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地名音譯方案

更新 發佈閱讀 29 分鐘

2022/5/27 加入韓國國立國語院資料庫連結及查詢方式, 04/04 新增日韓方案

2024:站內系統重置,本文截圖等全數遺失,筆者將擇期重新整理撰文。

圖片:烏克蘭貨幣 20 赫里夫尼亞面額的鈔票,伊萬·福蘭科 Іва́н Франко́ (Ivan Franko)肖像

烏克蘭語音譯正名

俄羅斯從總統執政,到多數國民意識形態,在文化和國族認同上欲抹滅烏克蘭,自 2014 年併吞克里米亞,參與烏克蘭東部盧漢斯克(Luhansk)與頓內茨克(Donetsk)武裝衝突已逾八年半, 2022 年全面入侵烏克蘭至今已過 113 週,2022 年九月下旬甚至以虛假公投形式併吞烏克蘭東南部盧、頓、札、赫四省佔領區,赫爾松(Kherson)占了八個多月後又撤,一下聲稱是俄國領土,一下又不再聲稱是俄國領土。

參 1996 年烏克蘭憲法第 10 條。

Стаття 10. Державною мовою в Україні є українська мова.〉

烏克蘭的唯一官方語言是烏克蘭語,中文的音譯方案應以烏克蘭語發音為主,顯示烏克蘭的主權與語言文化事實。

本文架構

本文將先提到

  • 官方的更正、正名立場
  • 主要地名的中譯建議方案
  • 韓、日響應更正動作
  • 近年烏克蘭的更名運動

再來詳細介紹中文界的諸多現象、有問題的音譯

  • Google Maps 台灣版瀏覽顯示的待改善譯名
  • 主要媒體使用概況
  • 維基百科管理員濫權
  • 國家資料庫

最後面是烏克蘭語文相關的概述

請用網頁版左方的目錄功能瀏覽目標章節

官方發起更正

2018 烏克蘭外交部發起

#KyivnotKiev #correctUA 運動


使用拉丁字母的一部分外國媒體,逐漸改用烏克蘭語發音拼寫烏克蘭地名

  • Kiev 更正為 Kyiv
  • Nikolaev 更正為 Mykolaiv
raw-image

基輔郵報

中文建議方案

臺灣中文媒體報導烏克蘭相關地名時,使用既有俄羅斯語音譯者仍佔多數,也偶有參雜英美發音,或各種偏離斯拉夫音系的音譯方案。

筆者整理參考方案如下:

Bakhmut 巴赫木特

Berdiansk 貝江斯克

Boryspil 波里斯皮爾

Chasiv Yar 查時埡/恰西夫雅爾

Cherkasy 車卡司/車卡瑟/切爾卡瑟

Chernihiv 車尼希夫/切爾尼希夫

Chernivtsi 車尼夫契/切爾尼夫齊

Dnipro 德尼伯/第尼伯/第尼伯羅

Dnipropetrovsk 德尼伯佩卓斯克/第尼伯佩特羅夫斯克

Dnister 德尼斯特

Donetsk 頓內茨克

Henichesk 黑尼徹斯克

Horlivka 霍利夫卡

Hostomel 霍斯托梅爾

Hryvnia 赫里夫尼亞

Ivano-Frankivsk 伊瓦諾福蘭基夫斯克/伊萬諾弗蘭基夫斯克

Kamianets-Podilskyi 卡木楊內茨波季利斯基

Kharkiv 哈爾基夫

Kherson 赫爾松

Khmelnytskyi 赫梅利內茨基

Kryvyi Rih 克里維里赫/瑰瑋理

Kyiv 基輔

Kirovohrad 基羅沃赫拉德

Kostiantynivka 科斯將廷尼夫卡/康士坦丁尼夫卡

Kremenchuk 克雷門丘克

Kropyvnytskyi 克羅沛夫內茨基

Luhansk 盧漢斯克

Lutsk 盧茨克

Lviv 利維夫

Makiivka 馬基伊夫卡

Mykolaiv 梅科萊夫

Odesa 敖德薩

Okhtyrka 奧赫蒂爾卡

Podillia 波季利亞

Poltava 波塔瓦

Rivne 里夫內

Shchedryk 什徹德里克

Sich 溪據/錫奇

Sumy 蘇梅

Ternopil 特諾皮

Vinnytsia 文尼加

Volyn 沃稜

Voznesensk 沃茲內森斯克

Zakarpattia 札卡帕特

Zaporizhzhia 札波黎沙

Zhytomyr 日托梅爾

大部分為俄音的譯音:

