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烏克蘭與台灣只能有一個開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烏克蘭與台灣只能有一個開戰,那美國顯然寧可讓戰爭發生在烏克蘭,而不是在台灣!
我這樣說,當然是一個假設性的命題,但是,這可以講出為什麼許多西方媒體一直在講,烏克蘭戰爭的連動性,是連到台灣來,下一場戰爭可能在台灣發生。
(1)
烏克蘭戰爭現在的局面是,美國希望中共能出面調停,習近平也已經與法國總統馬克宏及德國總理蕭茲做了視訊會議。
不過,據說美國在去年10月底11月初的時候,就已經拿到可信的情報,知道普丁已經決定入侵烏克蘭,美國立刻派出中央情報局局長直奔莫斯科,與普丁對質。據說美國在去年11月中旬有趕快聯繫中共,透露情報,希望中共能出面勸阻普丁。
如果美國自己沒有辦法勸阻普丁的侵略,那麼美國以為中共能辦得到是嗎?
(2)
戰爭爆發後,美國不讓中共沉默,而是要中共表態。現在還進一步要中共出面調停。
中共面對這個調停的角色其實是左右為難,調停不成功不是,成功也不是,因為,中共私底下說不定是不樂見調停成功,而是希望烏克蘭戰爭一直打下去,把更多國家捲進來,成為歐洲大戰。這樣子一來,中共可能可以再一次爭取到10年的黃金機會。
上一次,在小布希總統時代,美國早就應該開始面對中共的崛起,應該要調整全球戰略才對,不應該拖到川普時代才來對抗中共。
可是,那個時候發生了一件事,就是紐約的911攻擊,於是美國花了10年的時間去對付恐怖主義。就這10年,恰恰成就了中共的大國崛起,被中共說成是黃金10年。
這一次,如果烏克蘭戰爭把歐洲捲進來,讓美國把力氣轉移去應付歐洲的亂局,那麼中共可能爭取到喘息的機會,算是另一個黃金10年。
(3)
令人想不到的是,美國利用烏克蘭戰爭展現了3件事給中共看。
第一,美國不用正面出兵,卻在幕後出手,在烏克蘭打一場高科技戰爭,讓情報來主導軍事行動,創造出精準打擊的成果。
第二,美國與歐洲之間是更團結了。原來還想對俄國友善一點的歐洲國家,例如德國,最後都對俄國的軍事威脅感同身受,於是選擇站在美國這邊。
第三,美國與歐洲國家居然達成共識,對俄國搬出金融制裁,把俄國踢出SWIFT美元結算系統。就是說,即使自己也會受傷,仍然不惜付出代價,來制裁俄國的侵略行為。
(4)
在我看來,這三件事全部都是要做給中共看的!
像金融制裁這種事,等於是提前操演一樣,將來如果要對中共也做金融制裁的話,那麼許多國家都駕輕就熟了。
(5)
重點是,美國在烏克蘭戰爭期間,派前參謀總長率領的高級代表團居然不是去烏克蘭訪問,而是來台灣。
美國還在西太平洋部署了三支航空母艦戰鬥群,與兩支兩棲突擊艦,在西太平洋擺下重兵,而且是正規軍種。
顯然美國在做給中共看,表示了對台灣的高度重視,提前預防中共可能的軍事冒險,直接亮出也提前亮出正規部隊。
(6)
所以我提出另一個解讀,就是從美國的觀點來看,如果烏克蘭戰爭與台海戰爭只能選一個,我是說如果,那麼美國寧可讓戰爭發生在烏克蘭,而不是發生在台灣。
同時,美國利用烏克蘭戰爭來對中共發出警告,要中共別自我感覺良好,以為可以在台海輕舉妄動,以為西方國家是軟腳蝦,不敢真的搬出金融制裁。
(7)
平常沒事的時候,西方國家會看重利益,沒錯,不過一旦有事的時候,西方國家會更看重原則與價值觀。那時候,有些錢寧可不賺,因為不想弄髒了自己的手!
