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鬼故事】急診回憶錄06一星急診|刷急診低星評論為何沒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開始寫這篇文章剛好發生「小劉醫師(劉宗瑀)」因質疑百萬YouTuber「許伯&簡芝—倉鼠人」與台北市立動物園合作的影片(封面有台北市長蔣萬安)不中立、有政治立場,導致劉宗瑀醫師兼職的醫院之一—馨蕙馨醫院被網友刷複評出來發聲明的事件。

刷負評對急診,尤其是大醫院的急診,是沒用的

刷負評對急診,尤其是大醫院的急診,是沒用的

本篇文章就是要解釋為何刷負評對急診,尤其是大醫院的急診,是沒用的。

「我上急診自己都給醫院一星好嗎,最好都不要來。」

補上時事佐證資料

劉宗瑀醫師(右方)為「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小說作者,該小說拍攝為同名台劇有上架Netflix

劉宗瑀醫師(右方)為「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小說作者,該小說拍攝為同名台劇有上架Netflix

公視粉絲團稱「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是前瞻計畫產出的戲劇之一

公視粉絲團稱「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是前瞻計畫產出的戲劇之一

馨蕙馨醫院因被網友刷負評發聲

馨蕙馨醫院因被網友刷負評發聲

急診是賠錢單位

醫師的訓練本來也是從低風險低報酬(左下)到高風險高報酬(右上),一個學徒到出師的過程

醫師的訓練本來也是從低風險低報酬(左下)到高風險高報酬(右上),一個學徒到出師的過程

醫院大多數的病人來源有兩種,急診與門診。

部門設立的順序一般是「門診部」→「住院」「門診手術」「住院手術」→「急診」。賺錢以後才會往下一階段擴大規模。

急診賠錢為什麼醫院還要開急診?當然是後續高單價治療賺回來。

醫師的訓練本來也是從低風險低報酬(左下)到高風險高報酬(右上),一個學徒到出師的過程。

但是健保拿走訂價權加上醫材上限等,大家漸漸發現高風險不代表高報酬,反而是報酬有限,風險無限。

因此越來越多人PGY結束後就投入基層或醫美產業。

物質世界的存在,入不敷出就會消滅,無關善惡。

醫院也一樣,只要虧錢就會倒閉

醫院也一樣,只要虧錢就會倒閉

醫院也一樣,只要虧錢就會倒閉。人被殺,就會死。

raw-image

現在有兩間醫院,A財團醫院是醫學中心,B醫院是區域醫院。

而有一個偏鄉覺得自己到A醫院太遠了,B醫院不夠大,因此訴諸政府媒體。

政府因為選舉迫切需要政績,又有些仕紳提前在附近買房套牢,市長就跟市內大型醫院協調在偏鄉接近城市的要衝上設立醫院,這樣既有政績,房價又會漲,也對鄉民有交代,根本是三贏的局面。

這件事最大的受害者是誰?B醫院。

Location, location, location!