涅 не(ne)

列 ре/ле(re/le)

別 бе(be)

捷 те/де(te/de)

謝 се(se)

Таблиця транслітерації українського

китайськими ієрогліфами

參考:

не 內 , ни/ний 內 , ні 尼 , нє 涅/聶

ре 雷 , ри 勒/雷 , рі 里 , рє 列

ле 萊/雷 , ли 雷 , лі 利 , лє 列

ве 威 , ви 韋 , ві 維 , вє

пе 佩/培 , пи 沛 , пі 皮 , пє

ме 梅 , ми 梅 , мі 米 , мє

бе 貝 , би 倍 , бі 比 , бє 別

де 德/代 , ди 迪 , ді 季 , дє 捷/傑

зе 澤/載 , зи 資/紫 , зі 吉/濟 , зє 結

се 瑟/塞 , си 司/思/瑟 , сі 西/錫 , сє 謝

те 特/泰 , ти 蒂 , ті 季 , тє 捷/傑

ке 凱 , ки/кий 基 , кі 基

ге 黑/赫, ги 黑 , гі 希

хе 黑/赫, хи 黑 , хі 希

це 采 , ци 茨 , ці 齊, цє

дзе 澤 , дзи 資/紫 , дзі 吉 , дзє

че 車/徹, чи 持, чі 齊, чє 切

дже 決 , джи , джі , джє

ше 舍/雪 , ши 詩 , ші , шє

же 熱 , жи 日, і , є

ще 什徹 , щи 什持 , щі 什齊 , щє

韓語拼寫正名

烏駐韓大使館也聯絡韓國政府與媒體,提出烏克蘭地名相關問題,韓國外交部與部分媒體將以烏克蘭的方式稱呼烏克蘭地名。相關英文報導連結一連結二,韓文報導連結

03/11 宣布:

俄語與烏語發音差異較大者之轉換

  • 亞速海:'아조프해'→ '아조우해'
  • Boryspil 國際機場:'보리스폴 국제공항'→ '보리스필 국제공항'
  • Kharkiv:'하리코프'→ '하르키우'
  • 北頓內茨河:'도네츠강'→ '시베르스키도네츠강' (詞義調整)

新增詞條:

  • Berdiansk:'베르댠스크'
  • Boryspil:'보리스필'
  • Dnipro:'드니프로'
  • Khmelnytskyi:'흐멜니츠키'
  • Kramatorsk:'크라마토르스크'
  • Lutsk:'루츠크'
  • Odesa:'오데사'
  • Vinnytsia:'빈니차'

03/01 駐韓記者楊虔豪摘譯 KBS 相關內容。

關於 03/01 KBS 的調整一事,英文報導

筆者的搜尋筆記與心得

韓國:國立國語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Korean Language)

外來詞符號搜索(외래어 표기 검색)

外語符號(외래어 표기법),另一為韓文羅馬化

空白欄位輸入「우크라이나」烏克蘭

欲查詢國立國語院2022年以來的這一波修訂

5月下旬,筆者瀏覽時,為第 132-186 條。

舊的詞條是數字跟低,更早收錄的資料,右欄국명/언어명(國家/語言)標示러시아俄羅斯者。

韓國的資料筆數明顯比我國國家教育研究院少。

儘管我國雙語詞彙可供查詢的資訊量大,但品質參差不齊,待以下詳述。

日語拼寫正名

04/01 日本大臣河野太郎宣布,日本政府官方文件改採用烏克蘭語為準,進行假名拼寫。

  • キエフ(Kiev)→キーウ(Kyiv)
  • チェルノブイリ(Chernobyl) → チョルノービリ(Chornobyl)
  • オデッサ(Odessa) → オデーサ(Odesa)
  • ドニエプル(Dniepr) → ドニプロ(Dnipro)

