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3.0 系列 II - 跟著 FinTech 樞紐新加坡學習設計金融服務 (個人金融市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延續之前的《Web 3.0 系列 I - 跟著 FinTech 樞紐新加坡學習設計金融服務 (保險市場)》一文,讓我們繼續來探討 Web 3.0 在個人金融市場的應用吧!

Web 3.0 系列文背景說明

去年 11 月我參加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舉辦的新加坡金融科技節 (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這個金融產業一年一度的盛事在 2021 這屆大會大方展示 Web 3.0 的最新技術,並與來自世界各國的業界人士及青年學子分享這些科技將如何在下個 10 年徹底顛覆金融產業。

本文是這一系列 Web 3.0 文章的第二篇,我將分享從大會 Web 3.0 Knowledge Certificate in Financial Services (Web 3.0 金融產業知識課程認證) 課程得到相關 Web 3.0 在「個人金融」領域的應用及發想。

Web 3.0 金融產業知識課程認證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和 AIDF (Asian Institute of Digital Finance) 亞洲數位金融研究所共同規劃,透過來自超過 60 個國家的專家,將 Web 3.0 的應用分為 3 大模組;分別是 Designing Financial Services (設計金融服務)、Building Financial Services (打造金融服務),和 Sustainable Financial Services (永續金融服務)。本篇屬於第一個模組 Designing Financial Services 的內容。

Web 3.0 在個人金融市場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安排了兩場座談討論 Web 3.0 將如何改變個人金融市場。第一組上場的專家由金融科技公司對上傳統金融機構,邀請到的是金融科技代表—中國科技巨頭騰訊的金融科技業務負責人林海峰 (Forest Lin),及老字號代表—HSBC 的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負責人 Nuno Matos

HSBC 的 CEO Matos 強調「信任」是傳統金融機構得以對抗市場新玩家的重要資產,而騰訊的林海峰先生則是重申金融科技公司的目標並不是取代既有業者,相反的,他們認可金融機構長久以來培養出的專業,發展重點其實擺在透過嵌入式金融方案 (embedded finance) 成為消費者和金融機構間的橋樑。當然隨著近期科技巨頭和金融科技獨角獸積極進入金融服務產業佈局來看,的確很難不把這兩者視為競爭者。

儘管如此,我個人認為至少在未來的 5~10 年,金融機構仍可以打出「絕對的信任」這張王牌保住客戶。加上如同我在另一篇 "What You Need to Know When Using AI and ML for Open Banking" (關於 AI 和 ML 在開放銀行的運用,你不可不知的二三事) 一文所分享的,即便目前客戶大多傾向享受開放金融帶來的便利,普羅大眾仍對分享自身數據有諸多懷疑。

然而,這樣的情況也可能突然急轉直下,尤其是挑戰者們可能運用各種 Defi 去中心化金融方案取得客戶信任,這對出生於行動優先時代的 Z 世代客群可能特別有用。

在下一場座談中,Mastercard 的資深副總裁 Sandeep Malhotra 採訪了日本線上證券交易公司 Monex Group 的負責人 Oki Matsumoto,和 UOB 的集團個人金融服務負責人 Jacquelyn Tan。過程中兩位講者探討了 Web 3.0 對金融生態圈的影響。UOB 的 Jacquelyn 提到了幾個名詞,如全通路銀行業務 (omnichannel banking) 及平台經濟 (platform economy)。

這或許不是新觀念,但我相信若要充分發揮 Web 3.0 在個人金融業務的潛力,金融業者應該全力打造一條順暢的客戶旅程 ,並在接觸外部策略夥伴前打通所有業務和營運流程中的接觸點

Web 3.0 與個人金融小結

在我第一篇文章發出之後,Web 3.0 (或 Web3) 隨著加密貨幣、幣圈、 NFT 等應用及名人的加持越來越常成為媒體爭相報導的新寵兒。

那麼,你自己對 Web 3.0 有什麼想法呢? 個人金融是最貼近一般人日常的領域了,不論是你在銀行的資產、信用往來、消費情況都可能因為 Web 3.0 的到來而產生變化。去中心化的世界不再是艱澀難懂的科技名詞,而可能因為開放金融及 API 的串連讓你的財務決策或交易經驗從此變得不一樣。那麼,你準備好要接受這些改變了嗎?

