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自從 2019 年末開始發生之後,就一直在世界各地流行,期間病毒已產生了多種變形,雖然到目前即使重症發生比例已大幅下降,但對於全世界衛生醫療來說還是很大的威脅。於是除了隔離防疫阻絕病毒之外,想要藉由口服藥,像是
Molnupiravir 與
Paxlovid 與施打疫苗,來減緩與預防病毒影響則是目前醫療主流的方式。目前在台灣有四支疫苗可以使用,從原本施打兩劑到現在追加第三劑,目的就是希望可以加強身體免疫功能對於抵抗冠狀病毒的能力。
目前台灣民眾可選擇施打的四支疫苗分別如下:
- mRNA疫苗(莫德納或BNT)
- 腺病毒疫苗(AZ)
- 蛋白質次單元疫苗(高端)
由於自己是醫療第一線人員,目前疫苗已打了三劑,身邊也有不少朋友已經打過兩劑疫苗,相關單位也正積極宣導有需要的民眾施打第三劑。甚至為了加強疫苗的防護力,也有相關
施打的建議與
混打的選項。雖然第三劑保護力以 mRNA 疫苗效果最高,但可能發生的副作用與不良反應也較常見,這難免也讓人有些擔心。當然在打疫苗後,大家都希望可以順利、舒服的獲得抵抗力,而不影響身體其他功能,但有時候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所以無論在打疫苗前、後,能對疫苗相關副作用與不良反應多點認識與了解是絕對有必要的。
接下來有幾個名詞要先了解,這樣更容易了解後續細節。
常用名詞解釋
疫苗不良品
簡單來說就是疫苗製造、運送或存放過程有出現瑕疵,以致成品中發現不該有的物質或不正常狀態,像是
懸浮物、
異物或變色。有時候會在疫苗
封緘檢驗程序前就被發現,有些則是要實際施打時才會發現,這問題只要相關人員都可以注意,幾乎是可以避免的。
疫苗副作用(Side effect)
是指注射疫苗後產生有害的個別反應,且此反應與疫苗接種之間,在科學上具有合理的因果關聯性。唯副作用通常是事先可預期且常發生、大多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重大危害,而且後續即使不做處理,過幾天也會逐漸緩解消退。像是注射處疼痛、壓痛(通常持續 1、2 天)與疲倦、倦怠以及頭痛,就是常見的 COVID-19 新冠疫苗副作用。
疫苗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疫苗接種異常事件(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
這指的是注射疫苗後,發生任何對健康或生活造成負面影響的事件,這些事件有時序相關(於接種“後”發生),但不一定存在著因果關聯性。以疾病致病機轉觀點來看,必須接種後某段時間發生(具病理可解釋性)且接種者發生機率高於非接種者高(經統計檢定),才能以科學實證基礎上,懷疑或不排除這樣的不良事件可能與因疫苗而引起(具因果相關性)。
特殊(關注)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 of special interest)
簡單來說就是需要事定義特別關注的事件類別,可能與疫苗有潛在因果關係,且後續需進行仔細監測和確認的不良事件。常見是針對與死亡或重大身體傷害相關事件或是衛生單位特別關注的項目。
疫苗不良反應(Adverse reaction)
是指注射疫苗後產生有害的個別反應,而且此項反應與疫苗接種之間,在科學上具有合理的因果關聯性。簡單來說就是相關疫苗不良事件,經過醫療與統計上的分析,確認兩者有因果關聯且需要在臨床上注意的負面反應。這不良反應的程度可大可小,比較嚴重的話會稱為嚴重不良反應(SAR)。在臨床上不良反應有時候很難預測,在施打前也很難確認是否會發生,甚至跟特定體質與身體狀況有關,醫師與民眾保持警覺、密切追蹤很重要。
常見疫苗不良反應
局部反應
注射部位短期反應(施打後七天內發生): 疼痛、壓痛、泛紅(紅斑)、腫脹與硬塊
注射部位延遲反應(施打八天後才發生): 較大範圍泛紅(紅斑)、腫脹、腫痛、硬塊、水泡、脂肪炎
局部淋巴結腫大
全身反應
頭痛、頭暈
全身倦怠、全身痠痛
畏寒、發熱或發燒
食慾改變
腹瀉、噁心與嘔吐
肌肉痛、關節痛、神經痛
顏面神經麻痺、貝爾氏麻痹
特殊反應
多發性神經炎、格林巴利症候群 (AZ疫苗)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 (ITP)(AZ疫苗)
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候群 (TTS)(AZ疫苗)
過敏性休克(mRNA疫苗)*
心肌炎與心包膜炎(mRNA疫苗)**
皮膚相關表現
皮膚癢
多發性紅疹
麻疹樣皮疹
痤瘡樣皮疹
蕁麻疹
紫斑
血管炎
蕁麻疹性血管炎
血管性水腫
多形性紅斑
玫瑰糠疹樣皮疹
凍瘡樣病灶
肢端紅痛症
嗜中性球性皮膚病
圓禿
休止期落髮
皮膚打玻尿酸處腫脹
單純皰疹復發、帶狀皰疹復發
乾癬惡化、扁平苔癬惡化
*以前曾發生過打疫苗過敏或對乳膠、堅果、藥物、麻醉劑與顯影劑過敏者。
**極罕見,常發生在第二劑或年輕男性身上, 於施打後14天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