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在車上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印象最深也最喜歡的一幕,是女司機開著劇作家的車,流暢倒車出車庫的片段。這一幕只是匆匆一晃,但是在以右駕車為主的日本,開著少見的左駕車,又是沒有倒車雷達作為輔助的情況下,能夠流暢的一次倒出車庫,有開過車的人大概都能理解這有多不容易。這短短一幕充分展現出女司機的技術,以及對劇作家對於司機是年輕女性的疑慮,用行動做出無聲的反擊,當下感想是「洗鍊的一幕」。我很少會對日本電影有這樣的感覺,尤其是近年總覺得日本電影時常流於煽情或說教場景過多,這一幕真的讓我眼睛為之一亮。

劇作家在聽到主辦單位為他配了一個司機時,臉上明顯的抗拒與嫌惡感,讓我聯想到「車是男人的小老婆」這句話,雖然是個相當政治不正確的想法,但這個開關一打開,搭配片名取為「Drive my car」,這片藍色窗簾就撲天蓋地的延伸開來。在第一段敘事時已經描述了劇作家發現老婆出軌的事實,當下訝異劇作家一直以來的表現卻相當的平淡,雖然後來他自己解釋早就知道老婆有這樣的行為,而且跟很多人發生了很多次,還是能感受到他看似接受這件事情,但其實是一直壓抑跟逃避的心情。在這樣的情況下,視為小老婆的愛車將要被別人駕駛,心中那股被剝奪感可能更加強烈。

但是隨著跟小王男演員那段互相利用老婆描述的故事對彼此嗆聲的對談,劇作家知道老婆的心情,然後跟司機去她北海道老家後看著司機釋懷,自己也原諒自己認為間接害死老婆的愧疚感。在電影最後,司機在異鄉開著劇作家的車,感覺上是劇作家把車送給司機,以對小老婆的放手,象徵放下對老婆的感情。

韓國女演員的手語片段也很令人驚艷,平常聽人講話可以由語調判斷說話者的情緒起伏,但手語沒有聲音的輔助,就只能靠肢體動作與臉部表情來傳達情緒。而她表演的幾幕,尤其是最後舞台劇的收尾,一片寂靜的環境加強了專注力,看著她打手語,彷佛真的聽到有人在「說」台詞(不過也可能是我要先檢查一下耳朵有沒有幻聽)。不過也可能是因為我不常接觸手語,所以才不知道手語原來可以這麼豐富。

電影中的舞台劇也很有趣,劇中有英語、韓語、華語、俄語、日語、手語,語言明顯不互通,角色間卻能夠傳達訊息跟情緒,好像象徵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可以超越語言,不過沒有完整的演出,反而讓人很在意這齣劇的內容。