相關英文報導,連結一連結二

中央社相關報導:變更譯名是為表示支持烏克蘭的態度

烏克蘭語拉丁化

2010 年烏克蘭政府提出拉丁化的標準方案,參見該英文文件

西里爾字母之拉丁化無絕對,在表示 я 字母時,有 ya 和 ia 等不同方案。

例如:Бородянка 「博羅江卡」依上述方案是 "Borodianka" 不過也可能有 "Borodyanka" ,並無實質差異。

不過 y 與 i 單獨出現時也可能是原本不同的母音。

去蘇聯化改名政策

波羅申科總統 Порошенко (Poroshenko) 任內去蘇聯化,許多紀念蘇聯相關名稱的城鎮 2016 逐一改名。舉幾個例子

  • Dnipro 舊名 Dnipropetrovsk
  • Kamianske 舊名 Dniprodzerzhynsk
  • Pokrov 舊名 Ordzhonikidze
  • Pokrovsk 舊名 Krasnoarmiisk
  • Chystiakove 舊名 Thorez
  • Kadiyivka 舊名 Stakhanov
  • Khrustalnyi 舊名 Krasnyi Luch
  • Bakhmut 舊名 Artemivsk

臺灣相關音譯概況

臺灣中文媒體報導烏克蘭相關地名時,使用既有俄羅斯語音譯者仍過半,也偶有參雜英美發音,偏離斯拉夫音系的音譯。

據筆者觀察,大多數媒體多直接採用 Google 地圖之譯名,其中不乏陋譯者,甚至誤譯者,即使有的發音沒偏離太多,整體用字也怪怪的。

中央社似乎沒有參考既有的俄語音譯,對於各國各樣的人名地名常常自創不夠貼近的音譯,很可能純粹照英美發音習慣來音譯。而其他媒體可能出於支持中央社或為求書面溝通一致性(報導文字抄來抄去),也就順便推廣了中央社的奇怪音譯。

國教院方面除了俄語音譯,還存在更多既非系統化,也偏離實際發音的譯名詞條。

Google Maps 顯示地名

戰爭前某一天開始,到戰爭以來的兩個多月哈爾基夫 Харків (Kharkiv) 的中文均顯示「米達列斯」。該名稱來自該城的球隊 Металіст (Metalist) 冶金工人隊。戰爭剛開始沒幾天,還真的有幾篇報導使用「米達列斯」來稱呼該地。

raw-image
raw-image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連結

天下雜誌文章連結

raw-image

中部大城 Дніпро (Dnipro) 西方的衛星城市 Кам'янське (Kamianske) 卡姆揚斯開(俄音:卡緬斯科耶)聶伯羅捷爾任斯克是舊名中譯。

戰爭開始後至 3 月份,筆者注意重大城市德尼伯 Дніпро (Dnipro) 的中文顯示「丹伯貝佐斯基」,應該是來自該城舊名 Дніпропетровськ (Dnipropetrovsk) ,該城於 2016 年已改為現名 Дніпро (Dnipro) 德尼伯(俄音:聶伯)

而 4 月份某天,google 地圖又更新中文為「聶伯羅州」,這看起來是沒有把城市和與其同名的 Oblast 分清楚,才出現「州」字。結果就又有報導使用「聶伯羅州」來稱呼該市了。

raw-image

畫面南方 Козятин (Koziatyn) 科賈廷,絕對不可能是「文尼察州」。

畫面西北方 Хажин (Khazhyn) 哈任,誤譯成「哈日申」。


Google Maps 更多待改善譯名

更多 Google Maps 嚴重偏離、字母錯誤、不一致的譯音例子:

以下先就不同的問題類別,列出舉例的地名原文及較貼近的音譯,再全部一起貼出來自 Google Maps 的截圖。

新舊名不一致,烏文更新,中譯未更新

  • Благовіщенське (Blahovishchenske) 布拉霍維什辰斯科
  • Кубей (Kubei) 庫貝
  • Каракурт (Karakurt) 卡拉庫爾特
  • Подільськ (Podilsk) 波季利斯克
  • Садове (Sadove) 薩多韋

原文相同、音譯不一致

  • -не, -нє (-ne, -nie) 前者「內」,後者「涅」
  • Ново- (Новий-, Нова-) 地名前綴意譯:「新」
  • Ананьїв (Ananiv) 阿南伊夫
  • Вільшанка (Vilshanka) 維利尚卡
  • Ніжин (Nizhyn) 尼任
  • Ладижин (Ladyzhyn) 拉迪任
  • Плав'я (Plavia) 普拉夫雅
  • Почаїв (Pochaiv) 波查伊夫/波洽伊夫

