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膀胱癌,然後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上一篇文章裡,一位60歲男性因為無痛血尿接受膀胱鏡檢查,病理報告確認是膀胱的泌尿上皮癌。
60歲身體健康戒菸20年最近無痛血尿

為什麼是我得膀胱癌—膀胱癌的危險因子

病患得知罹患膀胱癌十分震驚
我們所說的膀胱癌,絕大多數指的是膀胱的泌尿上皮癌,泌尿上皮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都有分布,癌變會成為泌尿上皮癌,位置在膀胱就簡稱膀胱癌。
抽菸是膀胱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
膀胱癌種族上最常發生於白人男性,高峰在60~70歲。抽菸是膀胱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50% case),其次是職業暴露(10% case)—通常是塗料、染料、金屬與石化產品的廠房;染髮、輻射線、血吸蟲也有關聯。飲食上地中海飲食有最低發生率、可多攝取蔬果有抗氧化成分。
空汙也是膀胱癌危險因子
空氣汙染除了與肺癌、肝癌有關以外,近年來也被證實是膀胱癌的危險因子。
馬兜鈴酸是泌尿上皮癌致癌因子
而以往因為藥材辨識錯誤,比利時曾將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材用於減肥,導致著名的中草藥腎病變以及上泌尿道泌尿上皮癌(UTUC)的增加。

很多人這樣嗎—膀胱癌流行病學

很多人得膀胱癌嗎?
膀胱癌好發50歲以上,男性較女性多,約為2.5倍。
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有6.9人。
每年新增案例數約有2000名。
膀胱癌為國人男性罹癌之第8名。
高達78%患者在5年內有復發的危險。
一旦發生轉移,5年存活率只剩5%。
膀胱癌大多數被診斷都是在肌肉侵犯之前
膀胱癌大半被診斷的時候都是非肌肉侵犯型,被診斷的年齡中位數是70歲左右。
每年新增膀胱癌案例數約有2000名
膀胱癌好發50歲以上,男性較女性多,約為2~3倍。

我是第幾期—膀胱癌分期

癌症是第幾期是病友最關心的
所有癌症都是由綜合評分分期
這個時候我們還無法回答到底第幾期。
癌症分期一般是綜合評分—局部+區域+遠端+特有的癌症指標,全部檢查做完才能給病人答案。
膀胱癌的局部分數:根有多深
以膀胱癌來說,局部指的是根有多深,必須經由內視鏡膀胱刮除術後才會由病理科醫師給我們答案。
區域指的是淋巴結的位置與數量,遠端指的是是否有遠端臟器轉移
而區域指的是淋巴結的位置與數量,遠端指的是是否有遠端臟器轉移,可以由影像學給我們答案。
由於內視鏡膀胱刮除手術後會影響影像判讀,我們會先做完影像檢查後盡快進行膀胱刮除。
膀胱可以分為黏膜層(mucosa)、固有層(lamina propria)、肌肉層(muscularis propria),腫瘤的根越深表示局部侵犯越嚴重。
膀胱癌分期—腫瘤侵犯深度
Ta, Tis 膀胱癌只侵犯黏膜層
Ta, Tis 膀胱癌只侵犯黏膜層
Ta, Tis 膀胱癌只侵犯黏膜層
Ta, Tis加上侵犯到基底層的T1合稱非肌肉侵犯型膀胱癌
Ta, Tis加上侵犯到基底層的T1合稱非肌肉侵犯型膀胱癌,佔75的膀胱癌。
膀胱癌只要侵犯到肌肉層,切除膀胱做造口或是用腸道重建膀胱是標準治療,疾病嚴重度和非肌肉侵犯型完全不同等級。
由於經尿道膀胱刮除手術會影響影像判讀結果,我們幫病患安排電腦斷層確定淋巴(N)與遠端(M)轉移情形,隨後立即安排經尿道膀胱刮除手術。

經尿道膀胱刮除手術(TUR-BT)?

像是用加熱的鐵絲刮保麗龍一樣,把膀胱癌組織刮除,並且取得肌肉層樣本作病理分析,手術本身與經尿道攝護腺刮除手術類似,外觀沒有傷口。
近年來也有用雷射減少出血的手術方法。
術後我們立即幫病患進行第一次的膀胱灌注化療。

膀胱癌療程要多久?