美國要證明的是,在高科技戰爭模式面前,也在美元結算系統面前,俄國與中共都不會是美國的對手!都沒有混水摸魚的機會!所以就別再誤判情勢了!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嘉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美國不會替中國人民滅掉中共 2022年的主軸仍然是美中對抗,我們要注意到一個問題,就是美國雖然在認真對付中共在國際秩序上的橫衝直撞,到處惹事,存心挑戰美國的霸權,想要擠美國的牙膏,但是,這不等於美國會想滅掉中共,因為滅掉中共是中國人民的責任,不是美國人的責任。 (1) (2) (3) (4)
俄國真的會入侵烏克蘭嗎? 1)要預估俄國的可能行動,就要先了解俄國的意圖,尤其是地緣政治意圖 2)俄國的意圖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不要被納入北約,主要就是烏克蘭,俄國的要求就是北約不要在烏克蘭做軍隊與飛彈的部署,簡單講,俄國是在追求「地理上的安全邊界」
烏克蘭戰爭會爆發嗎? 我在這裡提出了兩個版本,關於烏克蘭戰爭的爆發,第一個版本是,如果俄國考慮到自己的安全邊界,那他不會真的打,而是擺出強硬的姿態,以便跟北約與美國談判。 所以,如果是基於俄國的這一個安全邊界的考慮,烏克蘭戰爭應該不會真的爆發。
中國經濟學家任澤平提議用貨幣寬鬆來解決少子化的問題,我的解讀是,這背後其實另有玄機。少子化對人口的影響已經成了國家安全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來動用印鈔機,社會大眾也許可以接受,至於到底印了多少,你真的知道嗎?原來任澤平說溜了嘴,讓人家可以看破中共的手腳,所以他的微博發言被禁了。
九月中旬,澳洲英國美國成立三國軍事同盟(AUKUS),這件事情時其實很有趣,也很重要。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澳洲的核動力潛艦是15年到20年後才會到位,所以我猜想這背後另有文章,很可能是美國要在澳洲建立軍事基地,把美國核潛艦開進澳洲港口,要針對的是中共從南海的南端突破第一島鏈,進入第二島鏈
疫情爆發後,生產活動不好群聚,於是出現了各種供給短缺現象:礦廠的開採不能正常作業,碼頭工人與鐵路工人不能正常作業,結果就出現原物料的短缺,使得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價格上漲,貨櫃海運的運價上漲,最後形成電力供應系統的短缺,簡稱電荒。這些現象是美國貨幣刺激無法解決供給短缺,卻要面對原物料通膨,陷入兩難。
美國不會替中國人民滅掉中共 2022年的主軸仍然是美中對抗,我們要注意到一個問題,就是美國雖然在認真對付中共在國際秩序上的橫衝直撞,到處惹事,存心挑戰美國的霸權,想要擠美國的牙膏,但是,這不等於美國會想滅掉中共,因為滅掉中共是中國人民的責任,不是美國人的責任。 (1) (2) (3) (4)
俄國真的會入侵烏克蘭嗎? 1)要預估俄國的可能行動,就要先了解俄國的意圖,尤其是地緣政治意圖 2)俄國的意圖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是,前蘇聯加盟共和國不要被納入北約,主要就是烏克蘭,俄國的要求就是北約不要在烏克蘭做軍隊與飛彈的部署,簡單講,俄國是在追求「地理上的安全邊界」
烏克蘭戰爭會爆發嗎? 我在這裡提出了兩個版本,關於烏克蘭戰爭的爆發,第一個版本是,如果俄國考慮到自己的安全邊界,那他不會真的打,而是擺出強硬的姿態,以便跟北約與美國談判。 所以,如果是基於俄國的這一個安全邊界的考慮,烏克蘭戰爭應該不會真的爆發。
中國經濟學家任澤平提議用貨幣寬鬆來解決少子化的問題,我的解讀是,這背後其實另有玄機。少子化對人口的影響已經成了國家安全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來動用印鈔機,社會大眾也許可以接受,至於到底印了多少,你真的知道嗎?原來任澤平說溜了嘴,讓人家可以看破中共的手腳,所以他的微博發言被禁了。
九月中旬,澳洲英國美國成立三國軍事同盟(AUKUS),這件事情時其實很有趣,也很重要。你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澳洲的核動力潛艦是15年到20年後才會到位,所以我猜想這背後另有文章,很可能是美國要在澳洲建立軍事基地,把美國核潛艦開進澳洲港口,要針對的是中共從南海的南端突破第一島鏈,進入第二島鏈