偏差音譯

  • Весела (Vesela) 威塞拉
  • Гайворон (Haivoron) 海沃隆
  • Гірник (Hirnyk) 希爾尼克
  • Грушів (Hrushiv) 赫魯希夫
  • Ківерці (Kivertsi) 基維爾齊
  • Коломия (Kolomyia) 科洛梅雅
  • Тростянець (Trostianets) 特羅斯佳內齊
  • Тульчин (Tulchyn) 圖利琴

新舊名不一致

raw-image

Кубей (Kubei) 庫貝,Каракурт (Karakurt) 卡拉庫爾特,中文未顯示改名後的譯名,烏文已更新。但後者東南方的「新卡拉庫爾特」則兩者相符正常。

raw-image

Благовіщенське (Blahovishchenske) 布拉霍維什辰斯科,中文顯示舊名中譯:烏里楊諾夫卡。

raw-image

Подільськ (Podilsk) 波季利斯克,中文顯示舊名中譯:科托夫斯克。

raw-image

Садове (Sadove) 薩多韋,中文顯示舊名中譯:奧爾忠尼啟則。


音譯不一致

raw-image

Вільшанка (Vilshanka) 維利尚卡在畫面上兩處重名,中譯一致。表示 Google Maps 應該有一個較佳、統一的版本可依循。不一致的例子繁多:

raw-image

三個 Ново- 新開頭的地名,有兩個中譯顯示「新」,另一個顯示「諾禾」,且該處「諾沃」較貼近發音。

raw-image

相鄰兩個 Ананьїв (Ananiv) 阿南伊夫顯示不同譯名。

raw-image

相鄰兩個 Почаїв (Pochaiv) 波查伊夫顯示不同譯名。

raw-image

Плав'я (Plavia) 普拉夫雅,在一處顯示「普拉韋」,另一處顯示「普拉維亞」。

raw-image
  • 西: Ладижин (Ladyzhyn) 拉迪任
  • 東: Ладижинка (Ladyzhynka) 拉迪任卡

在 Google Maps 顯示「拉蒂贊」和「拉季任卡」。

raw-image
raw-image
  • Ніжни (Nizhyn)
  • Ніжниське (Nizhynske)
  • Переніжни (Perenizhyn)

以上顯示「任」、「任西克」、「佩切任」等。

raw-image

同樣是 -нє 結尾,中譯有「戈里什內」和「多利什」。涅較貼近

-не, -нє (-ne, -nie) 建議前者「內」,後者「涅」

偏差音譯

raw-image
  • Тульчин (Tulchyn) 圖利琴
  • Тростянець (Trostianets) 特羅斯佳內齊
  • Гайворон (Haivoron) 海沃隆

在這邊看到「塔爾金」、「托斯提也納」、「海沃」等。

raw-image

Коломия (Kolomyia) 科洛梅亞少一個音節。

Грушів (Hrushiv) 赫魯希夫,字母 Гг 被誤譯成「普」。

raw-image

Ківерці (Kivertsi) 基維爾齊,這邊中譯為「基瓦提斯」。

raw-image

Гірник (Hirnyk) 希爾尼克,此處顯示「希默克」。

raw-image

Весела (Vesela) 威塞拉,字母 Вв 被誤譯成拉丁的「Bb」,誤譯成「謝拉」。

raw-image

Веселівка (Veselivka) 威塞利夫卡,字母 Вв 被誤譯成拉丁的「Bb」,同樣誤譯成「謝利夫卡」。

Зеблази (Zeblazy) 澤布拉茲,該地到 2021 年叫做 Зеблози (Zeblozy) 澤布洛茲,中文顯示舊名對應的音譯,而烏克蘭文則是更新後的。

Великі Млинівці (Velyki Mlynivtsi) 大姆利尼夫齊,這邊有問題的是烏克蘭文顯示的內容,Великомлинівецька 是該地名的陰性單數形容詞,不是名詞。


離開烏克蘭也容易找到其他例子:

raw-image

Білорусь (比洛羅斯)是「白羅斯」的烏克蘭語名稱,而 Беларусь (別拉羅斯)則是「白羅斯」的白語名稱。白國舊的拉丁名,例如在法語媒體仍沿用 Biélorussie ,對應過去英語界用的舊名是 Byelorussia,新的拉丁名是 Belarus 。

截圖中顯示的白文地名 Бабруйск (Babrujsk) 是位於明斯克東南方約 130 公里的白國城市「巴布魯伊斯克」,不是白羅斯,也不應該是「比拉羅斯」。

raw-image

奧地利東部,維也納南方約 43 公里的城鎮 Wiener Neustadt, Neustadt 中譯「新城」沒有問題,但是「祭壇」是怎麼來的?

