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媽進入ACG世界小攻略(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台灣電視劇中改編自漫畫的是很歷史悠久,最初第一部應該不是「流星花園」,而是敖幼祥的「烏龍院」。甚至在更久之前,我們還看過葉宏甲的漫畫「諸葛四郎」改編的真人戲劇,而更可貴的是2021年「諸葛四郎」正式電影動畫化

raw-image

  這對五六年級生來說,都是不可以抹滅的記憶。

  日本的動畫在電視台演出,其實在五六年級有記憶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他們的世界當中了。

  最讓人知道的如少女系的「小甜甜」,少年系的「科學小飛俠」「無敵鐵金剛」等等,只是台灣本土中文化的政策,我們聽到的是被改編過的中文主題曲與一些中文的名字,中文配音。

raw-image

  雖然受到漫畫盜版的影響,很多日本漫畫因為總總因素無法開放,但是慢慢比較有頭腦的影劇公司發現這塊「劇本」的好處,然後你會發現到很多當時後的電視劇,甚至電影就直接改編當時後一些漫畫元素進入戲劇當中。

  最有名的例子,有個衛子雲所演的武俠劇「京城獵人」當中女主角,手中會忽然出現大手掌打昏好色的男主角,任誰也知道這個影子是當時後引起很大的話題的「城市獵人」。而電影中最有名的,就是陳子強所演的「七龍珠」了。 (陳子強後來還有跟堂本剛演出了電影版《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上海魚人傳說殺人事件》

raw-image

   無論是日本與美國,歐洲,其實都有大量的連載漫畫可以去改編成電影與電視劇。

  台灣ACG那時候剛剛因為日本動漫的衝擊,所有漫畫類的作家,似乎有隱隱興起,如林政德、游素蘭、高永、賴有賢、李崇萍、賴安、依歡..等等。雖然這些畫與作品都有一定的程度,甚至林政德「YOUNG GUNS」有被改編成動畫劇場版上電影院,不過卻僅僅是曇花一現,又快快墬落了。

raw-image

  在日本的漫畫家大都是簽約制度的,當有一個畫家出現的時候會有一個編輯跟著他,然後有些比較好的畫家會有「包到出完結束」政策,讓畫家沒有後顧之憂的創作。不過在台灣的漫畫家都是需要自己努力來的,沒有出版社會養漫畫家,所以要再去談到後面「改成劇本」的部份,可以說少之又少了。

  但是日劇與歐美電影當中有多少戲劇是改編於ACG的?數不清的吧!如美國有名的「超人英雄」系列電影與電視劇等(如:蜘蛛人、超人、蝙蝠俠…)都是改編於歐美的漫畫連載;日劇當中更不用說,把漫畫化成日劇,實在太多了,當時超級紅的「東京愛情故事」,柴門文所畫的漫畫,她的作品就是日劇的改編常客。

raw-image

  台灣在那時候陷入本土劇與已經改到有點爛的金庸武俠劇。而在這些在古裝單元劇外,再看到日劇的精緻與驚艷,有人終於開始意識到「日本漫畫」戲劇劇本嚴謹與動人之處。而「流星花園」、「貧窮貴公子」就在這時候興起,也引起風潮。

光「流星花園」就有台灣、日本、大陸與韓國,最近甚至泰國也還在翻拍。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2003年「薔薇之戀」導演瞿友寧很精準的導演手法,產生了幾乎是原汁原味的演出。且選角上面,大膽用了很新卻又適合的新人,讓這部改編於漫畫家吉村明美的作品大為成功,甚至獲得台灣「年度最受歡迎戲劇節目獎」金鐘獎獎項。

raw-image

  在 2008年以漫畫改編《惡作劇2吻》獲得第43屆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林依晨,也是瞿友寧。

  之前台灣的戲劇,都偏家庭式(大家族,婆媳,兩代的恩怨情仇)的劇情(其實現在也是);或是有大時代背景設定的民初前故事;不然就是古裝的單元劇。即使有做到「學生、校園」的故事,頂多就是在瓊瑤大時代故事當中的小小背影而已。

  所以好劇本可以往日本的漫畫當中去尋找的規則被建立起來了,台灣在哈日風潮中,也有許多許多這樣的例子。這也影響了近年來台灣的戲劇,開始偏向類似日劇的短篇偶像劇。如在金鐘獎大獲全勝的「我可能不愛妳」的電視劇,就是當年導演 「薔薇之戀」導演瞿友寧。

  這是種很大的成長,並且也代表台灣的劇本,慢慢開始有自己的時代劇創意。

  不過回歸到這個問題:我們台灣的電視劇在演什麼?外國的影集在演出甚麼?日本的日劇在演什麼?大陸劇在演什麼?

