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實體刷VS行動支付 消費方式大不同

2022/04/07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算過你總共辦過幾張信用卡嗎?無現金支付已經逐漸形成趨勢,多年前的卡債風暴,動輒20%的消費利息,讓許多人破產,對信用卡交易心存戒心,另一方面又因為銀行推出各種回饋利用智慧手機進行的行動支付機制也越來越受歡迎,在消費賺回饋的吸引之下,讓信用卡消費成為天使與惡魔兼具的金融產品,信用卡不同運用的方式,也將呈現截然不同的結果。

卡債風暴讓用戶上了寶貴的一課

台灣在1974年發行第一張信用卡之後,信用卡業務在2000年起飛速成長,到了2005年底時,持卡人數成長了60%,但因為銀行濫發信用卡及現金卡,利用「預借現金」或者帳單僅繳「最低繳款金額」的「循環信用」模式收取高額利息,讓雙卡持卡人背負龐大債務無法清償,因銀行不當催收債務,甚至發生暴力討債及輕生事件,政府跟銀行都被輿論罵到臭頭,銀行自己也因錢收不回來而有許多呆帳產生,金管會出手整頓後,銀行後續在發卡時針對申請人財務狀況較為謹慎,注重還款能力,一般社會大眾也對信用卡消費理財更加注意,避免使用現金卡及動用循環利息。

近幾年銀行大量發卡 量身打造高回饋吸引用戶

去年2021年全年信用卡新發卡量達589.65萬張,由中信銀行當紅卡片英雄聯盟卡、LINE PAY卡的全年新發卡96.2萬張奪冠,國泰世華銀行則以CUBE卡、Costco聯名卡、蝦皮聯名卡共93.92萬張居次。不過這算是近四年發卡量最少的一年,歷史紀錄最高的是在2019年時的新發卡量達到784.35萬張,像玉山銀、台新銀單年新發卡量都達到百萬張,成為年度新發卡王,北富銀也有約96萬張。
玉山銀、台新銀這樣的中型銀行為何異軍突起衝刺發卡數量?主要是因為他們著重在「數位金融」這個板塊,尤其是看好數位支付,所以加碼許多行銷預算補貼,想要搶占市場大餅,並對目標客群精準行銷。
推出產品,最終也需要客戶買單才行,以玉山銀來說2019年推出被號稱年度神卡的玉山Ubear信用卡,瞄準的就是年輕小資男女,以一般消費1%、網購5%、超商8%、電影20%不同比例的現金回饋%數,讓它們在天天去的超商,平常的網路購物,假日跟朋友去看電影,都能拿到有感的回饋,而且這個客群對數位金融工具的接受度很高,各家銀行或電商打造出的虛擬幣如LINE POINT、MOMO幣、街口幣等來打造消費生態圈,卡友們也都很捧場,銀行還祭出許多優惠及加碼來刺激消費。

女性消費力高過男性 到百貨公司消費是主力

根據聯徵中心統計數據,國人約在20歲左右開始持有第一張信用卡,隨著無現金及電子支付的盛行,許多人的消費行為從實體現金,逐漸轉為信用卡、手機等方式支付,總消費金額在經濟能力較佳的40歲左右達到最高,但是50歲以上的族群可能因為退休而減少開支及消費。如果以性別來看,女性持卡率遠超男性,在聯徵中心統計數據中,2021年1月到10月,女性持卡數達2,887多萬張,遠高於男性的2,337萬多張,應繳款金額為1,818億,也多過男性的1,545億,月應繳金額部分,女性為3萬380元,男性則是2萬8,500元。平均每人就持有約為4張信用卡。

女性在食、衣、住、育、樂的方面,比男性肯花錢,且女性在百貨購物消費比例大,也幾乎都會選擇使用信用卡來搭配百貨各式刷卡促銷方案消費,男性只有在「行」這方面的交通消費高過女性,可能是女性大多搭乘大眾交通運輸,男性偏向騎車開車會在加油站使用信用卡加油賺回饋導致。