這個中譯筆者看至少應該有四年了。

英美音譯、中央社音譯

烏克蘭語跟英語不同。

Херсон (Kherson)

多家媒體使用 「赫爾松」的同時,中央社卻使用比較接近英美發音習慣的「刻松」,而且數家台灣媒體都以中央社的譯案為主要依據。(後中央社改譯赫松

Бердянськ (Berdiansk)

對於港口城市「俄音:別爾江斯克」的稱呼,中央社也把 dian 音節拆開,變成「伯德揚斯克」。

既然已經有俄語系統化的音譯了(也相對較接近烏語),為何中央社要用英美發音呢?

Рівне (Rivne)

依照俄音 Ровно「羅夫諾」,依照烏克蘭語 Рівне 系統化建議為「里夫內」,中央社譯為「瑞夫尼」,前面的「瑞」就算了,後面「內」比「尼」貼近原音,烏克蘭語 ні 才對到「尼」,не 跟 ні 明顯不同。

維基百科管理員濫權,排擠烏語化資訊

中文維基百科上自動撰寫帳戶(機器人)最初建立大量地名詞條,成千上萬的村莊,其採用的音譯,許多既不符合俄語系統音譯,也不符合烏語發音,很可能採用了 Google Maps 上錯誤的自動翻譯地名,不然就是誤將烏語字母視同俄語字母進行系統音譯。

相關的改善編輯常被管理員刪除,甚至志願改善者遭管理員以管理方便為由無限期封鎖。管理員不乏力挺如上述不烏不俄、問題百出的「原」方案者。

許多管理員只是花很多時間在維基百科,憑個人意志及理念,把維基百科打造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其他人改善之舉,管理員不乏沒寫理據就恣意刪除者,屢見不鮮。

維基百科上只要管理員未動手干涉、破壞,尚且開放自由編輯。網路上的資料需要大家各自的判讀力。

國家教育研究院:外國地名譯名

資料庫的品質有勞大家一同監督與指教。

相關參考:目前國家教育研究院提供:斯拉夫諸語的譯音用字

基本上譯音表均來自新华社译名室1993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所提出的用字方案。

到底收錄哪些資料?

國教院未能主動修訂、考究所有譯名,其收錄的大部份資料也未必能維護,如許多外國非熱門地名,可能只是簡單以英美方式音譯,未必每一筆資料均值得參考。許多幾百人的村莊收錄了,而數萬、數十萬人的區域性城鎮卻尚未收錄,也沒有機動隨時事收錄新詞條的機制。

與韓國的國立國語院相比,在資料庫約 6.7 萬筆資料中,搜尋關鍵字烏克蘭,只出現 197 則結果,其中約 60 筆是 2022 年,以烏克蘭語發音所新增收錄的地名與人名,只要是新聞中新遇到的將陸續新增,例如一開始三四月份陸續有數十條既有詞條新增貼近烏語的拼音或,新聞出現新的人名者收錄進去,而近期 7/22, 29, 8/16, 19, 26, 9/8 烏克蘭相關者也各新增一條。

依各語言音譯,還是依英語?

我國的國家教育研究院,烏克蘭相關的「外國地名譯名」就已經有600餘則。而光是外國地名譯名這個資料類別,就已經有 6 萬餘則,不難發現不同語言的詞彙多以英語發音來音譯。查詢時也不容易分辨哪些是依照當地官方語言發音收錄的資料。

反覆修訂

反覆修訂顯示審議、修訂過程有問題。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甚至還有自稱沒學過斯拉夫語的熱心民眾,大方發表意見,國教院同仁也逕行採納。該民眾接著也聯絡了筆者,不吝蒞臨指教。

若不熟悉發音,如何提出「音譯」「建議」呢?

