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特派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 臺灣上映日期:2021-12-10 二十世紀影業 發行
收看或收聽影音影評:
《法蘭西特派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 (圖片來源:二十世紀影業)
103分鐘的《法蘭西斯特派週報》對於影像或構圖敏感的觀眾而言,絕對是一場非常享受的視覺衝擊;捨不得浪費一秒鐘眨眼,也捨不得一刻閃神思考。除了(被講到爛掉)魏斯安德森極具識別性的置中美學,整部電影處處是驚喜;他用浪漫到破表的口吻,切入各種光怪陸離的事件,嘗試在每幀每畫中帶給觀眾更多視覺衝擊。
觀看《法蘭西特派週報》彷彿閱讀一份內容豐富、文筆犀利且精彩無比的報紙;它承襲《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對過往回憶的致敬,諸如戰後法國、《紐約客》雜誌、文字寫作和平面媒體的黃金年代;但敘事較為雜亂、包羅萬象,並非如過去的作品有著貫穿全片的主軸,反而是將大大小小、細微末枝的瑣碎事物給拼湊成一個完整的電影,宛如一本搜集生活資訊的剪貼簿。
《法蘭西特派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 (圖片來源:二十世紀影業)
他打破了過去我們認定一部電影劇本需要三幕劇的框架,反而用三篇記者的獨立報導,串聯起一個主編在選擇題材、出版報紙的過程,來反應平面媒體的背後是充滿溫度與人文情懷。故事小從城市的更迭、大到學運引發的警民衝突;小至藝術拍賣會,到藝術家的來歷、愛情,到一場綁架案引發的警方和幫派之間的大火拼。最後帶到主編的訃聞,讓這群文字工作者重新思考報社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綜合來看,《法蘭西特派週報》也繼承了《天才一族》般用冷眼旁觀的視角,笑看世界的諷刺口吻;更有《犬之島》或是《月昇冒險王國》充滿童趣的影像以及人物設定。劇情大致上分為闡述「藝術」的價值、「報導中立」對政治文學的影響,以及利用「美食」來比擬一場警匪火拼的過程。電影時不時放一個冷箭,有揶揄、有諷刺,卻也有評論、批判;各種情緒用文字、旁白,堆疊出這部令人回味再三的故事,餘韻無窮。
《法蘭西特派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 (圖片來源:二十世紀影業)
"Just Try To Make It Sound Like You Wrote It That Way On Purpose."
"Maybe with good luck we'll find what eluded us in the places we once called home."
好愛這兩句話:一句從主編的口裡說出,一句從不小心吃下毒蘿蔔的警局廚師口中說出;文字除了傳遞訊息,也傳遞了想法、理念、情緒,甚至是帶有攻擊意味的批判。這些都是在文字後的新媒體(電視、影像、聲音、網路等)出現時,仍舊不變的核心價值。不論是嘗試「刻意寫作」,還是嘗試著在文字中找到歸屬感;它其實都帶出了文字工作者是要忠於自我,還是要迎合閱讀者而產出閱讀者想要讀的東西?
《法蘭西特派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 (圖片來源:二十世紀影業)
特別的是,劇中的第二句話原本被記者刪除,反而最終被主編「救」了回來,並稱之為全篇文章的靈魂所在。但這整篇文章從原本報導美食,變成報導警匪衝突的過程,早已失去了報導原本的初衷,但究竟我們該如何取捨?甚至是在電視專訪以及和主編討論的過程中,看見作者在精挑細選、去蕪存菁的用心,以及作者和閱讀者之間的拔河。文字的力量不容忽視,它的美好更是我們值得追求、值得好好耕耘。
《法蘭西特派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 (圖片來源:二十世紀影業)
因為在現實生活中聽到太多「現在的人文字太多會懶得看」(就像這篇影評一樣);如今看完這部電影,這句話聽起來是多麼可笑。
有趣的是,《法蘭西特派週報》乍看之下散亂,卻散而不漫,因為當你要集結一群生性浪漫且各有特色的文字作家,就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整部電影就是在描述主編如何組織、整理,並且彙整成一份報紙的過程。
《法蘭西特派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 (圖片來源:二十世紀影業)
這不正是文字寫作的精神所在嗎?反觀現在網路資訊發達的年代,文字逐漸不被重視,媒體生產出的文章千篇一律又不容異己,對閱聽者而言不也是一種傷害、一種餵養成麻木不仁的過程嗎?若說《法蘭西特派週報》是對過往回憶的致敬,倒不如說這是一部透過對過往美好的致敬,來反諷現代人盲從快速資訊,卻失去感性溫度的現象。
《法蘭西特派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 (圖片來源:二十世紀影業)
《法蘭西特派週報》
整體執行 4.5
演員表現 4.0
劇本故事 4.0
視覺感官 4.5
節奏掌握 4.0
★★★★
電影預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