B醫院之後缺血被A醫院併購

B醫院之後缺血被A醫院併購

第一種情況是因為選舉將近,所以市長和A 醫院聯合舉辦動土儀式,讓記者拍拍照,後來政黨輪替,A 醫院當然就裝死。

第二種情況是真的給他蓋下去,蓋下去就要自力更生,大家都知道政府補助金隨時可能斷炊,到時候A分院就會變遺棄孤兒,必須自力更生。

但是偏鄉之所以是偏鄉,就是他們的人口養不起醫院。

偏鄉養不起LV, Dior, 連7-11可能都不會去開,醫療不是基本人權,死亡才是。

財團又不是智障,所以他們會設立一個規模相對比B醫院小的,內部人力改用派遣,因為直接讓A分院聘僱會讓業績制的醫生餓死出走,保障薪又養不起。

現在A分院比較近,急診當然直接送A分院,A分院不能處理的當然轉診A總院。

直接把B醫院的水源截斷。

過幾年等B醫院營收下降,付不起薪水醫生跑光,A財團再併購B醫院

送急診還挑醫院阿刁民

送急診還挑醫院阿刁民

B醫院的自救

通常醫院尤其急診高層都會去參加義消活動、給消防局加菜金、協辦到院前救護

隱藏台詞是「到時候有急診記得送我們醫院」

到院前救護課程也是種體驗行銷,告訴EMT「我們醫院可以做這些服務喔!」

所以急診醫師去要好好和人家當朋友知道嗎。

B醫院也嘗試找網軍洗評價,還記得他們都是4-5顆星好評,每則google評論下面都有小編回覆。

醫 師 誓 詞
准許我進入醫業時: 我鄭重地保證自己要奉獻一切為人類服務。 我將要給我的師長應有的崇敬及感戴; 我將要憑我的良心和尊嚴從事醫業; 病人的健康應為我的首要的顧念: 我將要尊重所寄託給我的秘密; 我將盡我的力量維護醫業的榮譽和高尚的傳統; 我的同業應視為我的手足; 我將不容許有任何宗教、國籍、種族、政見或地位的考慮介於我的職責 和病人之間; 我將要盡可能地維護人的生命,自從受胎時起; 即使在威脅之下,我將不運用我的醫學知識去違反人道。 我鄭重地,自主地並且以我的人格宣誓以上的約定。謹誓。

嗯對,如果念誓詞有用,B醫院應該會照三餐念。

但是唸完還是消滅,

但是唸完還是消滅,

錢給到位都好說

天下雜誌曾在2022年報導「直擊台灣一醫難求怪象:最邊緣的大安區,剩一位70歲西醫師駐守」(記者:蕭歆諺 )

台北和台中的兩個大安區,同樣坐落六都,醫病比卻相差百倍。健保開辦27年,醫療資源分布卻更不均,形成難解的惡性循環,是時候重新評估制度,讓偏鄉民眾與小鎮醫師,都不再挫折。

圖片註釋就是答案:台中大安區1.8萬位居民

raw-image


鄉民期待的是什麼醫師?有就好 vs 醫到好

居民的期待是無法滿足的。就算真的想辦法讓家醫科醫師在偏鄉駐診,下一步還是會要求可以看癌症。

誰出錢?

花別人的錢,就是這麼的爽,這麼的理直氣壯
綠島有人會縫傷口就很好了,不然自己舔一舔也會好

綠島有人會縫傷口就很好了,不然自己舔一舔也會好


我當主治醫師以後,常遇到兩種極端的病人。

第一種是趕快拿藥就好,安排所有檢查都不要;

「吃藥沒改善的話距離1.2公里就是彰基總院,我幫你安排攝護腺超音波看一下好不好?

「我不要檢查,你給我開藥就好」

難怪藥局非法包藥這麼興盛。

第二種是下面這種:X先生因為攝護腺癌在三軍總醫院開刀,到追蹤日的時候一個月要從彰化到台北三次,一次是去抽血,一次是去做電腦斷層,依次是回診看抽血和電腦斷層的報告。

好死不死X先生有輸尿管結石和輸尿管狹窄的問題,常常看完三軍總醫院的泌尿科醫師以後當天晚上回我們醫院掛急診或泌尿科夜診,不是尿不出來就是無尿雙側腎積水、急性腎衰竭。

「人家是專門看攝護腺癌的,這種事他不看。」

更慘的是有一次我幫他放完經皮腎造廔管隔天,他坐高鐵去三軍總醫院做電腦斷層追蹤攝護腺癌,經皮腎造廔管直接在檢查台上被扯掉,他還是當晚回來彰化掛夜診要我處理。

「你都已經去三總看泌尿科了為什麼這些事不會順便講?」

「人家教授只看攝護腺癌,沒有在看這個。」

病患是想死在廟裡,不是死在和尚懷裡

還記得我在一星急診服務的時候,有位病人嫌我們等1-2小時太久,要病床沒病床、服務太差,一怒之下退掛跑去B醫院,結果那裡完全沒病人,四個護理師盯著他看,他嚇到之後又跑回我們人山人海的急診乖乖再等一小時。