希望你有從我的文章得到一些啟發,有任何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若想收到最新文章,歡迎追蹤這個帳號;你也可以在這裡閱讀我的其他產業分享。

最後,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透過以下綠界 QR Code 或讚賞公民的 5 下拍手支持我後續的寫作計畫,謝謝。

你也可以在以下這些地方找到我: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everlandseeker.sc

IG: https://www.instagram.com/neverlandseeker/

Twitter: https://twitter.com/neverlandsc

或訂閱我的電子報http://eepurl.com/hKYGSP

Neverlandseeker 的綠界贊助連結

Neverlandseeker 的綠界贊助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everlandseeker SC的沙龍
25會員
46內容數
跟著 Neverlandseeker 走一趟戲劇院跟音樂廳,有時也 stop by 歌劇院,戲劇音樂舞蹈全都錄!
2022/03/02
...突然間,我發現有一堆綠色框框迅雷不及掩耳地把我的創作蓋過去。當時我心想我們這隊是不是要輸了,因為我們這對的畫布被這些病毒似的綠框框弄的慘不忍睹, 幸好,有一位機警的玩家發現了一個漏洞...
Thumbnail
2022/03/02
...突然間,我發現有一堆綠色框框迅雷不及掩耳地把我的創作蓋過去。當時我心想我們這隊是不是要輸了,因為我們這對的畫布被這些病毒似的綠框框弄的慘不忍睹, 幸好,有一位機警的玩家發現了一個漏洞...
Thumbnail
2022/02/24
當談到賦權,所有區塊鏈參與者都可以帶動網絡的發展,因此與其思考如何消滅競爭者,倒不如鼓勵合作。
Thumbnail
2022/02/24
當談到賦權,所有區塊鏈參與者都可以帶動網絡的發展,因此與其思考如何消滅競爭者,倒不如鼓勵合作。
Thumbnail
2022/02/13
如果你平時有在關注支付產業,你可能注意到 PayPal 在最近 2021 Q4 財報會議後股價大跌的新聞。儘管許多分析師歸咎於公司失去了吸引力,我倒是在報告中發現一個有趣的數據,認為行銷領域的人員都可以從中學習。
Thumbnail
2022/02/13
如果你平時有在關注支付產業,你可能注意到 PayPal 在最近 2021 Q4 財報會議後股價大跌的新聞。儘管許多分析師歸咎於公司失去了吸引力,我倒是在報告中發現一個有趣的數據,認為行銷領域的人員都可以從中學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Web3.0 與 AI 正合作塑造下一代的互聯網。"語義網"的 Web3.0 強調去中心化,而 AI 則提供個性化用戶體驗。這結合帶動了智能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DApps)發展和加強數據隱私。整體來看,它們預示著更智能、安全的網絡未來。
Thumbnail
Web3.0 與 AI 正合作塑造下一代的互聯網。"語義網"的 Web3.0 強調去中心化,而 AI 則提供個性化用戶體驗。這結合帶動了智能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DApps)發展和加強數據隱私。整體來看,它們預示著更智能、安全的網絡未來。
Thumbnail
文章會根據以下議題進行說明與介紹,從幾個大面向延伸發展小議題並逐一說明。 去中心化:打破集中化權力造成的失衡與巨嬰壟斷現象,這也是Web 3.0發展的主軸。 2. 反壟斷和隱私保護: 個人資訊掌控於個人手中,中間不會經過平台,因此對個人隱私更為保障。 3. 數據所有權: 我們可以自行掌握數據,並決定
Thumbnail
文章會根據以下議題進行說明與介紹,從幾個大面向延伸發展小議題並逐一說明。 去中心化:打破集中化權力造成的失衡與巨嬰壟斷現象,這也是Web 3.0發展的主軸。 2. 反壟斷和隱私保護: 個人資訊掌控於個人手中,中間不會經過平台,因此對個人隱私更為保障。 3. 數據所有權: 我們可以自行掌握數據,並決定
Thumbnail
大家應該常常看到新聞媒體在報導 #元宇宙 #web 3.0 這些詞語吧 那這些是什麼呢? 從網路前世代開始說起,在以前台灣經濟剛起飛的時代,時常一只皮箱就出發國外進駐一個禮拜,跟客戶進行商業合作。 #Web1.0 #Web2.0 #Web3.0 今天要講的是一個新的世代的交界,它正在發生
Thumbnail