療程包含追蹤與膀胱灌注化療

我還能活多久—膀胱癌五年存活率

膀胱癌越早診斷五年存活率越高
(早鳥釋出回答問題,後續將會刪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18內容數
各位好看的皮囊、有趣的靈魂、30公分E奶大家好,在這裡我們用醫學現場的故事,進行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昭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膀胱癌常以無痛血尿表現,好發60-70歲抽菸男性,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有6.9人。每年新增案例數約有2000名。膀胱癌為國人男性罹癌之第8名,高達78%患者在5年內有復發的危險,一旦發生轉移,5年存活率只剩5%。今天要用一個本月新診斷的案例告訴大家早期診斷的重要性。 60歲男性,血尿求診。
台灣四季如夏,尿路結石是常見的疾病,由預防、藥物、手術治療,教你如何與醫師討論治療方案。(本篇為合作頻道—醫聯網 邀稿)
台灣四季如夏,尿路結石是常見的疾病,由預防、藥物、手術治療,教你如何與醫師討論治療方案。(本篇為合作頻道—醫聯網 邀稿)
各位好看的皮囊、有趣的靈魂、30公分E奶大家好,我是泌尿外科專科醫師陳昭安,今天要講一個雞雞流鼻涕的故事。
膀胱癌常以無痛血尿表現,好發60-70歲抽菸男性,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有6.9人。每年新增案例數約有2000名。膀胱癌為國人男性罹癌之第8名,高達78%患者在5年內有復發的危險,一旦發生轉移,5年存活率只剩5%。今天要用一個本月新診斷的案例告訴大家早期診斷的重要性。 60歲男性,血尿求診。
台灣四季如夏,尿路結石是常見的疾病,由預防、藥物、手術治療,教你如何與醫師討論治療方案。(本篇為合作頻道—醫聯網 邀稿)
台灣四季如夏,尿路結石是常見的疾病,由預防、藥物、手術治療,教你如何與醫師討論治療方案。(本篇為合作頻道—醫聯網 邀稿)
各位好看的皮囊、有趣的靈魂、30公分E奶大家好,我是泌尿外科專科醫師陳昭安,今天要講一個雞雞流鼻涕的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尿道炎預防族群及方法 雖然女性在生理結構上會導致感染的機率較高,但其實不代表男性就不會有此問題,以下男女性分別有幾種常見族群: 男性 尿道、膀胱結構異常 淋病導致的尿道炎 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結石 女性 衛生習慣不當 頻繁性行為 更年期已停經 萬中選1的疾病 阿米巴性陰道炎有什
香菸中的刺激性物質,會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受損,進而傷害膀胱血流,誘發逼尿肌過度收縮而產生「膀胱過動」等下泌尿道症狀,引發 頻尿、急尿、漏尿、尿失禁等問題。 抽菸時間越長的人,產生尿急感和逼尿肌「過動」的症狀較為明顯。 女性抽菸者發生「下泌尿道症候群」的機率是未抽菸者的3倍。 有抽菸者的急
Thumbnail
「早期的攝護腺癌沒有症狀!」裘坤元醫師指出,「在台灣,有一半的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的時候就已經是比較晚期的狀況,甚至有三成以上已經轉移到骨頭。」
Thumbnail
「那是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士,因為晚上要起床解尿好幾次而導致失眠,白天上班也常跑廁所,所以來泌尿科檢查。」高偉棠醫師表示,「檢查後確認有良性攝護腺肥大,於是便開始服藥。」
Thumbnail
不是找到肺癌就是成功 經由 LDCT篩檢找到的肺癌,有部分是過去罕見很早期的,它們不見得會快速 長大致病,已知有5分之1屬過度診斷。篩檢是否成功,不是看找到多少肺 癌,而是要證明這些人因篩檢而能延年益壽,一定要與對照組比較死亡率,顯著減少,功過相抵後仍很好才算成功
Thumbnail