不過最後一幕,我有點好奇,為什麼韓國女演員的狗也給了司機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yone Wang的沙龍
21會員
358內容數
嗨!歡迎來到呆丸趴! 我是呆丸,節目主要是分享我對於看過的電影、影集、漫畫、書籍等作品的感想, 偶爾也會分享一些諸如社會、科技等等社會議題的感想。 更新時間:每周三、六上午七點,這樣才是早安。
Dyone Wa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2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Thumbnail
2025/01/22
其實在打這篇文章的當下,總預算案已經三讀完,這個提案也通過了,但對於我旁觀了十幾年的這個組織,看到它以這種提案方式出現在視野中還是有點感嘆。這看起來有點像是火燒到自己頭上才知道痛,或許吧,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對於這個面向比較有接觸,才覺得自己好像可以稍微說點甚麼。
Thumbnail
2024/10/17
以為只是講述機器人扶養小野雁的故事,有著不難預測的橋段,展現群體接納邊緣人的過程,但沒想到動畫的劇情卻如此真摯動人。
Thumbnail
2024/10/17
以為只是講述機器人扶養小野雁的故事,有著不難預測的橋段,展現群體接納邊緣人的過程,但沒想到動畫的劇情卻如此真摯動人。
Thumbnail
2024/10/16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Thumbnail
2024/10/16
《黑白大廚》成功展現韓國文化輸出的實力,透過百位廚師的對抗,展現料理創意與技藝,並以韓式飲食文化為核心吸引觀眾。節目透過巧妙設計的階級感與賽制,讓觀眾深感緊張刺激,同時推廣韓國美食。評審白種元與安成宰的對比,增添了節目的趣味性,兩位評審對料理的不同評價標準,也反映了韓國對本土文化的強烈認同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非常喜歡落日車神這部電影。無論是色調、運鏡,溫丁黑芬都展露出極致的美感,甚至是電影選曲。   孤僻寡言的車手無意間幫助了鄰居--艾琳,逐漸地,這位丈夫正坐牢的單親媽媽開啟了這個看來冷漠的男人心扉。而隨著艾琳丈夫出獄,車手默默退回原有的位置,靜靜照看這位純善女子,以自己鮮血為代價,護佑了她
Thumbnail
  我非常喜歡落日車神這部電影。無論是色調、運鏡,溫丁黑芬都展露出極致的美感,甚至是電影選曲。   孤僻寡言的車手無意間幫助了鄰居--艾琳,逐漸地,這位丈夫正坐牢的單親媽媽開啟了這個看來冷漠的男人心扉。而隨著艾琳丈夫出獄,車手默默退回原有的位置,靜靜照看這位純善女子,以自己鮮血為代價,護佑了她
Thumbnail
發想:以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在車上》為發想,不少電影中也有好看的「在車上」戲碼,這不只是「公路電影」的專利,因著限縮的車內形成了私密空間,創造角色們語言上的交會與精神上的交流,從而傳達出截然不同的心境變化,以下是此次的盤點。 ============================= 1.《花路阿朱
Thumbnail
發想:以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在車上》為發想,不少電影中也有好看的「在車上」戲碼,這不只是「公路電影」的專利,因著限縮的車內形成了私密空間,創造角色們語言上的交會與精神上的交流,從而傳達出截然不同的心境變化,以下是此次的盤點。 ============================= 1.《花路阿朱
Thumbnail
《在車上》是一部慢熬又沉重的公路電影,片長快三小時,但奇妙的是,很容易沉浸在故事裡、失去時間感,就像主角悠介體驗司機美沙紀的開車技術,很流暢、沉穩、舒適到忘記車子與司機的存在,彷彿我也坐在車上...
Thumbnail
《在車上》是一部慢熬又沉重的公路電影,片長快三小時,但奇妙的是,很容易沉浸在故事裡、失去時間感,就像主角悠介體驗司機美沙紀的開車技術,很流暢、沉穩、舒適到忘記車子與司機的存在,彷彿我也坐在車上...
Thumbnail
《在車上》(Drive My Car)是一個由不幸事件所引發的迴圈,陌生語言益發厚築了冷漠之牆。鎖鏈得要在哪裡中斷並不清楚,貌似必須打斷疏離,卻非要是另一條同質鎖鏈才終於相濡以沫而逃逸出輪迴。算是放大版的村上阿伯短篇小說。
Thumbnail
《在車上》(Drive My Car)是一個由不幸事件所引發的迴圈,陌生語言益發厚築了冷漠之牆。鎖鏈得要在哪裡中斷並不清楚,貌似必須打斷疏離,卻非要是另一條同質鎖鏈才終於相濡以沫而逃逸出輪迴。算是放大版的村上阿伯短篇小說。
Thumbnail
但是隨著跟小王男演員那段互相利用老婆描述的故事對彼此嗆聲的對談,劇作家知道老婆的心情,然後跟司機去她北海道老家後看著司機釋懷,自己也原諒自己認為間接害死老婆的愧疚感。
Thumbnail
但是隨著跟小王男演員那段互相利用老婆描述的故事對彼此嗆聲的對談,劇作家知道老婆的心情,然後跟司機去她北海道老家後看著司機釋懷,自己也原諒自己認為間接害死老婆的愧疚感。
Thumbnail
就在快到「林口 41A」出口時我從後視鏡看到道具車的引擎蓋開始冒出白煙,而且有越來越大的跡象,這時候出口前已經開始在塞車,旁邊又是連結車卡著很不好接近同事,此刻的後視鏡只能看到後方有陣陣白煙冒出來但已經看不到是哪台車在冒煙了⋯⋯ 然後七天前,我們在社子島上一間土地公廟外的廣場拍一場械鬥砍殺戲⋯
Thumbnail
就在快到「林口 41A」出口時我從後視鏡看到道具車的引擎蓋開始冒出白煙,而且有越來越大的跡象,這時候出口前已經開始在塞車,旁邊又是連結車卡著很不好接近同事,此刻的後視鏡只能看到後方有陣陣白煙冒出來但已經看不到是哪台車在冒煙了⋯⋯ 然後七天前,我們在社子島上一間土地公廟外的廣場拍一場械鬥砍殺戲⋯
Thumbnail
本書共分為六篇短篇小說,內容均與交通事故相關,不同的交通警察透過各種現場跡證,抽絲剝繭地探究真正的肇事原因,讓真相水落石出。 第一篇:天使之耳 進口車和小客車在路口相撞,小客車駕駛傷重身亡,死者的妹妹二眼失明,因當天是坐在駕駛座的後方,逃過死劫
Thumbnail
本書共分為六篇短篇小說,內容均與交通事故相關,不同的交通警察透過各種現場跡證,抽絲剝繭地探究真正的肇事原因,讓真相水落石出。 第一篇:天使之耳 進口車和小客車在路口相撞,小客車駕駛傷重身亡,死者的妹妹二眼失明,因當天是坐在駕駛座的後方,逃過死劫
Thumbnail
自從開始方格子的寫作,便進入一個「發生了什麼事」、「腦中閃過什麼想法」就先記錄在手機備忘錄,作為寫作素材和靈感的狀態。然而,這一週下來,我發現記下的三件事,居然有巧妙的關聯——和交通工具有關。
Thumbnail
自從開始方格子的寫作,便進入一個「發生了什麼事」、「腦中閃過什麼想法」就先記錄在手機備忘錄,作為寫作素材和靈感的狀態。然而,這一週下來,我發現記下的三件事,居然有巧妙的關聯——和交通工具有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