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孩子或是工作發展,怎麼選。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那天在天母,看著在沙坑專注玩耍的孩子。我的雙眼呆滯。還好,我可以把握時間來運動,拉拉腿之類的伸展,還能看看周遭發生什麼新鮮事兒。

---

看來是法國小孩子?看起來三歲,他是由保母帶來公園玩的。保母也有同伴,她們各自帶著僱主的孩子來到公園。她們彼此聊天,孩子們彼此玩耍。

孩子想尿尿,保母順手牽起孩子,帶他到旁邊的樹叢,直接方便的解決。粗暴、卻有效,即使廁所在五分鐘即可抵達的地方。我想,一個三歲小孩是很難忍住尿意,尤其是在他不知道憋了多久之下,因為他正在專注玩沙。

只是,孩子的父母能允許這件事情發生嗎?等到孩子再大一點,或是工作忙碌的父母有空閒之餘,父母親自帶這孩子再走進公園。那時候孩子有尿意就近方便,因為曾經這樣被「示範」過,所以他學會了在樹叢方便。父母親眼看見這一幕,能接受自己的孩子這樣粗魯嗎?我想沒有親自走過,是體驗不到的,那時得到的只是輕率的反應,而孩子只會一頭霧水搞迷糊罷了。

可能是我有『外國月亮比較圓』的迷思吧?

我看見,另外兩組媽媽,也是歐洲人可能是北歐人因為皮膚很白?

她們在著小孩到沙坑,她們抱著孩子站在保母組的孩子旁邊。用著很詭異的眼神看著她們,起先是看孩子,再來是看保母,輪流打量一番。

後來,她們就抱走自己的孩子,她們的孩子甚至連砂子都沒碰到。

---

或許,她們也存在著階級意識?也或者,這些保母的方式她們早有耳聞。簡單、粗暴有效率。

教育是由照顧者帶起的頭,如果這些金髮碧眼的孩子,是由地區的文化習俗影響之中成長。他們還會有辦法傳承父母的文化傳統嗎?

最簡單的如廁,也是三歲時期的教養細節,卻也是堆疊的重要一環。

教育是否能由他人替代?老師、保母,究竟能給予孩子什麼樣的發展。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蝦米的沙龍
4會員
69內容數
對書中內文有所感受並紀錄,為了幫助自己加深對於文字印象。
黃蝦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10
我聽見…後方傳來一陣陣怒吼聲。
Thumbnail
2024/06/10
我聽見…後方傳來一陣陣怒吼聲。
Thumbnail
2024/06/09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喜歡去森林裡,聽見不是人的聲音,那究竟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4/06/09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人喜歡去森林裡,聽見不是人的聲音,那究竟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3/03/21
這些靠近神的故事,讓旁人能『理解』我在說什麼。
2023/03/21
這些靠近神的故事,讓旁人能『理解』我在說什麼。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帶去公園的腳踏車,別的小孩可以自己跑來騎嗎? 你帶去公園沙坑放的小玩具,別的小孩在玩之前要先問過你嗎? 德國的遊戲場少見警告標語或是明確的適合年齡標示,反正就是「敢玩就玩、安危自負」。適合不同活動力的兒童的遊戲器材設計,讓孩子可以充分探索、挑戰體能。
Thumbnail
你帶去公園的腳踏車,別的小孩可以自己跑來騎嗎? 你帶去公園沙坑放的小玩具,別的小孩在玩之前要先問過你嗎? 德國的遊戲場少見警告標語或是明確的適合年齡標示,反正就是「敢玩就玩、安危自負」。適合不同活動力的兒童的遊戲器材設計,讓孩子可以充分探索、挑戰體能。
Thumbnail
前言 影片上有個母親守著兩個幼兒,背負大筆欠債,艱苦渡日… 兵慌馬亂般的餵食 單單看到”守著兩個幼兒"心裡就特別有感。不要說兩個了,一個就有得忙了。你看過幼童吃飯嗎?他們有自己的一套餐具,剪刀,叉子,碗,圍巾,餐桌,水壺…。菜上來前,上述裝備必須先就定位;菜上來了,馬上有人—通常是媽媽—指點什麼可以
Thumbnail
前言 影片上有個母親守著兩個幼兒,背負大筆欠債,艱苦渡日… 兵慌馬亂般的餵食 單單看到”守著兩個幼兒"心裡就特別有感。不要說兩個了,一個就有得忙了。你看過幼童吃飯嗎?他們有自己的一套餐具,剪刀,叉子,碗,圍巾,餐桌,水壺…。菜上來前,上述裝備必須先就定位;菜上來了,馬上有人—通常是媽媽—指點什麼可以
Thumbnail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看見童年的痕跡,一種普遍的童趣,叮噹迴繞在異時空的過去與現在。
Thumbnail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我看見童年的痕跡,一種普遍的童趣,叮噹迴繞在異時空的過去與現在。
Thumbnail
小小幼生上學囉 兩歲半的孩子希望他可以做到怎樣的學習成果?別想,只要進教室不哭不鬧就好。 班上來了兩個兩歲半的孩子。 第一天來,就演一齣難捨難分的劇情,媽媽將幼兒塞進我懷裡,快速的上車離開,幼生卻是一隻手伸出去,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大喊「我要媽媽,我要媽媽」,真的好可憐,這麼小就要離開父母身邊。
Thumbnail
小小幼生上學囉 兩歲半的孩子希望他可以做到怎樣的學習成果?別想,只要進教室不哭不鬧就好。 班上來了兩個兩歲半的孩子。 第一天來,就演一齣難捨難分的劇情,媽媽將幼兒塞進我懷裡,快速的上車離開,幼生卻是一隻手伸出去,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大喊「我要媽媽,我要媽媽」,真的好可憐,這麼小就要離開父母身邊。
Thumbnail
孩子的言行舉止和三觀的培養,就是在每天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經由大大小小事件的影響、在這些過程中慢慢累積而長大…
Thumbnail
孩子的言行舉止和三觀的培養,就是在每天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經由大大小小事件的影響、在這些過程中慢慢累積而長大…
Thumbnail
那天,在天母,我看著在沙坑專注玩耍的孩子。
Thumbnail
那天,在天母,我看著在沙坑專注玩耍的孩子。
Thumbnail
我興奮問:「寶貝,你做了什麼好事? 跟媽咪分享。」他回答:「我也不知道,只有老師才知道」
Thumbnail
我興奮問:「寶貝,你做了什麼好事? 跟媽咪分享。」他回答:「我也不知道,只有老師才知道」
Thumbnail
「小孩3歲多,已經完成如廁練習,白天戒尿布了,但是常常憋尿然後尿溼褲子,提醒孩子去上廁所就生氣,尿溼了又很崩潰,怎麼辦?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先邀請讀者想想, 尿溼褲子,是誰的問題?是誰的事呢? 如果跟安全跟健康有關的事,大部份是家長的責任, 那孩子尿溼了,是誰的責任呢?
Thumbnail
「小孩3歲多,已經完成如廁練習,白天戒尿布了,但是常常憋尿然後尿溼褲子,提醒孩子去上廁所就生氣,尿溼了又很崩潰,怎麼辦?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先邀請讀者想想, 尿溼褲子,是誰的問題?是誰的事呢? 如果跟安全跟健康有關的事,大部份是家長的責任, 那孩子尿溼了,是誰的責任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