疫情爆發後,生產活動不好群聚,於是出現了各種供給短缺現象:礦廠的開採不能正常作業,碼頭工人與鐵路工人不能正常作業,結果就出現原物料的短缺,使得煤炭、天然氣等能源價格上漲,貨櫃海運的運價上漲,最後形成電力供應系統的短缺,簡稱電荒。這些現象是美國貨幣刺激無法解決供給短缺,卻要面對原物料通膨,陷入兩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台灣要付保護費」之前提,必需先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台灣人民必需先主動的站起,使台灣先成為國家,國際各國才能伸出援手協助台灣。反之因為「台灣問題」涉及「一國(中國)內政不干涉原則」,包括美國都不可能主動的保護台灣,遑論保護費。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全面入侵烏克蘭國境。烏克蘭頑強抵抗,面對大國入侵積極捍衛自己的主權。 兩岸關係與中烏關係極為相似。大國皆欲透過各種方式統一小國。中國雖然目前沒有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但也透過文攻武
美烏雙邊安全協議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新聞... 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6月13日在義大利簽署雙邊安全協議,拜登表示,目標是強化烏國長期且可恃的防衛及嚇阻能力,主要是提供武器和彈藥、情報共享、代訓烏軍,以及強化烏克蘭軍隊和北約軍隊之間的軍事互操作性,而不是派遣美軍到烏克蘭作戰。;澤倫斯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一方面猜測普丁想成為彼得大帝,征服、開始攻擊北約大國的宏偉計劃,另一方面,則譏笑地說普丁的軍事力量如此微弱,甚至無法攻克距離邊境幾英里的城鎮。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 西方正在對烏克蘭的命運進行一場非同尋常的賭博。
Thumbnail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戰爭中沒有贏家或輸家,」山下說。「剩下的只是被摧毀的土地和對人民的傷害,就像我們今天在烏克蘭和以色列看到的那樣。需要避免台灣陷入緊急狀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台灣要付保護費」之前提,必需先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台灣人民必需先主動的站起,使台灣先成為國家,國際各國才能伸出援手協助台灣。反之因為「台灣問題」涉及「一國(中國)內政不干涉原則」,包括美國都不可能主動的保護台灣,遑論保護費。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全面入侵烏克蘭國境。烏克蘭頑強抵抗,面對大國入侵積極捍衛自己的主權。 兩岸關係與中烏關係極為相似。大國皆欲透過各種方式統一小國。中國雖然目前沒有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但也透過文攻武
美烏雙邊安全協議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新聞... 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6月13日在義大利簽署雙邊安全協議,拜登表示,目標是強化烏國長期且可恃的防衛及嚇阻能力,主要是提供武器和彈藥、情報共享、代訓烏軍,以及強化烏克蘭軍隊和北約軍隊之間的軍事互操作性,而不是派遣美軍到烏克蘭作戰。;澤倫斯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Thumbnail
一方面猜測普丁想成為彼得大帝,征服、開始攻擊北約大國的宏偉計劃,另一方面,則譏笑地說普丁的軍事力量如此微弱,甚至無法攻克距離邊境幾英里的城鎮。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 西方正在對烏克蘭的命運進行一場非同尋常的賭博。
Thumbnail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戰爭中沒有贏家或輸家,」山下說。「剩下的只是被摧毀的土地和對人民的傷害,就像我們今天在烏克蘭和以色列看到的那樣。需要避免台灣陷入緊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