看來我們的Google評分還有更低的空間

林口長庚醫院轉診故事:

當時我還沒當PGY,內科病房收了位腹痛新病人,電腦斷層後來診斷中空器官破裂,會診一般外科醫師後,外科醫師與家屬解釋建議開刀,家屬想了想還是希望轉診林口長庚醫院,大概覺得在我們這裡開會死掉掉。

於是我就幫病人辦救護車轉診,之後打電話與林口長庚急診醫師交班,還記得對方態度奇差無比。

「我們這裡有一個hollow organ perforation的病人,抽血CT都做了,外科已經建議開刀了,但是家屬覺得在我們這裡開會死掉,想要轉去林口長庚」

林口長庚急診醫師:

「病人有什麼慢性病?他的某項數值是多少?你們會診斷hollow organ perforation嗎?我們這裡沒有床喔?在急診可能會等5天以上?」

回答他所有問題後

「把電話拿給家屬我跟她講!」

五分鐘以後家屬把電話還給我,被急診醫師罵哭,哭哭啼啼的說她們還是要轉。

看來長庚的急診醫師還是挺閒的,可以講電話講這麼久。

當晚社群軟體正妹pgy同學:「今天病人比較少,老師讓我練習好多procedure我好喜歡急診!」

首先急診醫師的薪資結構如前幾篇文章所述是「剝皮者」也就是時薪制,只要撐過上班時間領的錢都一樣,自然是病人越少越好。

而且病人會去是因為廟的名聲「林口長庚」不是因為你,你甚麼屁都不是。

急診醫師的薪資結構是「剝皮者」也就是時薪制

急診醫師的薪資結構是「剝皮者」也就是時薪制

我們已經把這個case賠錢的部分都做完了,正要進入賺錢的療程

我們已經把這個case賠錢的部分都做完了,正要進入賺錢的療程

再來是我們已經把這個case賠錢的部分都做完了,正要進入賺錢的療程(手術)

是基於道義和病人自主才幫忙轉診林口長庚。

無形勝有形,誰怕你一星

急診是無名英雄,所有醫師都是免洗的,病人會來是因為近或是廟大。

病人寧願死在台大北榮急診實習醫生手上,也不願意死在小醫院病房裡。

(至少代表病人努力過嘛)

因此大醫院根本不會鳥你google評論幾分

台大評論1分你就不會去了嗎?還不是摸摸鼻子

大家一起養的急診醫師

另一個故事是病人掛B醫院急診,對方建議他回診泌尿科,但是B醫院一周只有3天有泌尿科,不是每天都有,病人很擔心於是隔天跑來A醫院找我。

也就是急診如果沒有相應的後勤單位,也是會穰病人流失。

有些急診醫師看會診醫師的態度好像覺得是我讓你有飯吃,實際剛好相反,急診是賠錢單位,你是我們養的。

下一篇會講會診的那些破事。

學學別人轉診:下班關機、交A來B、直接丟包

之後自己在醫學中心守急診,會發現有電話交班的是少數,大部分還是救護車載著就來了,有時候交班單還只有ICD編碼

我「這次是為什麼要掛急診?」

家屬&病人「轉診單上面不是都有寫嗎?」

轉診單:「R1010 Upper abdominal pain, unspecified 上腹部痛,未特定 」(以下空白)

