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監改選 2022年被市場遺忘的題材

董監改選 2022年被市場遺忘的題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個人每年第一季都會有個固定的保守型小投機,選一檔當年度有董監改選行程的個股,丟些小錢,放兩個月,不管賺賠,在停止過戶日前出清。

大家應該還有印象,去年選擇的標的是東元,在去年1月中27元上下進場,在3月30.5元左右出場,大概兩個月等待時間,拿約1成獲利。

今年的話,因為保守操作的緣故,一直到上週為止都沒有進行主動式的投機。

在這兩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已成既定事實後,若真的手上現金比例太高,長線投資標的又沒有大回檔,手癢到受不了的話,在升息效應確定之前,個人認為較安全的投機題材,還是只有董監改選,因為大盤跌下來,會有公司派撿。

但切記一點,小試即可,不論賺賠,不管後續股價變動,因為這題材而進場的話,就得在停止過戶日前出場。

今年董監改選,個人操作選擇的標的及理由如下:

(請勿於留言處直接點出標的,感謝!)

大家直接聯想一定認為我選擇的是農林,並不是,農林今年雖然也有董監改選,但個人一向不對農林股價評論,手上長線持股成本極低,委託書也是只會支持三陽而已,況且農林目前位階不算低檔區,不適合。

今年選擇的標的是愛之味,不追高,11元以下個人認為在大盤局勢不明朗下,有相當程度的保護作用在,理由:

(超過11元個人就決不會再進場,保守為上)

1.董監持股不高的公司派,在去年初開始就有在準備今年的董監改選。

檯面上看的到的,如果以去年10月底陳家大家長仙逝為分界,去年1月到10月,10個月董監回補了約3000張。但在去年11月至今年1月3個月的時間,董監回補了約4200張,回補速度有在加快。

2.以最近三個月的籌碼變化來看,逐漸集中,主力進場均價價落在10.8-11元左右。

3.已經連續n個交易日,最後一盤,都會有幾百張假賣單壓價,在收盤前又取消,試圖嚇出前波套牢浮額。

4.愛之味在2000年以後,除了2015年微薄的公積配股0.15元以外,已經約20年時間未曾給予股東回饋。

雖然二代接班檯面上已規劃完畢,今年適逢董監改選,又逢去年底大家長仙去,董監持股不高的前提下,勢必要爭取股東的委託書跟認同,去年獲利不差,或許今年有機會公告不同以往的除權息政策。


以上是個人本身今年第一筆小試的投機理由及進退場機制。


三個月籌碼變化

三個月籌碼變化


位階

位階


avatar-img
G本面?不,是G思面!
26.1K會員
729內容數
格式不限 內容不限的隨意文章 純粹個人心得抒發以及自我紀錄檢討 瞬息萬變 不代表任何推薦 請以質疑的心態看待任何內容 注意風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Hyundai Ioniq 5預告將於3月2日上市 請務必記住這個日子,這是三陽旗下南陽實業今年上半年最重要的一場發表會。 最重要的是,當日預告將會公布品牌年度展望,個人認為,會上修去年12月TucsonL上市時對今年15000台的目標,會較趨近於個人的這篇展望文提到的數字區間。
前文參考: 俄烏戰爭?股票出清?危機入市? 最近在戰爭的陰影下,盤中的國際消息面常常讓台股出現不小的即時震盪。還是會有不少讀者因為現金比例高,手會癢,提問個人在上篇文章已預先答過的應對策略,該不該危機入市投機? 但農曆年後相較於國際股市,台股目前卻顯得異常抗跌,主因為何?重點為何?說明如下:
去年7月貨櫃航運股的進退場時機提醒,11月的航空股天花板提醒應該是有讓不少讀者避開一大段的損失。 針對農曆年後這兩類股的走勢,有讀者提問個人看法如何?
今天摸到28.8元,去年配息1.3元殖利率約4.5%反推的價格,看起來很多人在等我的撇責文。 不過這次要明確的說,今年的三陽個人不會發任何撇責文,原因如下:
鴻海電動車 3月上路 個人是不甚精確的非業內人士,一般散戶的角色,但不同的思考方式,提供各位關鍵所在,而不只單方面接收市場給的訊息。 我的心得是:
三陽開年第一個月營收為41.56億,年增11.64%,月增5.09%。 為何國內機車銷售數字較去年同期小幅衰退,也較上月大幅減少,但整體營收卻是年增月增?相信有持續追蹤個人文章的讀者心裡應該都有底才對。 以下簡單評析並展望2月,順便提示幾個未來觀察重點: 展望2月: 主因有幾點: 近期觀察重點:
Hyundai Ioniq 5預告將於3月2日上市 請務必記住這個日子,這是三陽旗下南陽實業今年上半年最重要的一場發表會。 最重要的是,當日預告將會公布品牌年度展望,個人認為,會上修去年12月TucsonL上市時對今年15000台的目標,會較趨近於個人的這篇展望文提到的數字區間。
前文參考: 俄烏戰爭?股票出清?危機入市? 最近在戰爭的陰影下,盤中的國際消息面常常讓台股出現不小的即時震盪。還是會有不少讀者因為現金比例高,手會癢,提問個人在上篇文章已預先答過的應對策略,該不該危機入市投機? 但農曆年後相較於國際股市,台股目前卻顯得異常抗跌,主因為何?重點為何?說明如下:
去年7月貨櫃航運股的進退場時機提醒,11月的航空股天花板提醒應該是有讓不少讀者避開一大段的損失。 針對農曆年後這兩類股的走勢,有讀者提問個人看法如何?
今天摸到28.8元,去年配息1.3元殖利率約4.5%反推的價格,看起來很多人在等我的撇責文。 不過這次要明確的說,今年的三陽個人不會發任何撇責文,原因如下:
鴻海電動車 3月上路 個人是不甚精確的非業內人士,一般散戶的角色,但不同的思考方式,提供各位關鍵所在,而不只單方面接收市場給的訊息。 我的心得是:
三陽開年第一個月營收為41.56億,年增11.64%,月增5.09%。 為何國內機車銷售數字較去年同期小幅衰退,也較上月大幅減少,但整體營收卻是年增月增?相信有持續追蹤個人文章的讀者心裡應該都有底才對。 以下簡單評析並展望2月,順便提示幾個未來觀察重點: 展望2月: 主因有幾點: 近期觀察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