  像前面所說的,台灣的電視劇目前仍是在走在「現代」與「過去」的歷史背景中,甚至只是演出社會版的新聞。極少數如「終極系列」會談到虛擬空間出來的故事。可在日本與歐美卻有大量的虛擬與科幻奇幻的元素,這是組合成「動漫」無限制的基本元素。

  就是「創意」。

  「戲說台灣」算是台灣代表「超能力、超現實」的劇情,會顯得台灣的文化裡面,是幾乎沒有「未來」的想像在裡面,有得是現在的社會現象與過去的歷史沉重。

  我們不否認金庸與曹雪芹的作品的文學價值,那是無法取代的金學與紅學;只是當一推人在掛平台的喜歡這兩部日本ACG作品時,有多少人知道這兩部作品?包含華人,也許他會知道魯夫與孫悟空是誰,而或碳次郎是誰?但是不一定知道韋小寶與賈寶玉是誰。

  但是當社會的潮流就是電腦與科技,筆者認為真正的讀書,應該是讀懂更多網際網路上的訊息,還有接觸更多有關創意的產業與藝術作品,當然其中包含ACG。

  唯有如此,當訊息在交替流動之際,下一代才能經得起改變的考驗。


小結

  現在青少年的父母很怕自己的孩子成為網路遊戲中毒症,無藥可救,所以只要是遊戲就是會最後這種結果?而因為看動漫畫的學習,以致於做出犯罪的事情。

  這確實是很實際的問題,但是若是這樣,就請家中有青少年的父母不要讓自己的孩子看電視,電影,新聞,甚至任何的文學與歷史。因為到處都有這些暴力與侵略的故事在述說。當然因為ACG容易吸引與投入的元素,尤其是線上遊戲,更容易產生「中毒症」的孩子產生。

  我們可以看到新聞上會有年輕的夫婦帶著小孩子在網咖打線上遊戲,最後將自己孩子餓死的新聞,所以現在的青少年的父母就更有理由說:線上遊戲是如同「吸食強力膠與安非他命」等的毒品,不可以觸碰。

  但是這是「遊戲」不應該有的原罪,會將自己的孩子餓死是歸咎於「家庭教育」,尤其是年輕夫婦的父母教育了甚麼?中毒症的孩子,要回歸到病態學當中,為什麼會中毒?責任感這個問題不會是一個遊戲可以減弱的。會不會上癮這件事情,是取決於個人的態度,尤其當遊戲這種東西是個個年齡層的都是可以接觸到的時候。

  這是個很深的議題,也是青少年需要探討的問題,但是至少我們可以確定「教育是從小時候開始」。假設這些年輕的夫婦,有個懂得或是接納ACG的父母,並且正確的引導這對年輕夫婦,相信這種悲劇會減少一些些。

  撇開上面比較觸目驚心的例子,現在X世代的父母都是在用ACG養沒有甚麼時間照顧的孩子。用如光之美少女,天線寶寶,喜洋洋,巧虎島等電視動畫,或者智慧型手機讓孩子玩遊戲….。

  X世代的父母的親子時間,有很大部分是開始於3C電玩,電視動畫等等。大一點在學校當中,從電腦網路、書本、同濟間會有更多ACG相關的交流。其實已經有許多的例子去看到,許多的青少年的電腦能力比父母強,很大部分的原因是因為要玩線上遊戲,或者要在網路上看動畫。

  如果在子女成長的過程中,這塊ACG是幾乎所有青少年孩子都會去觸碰、而且喜歡的東西,但青少年卻認為自己的父母都不了解此領域。在此筆者可以請已經是青少年父母的大家仔細思考看看,這是好現象嗎?

  無可厚非的,為人父母是有孩子升學與讀書成績的考量,與其他學習時間分配的思考。所以,你了解你的子女到底是喜歡什麼東西嗎?如果父母可以了解我的喜愛,並明白為什麼我會喜歡這個東西;而為了以後可以繼續喜歡,所以規定了現在的用功與控制;甚至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這樣子的父母可以有多少的說服力讓子女好好用功?比起雙方互不了解的親子們,想必是要大些吧。

請先想想你的立場是什麼?反對或是參與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可以參與到這塊在青少年成長動力當中很重要的部份,甚至運用ACG(動畫、漫畫、電玩)當中的例子去鼓勵青少年勇敢追尋自己的夢想。在很多青少年的心中,這向來是不敢想像、也不期待的奢望。

  所以我再次詢問正在觀看這主題的父母你的立場是什麼?無論你是抱持著什麼目的進入這個主題,ACG(Animation動畫、Comic漫畫、Game電玩)這個領域,與你原來想像中的樣式差異是很大的。

