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樓的天堂》

2022/01/1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花了兩天時間一口氣追完四樓的天堂,一般我是不大愛這種劇的,怎麼説呢,我總覺得台劇常有兩大特(ㄅㄧˋ)徵(ㄉㄨㄢ):其一是呈現方式像是舞台劇,非要臉部特寫然後宣示性地「演講」台詞,頗有那麼一點不自然,一聽到就出戲;其二就是有部分台劇演著演著彷彿就被烙上「公視出品」的印記,太具啟發性,明裏暗裏非要帶些公眾議題,不過就是吃飯配劇,放鬆放鬆,讓自己日常變得那麼知性太壓抑——還是習慣讓自己對著電視機傻笑。就這點而言我是叛逆的,當同齡的小孩開始閱讀心靈雞湯,會發表自己的看法——憐憫的、憤慨的、勵志的,反對或是認同——我往往無動於衷,真正能打動我的通常微不足道,甚至莫名其妙,可能是一篇不太華麗的文章、市場中因「著時」而賣相健美的食材,或者是塊老派的招牌。
四樓的天堂起初帶給我的第一印象就屬於我對台劇兩大偏見中的後者。說來慚愧,若非女主角和俗女是同一演員,我大概無緣觀賞。
沒有中途棄劇反而令我自己意外,也實在是劇中的角色不論遇到什麼雞零狗碎的疑難雜症都有個推拿師做後盾的主軸使我過分著迷,又羨慕萬分。我也是個酷愛腳底按摩之輩,但現實中的按摩師當然不會聽你告解,只會有一搭沒一搭的放著戲說台灣或玫瑰瞳鈴眼消磨令人昏昏欲睡的午後時光。
有個隨時守候,等你大吐苦水的所在聽著挺療癒的吧。但想想人有時還真不一定是在尋求解套,也不需要旁人指點迷津,雖說當局者迷,但有道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旁人稀裡糊塗地替你想方設法,不過換你一句:「哎呀!你不懂」,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想要個「樹洞」——可以胡言亂語,又不致禍從口出的樹洞。
除了剛開始諮商師女主角遇到瓶頸,加之越到劇末,劇情深掘起推拿師不為人知的往事,越是體悟到其實每位心靈導師背後也或多或少有著自己同樣過不去的坎,道理都懂,只是放到自己身上反而就看不明白了,如此一來,諮商似乎也可以不假外求,只需要找到一方小小天地,一種發洩情緒的形式,換個角度,自己也可以和自己對話,為自己找到解答。
住在自己的小套房,方方正正的房間、四堵牆內其實就我一人,足夠我自言自語,但我仍堅持一週一天的習慣,上最熟悉的咖啡廳,轉換空間,就像是我獨有的秘密基地,讓我可以暫時抽離日常污糟糟的瑣事,換一種方式和自己獨處,替自己療傷,沉澱一週以來所經歷的風風雨雨。
單身女子。一個人。在風城
單身女子。一個人。在風城
單身女子。一個人。在風城 蛋奶素菜鳥🍳。 放風日。一本書📖,吃吃喝喝,從這裡換到那裡。 有一台烤箱,每天早餐吃麵包🍞。 有一只背包,和一雙勃肯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