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國化''的可行性分析

更新於 2024/11/26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去中國化,這個詞,一般是指以前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在文化上的去中國化,希望在經貿上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政治上遠離中國的權威,但筆者認為,基本上我國經貿想要中國化的機率不高,但意識形態上,中美之間的"新冷戰"已發生,就怕惡化成"熱戰",對於這個世界來說都不是好事,需要中美雙方拿出智慧與勇氣共同解決。而本文想探討為世界經貿去中化的可行性與中國面對新冷戰可能的應變。

經貿方面去中化

先說結論,經貿方面去中化的可能性極低,為何呢?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首先,全球勞動分工下極大的提高各國的生產效率,而中國就是這個分工網核心點,想排除中國意味著整張網將破裂,重建不僅花費很長時間,且不可能達到現在的效率,像是一個產品生產被切成許多工序,一個國家僅做其中的一、兩道,所謂的「中國製造」與「日本製造」實際上乃是世界製造中國在全球價值產業鏈中是穩固的。第二,中國擁有強大並牽涉各個產業的生產網路,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如蘋果公司(APPLE)將生產線遷回美國,將損失20個百分點利潤,特斯拉公司若將電動車實現全面國產化,它在上海的成本將比在美國少了20%,深度與廣度結合,增加了中國在全球產業中的地位,降低外國企業離開中國的意願。第三,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成為了吸引外資的重要因素,如在中國的汽車銷量在2019年為2144萬輛,超過2-6名國家的總合,每個企業幾乎都以中國市場為目標。疫情期間,日本政府資助在中國的企業回國設廠,但至今沒有一家廠商回應,美國前總統川普用財政獎勵金吸引企業回國,但始終沒有太多回應,可以顯現出中國在零售市場已超越美國。綜合以上幾點,台灣,亦或是全世界,想要在經貿去中化,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地緣政治與意識形態的新冷戰

經貿去中化沒有發生,但美中在地緣政治與意識型態已形成了一種新冷戰的現象,地緣政治方面,當2010美國時任總統歐巴馬「重返亞太」的那一刻起,美國開始用長臂管轄權的方式插手南海的事務,時不時以自由航行的理由派遣軍隊行駛南海,中國大陸當然不是省油的燈,中國在過去十年裡大大加強在南海的軍事預算,打造一支深藍海軍,目前第三艘國產航母也即將成形,兩邊互相不讓的情況之下,中美兩國在南海發生軍事對抗或是衝突是必然的問題。中國在2014年所開創的一帶一路,直搗美國退縮的亞歐大陸,幫助沿線以及非洲國家改善基礎建設,實現了區域內的互聯互通,然而對於中國影響最大的,是意識形態與西方的巨大差異,往往被西方媒體宣傳為中國在進行威權主義的傳播,如果中國想要國家的影響力,必須要找到與西方意識形態相通的地方。
中國權力發展海軍,在南海主權上不向美國妥協(圖為山東號航母戰鬥群)

意識形態之爭

歷史向來都是由勝利者在撰寫,正當西方的自由民主體制將要稱霸世界時,他們遺忘了正在默默崛起的中國,這個歷史悠久的國度,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文化傳統,把自己納入到西方所希望的軌道上去,前者為「民主政府加自由資本主義」後者為「威權政府加國家資本主義」,此次的新冠疫情更是把雙方的意識形態之爭放大,當西方國家疫情失控時把矛頭指向中國,責怪隱瞞信息。這種責怪很奏效,因為它符合西方關於中國威權體制的固有觀念,也證實了一項國際關係中的理論:外部環境威脅因素可以分散國內施政無能的治理問題。作為對這些批評的反制,中國開啟了「戰狼式」外交,駐外大使和外交官爭相出面講話,與西方國家對嗆。我想中共政權並沒有料到與西方任何國家進行語言搏鬥,最終都會把戰火引到中國體制上面,給西方聯合起來對付中國提供了一個理由,如:要求中國賠償、追究責任等等,美中的關係也越來越糟。
但美中新型冷戰與美蘇冷戰不同,沒有隨時戰爭的可能,四十年的融合,中國與西方之間的經貿聯繫已經形成''互相''的格局。雖然經貿上的相互依賴不能排除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如一次大戰德英),美中貿易戰意味著美國還需要與中國保持經貿聯繫,否則川普可以如早前宣稱的那樣直接中斷與中國的任何聯繫,中美之間存在爆發戰爭的危險。但,這種危險遠較美蘇冷戰時期低了許多,南海是一個可能發生軍事衝突的地方,但是南海對於美國的重要性遠比不上當年的古巴,古巴是美國的後花園,南海則在亞洲,很難想像美國會為南海的控制權與中國開戰。台灣是另外一個熱點,但即使是大家所認為最挺台的川普政府, 也沒有顯示出讓台灣突破中國大陸所設定的底線的決心。台灣是美國牽制中國的一張牌,如果因為突破底線而招致中國大陸的武力統一,美國反而得不償失。