經常感到頻尿、急尿、下腹疼痛,要當心間質性膀胱炎。及早接受治療,才能改善生活品質,請蔡青倍醫師來解說。
Thumbnail
男性公敵 #攝護腺癌 介紹與全民普篩 攝護腺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
Thumbnail
根據統計,在台灣因為末期腎臟病而需要洗腎的患者中,有45%是因為糖尿病所引起。糖尿病與洗腎息息相關。長期的高血糖會使腎臟的小血管和腎絲球受損,損壞腎功能,稱為糖尿病腎病變,也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疾病進展,腎臟受損越來越嚴重,可能會出現水腫、蛋白尿、高血
Thumbnail
「醫師,我媽的腎臟功能剩下 40 分,接下來的輔助治療應該要如何進行?」陪著王女士回診的女兒問。 70 歲的王女士因為罹患上泌尿道上皮癌而接受手術,切除一側的腎臟與輸尿管。李建儀醫師指出,由於泌尿上皮癌術後復發的風險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尿道炎預防族群及方法 雖然女性在生理結構上會導致感染的機率較高,但其實不代表男性就不會有此問題,以下男女性分別有幾種常見族群: 男性 尿道、膀胱結構異常 淋病導致的尿道炎 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結石 女性 衛生習慣不當 頻繁性行為 更年期已停經 萬中選1的疾病 阿米巴性陰道炎有什
香菸中的刺激性物質,會導致血管內皮細胞受損,進而傷害膀胱血流,誘發逼尿肌過度收縮而產生「膀胱過動」等下泌尿道症狀,引發 頻尿、急尿、漏尿、尿失禁等問題。 抽菸時間越長的人,產生尿急感和逼尿肌「過動」的症狀較為明顯。 女性抽菸者發生「下泌尿道症候群」的機率是未抽菸者的3倍。 有抽菸者的急
Thumbnail
「早期的攝護腺癌沒有症狀!」裘坤元醫師指出,「在台灣,有一半的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的時候就已經是比較晚期的狀況,甚至有三成以上已經轉移到骨頭。」
Thumbnail
「那是一位五十多歲的男士,因為晚上要起床解尿好幾次而導致失眠,白天上班也常跑廁所,所以來泌尿科檢查。」高偉棠醫師表示,「檢查後確認有良性攝護腺肥大,於是便開始服藥。」
Thumbnail
不是找到肺癌就是成功 經由 LDCT篩檢找到的肺癌,有部分是過去罕見很早期的,它們不見得會快速 長大致病,已知有5分之1屬過度診斷。篩檢是否成功,不是看找到多少肺 癌,而是要證明這些人因篩檢而能延年益壽,一定要與對照組比較死亡率,顯著減少,功過相抵後仍很好才算成功
Thumbnail
經常感到頻尿、急尿、下腹疼痛,要當心間質性膀胱炎。及早接受治療,才能改善生活品質,請蔡青倍醫師來解說。
Thumbnail
男性公敵 #攝護腺癌 介紹與全民普篩 攝護腺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
Thumbnail
根據統計,在台灣因為末期腎臟病而需要洗腎的患者中,有45%是因為糖尿病所引起。糖尿病與洗腎息息相關。長期的高血糖會使腎臟的小血管和腎絲球受損,損壞腎功能,稱為糖尿病腎病變,也是糖尿病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疾病進展,腎臟受損越來越嚴重,可能會出現水腫、蛋白尿、高血
Thumbnail
「醫師,我媽的腎臟功能剩下 40 分,接下來的輔助治療應該要如何進行?」陪著王女士回診的女兒問。 70 歲的王女士因為罹患上泌尿道上皮癌而接受手術,切除一側的腎臟與輸尿管。李建儀醫師指出,由於泌尿上皮癌術後復發的風險
Thumbnail
心情筆記 2024.1.17 #罹癌心得 因環境、食物、生活習慣,癌症罹患率越來越普遍,幾乎每三、四個人就有一個罹癌。經過近二年的罹癌治療,有許多體悟和心得,分享給大家。 癌症已成為普遍的慢性病,只要發現得早,經過治療,大多會痊癒。尤其醫療進步,化療、放療的副作用都減輕許多,聽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