大家應該常常看到新聞媒體在報導 #元宇宙 #web 3.0 這些詞語吧 那這些是什麼呢? 從網路前世代開始說起,在以前台灣經濟剛起飛的時代,時常一只皮箱就出發國外進駐一個禮拜,跟客戶進行商業合作。 #Web1.0 #Web2.0 #Web3.0 今天要講的是一個新的世代的交界,它正在發生
Thumbnail
近期隨著區塊鏈應用越來越多,有些區塊鏈的支持者開始喊出「Web 3.0」的口號。他們認為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將成為新的 Web 3.0,取代因為網路巨頭而過度集中的 Web 2.0,成為眾人的網路。真的如此嗎?我認為,我們應該可以從歷史的角度回過頭來重新思考「去中心化」與「中心化」的關係。
Thumbnail
近期隨著區塊鏈應用越來越多,有些區塊鏈的支持者開始喊出「Web 3.0」的口號。他們認為去中心化的區塊鏈將成為新的 Web 3.0,取代因為網路巨頭而過度集中的 Web 2.0,成為眾人的網路。真的如此嗎?我認為,我們應該可以從歷史的角度回過頭來重新思考「去中心化」與「中心化」的關係。
Thumbnail
因應金融服務數位化與政府政策,目前有越來越多銀行要求員工必須具備科技相關知識與能力,甚至有部分銀行指定行員必須通過金融科技力知識檢定。有鑑於ptt及Dcard上的金融科技力準備心得與重點筆記不多,因此JY在此分享金融科技力的準備筆記,希望幫助考生一次通過金融科技力知識檢定! 通過分數:89.5
Thumbnail
因應金融服務數位化與政府政策,目前有越來越多銀行要求員工必須具備科技相關知識與能力,甚至有部分銀行指定行員必須通過金融科技力知識檢定。有鑑於ptt及Dcard上的金融科技力準備心得與重點筆記不多,因此JY在此分享金融科技力的準備筆記,希望幫助考生一次通過金融科技力知識檢定! 通過分數:89.5
Thumbnail
我個人認為至少在未來的 5~10 年,金融機構仍可以打出「絕對的信任」這張王牌保住客戶。加上如同我在另一篇《關於 AI 和 ML 在開放銀行的運用,你不可不知的二三事》一文所分享的,即便目前客戶大多傾向享受開放金融帶來的便利,普羅大眾仍對分享自身數據有諸多懷疑。
Thumbnail
我個人認為至少在未來的 5~10 年,金融機構仍可以打出「絕對的信任」這張王牌保住客戶。加上如同我在另一篇《關於 AI 和 ML 在開放銀行的運用,你不可不知的二三事》一文所分享的,即便目前客戶大多傾向享受開放金融帶來的便利,普羅大眾仍對分享自身數據有諸多懷疑。
Thumbnail
除了最近特斯拉剛宣布要用客戶的駕駛行為分數來決定其保險費用,在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的保險公司透過 IoV 車聯網紀錄你開車時的一舉一動,或是透過量子計算啟動智慧合約...
Thumbnail
除了最近特斯拉剛宣布要用客戶的駕駛行為分數來決定其保險費用,在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的保險公司透過 IoV 車聯網紀錄你開車時的一舉一動,或是透過量子計算啟動智慧合約...
Thumbnail
如果你了解了去中心化的好處,那麼就會發現 Web 3.0 的重要性了。 Web 3.0:您可能聽說過它,但它是什麼?我們真的需要另一個版本的互聯網嗎?我們已經擁有的互聯網有什麼問題?Web 3.0 將能提供那些現在看不到的好處? 參與區塊鏈項目的人,對於去中心化技術的任何特定應用都可能感興趣。 之所
Thumbnail
如果你了解了去中心化的好處,那麼就會發現 Web 3.0 的重要性了。 Web 3.0:您可能聽說過它,但它是什麼?我們真的需要另一個版本的互聯網嗎?我們已經擁有的互聯網有什麼問題?Web 3.0 將能提供那些現在看不到的好處? 參與區塊鏈項目的人,對於去中心化技術的任何特定應用都可能感興趣。 之所
Thumbnail
銀行擁抱開放銀行時該如何使用 AI 和 ML 處理數據?哪些數據問題應該被考量?閱讀 Neverlandseeker 的文章讓你產生新洞見!
Thumbnail
銀行擁抱開放銀行時該如何使用 AI 和 ML 處理數據?哪些數據問題應該被考量?閱讀 Neverlandseeker 的文章讓你產生新洞見!
Thumbnail
網上銀行:一個創新同監控角力嘅場地 要數銀行內年紀最細嘅部門,網上銀行或數碼銀行應該佔一席位。或者你會以為喺呢個部門入面做嘢好 hip 好 chill 好 Tim Cook ,不過,喺架構龐大、傳統文化根深蒂固嘅銀行入面,要畀創新科技落地生根、開枝散葉,難度遠比你想象中更高。 如果要為銀行進駐網上設
Thumbnail
網上銀行:一個創新同監控角力嘅場地 要數銀行內年紀最細嘅部門,網上銀行或數碼銀行應該佔一席位。或者你會以為喺呢個部門入面做嘢好 hip 好 chill 好 Tim Cook ,不過,喺架構龐大、傳統文化根深蒂固嘅銀行入面,要畀創新科技落地生根、開枝散葉,難度遠比你想象中更高。 如果要為銀行進駐網上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