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雕塑藝術家黃土水與《甘露水》顛沛流離的歷史,仔細去查然後閱讀才是比較有意義的事情....
不過我最有感覺的是找到塵封許久的雕塑後,協助修復的日籍修復師,同時也具雕刻家身分的 森純一 老師所說的話:
與其一直在意《甘露水》身上被潑濺的墨水,倒不如讓墨漬成為歷史的一部份。正因為經歷這段過程,延續到臺中張鴻標醫師一家兩代人守護她的深遠情感,也才讓這段曾經在台灣土地上發生過的歷史,得以被真實地保存下來。
這次北師美術館的佈展場地非常有意思,環狀的隔牆包圍著雕像,我甚至不好意思在《甘露水》的正面拿出相機,只敢跑去比較高比較遠的位置看她。同時在至高點觀看群眾與《甘露水》的互動也是挺有意思的事情,會發現為數不少的年輕的族群。
不同於過往只能從體制教育中學習世界的美術史,甚至我們一直被餵養著以中華社會為基礎的美學知識,對於臺灣本土的美術家的瞭解,其實是一直有斷層的。然而藝術發展與文化是脫不了關係,透過這些文物被找到進行修復,當代的人們有意識地去補足對臺灣文化的認識,其實才是策展更具時代意義的目的。
題外話是建議要去看這個展覽,一定要多留點時間去B1看《甘露水》紀錄片,並且先上官網預約。北師美術館的預約系統非常強大,完全不像今年幾個熱門展覽的預約制被抱怨檢討的那種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