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自我觀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365計畫並不足為奇,很多人都這麼做。
在我短暫幾年創作生涯中,印象所及也至少做過365甜點計畫以及365夕照拍攝計畫。
一個是每天設計一款甜點,一個是每日在同一面窗戶對著窗外拍攝夕照。公開許諾絕對是讓計畫持續進行的動力與壓力,一日一菓計畫因為是在開店期間做的,每個禮拜都預約額滿的狀態,好些客人從國外回來或是等待超過三個月,沒有停頓與偷懶的藉口,最後結束是因為甜點修行的目的已經達成,經過超過半年的腦力激盪,可以說技藝以及看待甜點的態度都完全轉變,也促成了後來的許多作品更趨完整。而夕照計畫,因為前置作業相對輕盈,所以除了幾天不在住處無法拍攝,這個計畫最終很順利完成了。
然後,現在是這個,一日一圖一文的365生活取樣計畫。
我其中一個身份是甜點師傅,有時也教學,教授別人做甜點的時候,很常告誡學生不要亂改食譜,如果要以一款甜點為基礎,嘗試新的作法,最好一次改一個變因。若不是身經百戰的好手,千萬不要同時改動太多變因,比方說又把砂糖換成蜂蜜,又更動麵粉比例。如此才不會做出一款甜點卻搞不清楚到底是哪裡做對了,又或是哪裡做錯了。
由此我們知道,實驗的基礎在於,真的有進行實驗(笑)。第二是記錄,務必記下自己所有的實驗過程及數據。第三是在單一變因的狀態下一次一次嘗試。最後會藉由有效率的實驗得到有效的結果。
365計畫,就是在變因全部被拘束不動的狀態下,同一個人,同樣的目的和程序,只有時間作為變因日日前進的實驗。這有點像多層次剪紙或是拓印,一層時看不出什麼,五層十層百層最後疊出一個完整的畫面(當然也可能是個很醜的畫面)。實驗目標恆常是自我的觀看,一層一層疊出自我的模樣,最終表現出的細節或許超過人眼能及,如果你是玩攝影的人,看過大相機拍出來的照片裡,連毛孔細部都鉅細彌遺的樣子,大概就能更理解我在說什麼,當然憑藉想像也不是不可以。
我並沒有輕看這一次的365計畫,幾乎可以說計畫才剛開始我就已經被追著跑,每天一張照片,這張照片可以是家居生活裡的任何一樣事物,但如果就只是拿一個東西來拍,不考慮這件事物對我的重要性,只是交差了事,那麼這個計畫場景搭好一天拍完也可以。意義是有,不是我要的。
拍一塊火腿要醃十天,一盆花入鏡前,養在身邊至少三個月了,不讓它死掉只是最最基本的要求,如何每日藉由調整光照、施肥、灑水、位置,讓它開花並且開在對的位置,每張照片都自外而內展現出時間與精神的深度。就著窗邊光,架好腳架就拍,每日拍攝時間不一,色溫微微轉變,甚至騰不出時間顧及白平衡,每張照片的白都不一致,但又怎樣呢?現下準確的白平衡又不能讓我更深入了解自己。
可以想像不久後的未來,我終於必須把每天做的食物往外擴散分享,也因為每天要拍攝的題材,必須要把手腳往外伸,踏進我不習慣的生活與領域,那都在計畫之內。除了自我觀察之外,Transform(改變)這個字很貼近這個計畫的目標,Trans(跨越)+Form(形式)。我對自己做的挑戰並非一無所知( I am NOT a dreamer.)。
可預期的當下,我從臉書的平台,資訊炸裂煙硝味強烈的戰場乍然離開,或許會有幾日仍處於聒噪、自我解釋、躁動、釋放、不安與釐清的狀態,與此同時我也是在為一年後回頭觀看詳細製作資料而絕對不隱瞞分毫。
你種過植物嗎,雖說也有不管怎樣照顧就是死掉的那種情況,但大多數植物都會以照顧者做了多少功課展現出應該有的樣子。從購買之前就要清楚自己的種植環境是否合適,買進後土質、光照、水分、肥料,幾乎可以說所有的植物都像人一樣,各自有各自的脾性。海棠花大概是相對容易的室內花卉,需水少,光照不用太多就能夠生長,略多一點窗邊光就能開花。但如果你是看到土乾了葉子萎了就心驚膽戰的那種人(直昇機父母?),海棠花也能是最傲嬌的一品,略多一點水就爛根,花開與葉凋的時刻常常交錯,一年內花好葉美的時間或許不到半個月。不加理會時,乾燥極限葉子都開始脫落了,卻竄花竄芽。
我在海棠花身上學會放下,懂得笑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0會員
