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 ─ 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展覽| 黃土水與《甘露水》帶給當代臺灣人的對話

【光 ─ 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展覽| 黃土水與《甘露水》帶給當代臺灣人的對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關於雕塑藝術家黃土水與《甘露水》顛沛流離的歷史,仔細去查然後閱讀才是比較有意義的事情....

不過我最有感覺的是找到塵封許久的雕塑後,協助修復的日籍修復師,同時也具雕刻家身分的 森純一 老師所說的話:

「永垂不朽其實是會隨著時間不斷地搖晃變動。」

與其一直在意《甘露水》身上被潑濺的墨水,倒不如讓墨漬成為歷史的一部份。正因為經歷這段過程,延續到臺中張鴻標醫師一家兩代人守護她的深遠情感,也才讓這段曾經在台灣土地上發生過的歷史,得以被真實地保存下來。

raw-image

這次北師美術館的佈展場地非常有意思,環狀的隔牆包圍著雕像,我甚至不好意思在《甘露水》的正面拿出相機,只敢跑去比較高比較遠的位置看她。同時在至高點觀看群眾與《甘露水》的互動也是挺有意思的事情,會發現為數不少的年輕的族群。

raw-image

不同於過往只能從體制教育中學習世界的美術史,甚至我們一直被餵養著以中華社會為基礎的美學知識,對於臺灣本土的美術家的瞭解,其實是一直有斷層的。然而藝術發展與文化是脫不了關係,透過這些文物被找到進行修復,當代的人們有意識地去補足對臺灣文化的認識,其實才是策展更具時代意義的目的。

題外話是建議要去看這個展覽,一定要多留點時間去B1看《甘露水》紀錄片,並且先上官網預約。北師美術館的預約系統非常強大,完全不像今年幾個熱門展覽的預約制被抱怨檢討的那種感受。





avatar-img
Celine 寫在這裡
13.2K會員
648內容數
寫作是一種治療、酒精是靈魂安慰劑;壞品味是一種絕症、懂得生活才是絕佳的處方籤。Celine 寫在這裡,記錄一些關於咖啡、美食、與美學生活的感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eline 寫在這裡 的其他內容
北師美術館的年度大型展覽「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 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現年96歲的草間婆婆,目前好像是住在東京的療養院,據說每天都會移動到工作室,至今仍維持創作畫畫的習慣。 上一回看草間彌生的大型展覽,竟已是10年在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的事情了!!
日本樂團GLAY的主唱TERU另有個藝術家的身份,近年投身繪畫創作並多次在日本參加畫展,今年應邀參與2025台北燈節活動。 這件位在西門町中華路上人行步道上的作品「等待豐收的樹」是以TERU的故鄉北海道函館為靈感,也有他記憶中奶奶家青森縣的蘋果樹,除了他本人有來台參與點燈儀式...
身為台中人,真的是忍不住想抱怨文化層面的城市發展太過遲滯...終於在2024年末,台中又迎來「勤美術館CMP INSPIRATION」的開幕,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已經在這片土地上深耕超過10年,包含花時間養出草悟道的綠蔭,也找來國際級建築師隈研吾來設計操刀,設計出台灣少見的地景式綠建築...
北師美術館的年度大型展覽「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 W Collection & More 1951-2005」。現年96歲的草間婆婆,目前好像是住在東京的療養院,據說每天都會移動到工作室,至今仍維持創作畫畫的習慣。 上一回看草間彌生的大型展覽,竟已是10年在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的事情了!!
日本樂團GLAY的主唱TERU另有個藝術家的身份,近年投身繪畫創作並多次在日本參加畫展,今年應邀參與2025台北燈節活動。 這件位在西門町中華路上人行步道上的作品「等待豐收的樹」是以TERU的故鄉北海道函館為靈感,也有他記憶中奶奶家青森縣的蘋果樹,除了他本人有來台參與點燈儀式...
身為台中人,真的是忍不住想抱怨文化層面的城市發展太過遲滯...終於在2024年末,台中又迎來「勤美術館CMP INSPIRATION」的開幕,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已經在這片土地上深耕超過10年,包含花時間養出草悟道的綠蔭,也找來國際級建築師隈研吾來設計操刀,設計出台灣少見的地景式綠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