中國可能的應變

自拜登與習近平會面之後,美中關係不會好,也不會差到哪裡去,雙方對於嚴肅的問題沒有達成共識,但紅線到是有畫出來,那就是反對台獨,然而這對中國的名聲,中共若想擺脫長期被攻擊意識形態的困擾,西方在指責中國的時候,背後總是以自由主義體系作為支撐,反觀中國,沒有恰當的理論支撐。中共的理論基礎仍然是馬克思主義,但馬克思主義既不能說明中共在改革開放中取得的成功,且馬思克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但他的時代早已過去,堅守那麼一個西方都不再跟隨的理論,中國能在世界舞台上得到西方的尊重嗎?不可能,因此中共的新論述,必須立足於中國傳統,或許儒家思想是一個可以走的方向,那該怎麼論述呢?習近平若是在意歷史地位,我想在他任內有兩件事必須解決:首先是和平統一台灣,其次是發展出威權體制外的新論述,因此,中國往後十年該怎麼與美國抗衡?未來能夠成為取代美國的霸權嗎?一切決定權在習近平手裡。
avatar-img
8會員
19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一位大學生,從小一直都是大家眼中有"學習障礙"的學生,然而到了大學教讀公共事務學系後似乎開竅了,在很多知識方面受到了教授的認可,也讓我對分析時事、政治充滿著熱忱,抱著分享的心態與大家交流,歡迎大家的支持與批評指教。自己很多方面需要加強,希望大家能夠給予我支持或著用文字理性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葉承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陳柏惟罷免案23日投票結束,以51.84%的同意率驚險過關。藍綠的下一仗,除了立委補選與年底公投以外,就剩台北林昶佐罷免案了。罷免團體已於10月9日將3萬多份的連屬書送至台北市選委會,若人數符合規定,中選會將宣告罷免案成立。而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要罷掉林昶佐的門檻,有效同意票數須大於不同意票
進入正題之前,我們先來定義旗子,什麼是美國的旗子?甘願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滿足美國人的利益,並完全順從美國所要求做的事來犧牲自己的利益,試圖藉此方式來獲得美國政府的政治支持,這些行為定義為美國旗子。
近年有許多網路文章表示,中國流行用語已滲透台灣,中國用語為統戰的一環,民眾應當要適時避免使用,其中又以Reader+''中國用語滲透台灣?從Dcard數據分析''。引來了許多獨派人士認同,人權促進協會副會長沈柏洋與基進黨更表示要大家注意中國用語,宣導文字作為文化統戰工具的危險。但筆者我不免就有了一個
澳洲總理莫里森,自2018年開始與美國川普政府合作,自願成為圍堵中國的一員,且站在先鋒的位置,如:對華為的設限,不准南太平洋國家使用華為電纜。拉攏美、日、印四方組成菱形包圍圈,澳大利亞國防部部長甚至揚言要與中國大陸血戰!言語上指控中國大陸人權、疫情等等的問題,到現在為止,澳洲對於中國一樣擺出強勢的姿
前幾天看到一則非常有趣的報導,我國立法院院長游錫堃在接受陳水扁總統訪問時說到:''只要台海發生戰事,那麼美國必定會與台灣建交''。其實筆者一開始非常的難以置信,沒想到一個立法院長會講出這樣的言論,但看了影片之後真的啞口無言,當然院長也有院長的專業我無可否認,不過我想美國無論如何是不會與中華民國建交的
德國總理梅克爾即將在今年即將卸任總理身分,在今年九月卸任以前,美國看上了這為在歐盟地位極高又具有影響力的領導者,邀請在今年7月15日到訪美國予拜登會談,美國意圖很明顯,就是要拉攏德國的領導者歐盟抗中。但結果似乎沒那麼沒滿。
陳柏惟罷免案23日投票結束,以51.84%的同意率驚險過關。藍綠的下一仗,除了立委補選與年底公投以外,就剩台北林昶佐罷免案了。罷免團體已於10月9日將3萬多份的連屬書送至台北市選委會,若人數符合規定,中選會將宣告罷免案成立。而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規定,要罷掉林昶佐的門檻,有效同意票數須大於不同意票
進入正題之前,我們先來定義旗子,什麼是美國的旗子?甘願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滿足美國人的利益,並完全順從美國所要求做的事來犧牲自己的利益,試圖藉此方式來獲得美國政府的政治支持,這些行為定義為美國旗子。