42內容數
身兼甜點師傅、攝影師、雜誌主編等數種角色,棲居海濱數年後,動念紀錄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夏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或許曾經有過一個文明是這樣的,人們將初出生的嬰兒視為最接近神明的化身,成人們膜拜孩童,學習他們看待世界的眼神,聽從他們看似不經心的神啟與箴言,並模仿孩童形象做成雕塑,那些大眼而四肢短小型態扭轉的雕像因而保存下來,成為遺跡。 世代後不能理解神啟的人們,既不能判讀這些雕像,背離了孩童,也遠離了神。
創造人類的普羅米修斯不捨人類受苦,把火傳進人間,因而被主宰世界的宙斯捆綁在高加索山上,飛鷹啄食他的肝臟日日不輟。 那又與我有什麼關係呢?一個名字罷了。 離開的都曾是知音,留下的全都是秘密。 濯米三回,第一回快速倒水,第二三回洗至水清,網篩瀝乾。
2022/02/01 年初一 這只陶瓶約莫是4年前燒製的,捏塑時沒有多想,轆轤上拉製後,隨手抓了一把泥,徒手在規整的瓶身上隨意塗抹。 「你在做什麼?」同行玩陶的朋友見狀大叫。 「想玩玩看!」明明沒有那個想法,卻有點賭氣的聲調。 我似乎也有相似的運命,但日後也有這樣的運氣嗎?
或許曾經有過一個文明是這樣的,人們將初出生的嬰兒視為最接近神明的化身,成人們膜拜孩童,學習他們看待世界的眼神,聽從他們看似不經心的神啟與箴言,並模仿孩童形象做成雕塑,那些大眼而四肢短小型態扭轉的雕像因而保存下來,成為遺跡。 世代後不能理解神啟的人們,既不能判讀這些雕像,背離了孩童,也遠離了神。
創造人類的普羅米修斯不捨人類受苦,把火傳進人間,因而被主宰世界的宙斯捆綁在高加索山上,飛鷹啄食他的肝臟日日不輟。 那又與我有什麼關係呢?一個名字罷了。 離開的都曾是知音,留下的全都是秘密。 濯米三回,第一回快速倒水,第二三回洗至水清,網篩瀝乾。
2022/02/01 年初一 這只陶瓶約莫是4年前燒製的,捏塑時沒有多想,轆轤上拉製後,隨手抓了一把泥,徒手在規整的瓶身上隨意塗抹。 「你在做什麼?」同行玩陶的朋友見狀大叫。 「想玩玩看!」明明沒有那個想法,卻有點賭氣的聲調。 我似乎也有相似的運命,但日後也有這樣的運氣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故事是這樣來的,十數年前,我在高雄某高中任職,一直沒辦法擔任導師,原來某主任(後來遇到性平案件被解聘)對外宣稱,我不善與家長溝通,不能擔任導師。因此,直到我離開那所學校到中港任職,我都因為被封鎖而一直當專任老師。也許,如果我沒有參加台中縣聯合教甄得到第一名,也許,我到現在還留在那所,也許就這樣...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開始玩花的過程,總是會想問親朋好友:"這樣好看嗎?", "那樣美不美?"再則就是網路搜尋很厲害的花藝師或是品牌的照片, 想嘗試看看為什麼自己做不出那樣生動的作品,總覺得自己作品的呈現都很僵硬。 而身旁不是在花窩裡的人,為了不給我喪氣的想法,總是會鼓勵我說:"這樣很棒了!" "我覺得很美啊!"。但偶包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Thumbnail
第三周 計畫 延續上一周,寫下每日預定計畫,並隔天製作一道新料理。 [心]檢查哪些方面出現成效、哪些方面沒有效果。允許自己有調整的空間,直到對了為止。不要逼迫自己,對自己寬鬆一點,讓改變自然地、慢慢地發生。 [身]每天或每隔一天做一道新料理,注意季節變化,了解哪些蔬果是當季
Thumbnail
斷捨離終極核心原則!讓你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在力》4 【本集主題】: 如何與人相處自在(上)?【本集選書】:《自在力》【作者】:山下英子【出版社】: 平安文化 ⭐️物品軸VS自我軸?! ⭐️先確定自己想要什麼!