  ACG的世界等於「∞」無限大的世界,他不只是電影,文學,還有互動與社交,成長,戲劇演出….只要社會文化當中有的元素,在這其中都可以找得到。

  簡單來說,現實當中所有的人事物,職業、科技、歷史、文化、國家……甚至於非現實的創意與想像,你在ACG(Animation動畫、Comic漫畫、Game電玩、(Light) Novel輕小說)當中都可以很完整個看到他們的存在。如果你有心在一部作品當中去學習一些學問與技能,某些作品是可以讓你辦到的。

  另外細膩來說,你也可以在ACG(Animation動畫、Comic漫畫、Game電玩、(Light) Novel輕小說)裡面,看到所有的人生百態,包含屬於你自己的故事與感動、還有恐懼與現實。所以理所當然你會看到黑暗與光明,頹廢與勵志、情色與貞潔……

  但是怎麼開始做?請由自己的改變開始。然後讓自己拿起一本漫畫,動畫,玩起一個遊戲開始,有問題可以問你們家中的高手,青少年,你一定慢慢有驚奇的發現。

  所以親愛的父母們,準備好了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羊麥仔劇聊了喵|劇聊團喵喵叫
29.0K會員
481內容數
《日常中事件簿》開始連載,另有圖文創作與戲劇動漫評論、《三少偵社》等原創小說(原創與部分結尾需要付費),陸續寫腐析,另歡迎「大威大大」「莫絳珠」加入專欄作家行列。
2023/10/31
以下將會以整體五顆星來評價,並且說一說看過的一些心得。另外要說明的是,星星的意思並不是他們品質好不好的意思,而是我的耐性是否看得下去的評價,如果當中有大家喜歡嗎作品,就請見諒了。
Thumbnail
2023/10/31
以下將會以整體五顆星來評價,並且說一說看過的一些心得。另外要說明的是,星星的意思並不是他們品質好不好的意思,而是我的耐性是否看得下去的評價,如果當中有大家喜歡嗎作品,就請見諒了。
Thumbnail
2022/03/30
目前若家中有15歲以上的孩子們,年歲約為40歲以上,都曾經經歷過沒有電腦到電腦普及的程度,電視卡通動畫是唱國語主題曲到現在唱日文歌的熱門動畫年代,先進一點的在網際與遊戲玩過BBS與紅白機。所以經歷過這樣初始的父母,如何明白這三樣物品在這現代社會的相同與相異之處是甚麼?
Thumbnail
2022/03/30
目前若家中有15歲以上的孩子們,年歲約為40歲以上,都曾經經歷過沒有電腦到電腦普及的程度,電視卡通動畫是唱國語主題曲到現在唱日文歌的熱門動畫年代,先進一點的在網際與遊戲玩過BBS與紅白機。所以經歷過這樣初始的父母,如何明白這三樣物品在這現代社會的相同與相異之處是甚麼?
Thumbnail
2019/07/26
幸好瑪麗遺言沒有叫夏洛克去跟約翰談戀愛,而是叫夏洛克去陷入困境,不然以夏洛克的個性可能就會照著做的說(大笑),這是帶著愧疚的約翰最不可能做的事情。所以哩,證明最了解他們兩個瑪麗,已經詮釋了只有夏洛克與約翰才有的愛。超越一切的生命夥伴、家人、摯友、伴侶的兩個人....
Thumbnail
2019/07/26
幸好瑪麗遺言沒有叫夏洛克去跟約翰談戀愛,而是叫夏洛克去陷入困境,不然以夏洛克的個性可能就會照著做的說(大笑),這是帶著愧疚的約翰最不可能做的事情。所以哩,證明最了解他們兩個瑪麗,已經詮釋了只有夏洛克與約翰才有的愛。超越一切的生命夥伴、家人、摯友、伴侶的兩個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改編2014年小說作品《霸權動畫》,講述兩位在不同動畫公司的導演,一決勝負的故事。辭去穩定工作投入動畫產業的齊藤瞳,熬了七年好不容易成為新秀監督,沒想到首部作品就跟自己憧憬的天才導演王子千晴撞上,決定正面對決。兩人對決的消息引發網路討論。但交鋒兩人其實各懷焦慮與死線,互有苦衷,最終收視率展開拉鋸戰!
Thumbnail
改編2014年小說作品《霸權動畫》,講述兩位在不同動畫公司的導演,一決勝負的故事。辭去穩定工作投入動畫產業的齊藤瞳,熬了七年好不容易成為新秀監督,沒想到首部作品就跟自己憧憬的天才導演王子千晴撞上,決定正面對決。兩人對決的消息引發網路討論。但交鋒兩人其實各懷焦慮與死線,互有苦衷,最終收視率展開拉鋸戰!
