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

含有「血栓」共 26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為什麼會有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靜脈瓣膜老化、受損,無法防止血液逆流。 年齡增加、久站久坐、肥胖、懷孕、腿部受傷或血栓史,都是高風險因素。 好發於 30–40 歲後,50–60 歲最常見,女性較男性早發生 怎麼知道自己有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出現以下症狀要小心: 1️⃣
Thumbnail
現代人長期居住在都市,且因為生活習慣改變,常常把『蚯蚓』誤以為是『蜈蚣』,所以對他們的印象不太好,其實在中醫上他是珍貴的中藥材,蚯蚓體內的酵素我們俗稱『蚓激酶』,對於我們身體是非常好的。現代人有許多文明病例如:代謝症候群、三高...等常見的文明病,大部分都來自於代謝緩慢或血液循環障礙。血管是輸送養分
Thumbnail
中風治療的演進:血栓溶解與取栓術 中風的治療在過去20年內有了顯著的發展。從最初的症狀診斷後的支持性照護,到現在針對急性期和極急性期的積極介入,大幅改善了患者的長期預後。 血栓溶解劑 (TPA) 的應用 ✅ TPA 的作用機制:組織胞漿素原活化劑 (TPA) 能激活胞漿素原,轉化為胞漿素,
「為什麼不直接做手術呀🤬!!」我聽到寶寶在大吵大鬧!什麼?! 哎呀!我在做夢嗎😳?我被這奇怪的聲音喚醒了…… 「你醒來就好了,別動!」我聽到頌薩克醫生對我說話。 我想說話,才發覺原來我戴著呼吸器…… 「你還得吸一下氧氣,你心臟病發幾乎死掉,現在要在ICU住上一段時間繼續療程……」醫生繼續給
Thumbnail
🔴 急性肺栓塞的發病機制 急性肺栓塞(PE)是一個🔵 雙心室問題,它不僅影響呼吸系統,也影響循環系統。當肺動脈發生急性阻塞時,肺動脈壓力會突然升高,導致右心室(RV)後負荷增加。同時,內皮細胞和血小板細胞因子的釋放也會導致血管收縮,進一步加劇右心室負擔。 🔴 急性肺栓塞的風險分層 急
肺栓塞治療的最新進展 一、肺栓塞的現況與重要性 🔴 肺栓塞 (PE) 和深靜脈血栓形成 (DVT) 的發生率仍然很高,在美國每年約有近百萬例,死亡率也很高。 🔵 因此,提高對肺栓塞的認識並了解最新的診斷和治療方法至關重要。 二、診斷與風險分級的更新 🔵 人工智慧 (AI) 技術
靜脈介入治療在過去十年快速發展,解決了多種靜脈疾病的治療挑戰。然而,過度使用支架的風險和技術操作的挑戰仍然存在。本文探討了靜脈介入手術的最新進展、面臨的倫理問題以及如何改善靜脈疾病的治療標準。為了提升醫療專業人員的認識,建議建立多學科團隊,並加強相關教育培訓。靜脈疾病的管理亟需更多的關注和資源投入。
李任光 醫師 台大醫院 Updates in the Incidence, 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 in Cancer Patients - PE and DVT 癌症
付費限定
2024年八月,國際主流媒體的標題: 紐約時報: 新研究顯示,全球約有 4 億人受到長新冠的影響; 財富健康雜誌: 長新冠是一個價值 1 萬億美元的問題,無法治癒。專家們懇求各國政府醒悟過來。文中一開始稱長新冠幽靈 (the specter of long COVID)。。。
Thumbnail
Vivi Hsu-avatar-img
2024/08/14
新冠一直到現在還是在我們的生活周遭,跟鬼故事一樣,如影隨形😰
付費限定
長新冠或稱為SARS-CoV-2感染的急性後遺症(PASC),是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提醒人們病毒的控制範圍遠遠超出了急性期。想像一下,這是一群由200多種症狀聚集的聊天室,每個症狀都訴說著不同的抱怨,但都圍繞著一個中心主題:心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新冠後遺症(Post COVID。。。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08/07
謝謝小a分享,心臟絕對不可忽略啊!這是一個關於復原力與脆弱性的哀傷故事......
A.H.-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7
❦ 莊小昕 #搞什麼鬼👻👻👻,才剛說新冠八月中脫離高峰,昨天發文完又出現新新聞: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原先預估8月中脫離流行期,但近期下降趨勢變慢,速度不如預期,預計延後至最快在8月下旬脫離流行期。。。"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814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