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與台灣的另一種連動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烏克蘭與台灣的另一種連動性

美歐宣佈在烏克蘭不出兵,好像是變相在邀請普丁跳進來,這樣說好像也沒錯,不過之後,美歐就出手了。

我之前已經點破了,美國「只出手,不出兵」,是這次烏克蘭戰爭的特色。

所以,西方國家等於是在誘敵深入,所以,烏克蘭被當成餌了。

咦,怎麼會這樣?

現在看來,美國在去年11月初得知普丁要入侵烏克蘭之後,乾脆將計就計,挖坑給普丁跳,還順便把習近平也誘進來,是一石二鳥啊!

這算是什麼不出兵呢?!根本是兵不厭詐地在獵殺俄國!

烏克蘭就被當作餌,先委屈一下,我猜想事成之後必有後謝,或者乾脆說,烏克蘭好比是在對美國與歐洲交投名狀。

我前文含蓄了點,我說如果/假設在烏克蘭與台灣當中可能有一個發生戰爭的話,那麼美國寧可讓戰爭發生在烏克蘭,而不是在台灣。弦外之音就是,如果烏克蘭與台灣當中有一個要被拿來當餌,那美國寧可讓烏克蘭來演這個角色,不會拿台灣來當餌,來誘敵深入。

那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講,烏克蘭發生戰爭之後,台灣這邊就不會再有戰爭了!目前看起來事情是這樣。

所謂烏克蘭與台灣的連動性,就是說普丁在烏克蘭的蠢動可能會引誘習近平在台灣也蠢動,其實這樣的連動性並不成立。我現在發現新的局勢,是另一種連動性,就是說烏克蘭戰爭一旦開打,台灣這邊反而就安全了!

事情很複雜,也很弔詭,但是說不定情況就真的是這樣:

因為戰爭在烏克蘭那邊開打了,演變的結果,就是台灣這邊反而打不起來!

為什麼會這樣呢?

你都看得出來,美國與歐洲國家團結起來,對俄國進行「大制裁」,不只金融制裁,而且還要禁止石油、天然氣與煤炭從俄國來進口,航空班機禁飛,海運也出現禁運,而且還要逼中共出來調停,如果調停不成還要逼中共加入制裁行列。所有這一切產生一個副作用,就是演給中共看,讓中共看得心驚膽顫的,知道如果真的在台灣動手,完全沒有勝算,因為現在已經進入高科技戰爭的時代。

中共如果沿用從二戰時期到1979年懲罰越南戰爭的那種思維,那完全沒辦法對抗美國這一套新戰法。

結論是,表面上戰爭在烏克蘭開打,沒錯,表面上美國與歐洲大團結,對俄國強烈反擊與制裁,沒錯,但是,戰爭的紅利卻是嚇阻了中共對台灣的蠢動。

再補充一點,戰爭發生之前,美國要中共出來勸阻普丁,戰爭發生之後,美國要中共出來調停,在這種情況下,中共再來對台灣發動侵略戰爭,說得通嗎?還有把握嗎?

德國與日本現在開始在努力推動國防體制的正常化與現代化,提高國防預算也能得到內部民意的支持了,甚至於還想邀請美國把核子武器部署到境內,以應對俄國的核子威脅。

台灣也毫不含糊,正利用這個機會來加強軍備,加強國防工業,加強戰鬥意志,延伸飛彈射程,部署源頭打擊能力,以預防可能的戰爭風險。接下來,台灣可能要恢復徵兵制度,走向全民皆兵的國家。台灣已經看懂了,如果自己的拳頭不夠硬的話,那是沒有資格指望和平與安全的。