在維基百科上排斥烏語譯名的管理員 Eric Liu 劉洛辰,也到了資料庫,主張應該以舊的俄語譯名為主。

raw-image


聯絡媒體,回應

某家媒體收到筆者 email 後,直接回覆:

raw-image

筆者從未建議中文「基輔」更改成任何方案。合理推測該收信編輯(群),根本沒有打開看筆者提供的資訊內容,也沒有去筆者提及的(我國政府)國家教育研究院查看,而且不到半天就直接回覆了。

再加上,還未到 03/11 韓國國家單位公布,03/01 KBS 就率先更改 Kyiv, Kharkiv, Lviv 三市的韓語方案。

請諸媒體加油!

儘管國家教育研究院之修訂工作還可以更好(承上),不過我國家單位確實已經公布新譯名資料了。

烏克蘭語簡史

烏克蘭語與幾種斯拉夫語言,同源詞彙相似性:

  • 白羅斯語 84%
  • 波蘭語 70%
  • 斯洛伐克語 66%
  • 俄語 62%
raw-image


外部文章連結:

Facts about the Ukrainian language 烏克蘭語的事實

為何那麼多烏克蘭人講俄語?

What is the Ukrainian language?

今日烏克蘭疆界西部曾屬於波蘭立陶宛,後來改轄奧地利,東部則曾受俄羅斯所轄,烏克蘭人歷來受周圍強權統治,語言文化也受之影響。西部地區如加利西亞,在後來奧國統治下,有得以發展國族文化的空間。19世紀興起烏克蘭國族運動,使用哥薩克人稱呼家鄉/祖國的詞語「烏克蘭」,並正視烏克蘭人的語言為「烏克蘭語」。

自俄國葉卡捷琳娜二世/凱薩琳大帝控制烏克蘭後,就開始實施俄裔殖民政策,為避免烏克蘭民族認同影響到俄羅斯帝國的團結與完整,也禁止使用烏克蘭語,語言的打壓,一直延續整個十九世紀,不只強制基輔莫訶拉學院(Kyiv-Mohyla)關閉,帝俄還逮捕並流放烏語詩人塔拉斯謝甫琴科(Taras Shevchenko)。

儘管蘇聯建國初期,約十年的時間允許烏克蘭推行烏克蘭語。不過1932年,除了政策又大轉彎,又繼續打壓烏克蘭語,還引起了烏克蘭大饑荒,削減烏克蘭人口,並持續引入俄裔居民到烏克蘭。

在蘇聯瓦解後,不只普京連續掌權超過二十年,強力控制車臣等高加索管區,也不放棄擴張、不公開地參與鄰近武裝衝突。也仍試圖抹滅烏克蘭國族與政權的存在。

除了俄語在聯合國以及前蘇聯成員國間的廣泛使用,使得俄語與烏克蘭語在全球的使用人口與識別度有懸殊差距,烏克蘭境內也有俄語文化佔優勢的現象。

烏克蘭近年的流行文化,也少不了俄語的強勢影響。直至 2022 年俄軍入侵前夕,俄語在烏克蘭音樂產業、影視業均相當強勢,歌曲、電影作品想推進前蘇聯成員國間,更可能使用俄語。烏國大城市盛行俄語,郊區、小城市使用烏語比例較高,而年輕族群多能使用兩種語言。例如因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主演而又再度受關注的劇集人民公僕(Sluha Narodu),其劇中即多半使用俄語。

俄軍入侵以來,烏克蘭國內對俄語的態度更加明確,團結對抗強勢俄語。

政治方面,烏克蘭政界不乏親俄與親歐派的路線之爭與權力角逐。2014年烏克蘭革命前後,轉向親普京的前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逃離烏克蘭。其同黨成員,同時也是普京好友的梅德韋丘克(Viktor Medvedchuk)主張,烏克蘭應該改為聯邦體制,才能化解不同地區的國族認同衝突。不過親歐派反對,指控這是親俄勢力分化烏克蘭的政治手段。

目前烏克蘭仍是單一制國家,其一級行政區「省」(Oblast/Region)及二級行政區「縣」(Raion/District)之首長均由總統指派。

筆者在大學部修畢斯拉夫語輔系,具備基本俄語背景,也修過基礎的烏克蘭語,以下介紹幾大拼寫、發音上的差異。

俄、烏讀寫差異

除了既有地名、人名的發音不同,有時連長一樣的西里爾字母,在俄語和烏語的發音也不同。

斯拉夫語言母音多半有軟硬音之別:

先比較「依」相關的音如下

  • 軟音,烏 Іі;俄 Ии;拉丁化 Ii
  • 短「依」音,烏 Йй;俄 Йй;拉丁化 Yy 或 Ii ,有時是 Jj
  • 硬音,烏 Ии;俄 Ыы;拉丁化 Yy
  • 長「依」音,烏 Її 如 Україна;拉丁化 YI yi 或 JI ji 。

可知烏 Київ 與俄 Киев 的發音差異。

整體俄羅斯語的軟硬音系

  • 硬音:Аа, Ээ, Ыы, Оо, Уу (A, E, Y, O, U) 「阿、誒、Y、喔、烏」
  • 軟音:Яя, Ее, Ии, Ёё, Юю (Ya, Ye, I, Yo, Yu/ -ia, -ie, -i, -io, iu) 「呀、耶、依、唷、you」

而烏克蘭語的音系

  • 硬音:Аа, Ее, Ии, Оо, Уу (A, E, Y, O, U)
  • 軟音:Яя, Єє, Іі, 缺, Юю (Ya, Ye, I, 缺, Yu/ -ia, -ie, -i, 缺, iu)
注意俄硬音 Ээ 與烏軟音 Єє 是相反的。

參考書目

其他歸納方式與相關特色

  1. 基本母音共六個:Аа, Ее, Ии, Іі, Оо, Уу (a, e, y, i ,o, u)
  2. 顎化/軟化母音,也就是前面多一個 й 音 (拉丁 j- ) 的母音:Яя, Єє, Її, Юю,不像俄文字母利用 Ёё 來拼 Оо 的軟音,烏克蘭文用軟音符搭配 о ,寫作 ьо 。
  3. 基本上子音Аа, Ее, Ии, Оо, Уу 不使前方子音顎化,Яя, Єє, Іі, Юю 則使前方子音顎化
  4. 因為發音的特點,某些子音與後面的顎化母音中間還有'切分開來。如
  • -п'я-
  • -м'я-
  • -в'я-
  • -ф'я-
  • -з'я-
  • -р'я-
  • -р'ї-
  • -р'є-
  • -б'є-

5. Ukraine 在英語和法語中都是兩個音節 U-kraine,在烏克蘭語中是四個音節 У-кра-ї-на ,而德語中 U-kra-i-ne 也同樣念成四個音節。韓語拼 우크라이나 也將 а-ї 分開的兩音節忠實呈現。

俄語在 э/е 之間較常用 e ,而外來語常常是 [ɛ] ,即較接近 э ,俄語拼寫大多將外來 e 直接換成俄語字母 e 音「耶」。而許多俄語詞含有 e ,理論上轉寫是 ye 或 ie ,不過,拉丁轉寫也多直接只寫 e 。

如 Екатеринбург 轉寫 Yekaterinburg,第二個俄文字母 e 在拉丁方案只有 e 而不像首字母那樣。又例如 Kiev 最完整是 Kiyev 不過只寫成前者。

以下看到許多地方,即使俄烏語都是字母 e ,但發音通常有別。筆者盡可能在拉丁轉寫 e 前加註 j 或 i 或 y 表示俄語軟音,以利對照。至於軟音 ь 的拉丁化 ' 則姑且省略。如 Львів 最完整拉丁化是 L'viv ,這邊省略而成 Lviv。

子音最大不同處

俄語僅有 Гг 表示拉丁字母 Gg

德國城市 Hamburg 在俄語的拼寫是 Гамбург 只能唸成 "Gamburg"

尼得蘭省分 Holland 俄讀 Голландия 唸 "Gollandiia"

烏字母 Гг 拉丁化 Hh ,而 Ґґ 則是 Gg,不過 Ґґ 相對少用。

同樣的城市漢堡,烏語轉寫 Гамбург 可以呈現 "Hamburg(h)"

Holland 拼 Голландія 唸 "Hollandiia"