另一種是交班了但是來的病人完全不一樣,就不知道是交錯還是有交的沒來,沒交的反而轉診過來。

還有一種是我們常遇到的跟甲交班但是實際接班醫師是乙。

因為急診醫師是時薪制,轉診需要時間,可能救護車到了接受交班的甲醫師已經下班了,他也沒有跟值班乙醫師說。

回頭看林口長庚急診醫師其實可以假裝有聽交班然後說「好,送過來。」等到我們救護車過去他可能也下班了。

他另一個動機是在維護同事權益,減少同事loading

raw-image

他當下自己人的藍圈可能是畫在「是不是長庚急診醫師」

除此之外連醫院也是外人。

馨蕙馨負評事件

回到馨蕙馨醫院被網友刷負評事件,我還是要幫忙緩頰一下,個人下班行為其實和醫院無關,馨蕙馨醫院也是被害者。

去刷醫院負評是不厚道的行為。

畢竟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說過:「沒有人必須為他們的認同道歉」

武漢吹哨人李文亮醫師也說過:「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說過:「沒有人必須為他們的認同道歉」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說過:「沒有人必須為他們的認同道歉」

個人不會看任何醫療劇

個人不會看任何醫療劇

《鋼之煉金術師》作者荒川弘曾在漫畫內頁寫道「我去訪問親自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人們,他們的描述都比電影和書籍更加深刻。其中有一個人說『我不會去看戰爭片』這句話令我印象深刻。」

