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yranny of Merit - Michael Sandel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網絡圖片

網絡圖片





「你為什麼能夠考進哈佛?」Michael Sandel 在課堂裡問了他的學生。

學生們的答案都是努力讀書、參加各種活動、奪得很多獎項、成就之類,沒有任何一個學生答是因為自己比較幸運。當然,能考進哈佛大學的學生都算是人中龍鳳,他們的答案都不讓人意外,但他們的答案都反映著一種美國的態度(我估計全球很多地方也有類似的信念)—一個人的成功來自於他自身的努力(you are your own making),而他的成就則取決於他的才能(go to where your talent takes you)。學生們的答案很合理,如果教授在課堂提出同一個問題,我應該也會答同樣的答案。當朋友每晚玩LOL的時候,我就是在讀書。朋友在節日聚會時,我就是在家準備考試。如果說是因為自己的努力才能考進大學也不算誇張吧,但Michael Sandel指出這種說法其實是忽略了運氣的成份。他的論點是有點像道德運氣(moral luck),我們的成就其實是取決於一些我們不能控制的外來因素,而正正就是這些不可控因素決定了結果。以那些哈佛學生為例,如果他們不是出生在美國,即使他們的學術水平依舊出眾,他們考進哈佛大學的機會也會大大降低,但他們是不能控制自己的出生地,那麼他們能考進哈佛大學便或多或少是由運氣所影響,那他們就不應該將考進哈佛大學的功勞都歸於自己。類似的論點亦可應用在自身的天賦,他們出生時不可以選擇自己天賦,如果他們的天賦都在畫畫方面,那麼他們考進哈佛大學的機會也會降低。

有人也許會說,他們就是透過控制可控制的因素(例如讀書)來考進哈佛大學,那他們將功勞歸於自己也許不是錯的,但這個論點其實是很弱的,用彩劵中獎為例,我們可以說中獎者透過控制可控制的因素(走進某個彩券投注站購買「那張」彩劵)而因此總結中獎是歸功於中獎者的付出嗎?當然,讀書的運氣成份不如彩劵那麼大,所以很多人往往忽視了這個「運氣成份」。

除了運氣的部分,Michael Sandel也指出這種態度的黑暗面,如果一個人的成功是歸功於一個人的努力,那麼一個人的失敗也要歸咎於他的不努力(one is responsible for his failure),他同時指出這種態度對社會的影響很大。

首先,這是一個讓人氣餒的(demoralizing)態度。成功的人往往是社會的少數,而成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第2名的人是比第1名失敗),如果我們的(相對)失敗是我們自己所致,那我們便不能為自己的失敗開脫。這種將成敗都歸因於自己的心態就是他書題所寫的Tyranny of Merit (優越的霸權)。如果我畢業後找不到工作,那就是因為我的職業生涯規劃出了問題、考試成績、面試不好等等,而忽略了一些不可控制的因素導致失敗,例如環球經濟環境。

其次,這種態度可能讓人變得自私。如果我的財富是因為靠自己的努力和天份而獲得的,那我根本沒有理由將財富的一部份分給社會,一些窮困的人根本不值得(deserve)分享或擁有我努力的成果。當這種心態成為社會普遍的現象時,財富不均的問題將會更加嚴重。

雖然說了這麼多缺點,祟優的態度其實也是在社會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功用—它可以讓資源分配更有效率。如果我們要動手術,最公平的方法是在街上隨機抽一人動刀,但這是沒有效率的,因為手術失敗率很高。最有效率的方法是找一個最有能力的人(醫生)動刀,這種挑選方法一方面讓手術成功率提高,另一方面亦可以降低所需的時間(因為醫生比其他人更擅長動手術,所花的時間便更少)。

Michael Sandel接下來提出了一些方法,包括改革美國大學入學試SAT的考核方法,以減輕年青人受這種崇優(meritorious)的心態的影響,雖然我不知道他的方法有沒有效,但他的方法相信也只適用於美國。

現今這個社會都很推崇「透過自己努力才獲得成功」這種吸引人的說法,Michael Sandel寫這本書的最大目的是要喚醒大眾,特別是年輕人,失敗者並不全因他不努力而失敗,有些時候我們就是要活在未知和不可控因素之中,碰到失敗者,不要批評,嘗試理解、同情和接受,這才是一種對社會有益的態度。

最後我想借一張卡通作總結。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https://www.boredpanda.com/privilege-explanation-comic-strip-on-a-plate-toby-morris/?utm_source=google&utm_medium=organic&utm_campaign=organic

https://www.boredpanda.com/privilege-explanation-comic-strip-on-a-plate-toby-morris/?utm_source=google&utm_medium=organic&utm_campaign=organic


PS 我十分喜歡這個作者,他在這本書還有更深入的分析,我建議各位也看一看這本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睇咗啲咩的沙龍
3會員
13內容數
這專題記錄我在閱讀案例時的一些筆記和分享一些有趣或對香港或普通法發展很重要的案例。 注:這專題只作學習和分享用途,本人並無意圖就任何事件提供法律意見,如有需要,請讀者另聘相關專業人士尋求獨立法律意見。
2022/07/02
近年來,加密貨幣(Cyrptocurrency)的交易越來越普遍,但很多地方也沒有法例監管加密貨幣的買賣,有學者分析了監管加密貨幣的三個難處...
Thumbnail
2022/07/02
近年來,加密貨幣(Cyrptocurrency)的交易越來越普遍,但很多地方也沒有法例監管加密貨幣的買賣,有學者分析了監管加密貨幣的三個難處...
Thumbnail
2022/06/29
在香港,律師可以被分為兩種 — 事務律師(solicitor) 和訟務律師(barrister-at-law)。雖然他們可以被統稱為律師,但他們其實是沒有從屬關係,他們同樣是專業的律師,執業時同樣需要遵守專業守則,他們的分別在於不同的工作範疇。
Thumbnail
2022/06/29
在香港,律師可以被分為兩種 — 事務律師(solicitor) 和訟務律師(barrister-at-law)。雖然他們可以被統稱為律師,但他們其實是沒有從屬關係,他們同樣是專業的律師,執業時同樣需要遵守專業守則,他們的分別在於不同的工作範疇。
Thumbnail
2022/06/28
香港的法律制度是奉行普通法(Common Law),但「普通法」其實是有三重含意,我們不能單從「普通法」三字來判斷它的準確意思。
Thumbnail
2022/06/28
香港的法律制度是奉行普通法(Common Law),但「普通法」其實是有三重含意,我們不能單從「普通法」三字來判斷它的準確意思。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