正因為有了烏克蘭戰爭,這一切立馬都有了正當性。

照這樣看來,我之前的判斷,就是說這次美國是把俄國與中共綁在一起打,而不再是拉一個打另一個,應該是說對了,這顯然是二次大戰結束以來,地緣政治戰略觀點的最大的轉變,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嘉隆的沙龍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吳嘉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31
我們看到國外媒體在說,鄧小平的時代結束了,意思是改革開放的時代結束了,這一方面是感傷,另一方面也是警惕!從政治路線來講,鄧小平的五個政治遺產都被習近平推翻了,根源在於習近平沒有信心,也沒有能力,去治理一個發展與繁榮的社會,他沒有辦法領導一個改革開放的社會,擔心人民不再依賴政府,不需要共產黨了。
Thumbnail
2022/10/31
我們看到國外媒體在說,鄧小平的時代結束了,意思是改革開放的時代結束了,這一方面是感傷,另一方面也是警惕!從政治路線來講,鄧小平的五個政治遺產都被習近平推翻了,根源在於習近平沒有信心,也沒有能力,去治理一個發展與繁榮的社會,他沒有辦法領導一個改革開放的社會,擔心人民不再依賴政府,不需要共產黨了。
Thumbnail
2022/08/06
裴洛西這次來,等於是給蔡英文一個測試,看看她有沒有當總統的能力與架勢,也看看她在大國博弈當中能不能信得過。從這張合照來看,蔡英文應該有順利過關,可以加入美國隊了。左邊掌鏡者是美國在台協會的處長。你看,蔡英文懂得讓自己的頭在三個人當中最低,謙卑但不自卑。
Thumbnail
2022/08/06
裴洛西這次來,等於是給蔡英文一個測試,看看她有沒有當總統的能力與架勢,也看看她在大國博弈當中能不能信得過。從這張合照來看,蔡英文應該有順利過關,可以加入美國隊了。左邊掌鏡者是美國在台協會的處長。你看,蔡英文懂得讓自己的頭在三個人當中最低,謙卑但不自卑。
Thumbnail
2022/07/31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
Thumbnail
2022/07/31
為什麼升息會升過頭?:通膨與升息系列 (2) 現在的核心問題仍然是,聯準會如何解讀通膨的中期趨勢?如何敲定升息的速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22 年俄羅斯在 2 月24日發動戰爭,普丁宣稱烏克蘭是俄羅斯的一部份,出兵「解放烏克蘭」,目前戰況持續了一年多,雙方還是拉鋸中。烏克蘭與台灣的處境非常相似,旁邊都有一個大國虎視耽耽,宣稱自己是他們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我們有必要了解烏俄戰爭是怎麼開始的? 烏克蘭做對了什麼,好讓他們抵抗至今?
Thumbnail
2022 年俄羅斯在 2 月24日發動戰爭,普丁宣稱烏克蘭是俄羅斯的一部份,出兵「解放烏克蘭」,目前戰況持續了一年多,雙方還是拉鋸中。烏克蘭與台灣的處境非常相似,旁邊都有一個大國虎視耽耽,宣稱自己是他們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我們有必要了解烏俄戰爭是怎麼開始的? 烏克蘭做對了什麼,好讓他們抵抗至今?
Thumbnail
這個俄羅斯的情報密件是在說,習近平原本有想在今年後半來打台灣,但是烏克蘭戰爭之後,那個想法取消了。這就是我之前有在說的,烏克蘭與台灣的另一種連動性:烏克蘭戰爭一旦開打,台灣這邊就打不起來了。
Thumbnail
這個俄羅斯的情報密件是在說,習近平原本有想在今年後半來打台灣,但是烏克蘭戰爭之後,那個想法取消了。這就是我之前有在說的,烏克蘭與台灣的另一種連動性:烏克蘭戰爭一旦開打,台灣這邊就打不起來了。
Thumbnail
所謂烏克蘭與台灣的連動性,就是說普丁在烏克蘭的蠢動可能會引誘習近平在台灣也蠢動。其實這樣的連動性並不成立。我現在發現新的局勢,是另一種連動性,就是說烏克蘭戰爭一旦開打,台灣這邊反而就安全了!打不起來了!
Thumbnail
所謂烏克蘭與台灣的連動性,就是說普丁在烏克蘭的蠢動可能會引誘習近平在台灣也蠢動。其實這樣的連動性並不成立。我現在發現新的局勢,是另一種連動性,就是說烏克蘭戰爭一旦開打,台灣這邊反而就安全了!打不起來了!
Thumbnail
所謂烏克蘭與台灣的連動性,就是說普丁在烏克蘭的蠢動可能會引誘習近平在台灣也蠢動。其實這樣的連動性並不成立。我現在發現新的局勢,是另一種連動性,就是說烏克蘭戰爭一旦開打,台灣這邊反而就安全了!打不起來了!
Thumbnail
所謂烏克蘭與台灣的連動性,就是說普丁在烏克蘭的蠢動可能會引誘習近平在台灣也蠢動。其實這樣的連動性並不成立。我現在發現新的局勢,是另一種連動性,就是說烏克蘭戰爭一旦開打,台灣這邊反而就安全了!打不起來了!
Thumbnail
如果烏克蘭與台灣只能有一個開戰,那美國顯然寧可讓戰爭發生在烏克蘭,而不是在台灣!我這樣說,當然是一個假設性的命題,但是,這可以講出為什麼許多西方媒體一直在講,烏克蘭戰爭的連動性,是連到台灣來,下一場戰爭可能在台灣發生。
Thumbnail
如果烏克蘭與台灣只能有一個開戰,那美國顯然寧可讓戰爭發生在烏克蘭,而不是在台灣!我這樣說,當然是一個假設性的命題,但是,這可以講出為什麼許多西方媒體一直在講,烏克蘭戰爭的連動性,是連到台灣來,下一場戰爭可能在台灣發生。
Thumbnail
如果烏克蘭與台灣只能有一個開戰,那美國顯然寧可讓戰爭發生在烏克蘭,而不是在台灣!我這樣說,當然是一個假設性的命題,但是,這可以講出為什麼許多西方媒體一直在講,烏克蘭戰爭的連動性,是連到台灣來,下一場戰爭可能在台灣發生。 (4) (5) (6) (7)
Thumbnail
如果烏克蘭與台灣只能有一個開戰,那美國顯然寧可讓戰爭發生在烏克蘭,而不是在台灣!我這樣說,當然是一個假設性的命題,但是,這可以講出為什麼許多西方媒體一直在講,烏克蘭戰爭的連動性,是連到台灣來,下一場戰爭可能在台灣發生。 (4) (5) (6) (7)
Thumbnail
系列報導第一篇:反思俄烏情勢|五個視角與兩個力道 系列報導第三篇:反思俄烏情勢|是不是中國的戰略機遇?台灣應當學到什麼? 李大中由政策變化、歷史認知兩方面,分析此次華盛頓在俄烏衝突的前後取態。 張登及則以大國政治的視角提出分析。
Thumbnail
系列報導第一篇:反思俄烏情勢|五個視角與兩個力道 系列報導第三篇:反思俄烏情勢|是不是中國的戰略機遇?台灣應當學到什麼? 李大中由政策變化、歷史認知兩方面,分析此次華盛頓在俄烏衝突的前後取態。 張登及則以大國政治的視角提出分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