Thumbnail
近年來漫畫界遍地異世界題材開花,不論召喚還是轉生劇情幾乎已到了浮濫的地步,大部分都很輕小說向,就是讓你看放鬆不看嚴肅,看輕鬆不帶思路,因此不少主角都是去那開外掛,開後宮,炫就完事了。
Thumbnail
近年來漫畫界遍地異世界題材開花,不論召喚還是轉生劇情幾乎已到了浮濫的地步,大部分都很輕小說向,就是讓你看放鬆不看嚴肅,看輕鬆不帶思路,因此不少主角都是去那開外掛,開後宮,炫就完事了。
Thumbnail
台灣電視劇中改編自漫畫的,是很歷史悠久,最初第一部應該不是「流星花園」,而是敖幼祥的「烏龍院」。甚至在更久之前,我們還看過葉宏甲的漫畫「諸葛四郎」改編的真人戲劇,而更可貴的是2021年「諸葛四郎」正式電影動畫化
Thumbnail
台灣電視劇中改編自漫畫的,是很歷史悠久,最初第一部應該不是「流星花園」,而是敖幼祥的「烏龍院」。甚至在更久之前,我們還看過葉宏甲的漫畫「諸葛四郎」改編的真人戲劇,而更可貴的是2021年「諸葛四郎」正式電影動畫化
Thumbnail
明天(2022年1月28日)農曆新春第一檔的台灣本土3D動畫電影《諸葛四郎-英雄的英雄》(Hero of Heroes)將上映,其實電影早在去年12月中旬便受邀觀賞試片,電影的背後,有著一段讓人不免噓唏的歷史滄桑過往,也藏著一段令人感動的兩代父子情,以及一段巧妙的蛻變重生奇緣!
Thumbnail
明天(2022年1月28日)農曆新春第一檔的台灣本土3D動畫電影《諸葛四郎-英雄的英雄》(Hero of Heroes)將上映,其實電影早在去年12月中旬便受邀觀賞試片,電影的背後,有著一段讓人不免噓唏的歷史滄桑過往,也藏著一段令人感動的兩代父子情,以及一段巧妙的蛻變重生奇緣!
Thumbnail
1960年代,國民政府展開了「審查制度」,漫畫的創作受到嚴重的影響,那些現在看來荒謬可笑的查禁原因,扼殺了台灣本土漫畫家的創作,也變相「賜死」了諸葛四郎,讓這個台灣的經典英雄,幾乎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
Thumbnail
1960年代,國民政府展開了「審查制度」,漫畫的創作受到嚴重的影響,那些現在看來荒謬可笑的查禁原因,扼殺了台灣本土漫畫家的創作,也變相「賜死」了諸葛四郎,讓這個台灣的經典英雄,幾乎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
Thumbnail
《諸葛四郎-英雄的英雄》是一部台灣漫畫改編的3D動畫電影,故事敘述桂國公主被魔鬼黨戴上鐵甲面具逼迫桂王以傳說的鳳劍作為交換解開面具鑰匙,諸葛四郎聽聞此事決定幫助桂國與魔鬼黨展開鬥智鬥勇的大戰。
Thumbnail
《諸葛四郎-英雄的英雄》是一部台灣漫畫改編的3D動畫電影,故事敘述桂國公主被魔鬼黨戴上鐵甲面具逼迫桂王以傳說的鳳劍作為交換解開面具鑰匙,諸葛四郎聽聞此事決定幫助桂國與魔鬼黨展開鬥智鬥勇的大戰。
Thumbnail
作為蠟筆小新的長期粉絲,我敢保證,「劇場版」內容深度將超乎你的想像。
Thumbnail
作為蠟筆小新的長期粉絲,我敢保證,「劇場版」內容深度將超乎你的想像。
Thumbnail
10年前,2011年的動畫呈現一種神仙打架的狀態,《命運石之門》、《魔法少女小圓》、《Fate/Zero》、《境界線上的地平線》等等一眾的優秀動畫居然都在那年出現。10年後的2021年或許是要重現當時神仙打架的局勢,許多有潛力的動畫也集中在這一年萌芽,因此久違的來做一下這次的4月新番短評,看看這次是
Thumbnail
10年前,2011年的動畫呈現一種神仙打架的狀態,《命運石之門》、《魔法少女小圓》、《Fate/Zero》、《境界線上的地平線》等等一眾的優秀動畫居然都在那年出現。10年後的2021年或許是要重現當時神仙打架的局勢,許多有潛力的動畫也集中在這一年萌芽,因此久違的來做一下這次的4月新番短評,看看這次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