制度,成為疑問,還是只是一種空洞的政治口號,甚至被懷疑是諸王收納妃妾的掩飾。
Thumbnail
2022-07-30
7
如此試題!日本對中國的利與弊 (1900-1945)2020年,香港的文憑考試歷史科考卷,當中一道題目引發爭議。題目是要求學生評論「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的觀點。題目附有兩段參考資料,其一是日本法政大學為晚清留學生提供速成課程,其二是革命後的臨時政府與日本財閥簽訂借款協議。
Thumbnail
2022-07-18
5
大馬士革的亞拿尼亞當保羅休養期間,看見異象,他將會蒙醫治,與此同時,亞拿尼亞也看見從主而來的異象。一位生活在大馬士革的門徒,名不見經傳的亞拿尼亞,上主呼召他,吩咐他探訪掃羅,為他禱告。上主的指示,亞拿尼亞的回應,構成了緊扣的三組對話。
Thumbnail
2022-07-11
4
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究竟是八年抗戰,還是十四年抗戰。當中有史學的討論。從九一八事變開始,日本有計劃地入侵中國,七七事變是戰事的延續,一脈相承,於是有十四年抗戰的說法。另一方面,九一八事變是局部戰爭,七七事變代表日本採取全面的軍事行動,國共也確定合作抗戰,於是有八年抗戰的說法。
Thumbnail
2022-07-04
2
國共的合作與分裂要客觀討論民國時期國民黨和共產黨的關係,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功夫,當中不但涉及太多「政治正確」的要求,也涉及眾多人物的恩怨情仇。以下嘗試逃避政治審判,從一個組織發展的需要,為國共的離離合合來一個簡潔的速寫。
Thumbnail
2022-06-28
6
五四氛圍下的非基督教運動五四運動,從狹義說,是1919年巴黎和會外交失利帶來的一場社會運動,從北京學生開始,漫延至各地各階層,透過示威,也透過罷工、罷市、罷課等手段,表達「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的訴求。從廣義說,五四運動結合新文化運動,追求西方的「民主」與「科學」,構成一股高舉愛國情緒的反帝國主義的社會運動。
Thumbnail
2022-06-23
2
北伐帶來的相對統一北伐前的預備。國民黨撃退桂系與滇系的軍閥勢力,控制廣州,其後平定陳炯明的勢力,漸漸鞏固其在廣東的統治。1924年,國民黨的蘇俄的支持下,成立黃埔軍校,由蔣介石擔任校長,成為日後國民革命軍的骨幹。次年,孫中山參與南北和談,但病逝於北京,和談未達成果。國民政府正式成立,汪精衛擔任主席,北伐如箭在弦。
Thumbnail
2022-06-13
3
中興之主約西亞約西亞登基的時候年八歲… … 約西亞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行他祖先大衛一切所行的道,不偏左右。 (王下22:1-2) 在約西亞以前,沒有王像他盡心、盡性、盡力地歸向耶和華… … 在他以後,也沒有興起一個王像他。 (王下23:25)
Thumbnail
2022-06-10
1
五四運動: 近代社會的轉捩點五四運動是近代中國的大事,如果稱它為近代社會的轉捩點,相信也不會引起太大異議。五四運動,從狹義說,是巴黎和會所引發的一場社會運動,從1919年5月4日的學生示威開始,至同年6月28日中國代表拒簽和約結束。這場軍閥時期的「插曲」,帶來整個社會深遠的影響。 五四運動是否採用了適切的手段來爭取訴求呢?