個人是不會看任何醫療劇的。


【醫院鬼故事】急診回憶錄07急診會診|幹這些垃圾到底會什麼

【醫院鬼故事】急診回憶錄08雲端藥歷|滿口謊言的病人們

【醫院鬼故事】急診回憶錄09器官移植|那些換腎的日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昭安的沙龍
9會員
18內容數
各位好看的皮囊、有趣的靈魂、30公分E奶大家好,在這裡我們用醫學現場的故事,進行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陳昭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13
(1) 【動向】:找接盤俠=宿主。可以讓病患看到下一位醫師的就是滿分的急診醫師 不管疾病有沒有診斷出來,至少你還活著 (2) 【團隊精神】:每個人都是為○而戰,內外關係與上下關係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內是自己人,在○外就是外人。 (3) 【剝皮者】:急診醫師收入不受病人數量與嚴重度影響,也因
Thumbnail
2023/09/13
(1) 【動向】:找接盤俠=宿主。可以讓病患看到下一位醫師的就是滿分的急診醫師 不管疾病有沒有診斷出來,至少你還活著 (2) 【團隊精神】:每個人都是為○而戰,內外關係與上下關係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內是自己人,在○外就是外人。 (3) 【剝皮者】:急診醫師收入不受病人數量與嚴重度影響,也因
Thumbnail
2023/08/31
「你盡量喝,反正現在是你兒子的肝」—成大急診外傷主治醫師 生個兒子去做賊,偷得蟠桃獻母親 急診的重點在於「動向」和「團隊精神」 「動向」—幫病人找到宿主,也就是接盤俠 「團隊精神」—你是不是自己人,有關係就沒關係 對外「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抗中保台」,對內「五族共和」「大家都是台灣人
Thumbnail
2023/08/31
「你盡量喝,反正現在是你兒子的肝」—成大急診外傷主治醫師 生個兒子去做賊,偷得蟠桃獻母親 急診的重點在於「動向」和「團隊精神」 「動向」—幫病人找到宿主,也就是接盤俠 「團隊精神」—你是不是自己人,有關係就沒關係 對外「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抗中保台」,對內「五族共和」「大家都是台灣人
Thumbnail
2023/08/30
急診是一個弱弱相殘的地方,唯一的救贖就是離開,無論對病人、家屬還是醫療人員都是。 和急診的緣分斷斷續續的也持續了十年,終於在今年不爽不要做。 醫學系畢業後,會進行1-2年不等的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 就是在內科、外科、婦產、兒科、急診等各科當免洗人力,之後依專科不同,會接受2到6年不等的住院醫師的
Thumbnail
2023/08/30
急診是一個弱弱相殘的地方,唯一的救贖就是離開,無論對病人、家屬還是醫療人員都是。 和急診的緣分斷斷續續的也持續了十年,終於在今年不爽不要做。 醫學系畢業後,會進行1-2年不等的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 就是在內科、外科、婦產、兒科、急診等各科當免洗人力,之後依專科不同,會接受2到6年不等的住院醫師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後來我便離開了大寮那間醫院,因為實在太累了、工作量繁雜又重、薪水也不高 加上每次晚餐都無法好好吃完,導致胃痛>< 但那間醫院真的是正妹護士海,只是大都結婚了 離開後到一家位於屏東的診所工作 真覺得這間的醫師(老闆)可以排名南部最好老闆前幾名 客氣和善、也從不發脾氣、待人親切 而我在這間診
Thumbnail
後來我便離開了大寮那間醫院,因為實在太累了、工作量繁雜又重、薪水也不高 加上每次晚餐都無法好好吃完,導致胃痛>< 但那間醫院真的是正妹護士海,只是大都結婚了 離開後到一家位於屏東的診所工作 真覺得這間的醫師(老闆)可以排名南部最好老闆前幾名 客氣和善、也從不發脾氣、待人親切 而我在這間診
Thumbnail
都是關於天才醫師,堅持人生價值的故事。 蘇軒醫師,人稱婦科魔人、子宮鏡神手,在大直開了一間「浪漫又任性」的新式診所——大直美迪婦產科。參訪當天,我們體驗了一場「大人版 Baby Boss」活動。這次活動包括七個職務角色扮演:醫師、病患、醫檢師、放射護理師、病房護理師、開刀房護理師和麻醉師...
Thumbnail
都是關於天才醫師,堅持人生價值的故事。 蘇軒醫師,人稱婦科魔人、子宮鏡神手,在大直開了一間「浪漫又任性」的新式診所——大直美迪婦產科。參訪當天,我們體驗了一場「大人版 Baby Boss」活動。這次活動包括七個職務角色扮演:醫師、病患、醫檢師、放射護理師、病房護理師、開刀房護理師和麻醉師...
Thumbnail
作者劉宗瑀 Lisa Liu長庚醫學院畢,長庚醫院外科訓練,現任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與老公蜜蜂先生為國小同學,兩個女兒及三隻狗狗的媽媽,她也是「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電視劇的原型主角。   摘錄自內容簡介 這本書裡的所見所聞,是作者親身體驗,融合了求學、北中南不下五間醫院的所有經歷。