故東部大城

  • Луганськ 烏語音譯盧漢斯克
  • Луганск 俄語音譯盧甘斯克

使用譯音表時,遇烏語 Гг 不妨參照波捷語 Hh 相關的音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外院小公主的沙龍
18會員
43內容數
時事新聞整理 加入背景資料呈現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基輔對莫斯科存在嚴重的誤判,他們一直以為,普京的目標僅局限在烏東,而實際上,普京的雄心是徹底解決烏克蘭問題。推遲9天作戰時間,讓烏克蘭在戰前幾小時得到了最寶貴的情報 — — 獲悉了莫斯科對基輔的詳細作戰計劃,陽光,開始透過烏雲,照亮了烏克蘭。
Thumbnail
基輔對莫斯科存在嚴重的誤判,他們一直以為,普京的目標僅局限在烏東,而實際上,普京的雄心是徹底解決烏克蘭問題。推遲9天作戰時間,讓烏克蘭在戰前幾小時得到了最寶貴的情報 — — 獲悉了莫斯科對基輔的詳細作戰計劃,陽光,開始透過烏雲,照亮了烏克蘭。
Thumbnail
#烏克蘭俄國相關分享#ウクライナとロシアについてのシェア #UkraineandRussiarelatedsharing 1. ウクライナ:烏克蘭(Ukraine) 2. ロシア:俄國(Russia) 3. 侵攻(しんこう):侵占、侵犯、進攻 ロシアがウクライナに侵攻(しんこう)しました。 俄國侵占
Thumbnail
#烏克蘭俄國相關分享#ウクライナとロシアについてのシェア #UkraineandRussiarelatedsharing 1. ウクライナ:烏克蘭(Ukraine) 2. ロシア:俄國(Russia) 3. 侵攻(しんこう):侵占、侵犯、進攻 ロシアがウクライナに侵攻(しんこう)しました。 俄國侵占
Thumbnail
細究烏克蘭與台灣的共同困境,根源便是複雜歷史衍生的多重文化認同,在政治菁英的有意煽動下,上升成了敵我與國族之爭,從而襲奪日常論述空間。
Thumbnail
細究烏克蘭與台灣的共同困境,根源便是複雜歷史衍生的多重文化認同,在政治菁英的有意煽動下,上升成了敵我與國族之爭,從而襲奪日常論述空間。
Thumbnail
01:此次衝突對普京(Vladimir Putin)整體的外交戰略規劃會否有影響?普京可能會怎麼回應? 俄羅斯社會又有什麼輿論角力? 趙竹成:不會有太大影響,反而會加快俄羅斯對烏東兩個共和國的整合。
Thumbnail
01:此次衝突對普京(Vladimir Putin)整體的外交戰略規劃會否有影響?普京可能會怎麼回應? 俄羅斯社會又有什麼輿論角力? 趙竹成:不會有太大影響,反而會加快俄羅斯對烏東兩個共和國的整合。
Thumbnail
而烏克蘭政府為何主動挑起烏東衝突,原因有以下幾點。
Thumbnail
而烏克蘭政府為何主動挑起烏東衝突,原因有以下幾點。
Thumbnail
俄烏經歷了三輪談判與一次外長會談,卻始終難有顯著突破,究其原因,除了俄軍施壓尚未到達基輔當局臨界點,美歐遲遲不回應俄羅斯的安全訴求以外,烏克蘭內部的反俄情緒亦為關鍵。
Thumbnail
俄烏經歷了三輪談判與一次外長會談,卻始終難有顯著突破,究其原因,除了俄軍施壓尚未到達基輔當局臨界點,美歐遲遲不回應俄羅斯的安全訴求以外,烏克蘭內部的反俄情緒亦為關鍵。
Thumbnail
自從2014年,烏克蘭為其歐洲理想,付出慘重的代價。俄羅斯今天以相同的原因侵略,轟炸她的領土、人民、軍隊、設施。也因這個理想,讓克里米亞半島被併吞,頓巴斯被佔領。儘管遭遇攻擊與威脅,烏克蘭仍想要加入歐洲。他們向我們展示,若我們忘記的話,成為歐洲人意味什麼:分享多樣價值與共同歷史,自由選擇命運。
Thumbnail
自從2014年,烏克蘭為其歐洲理想,付出慘重的代價。俄羅斯今天以相同的原因侵略,轟炸她的領土、人民、軍隊、設施。也因這個理想,讓克里米亞半島被併吞,頓巴斯被佔領。儘管遭遇攻擊與威脅,烏克蘭仍想要加入歐洲。他們向我們展示,若我們忘記的話,成為歐洲人意味什麼:分享多樣價值與共同歷史,自由選擇命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