Thumbnail
2022-06-08
2
巴黎和會: 從企而望歸到怒氣填胸甲午戰爭後,列強在華劃分勢力範圍,其中德國強迫滿清租借膠州灣,並取得山東的鐵路修建及礦產開採的特權,山東成為德國的勢力範圍。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藉口對德國宣戰,出兵佔領山東,戰後拒絕撤兵,圖謀接管德國的權益,引起「山東問題」。
Thumbnail
2022-05-24
3
動盪不安的軍閥時期袁世凱稱帝失敗,至國民革命軍完成統一,即1916至1928的一段時間,被稱為軍閥時期。據估計,軍閥時期經歷超過一百場大小戰役,先後出現七位總統,是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
Thumbnail
2022-05-12
2
民初政治強人袁世凱上圖是民初的政治漫畫,來自《袁政府畫史》,作者以「老猿」代表袁世凱,諷刺袁氏蹂躪選舉,還有其他作品,影射袁世凱的濫權。 踏進民國的首四年,就讓我們嘗試,把歷史的聚焦於袁世凱,把眾多史事放進袁氏的政治歷程中,從而「簡潔化」,而不是「簡單化」學習內容。
Thumbnail
2022-05-04
2
欺騙聖靈的亞拿尼亞夫婦以上關於亞拿尼亞夫婦的聖經故事,可以分為兩個段落,前段主角是丈夫亞拿尼亞,後段主角是亞拿尼亞的妻子。夫婦把賣了田產的金錢奉獻教會,別誤會,他們的犯罪行為不是收藏部分金錢,而是向教會宣稱已把所有奉獻教會,他們的罪名,不是欺騙彼得及教會,而是欺騙聖靈,試探聖靈。
Thumbnail
2022-04-26
2
晚清革命運動的成與敗究竟革命運動是成功還是失敗?在討論之先,要弄清以甚麼準繩來量度成與敗。或許一個比較公允的準繩,就是革命運動是否達至預期的目標,而同盟會作為全國性的革命組織,以其口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來量度成敗,也是合情合理。
Thumbnail
2022-04-25
3
為革命運動中的孫中山計功程勞1894年初,二十來歲的孫中山上書北洋大臣李鴻章,提出「人盡其才,地盡其利,物盡其用,貨暢其流」的改革方案。或許孫中山寂寂無聞,或許李鴻章無暇接見,孫的書信被冷待。此事被視為孫中山從傾向改革轉變為投進革命的標記。孫中山作為革命運動的主要領袖,其帝制的結束居功至偉。
Thumbnail
2022-04-12
5
「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清朝社會現象「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無才便是德」。晚明陳繼儒在其《安得長者言》摘錄這句來自長輩的寄語,並為它寫下了註腳,認為女子能夠通文識字,明白道理,是一件好事,但如果醉心於通俗文學,便會挑動邪心,甚至做出不合禮法的事情,如果這樣,寧願選擇不識字,過安分守己的生活。
Thumbnail
2022-04-04
6
走進極端的明清貞節觀念貞節觀念指妻子對丈夫的關係保持專一,宋代理學盛行,提倡「存天理,去人欲」,把慾望妖魔化,認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至清時期,理學深入民間,女性追求貞節,由個人的道德選擇,變成社會給予女性的沉重枷鎖,由社會鼓吹的道德價值,變成國家推動的社會制度,女性的獨立自主被否定,被視為女性地位最低落的時期。
Thumbnail
2022-03-25
4
你這小信的人啊故事的背景,經歷了五餅二魚的神蹟,耶穌吩咐門徒先坐船往對岸,他獨自禱告,然後見門徒被風浪顛簸,就趕緊以水上行走的方式,前往門徒那裡。門徒當時正受風浪的折騰,眼見有「鬼怪」靠近,自然萬分驚恐,最終耶穌登上船,平靜了風浪。
Thumbnail
2022-03-18
3
清末新政: 一場遲來的改革運動清末新政是回應八國聯軍的戰敗處境,滿清在「門戶開放」政策下勉強延續,加上戰敗帶來普遍的不滿情緒,立憲派與革命派急速冒起,對滿清構成壓力,慈禧因此體會到全面改革的必要,於1901年初以光緒帝名義下詔改革。
Thumbnail
2022-03-17
4
八國聯軍: 命懸一線的滿清義和團興起於山東,宣稱「刀槍不入」,以「扶清滅洋」為號召,其活動移向直隸,手段也趨於激烈及殘暴,日本使館書記及德國公使被殺,京師秩序失控。從這個角度,列強對滿清百姓的欺凌導致義和義興起,義和團在京師失控的排外威脅列強國民的安全,兩者同時是真實,誰是誰非,是個人立場的選擇。
Thumbnail
2022-03-10
3
捨下漁網的跟從馬太福音 4:18-20 耶穌沿著加利利海邊行走,看見兩兄弟,就是那叫彼得的西門和他弟弟安得烈,正往海裏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立刻捨了網,跟從他。
Thumbnail
2022-03-07
4
仇外社會情緒下的晚清教案傳教士 (包括基督教和天主教) 與百姓的衝突被稱為「教案」,從鴉片戰爭至八國聯軍的六十年間,估計發生共四百餘宗教案,也有估計達一千宗,總之不是偶爾事件。為甚麼傳教士與百姓不斷發生衝突呢?
