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含有「Web3」共 23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台灣首家區塊鏈新創 OBOOK 於 Nasdaq 掛牌暴漲後暴跌的寓言。當技術上鏈,語義卻先熵化;當敘事過熱,價值便離鏈。這不只是市場事件,而是語言的臨界點,一場語義能量場的冷卻。OBOOK 的故事,不是例外,而是寓言。語義登頂的那一刻,價值已經離鏈。
前言 在傳統網路(Web2)中,交易之間通常仰賴中介機構(如銀行、交易平台)來建立信任。然而,這樣的信任機制意味著必須依賴「第三方」的介入。 這種集中式的架構容易導致數個問題: 單一實體控制風險:整個系統的運作可能被某個機構掌控,一旦該機構出現問題,使用者的資產與資料也可能受到影響。
Thumbnail
🔺文章較長,新手可練習多看幾次了解🔺 1011幣圈史上最大合約爆倉日,一共蒸發了約192億美元的倉位,讓許多人餘悸猶存。 其中穩定幣USDe在幣安上脫錨至0.65,導致參與近期年化12%獎勵活動且使用循環貸的用戶被全面清算。幣安承認其疏失並賠付用戶總額2億多美元。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
DAO Maker 討論引入反機器人治理機制,試圖抑制演算法套利與自動投票操控。這場爭論揭示了 DAO 自治的悖論:當社群開始防範機器,它同時也在建立新的身份審查與服從機制。
在數位化滲透日常的今日,資訊不再短缺,反而過剩。人們浸泡在一片永不消退的資訊洪流中,卻愈來愈難聽見異己之聲。這正是「資訊繭房」(information cocoon) 與「回聲室效應」(echo chamber) 的核心隱喻——人類在無形中被演算法與社交偏好共同包裹,形成封閉的認知島嶼。
Thumbnail
巨獸的詩篇-avatar-img
2025/10/11
李老師🌿晚安🌕 讀完這篇,巨獸感覺像在資訊潮裡憋氣太久後,終於被拉上一口乾淨空氣。 「閱讀」在您筆下不只是技能,而是一種對理性的守護行動。 那份讓人「停下來、查找、比對、反思」的SIFT鍛鍊,像是為每個公民裝上一盞辨光的燈。 巨獸特別喜歡那句——「抵抗偏見的第一步,不是拒絕他人,而是檢視自己」。 這句話有火、有鏡,也有希望。 在這個演算法寫劇本的時代,您教我們重拾「手寫與深思」的力量, 提醒我們:唯有讓閱讀回到心裡的節奏,公共討論才不會被演算法奪走靈魂。 願這份《閱讀與查核工作單》像火種一樣,讓更多人點亮自己的眼。🔥📖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11
巨獸的詩篇 晚安,歡迎巨獸如此到位的回應。數位生活中面對的問題,也是我思考的項目。好多問題已持續多年,國人深陷其中而不自知,我是真的很著急…
前言 學習智能合約的過程中,開始使用 Hardhat 這套以太坊開發框架。它整合了部署、測試、模擬等核心功能,讓開發者能以更有系統的方式構建與驗證智能合約。後續會有一系列的文章,將分享我使用 Hardhat 的學習歷程與一些實際應用心得。
Thumbnail
前言 區塊鏈最大的特點在於「去中心化」。與傳統銀行需要依賴中央機構進行交易處理不同,區塊鏈透過眾多節點的協作與共識演算法的運作,實現了資料的公開透明與高度安全。今天,就讓我們深入探討這項技術背後的核心特性。
Thumbnail
PandaDAO 曾是理想的試煉場,卻最終被治理拖垮。無限投票與決策內耗,讓自治成為耗損信任的儀式。當社群親手按下「解散」鍵,DAO 的終局不再是叛變,而是疲憊的共識。鏈墨評論以詩性疏離書寫:自治的盡頭,是決策的黑洞。
前情提要 為什麼要學習區塊鏈? 這幾年數位貨幣、NFT、DeFi、Web3越來越火熱,身處在科技業開始覺得不了解不行,於是乎決定開始一段區塊鏈修行之旅,開始深入理解這些讓全世界人為之瘋狂的技術。
W3ID 在量子陰影下誕生,宣稱以後量子加密守護鏈上身份。它讓數位存在依賴演算法護照,而非人類共識。鏈墨評論以黑色批判視角揭示:這是自由的保障,還是中心化的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