自從開始種綠豆以後,孩子們開始對種植物產生了興趣。吃蘋果時,拿著蘋果籽想要種;吃葡萄籽時,也拿著葡萄籽想要種。本著多多嘗試著心情,我來者不拒,非常單純地想著反正都是種子,預備好盆栽,放進土,戳個洞,把種子埋進去,再澆水,接受著太陽的滋養,然後就順理成章的覺得種子應該會發芽。 然後,兩個星期過去了,
Thumbnail
挑戰登高101大樓,一般人大約「30-40分鐘」完成,以「終-爬92層」為始,讓我們從一套簡單、可行的「前、中、後」訓練方式「開始」吧! *登高101(前)的訓練 自主訓練: 1、一週三次「戶外」或「跑步機」練習30分鐘2、隨時把握機會練腳力,爬樓梯上班,走路回家 團體訓練: 請加
Thumbnail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享樂適應 #人性 #慣性 #快樂能力 #貪婪 #欲望迴圈 #知足#財務富足 #善用悲觀的力量#斯多噶學派#哲學#生存之道#簡單#快樂#消極想像#借來的 #二分法 #三分法#預防力#風險#失去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故事是這樣來的,十數年前,我在高雄某高中任職,一直沒辦法擔任導師,原來某主任(後來遇到性平案件被解聘)對外宣稱,我不善與家長溝通,不能擔任導師。因此,直到我離開那所學校到中港任職,我都因為被封鎖而一直當專任老師。也許,如果我沒有參加台中縣聯合教甄得到第一名,也許,我到現在還留在那所,也許就這樣...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開始玩花的過程,總是會想問親朋好友:"這樣好看嗎?", "那樣美不美?"再則就是網路搜尋很厲害的花藝師或是品牌的照片, 想嘗試看看為什麼自己做不出那樣生動的作品,總覺得自己作品的呈現都很僵硬。 而身旁不是在花窩裡的人,為了不給我喪氣的想法,總是會鼓勵我說:"這樣很棒了!" "我覺得很美啊!"。但偶包
人不容易區分理想與現實,會高估自己一天的產能,會以為事情要成靠毅力就可以。但實際有操作過的話,都會發現你其實對自己的狀況掌握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而計畫是用來制約你一天的行動,我也很有共感。如果一天沒有計畫,很容易不知道要做什麼,時間就消失在滑社群貼文,隨意逛影片之中了。
Thumbnail
第三周 計畫 延續上一周,寫下每日預定計畫,並隔天製作一道新料理。 [心]檢查哪些方面出現成效、哪些方面沒有效果。允許自己有調整的空間,直到對了為止。不要逼迫自己,對自己寬鬆一點,讓改變自然地、慢慢地發生。 [身]每天或每隔一天做一道新料理,注意季節變化,了解哪些蔬果是當季
Thumbnail
斷捨離終極核心原則!讓你更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在力》4 【本集主題】: 如何與人相處自在(上)?【本集選書】:《自在力》【作者】:山下英子【出版社】: 平安文化 ⭐️物品軸VS自我軸?! ⭐️先確定自己想要什麼!
自從開始種綠豆以後,孩子們開始對種植物產生了興趣。吃蘋果時,拿著蘋果籽想要種;吃葡萄籽時,也拿著葡萄籽想要種。本著多多嘗試著心情,我來者不拒,非常單純地想著反正都是種子,預備好盆栽,放進土,戳個洞,把種子埋進去,再澆水,接受著太陽的滋養,然後就順理成章的覺得種子應該會發芽。 然後,兩個星期過去了,
Thumbnail
挑戰登高101大樓,一般人大約「30-40分鐘」完成,以「終-爬92層」為始,讓我們從一套簡單、可行的「前、中、後」訓練方式「開始」吧! *登高101(前)的訓練 自主訓練: 1、一週三次「戶外」或「跑步機」練習30分鐘2、隨時把握機會練腳力,爬樓梯上班,走路回家 團體訓練: 請加
Thumbnail
#小倉鼠 #社畜逃脫筆記 #自我成長 #財務自由 #PODCASTS #說書 #思考 #筆記#享樂適應 #人性 #慣性 #快樂能力 #貪婪 #欲望迴圈 #知足#財務富足 #善用悲觀的力量#斯多噶學派#哲學#生存之道#簡單#快樂#消極想像#借來的 #二分法 #三分法#預防力#風險#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