Thumbnail
2022-03-03
4
傳教士: 默默在晚清社會起革命認識晚清基督教,不但是學習能力的考驗,也是個人冷靜程度的挑戰。關於傳教士對中國的影響,太多人先戴上有色眼鏡,或把傳教士都看成添上神聖光環的使者,即使有錯誤,也是無辜被利用的;又或把傳教士都看成與列強槍砲互相掩護的侵略者,即使有貢獻,也不過是糖衣阱陷。
Thumbnail
2022-02-25
2
從政治角力認識維新運動一張西方的政治漫畫,一位象徵慈禧的女士,從象徵光緒帝的年輕人手上奪過字條,字條上以英語寫上「改革」一詞,女士面露不悅,以左手扭著年輕人的耳朵,年輕人顯得驚慌失措,沒有甚麼反抗的能力。漫畫表達了維新運動被慈禧輕易廢止的觀點。
Thumbnail
2022-02-21
4
疑惑中跟隨主的多馬新約的十二使徒,相應於舊約的十二支派,有代表整個猶太民族的象徵意義,他們在概念上是平起平坐的,例如啟示錄預言,將來的新聖城的城牆有十二根柱石,分別刻有十二使徒的名字。
Thumbnail
2022-02-19
4
從維新派認識維新運動英國歷史學家提出「挑戰與回應」的理論,簡單而言,一個組織面對外來的挑戰,是否有足夠的適應能力與創造能力,就決定了該組織的前途。沒有理論是完美無瑕的,但「挑戰與回應」對認識晚清歷史,實在是一種掌握歷史脈絡的簡易工具。 或說,維新派自身的限制,由他們推動的改革,從開始已註定了失敗的結局。
Thumbnail
2022-02-17
5
勢力範圍與門戶開放: 是危?是機?滿清晚年面對被列強瓜分的危機,可說是甲午戰爭慘敗的延續。日本據馬關條約,取得巨大賠款及商埠權益,又取得具戰略價值的土地,觸動了西方列強的警覺,唯恐在華的均勢被打破,於是爭相確立勢力範圍,鞏固權益。這是滿清面對被瓜分危機的背景,一個導致相關局面的客觀環境。 .
Thumbnail
2022-02-15
5
甲午戰爭對滿清的重挫滿清在甲午戰爭中戰敗,李鴻章親赴日本馬關議和,最終簽訂「馬關條約」。馬關條約從經濟及政治方面帶來滿清沉重的打撃。 先論述經濟方面。據馬關條約,滿清賠償軍費二億兩白銀。這畢款項有何巨大呢?是清廷三年的財政收入,是日本預算年度開支的四倍,是兩次鴉片戰爭總賠款的五倍,賠錢帶來的財政衝擊可想而知。
Thumbnail
2022-02-13
4
奉獻兩個小文錢的寡婦年少時聽過這樣的一個小故事。一個小朋友,家長給他兩個港幣五元硬幣,一個用來買零食,一個用來兒童主日學奉獻。小朋友在途中蹦蹦跳,一不小心掉了一個,於是他難過地說:「上帝,對不起啊,你的五元丟掉了」。故事的目的,或許只是引發會心微笑。
Thumbnail
2022-02-10
4
從昧於形勢理解甲午戰敗一幅關於甲午戰爭的經典漫畫,一位身型細小的武士站在一個身材魁梧的武士身上,前者代表日本,後者代表滿清。這漫畫不但說明滿清戰敗的事實,更反映對戰爭的評價,疆土遼闊的滿清敗於疆土細小的日本,自命天朝的滿清敗於一個看不起眼的日本,老態畢露的滿清敗於短小精悍的日本… …
Thumbnail
2022-02-09
3
洋務運動的失敗與不言敗英法聯軍帶來滿清的挑戰,於是推動洋務運動。洋務運動從設置總理衙門標誌其開始,以甲午戰爭敗北宣告其失敗。洋務運動是失敗,卻不是一敗塗地,洋務建設也沒有因戰敗而停止,。
Thumbnail
2022-02-07
3
從洋務建設認識洋務運動總理衙門 英法聯軍後,為了緩和中外衝突,於1861年在紫禁城東邊設置總理衙門。總理衙門的設置標誌著洋務運動的開始,它不但是外交機構,更是洋務運動的指揮中心,負責推動洋務措施的南洋大臣和北洋大臣都隸屬於總理衙門,洋務相關的事務,如通商、海防、關稅、礦務、郵電、留學等,都由總理衙門管理。
Thumbnail
2022-02-04
4
從洋務派認識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展開,是一群官員親身目睹西洋武備的先進,推動學習西方的一次重要嘗試。