近年有許多網路文章表示,中國流行用語已滲透台灣,中國用語為統戰的一環,民眾應當要適時避免使用,其中又以Reader+''中國用語滲透台灣?從Dcard數據分析''。引來了許多獨派人士認同,人權促進協會副會長沈柏洋與基進黨更表示要大家注意中國用語,宣導文字作為文化統戰工具的危險。但筆者我不免就有了一個
澳洲總理莫里森,自2018年開始與美國川普政府合作,自願成為圍堵中國的一員,且站在先鋒的位置,如:對華為的設限,不准南太平洋國家使用華為電纜。拉攏美、日、印四方組成菱形包圍圈,澳大利亞國防部部長甚至揚言要與中國大陸血戰!言語上指控中國大陸人權、疫情等等的問題,到現在為止,澳洲對於中國一樣擺出強勢的姿
前幾天看到一則非常有趣的報導,我國立法院院長游錫堃在接受陳水扁總統訪問時說到:''只要台海發生戰事,那麼美國必定會與台灣建交''。其實筆者一開始非常的難以置信,沒想到一個立法院長會講出這樣的言論,但看了影片之後真的啞口無言,當然院長也有院長的專業我無可否認,不過我想美國無論如何是不會與中華民國建交的
德國總理梅克爾即將在今年即將卸任總理身分,在今年九月卸任以前,美國看上了這為在歐盟地位極高又具有影響力的領導者,邀請在今年7月15日到訪美國予拜登會談,美國意圖很明顯,就是要拉攏德國的領導者歐盟抗中。但結果似乎沒那麼沒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中國經濟現狀,消費內需疲弱,只想依靠產能過剩「新三樣」外需支撐!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歐美祭出關稅壁壘!WTO總幹事警告全球面臨崩潰!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全球造成「中國衝擊2.0」,貿易關稅戰終將不可避免! 馬克‧吐溫(Mark Twain):歷史不會重演,但像文章的押韻一樣,類似的事件還是會再度發生!
Thumbnail
所以,這一切都要怪中國,又一個逢中必反?看看,咒語用到最後自己都中咒了。 不是怪中國,是中國本身即是問題,就算中國完全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一切遵從信用慣例,一樣會出事。量體過大,就注定今天的局會出現,除非當年是有限度改革開放,或是已開發工業國家,非常緩慢且有限的放出技術。
Thumbnail
李強達沃斯論壇致詞時,按中醫理論,不能下猛藥的,應慢慢調理,使其基礎逐步得到恢復。謝田教授表示,李強變相承認中國經濟已病入膏肓,陷於絕望。因對中國經濟前景失去信心,外商台企已陸續紛紛撤出中國! 相對的,黃仁勳旋風強化台灣成為AI核心地位,台灣繁榮與全球科技中心角色才正要開始,千萬要把握住此空前機會!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中國產能過剩,威脅到全球經濟,為應對中國的產業過剩,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呼籲,美、歐須以戰略性方式應對。中國產能過剩,恐影響市場失衡、貿易衝突、金融風險等全球風險! 美國經濟也面臨衰退,世界頂尖經濟學家呼籲,多儲備點現金。就貨幣政策言,還沒糟到因失業率上升或通膨降低而進行降息前,仍稱穩定,無庸過度擔憂。
Thumbnail
本文解析《決勝矽紀元》觀點,探討了黃欽勇討論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以及半導體產業在中美競爭下的地位。同時,也提到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特色,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和去全球化現象,討論了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文章內容涉及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半導體產業佈局和發展戰略。
Thumbnail