Thumbnail
作者劉宗瑀 Lisa Liu長庚醫學院畢,長庚醫院外科訓練,現任高雄市立聯合醫院外科主治醫師。與老公蜜蜂先生為國小同學,兩個女兒及三隻狗狗的媽媽,她也是「村裡來了個暴走女外科」電視劇的原型主角。   摘錄自內容簡介 這本書裡的所見所聞,是作者親身體驗,融合了求學、北中南不下五間醫院的所有經歷。
Thumbnail
劇情講述了偏鄉醫院醫護人員所面臨的艱辛和壓力,以及在緊急情況下的醫療救援,突出了醫療人員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和對工作的熱忱。劇情寫實,包含一些血腥場景,值得觀看。
Thumbnail
劇情講述了偏鄉醫院醫護人員所面臨的艱辛和壓力,以及在緊急情況下的醫療救援,突出了醫療人員所承受的心理壓力和對工作的熱忱。劇情寫實,包含一些血腥場景,值得觀看。
Thumbnail
短短六集,劇情卻十分緊湊完整,充分揭露醫療體制的畸形以及因此導致的各種問題、弊端。 故事由一場不尋常的惡性高熱為開端,涉入其中的麻醉醫師蕭政勳,為此被迫暫時停職。看似好心的保險員葉建德幫助蕭醫師查出醫院的單挫林竟然是過期品,蕭政勳因此而獲得清白,仁欣醫院院長陳顯榮則為此下台。
Thumbnail
短短六集,劇情卻十分緊湊完整,充分揭露醫療體制的畸形以及因此導致的各種問題、弊端。 故事由一場不尋常的惡性高熱為開端,涉入其中的麻醉醫師蕭政勳,為此被迫暫時停職。看似好心的保險員葉建德幫助蕭醫師查出醫院的單挫林竟然是過期品,蕭政勳因此而獲得清白,仁欣醫院院長陳顯榮則為此下台。
Thumbnail
(1) 【動向】:找接盤俠=宿主。可以讓病患看到下一位醫師的就是滿分的急診醫師 不管疾病有沒有診斷出來,至少你還活著 (2) 【團隊精神】:每個人都是為○而戰,內外關係與上下關係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內是自己人,在○外就是外人。 (3) 【剝皮者】:急診醫師收入不受病人數量與嚴重度影響,也因
Thumbnail
(1) 【動向】:找接盤俠=宿主。可以讓病患看到下一位醫師的就是滿分的急診醫師 不管疾病有沒有診斷出來,至少你還活著 (2) 【團隊精神】:每個人都是為○而戰,內外關係與上下關係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內是自己人,在○外就是外人。 (3) 【剝皮者】:急診醫師收入不受病人數量與嚴重度影響,也因
Thumbnail
山岡市立醫院一等大型醫院,在全國醫療院所的等級中,是數一數二的,所以鄰近縣市的重大病症與急症,都會送往此醫院來救治。 院內的醫療器材也是使用高等級的儀器,醫師與護理師也具有一定的水準,讓前來求診或做健康檢查的病患都能夠信任與安心。 但是在多年前,山岡市立醫院原本只是個三等一般區域醫院,後來在新的院長
Thumbnail
山岡市立醫院一等大型醫院,在全國醫療院所的等級中,是數一數二的,所以鄰近縣市的重大病症與急症,都會送往此醫院來救治。 院內的醫療器材也是使用高等級的儀器,醫師與護理師也具有一定的水準,讓前來求診或做健康檢查的病患都能夠信任與安心。 但是在多年前,山岡市立醫院原本只是個三等一般區域醫院,後來在新的院長
Thumbnail
阿肥看完線上課程後,突然有天想起預約醫師的診所門診, 想去瞧瞧、聽聽,預約後等了五個月,需要事先準備三個月內抽血報告, 初診的費用是一千元,若有購買全套產品可以免掛號費(一萬五千元), 終於在2022/9/30見到王姿允醫生本人,真的很漂亮耶, 護理人員會先測量一些數據,醫生依據抽血報告和數據說明
Thumbnail
阿肥看完線上課程後,突然有天想起預約醫師的診所門診, 想去瞧瞧、聽聽,預約後等了五個月,需要事先準備三個月內抽血報告, 初診的費用是一千元,若有購買全套產品可以免掛號費(一萬五千元), 終於在2022/9/30見到王姿允醫生本人,真的很漂亮耶, 護理人員會先測量一些數據,醫生依據抽血報告和數據說明
Thumbnail
多棟雄偉的醫院大樓,醫院的一樓裡有著許多的醫護人員,周遭擺設著林林總總的醫療儀器,有著專業的氣氛。許多的醫師在急診室裡忙碌的工作著。 身穿著白色防護衣的張先生,在花蓮門諾醫院的急診室裡,辛勤的工作著,不管是病危的病人、生病或是受傷等等的病患,都全力以赴、認真對待。
Thumbnail
多棟雄偉的醫院大樓,醫院的一樓裡有著許多的醫護人員,周遭擺設著林林總總的醫療儀器,有著專業的氣氛。許多的醫師在急診室裡忙碌的工作著。 身穿著白色防護衣的張先生,在花蓮門諾醫院的急診室裡,辛勤的工作著,不管是病危的病人、生病或是受傷等等的病患,都全力以赴、認真對待。
Thumbnail
「我當時候真的是把全台灣所有醫師都得罪光了...」推了堆眼鏡,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說。
Thumbnail
「我當時候真的是把全台灣所有醫師都得罪光了...」推了堆眼鏡,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主任劉偉民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