Thumbnail
2022-02-02
5
切膚之痛的英法聯軍鴉片戰爭是滿清步向衰落的標記,也是中國被迫走進現代世界的起始點。這是從意義上的解說,但戰爭後,整個社會沒有太大的改變,朝廷依然陶醉於天朝大國。英法聯軍雖然被視為鴉片戰爭的延續,意義上不及鴉片戰爭的重要,卻是帶來切膚之痛,真實地改變政治及社會的面貌,並引發部分官員的反省,帶來真實而具體的改變。
Thumbnail
2022-01-28
3
英法聯軍: 戰片戰爭的續集鴉片戰爭後十四年,中英戰火再起,英法聯軍 (1856-1960) 爆發。它被稱為「聯軍」,但以英軍為主體,英將領指揮,法軍只是配角,所以討論原因時只見「英國」。英法聯軍又被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意思不是為鴉片貿易而再起戰雲,而是指鴉片戰爭的延續,是為解決鴉片戰爭引起的問題而引發的軍事行動。
Thumbnail
2022-01-27
4
禁煙政策與鴉片戰爭鴉片貿易是英商扭轉對華貿易逆差所採取的手段。嘉慶年間,鴉片的輸入量急速增加,至道光年間,鴉片幾乎成為輸入中國的唯一「商品」,每年進口超過三萬商,無數國民染上毒癮。
Thumbnail
2022-01-25
2
中英差異與鴉片戰爭鴉片戰爭由鴉片問題引致,這個答案清晰不過。至於鴉片戰爭前,中英兩國的關係緊張,是一個不相干的話題嗎?這就值得學習者細心想一想。 中英在貿易觀念及外交觀念的差異,跟戰爭沒有直接關係,這是準確的描述,簡單來說,沒有政權會單純為了文化差異而開戰。不過,中英差異也不能說跟戰爭沒有關係。
Thumbnail
2022-01-23
2
駕馭士人的清初統治政策清初的統治政策,是高壓與懷柔並用,以產生剛柔並濟的效果,既震懾反抗勢力,又爭取漢族認同。針對被統治者的特性,滿清分別為百姓和士人設計相應的高壓政策和懷柔政策,以達到鞏固統治的效果。
Thumbnail
2022-01-21
3
軍機處的設置與君主集權雍正一朝的張廷玉、鄂爾泰,乾隆一朝的傳恆、和珅,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是擁有軍機大臣身分的清初大臣。 軍機處的前身是南書房。這本來是皇帝學習的地方,康熙帝順勢親自選拔翰林學士在此當值,以「南書房行走」職銜,充當皇帝的智囊,形成君臣密議朝政的模式。
Thumbnail
2022-01-19
2
遞補猶大職分的馬提亞你會如何回答這道聖經常識題?「猶大的使徒職分被禠奪後,馬提亞以怎樣的方式被選出來,遞補猶大的位置?」或許你的答案是「搖籤」。這個答案不能說是錯,但並不完整。
Thumbnail
2022-01-18
2
剛柔並濟的清初統治政策滿清入關後,為了鞏固政權,於是推行高壓與懷柔政策,一方面以武力強權來鎮懾百姓,另一方面以利誘手段來收買民心。偏重於高壓,或許會重蹈大元速亡的覆轍,偏重於懷柔,或許難以駕馭文化水平較高的漢族,於是滿清採用剛柔並濟的統治手段。
Thumbnail
2022-01-15
3
退一步的學習從中國歷史科老師的崗位退下來,一直有總結多年工作的心願,於是構思了這個看起來有點怪的主題,「退一步… 學習中國歷史」。
Thumbnail
2022-01-15
0
紫布商人呂底亞從使徒行傳的鋪排,保羅是經文的主角,馬其頓異象是內容的主線。保羅團隊在聖靈的引領下,突破了亞細亞省的地域,踏足新的宣教地域,就是馬其頓省,而第一個停留下來,進行佈道工作的地點,就是腓立比市,而被記載下來的第一場佈道會的第一位決志者,就是呂底亞。
Thumbnail
2022-01-10
2
服侍弟兄中最小的一個綿羊與羊山的比喻 (馬太福音25:31-46) 是基督徒熟悉的一段比喻,也是耶穌基督被記錄下來的最後一篇門徒訓練講義 (24:4-25:46) 的總結。
Thumbnail
2021-12-29
6