美國總統拜登宣佈 針對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板、鋼鐵等8項中國製造產品提高關稅。國際貿易基金(IMF) 警告世界貿易正分裂成對立的陣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放緩,最壞情況下全球經濟可能損失7%的GDP。 美中貿易戰風雲再起,值此之際,回顧世界貿易戰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誠值得注意。
Thumbnail
2023/11/23 美方分析指出,由於大陸經濟嚴峻,美中經濟差距從縮小轉向拉大,東升西降不再樂觀。美國對華「競勝」基於這種新判斷,將走向「箱型管理」,即下不破底:會有衝突,但絕不意外開戰;上不觸頂:可有合作,但不讓中國重新縮小差距。同時,中國也逐漸形成對美雙底線政策,一樣是上不破頂,絕不讓...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中國經濟現狀,消費內需疲弱,只想依靠產能過剩「新三樣」外需支撐!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歐美祭出關稅壁壘!WTO總幹事警告全球面臨崩潰! 中國產能過剩傾銷全球造成「中國衝擊2.0」,貿易關稅戰終將不可避免! 馬克‧吐溫(Mark Twain):歷史不會重演,但像文章的押韻一樣,類似的事件還是會再度發生!
Thumbnail
所以,這一切都要怪中國,又一個逢中必反?看看,咒語用到最後自己都中咒了。 不是怪中國,是中國本身即是問題,就算中國完全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一切遵從信用慣例,一樣會出事。量體過大,就注定今天的局會出現,除非當年是有限度改革開放,或是已開發工業國家,非常緩慢且有限的放出技術。
Thumbnail
李強達沃斯論壇致詞時,按中醫理論,不能下猛藥的,應慢慢調理,使其基礎逐步得到恢復。謝田教授表示,李強變相承認中國經濟已病入膏肓,陷於絕望。因對中國經濟前景失去信心,外商台企已陸續紛紛撤出中國! 相對的,黃仁勳旋風強化台灣成為AI核心地位,台灣繁榮與全球科技中心角色才正要開始,千萬要把握住此空前機會!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中國產能過剩,威脅到全球經濟,為應對中國的產業過剩,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呼籲,美、歐須以戰略性方式應對。中國產能過剩,恐影響市場失衡、貿易衝突、金融風險等全球風險! 美國經濟也面臨衰退,世界頂尖經濟學家呼籲,多儲備點現金。就貨幣政策言,還沒糟到因失業率上升或通膨降低而進行降息前,仍稱穩定,無庸過度擔憂。
Thumbnail
本文解析《決勝矽紀元》觀點,探討了黃欽勇討論中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以及半導體產業在中美競爭下的地位。同時,也提到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特色,以及全球供應鏈的重組和去全球化現象,討論了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文章內容涉及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半導體產業佈局和發展戰略。
Thumbnail
美國總統拜登宣佈 針對電動車、鋰電池、太陽能板、鋼鐵等8項中國製造產品提高關稅。國際貿易基金(IMF) 警告世界貿易正分裂成對立的陣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放緩,最壞情況下全球經濟可能損失7%的GDP。 美中貿易戰風雲再起,值此之際,回顧世界貿易戰史,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誠值得注意。
Thumbnail
2023/11/23 美方分析指出,由於大陸經濟嚴峻,美中經濟差距從縮小轉向拉大,東升西降不再樂觀。美國對華「競勝」基於這種新判斷,將走向「箱型管理」,即下不破底:會有衝突,但絕不意外開戰;上不觸頂:可有合作,但不讓中國重新縮小差距。同時,中國也逐漸形成對美雙底線政策,一樣是上不破頂,絕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