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國民黨無法團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2018年韓流退潮後,國民黨無論是支持度、選舉或是公投一直都處在下風,時常一手好牌被打壞,如:面對公投原本四個同意的民意領先,到最後卻被民進黨翻盤、發動罷免結果似乎都不如預期等等,導致落敗的結果很多,筆者認為最大的因素有兩個:一.無法破解民進黨抗中保台意識形態 二.內鬥。如何破解抗中保台,藍營分成兩派說法,一派認為反共的力道要更為強烈,比民進黨還要強硬,爭取選民認同並捨棄九二共識,另一派則認為要把論述講清楚,九二共識就是訂海神針,勇於跟民進黨辯論,需要產出一個大論述與民進黨台獨意識形態對決。依照目前的狀況,似乎藍營除了張亞中教授似乎沒有人願意碰觸這個議題,簡單的說就是在逃避,大家都沒有提出一個實體的作法,2022已到來轉眼一下就2024,越快提出方法備戰才能有勝選的機會,如果只幻想靠政治明星操刀,那結果可想而知了。

理念不合

那麼第二個問題來了,任何政黨都會內鬥,那麼怎麼民進黨的內鬥相較於國民黨為何影響較小,在選舉時刻大家都能夠站在一起?因為民進黨的內鬥都是在"利益"上的內鬥,但國民黨不是,國民黨除了利益瓜葛之外,還有最嚴重的傷是"理念不合",為何理念不合所造成得傷害大於利益分配?利益分配可以慢慢談,若是真的談不攏,還是能一致對外,雙方理念一致有個共通性,分的清楚敵我。但理念發生衝突那麼就很嚴重了,理念不合將會導致分裂,選舉時炮口無法對外,如:2020總統大選時,許多國民黨的學者似乎都不支持韓國瑜,衍生出含淚投韓的說法,如果連國民黨支持者都那麼說了,那麼一般民眾還會支持嗎?再來,我們看看去年九月的黨主席選舉,打自己人真的是有夠兇,互相扣帽子,朱立倫支持者嗆張亞中是紅統、統派大老,張亞中支持者罵朱立倫是藍皮綠骨、民進黨臥底、美國間諜,那時我心想,如果把這些餘力用來思考如何對抗民進黨的攻擊、反萊豬、讓公投通過、提出緩和兩岸關係的方法...等等不是很好嗎?或許有人會說民進黨也很會內鬥阿,看看2019年的蔡英文與賴清德鬧得天轟地裂,可民進黨就是有本事選贏阿,還得到817萬票,創下歷史新高,而國民黨呢?很明顯的沒有本錢這樣分裂,卻還是執意分出韓粉、正藍等等意識形態階級,令我這位年輕支持者感到可惜。

個人希望國民黨沒有分什麼淺藍、深藍,我們大家都是為中華民國好,我們要對抗台獨,維護中華文化、大中華思想、歷史等等,我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但同時也要告訴中共,台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無論從國際法還是歷史,皆沒有理由說中華民國是中共的一部份,同民族,但我們是不同政權。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葉承瑄的沙龍
8會員
19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一位大學生,從小一直都是大家眼中有"學習障礙"的學生,然而到了大學教讀公共事務學系後似乎開竅了,在很多知識方面受到了教授的認可,也讓我對分析時事、政治充滿著熱忱,抱著分享的心態與大家交流,歡迎大家的支持與批評指教。自己很多方面需要加強,希望大家能夠給予我支持或著用文字理性交流。
葉承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28
解到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政策往往都是一體兩面,一個決策,不是大眾所想的那麼簡單,有興趣的人也可以明年報名參加淡江戰略所舉辦的活動,這篇文章並沒有要向大家宣傳什麼,活動細節我也不多說,我主要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在這個營隊中影響我最深的二句話。
Thumbnail
2022/01/28
解到很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政策往往都是一體兩面,一個決策,不是大眾所想的那麼簡單,有興趣的人也可以明年報名參加淡江戰略所舉辦的活動,這篇文章並沒有要向大家宣傳什麼,活動細節我也不多說,我主要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在這個營隊中影響我最深的二句話。
Thumbnail
2021/11/26
去中國化,這個詞,一般是指以前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在文化上的去中國化,希望在經貿上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政治上遠離中國的權威,但筆者認為,基本上我國經貿想要中國化的機率不高,但意識形態上,中美之間的"新冷戰"已發生,就怕惡化成"熱戰",對於這個世界來說都不是好事,需要中美雙方拿出智慧與勇氣共同解決
Thumbnail
2021/11/26
去中國化,這個詞,一般是指以前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在文化上的去中國化,希望在經貿上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政治上遠離中國的權威,但筆者認為,基本上我國經貿想要中國化的機率不高,但意識形態上,中美之間的"新冷戰"已發生,就怕惡化成"熱戰",對於這個世界來說都不是好事,需要中美雙方拿出智慧與勇氣共同解決
Thumbnail
2021/10/30
陳柏惟罷免案23日投票結束,以51.84%的同意率驚險過關。藍綠的下一仗,除了立委補選與年底公投以外,就剩台北林昶佐罷免案了。罷免團體已於10月9日將3萬多份的連屬書送至台北市選委會,若人數符合規定,中選會將宣告罷免案成立。而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要罷掉林昶佐的門檻,有效同意票數須大於不同意票
Thumbnail
2021/10/30
陳柏惟罷免案23日投票結束,以51.84%的同意率驚險過關。藍綠的下一仗,除了立委補選與年底公投以外,就剩台北林昶佐罷免案了。罷免團體已於10月9日將3萬多份的連屬書送至台北市選委會,若人數符合規定,中選會將宣告罷免案成立。而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要罷掉林昶佐的門檻,有效同意票數須大於不同意票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