七位執事的選立回到經文。為甚麼需要設立執事呢?因為一群說希臘話的猶太人抱怨,他們群體中的寡婦的日常供給被忽略了,於是使徒回應說,他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是不合宜的。使徒以「飯食」概括了「日常供給」。因此,執事的設立不是改善派飯制度,而是回應當時教會內部的兩個問題,一是「日常供給」,二是「被忽略」。
Thumbnail
2021-12-21
4
伴我成長的座佑銘(5): 到那日?不要期望你也有這一天 座右銘,指一些自我激勵的精妙語句。在基督徒的成長路中,深刻地影響著我的座右銘,不是來自甚麼偉人的警世名言,而是伴我成長的屬靈導師,本來一句「言者無心」的話,但透過聖靈的動工,卻成了「聽者有意」,提醒我如何待人接物的座右銘。  到那日?不要期望你也有這一天 光陰似箭,日往月來,無論在工作崗位還是教
Thumbnail
2021-12-15
3
伴我成長的座右銘(4): 不應期望別人充分休息來捱你的訓話 座右銘,指一些自我激勵的精妙語句。在基督徒的成長路中,深刻地影響著我的座右銘,不是來自甚麼偉人的警世名言,而是伴我成長的屬靈導師,本來一句「言者無心」的話,但透過聖靈的動工,卻成了「聽者有意」,提醒我如何待人接物的座右銘。 不應期望別人充分休息來捱你的訓話  當我們禱告時,說「求你將你的道指示我,
Thumbnail
2021-12-09
4
伴我成長的座右銘(3): 別說這個與我無關 初出茅廬時,正值教會進行新舊交替,我和幾位年青人加入了執事,學習在行政角色上服務教會群體。在參與會議時,牧師在會議桌上表達歡迎,然後語重心長地說了一句,「如果有弟兄姊妹找你幫忙,記得別說這個與我無關,不要指點別人找某某,而是要把弟兄姊妹的訴求帶到適當的人面前」。 從屬靈的角度,教會是一個敬拜的群體
Thumbnail
2021-12-07
3
伴我成長的座右銘(2): 這是彼此接納的地方 座右銘,指一些自我激勵的精妙語句。在基督徒的成長路中,深刻地影響著我的座右銘,不是來自甚麼偉人的警世名言,而是伴我成長的屬靈導師,本來一句「言者無心」的話,但透過聖靈的動工,卻成了「聽者有意」,提醒我如何待人接物的座右銘。 「這是彼此接納的地方」 大學時代,遇上一位神學生來到教會實習,被安排擔任我
Thumbnail
2021-12-06
3
伴我成長的座右銘(1): 只能盡上自己的本分 座右銘,指一些自我激勵的精妙語句。在基督徒的成長路中,深刻地影響著我的座右銘,不是來自甚麼偉人的警世名言,而是伴我成長的屬靈導師,本來一句「言者無心」的話,但透過聖靈的動工,卻成了「聽者有意」,提醒我如何待人接物的座右銘。   「只能盡上自己的本分」 中學時代,某一天跟一位團契導師在街上行走,路上
Thumbnail
2021-12-03
5
找緊機遇回應上帝的約瑟從聖經裡小人物中有所領悟   路加福音 23:50-56 (和修本) 有一個人名叫約瑟,是個議員,為人善良正直,卻沒有附從別人的所謀所為。他是猶太的亞利馬太城人,素常盼望著神的國。這人去見彼拉多,請求要耶穌的身體。他把耶穌的身體取下來,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鑿巖而成的墳墓裏;那墳墓從來沒有葬過人。那日
Thumbnail
2021-11-09
2
聚會中睡著了的猶推古從聖經裡小人物中有所領悟  使徒行傳 20:7-12 (和修本) 七日的第一日,我們聚會擘餅的時候,保羅因次日要起行,就為他們講道,直講到半夜。我們聚會的那座樓上有好些燈火。有一個少年,名叫猶推古,坐在窗口上,沉沉入睡。保羅講了多時,少年睡熟了,從三層樓上掉下去,扶起來時已經死了。保羅下去,伏在他身
Thumbnail
2021-11-03
2
是就說是 雅各書的說話智慧 雅各書 5:12 (和修本) 我的弟兄們,最要緊的是不可起誓;不可指著天起誓,也不可指著地起誓,無論何誓都不可起。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免得你們落在審判之下。    雅各的教導顯然承襲自主耶穌的登山寶訓 (太5:33-37)。指著天或指著地起誓,這與猶太人的文化傳統有關,為了實踐「
2021-10-28
3
批評與論斷 雅各書的說話智慧 雅各書 4:11-12 (和修本) 弟兄們,你們不可彼此批評。人若批評弟兄,論斷弟兄,就是批評律法,論斷律法。你若論斷律法,就不是遵行律法,乃是判斷人的。設立律法和判斷人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滅人的。你是誰,竟敢論斷別人呢?   不當的說話帶來殺傷力,為何這些不當的說話從口而出?雅各書第三
2021-10-26
4
頌讚主的那舌頭 雅各書的說話智慧  雅各書 3:9-12 (和修本) 我們用舌頭頌讚那為主、為父的,又用舌頭咒詛那照著神形像被造的人。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裏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泉源從一個眼裏能發出甜苦兩樣的水嗎?我的弟兄們,無花果樹能生橄欖嗎?葡萄樹能結無花果嗎?鹹水裏也不能發出甜水來。   從經文結構的角度,雅各書3:
2021-10-25
3
舌頭就是火 雅各書的說話智慧雅各書 3:b-12 (和修本) 雅各書 3:b-8 (和修本) 看哪,最小的火能點燃最大的樹林。舌頭就是火。在我們百體中,舌頭是個不義的世界,能玷污全身,也能燒燬生命的輪子,而且是被地獄的火點燃的。各類的走獸、飛禽、爬蟲、水族,本來都可以制伏,也已經被人制伏了;惟獨舌頭沒有人能制伏,是永不靜止的
2021-10-23
5
舌頭說大話 雅各書的說話智慧 雅各書 3:1-5a (和修本) 弟兄們,不要許多人做教師,因為你們知道,我們做教師的要接受更嚴厲的審判。原來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我們若把嚼環放在馬嘴裏,叫牠順服,就能調動牠的全身。看哪,船隻雖然甚大,又被大風催逼,只用小小的舵,就隨著
2021-10-22
2
平平安安地去吧 雅各書的說話智慧 雅各書 2:14-17 (和修本) 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甚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甚麼益處呢?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   「
2021-10-21
1
勒住舌頭與虔誠 雅各書的說話智慧雅各書 1:26-27 (和修本) 若有人自以為虔誠,卻不勒住他的舌頭,反欺哄自己的心,這人的虔誠是虛的。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怎樣才算虔誠?或許我們會想到一個跪在神靈面前唸唸有詞的善信,又或許一位每個星期天準時參與崇拜的信徒
2021-10-20
4
慢慢地說 雅各書的說話智慧 雅各書 1:19-21 (和修本) 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要明白:你們每一個人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能實現神的義。所以,你們要除去一切的污穢和累積的惡毒,要存溫柔的心領受所栽種的道,就是能救你們靈魂的道。 適當時候說適當的話,這是一種生活智慧,受個人性格影響,也受生活經
2021-10-2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