以地區來看的話,台北女性最會刷,主要也是因為台北有許多百貨公司,商店,逛街之餘,也增加消費機會,不過不管是台中、台南、或高雄,這方面的年齡層則以40-45歲為消費主力,這年齡層也是男性主要的消費年齡,主要也是這年齡層經濟能力較高及穩定,也尚未受到準備退休因素影響。

行動支付改變付款習慣

智慧型手機普遍之後,便有廠商利用手機連網的功能,推出行動支付功能,簡化需攜帶現金甚至是一堆零錢的負擔與風險,而使用實體信用卡也可能發生側錄盜刷事件,使用行動支付就能解決這些問題,甚至連現金跟實體信用卡都不需攜帶,只要有手機就能應付大部分消費。
目前的行動支付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感應支付
目前的信用卡幾乎都已經是晶片感應支付,只要在刷卡機感應嗶一下就可以完成付款,不須要像早期磁條信用卡用刷的,現在手機的NFC近場通訊感應讀取功能,就可以利用手機綁定信用卡資訊後,代替實體信用卡,一樣嗶一下,就可以完成付款,而且是使用虛擬卡號,不須擔心卡號資訊被店家紀錄,更為安全,目前主要的支付平台有「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為國際 3 大主流,其他如特定裝置,如Garmin也會在自家穿戴裝置產品推出Garmin Pay感應支付方式。
台北捷運族習慣使用悠遊卡,悠遊卡公司也與電信公司合作推出NFC SIM卡,就像是把實體悠遊卡裝進手機一樣,如果不想更換SIM卡,也可以使用「悠遊付」App,就可以利用「嗶乘車」功能感應進站,但僅限Andriod手機,iOS尚未開放此功能。另外,悠遊付也具備電子錢包功能,只要內有餘額,就能夠利用手機畫面顯示QR碼功能付款,讓店家掃碼收款,一樣非常方便。
二、掃碼支付
在結帳付款時,手機只要顯示QRCode或二維條碼等該次消費的專屬圖形,店家只要使用掃碼機就能讀取付款資訊完成結帳,或是反過來,店家只要印製或是顯示一張固定的QRCode圖型,由消費者開啟相應的APP並啟動相機拍攝條碼後自行輸入金額,一樣可以完成付款流程,連額外的機器都不用,這也就是典型的「第三方支付」應用。

(1)第三方支付
國內由經濟部商業司主管並開放業者可以在銀行端與用戶端間扮演中間人的角色,使用者可以或是綁定信用卡直接付款,如綠界平台金流服務 ECPay、藍新金流服務平台、愛貝金流等。
(2)電子支付
原本經營第三方支付的業者如果申請到「電子支付牌照」,就可以進行「金流處理」,比如用戶間的資金轉帳,用戶間轉帳不收手續費,或是儲值到電子錢包內的服務,用戶也可以透過錢包內的儲值金進行平台生態圈內的鏈結消費,業者也會推出一些回饋機制來吸引用戶使用,也業者以悠遊付、一卡通、街口支付為代表。主管電子支付業務的金管會在去年10月也開放電子支付業者可以與傳統銀行業者進行互轉,所以業者也會獲得如同銀行的「金融機構代碼」,例如悠遊付代號就是390。
註:Line Pay也屬於第三方支付,並未申請電子支付牌照,之前是與一卡通合作來進行電子支付業務,2023年2月與一卡通的合約結束後,LINE用戶就無法進行轉帳,儲值業務也將回歸一卡通,但未來有可能由LINE Bank申請電子支付牌照來解決。

善用信用卡 方便+賺回饋 聰明消費

信用卡從卡債風暴時期被拿來當成方便借貸但容易造成債務陷阱的印象,民眾戒慎恐懼避免使用到循環利息,銀行只能賺取微薄的刷卡手續費,直到近幾年智慧手機興起,銀行也看見行動支付的潛在商機,銀行祭出大量回饋補貼,為的就是想掌握用戶消費動態,並吸引用戶,把用戶綁在自行建構的消費生態圈內,或是作為延伸理財服務來獲利,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使用合適的信用卡來方便使用,甚至賺取回饋,也不失為聰明消費的好方法。
更多完整文章內容,請轉至主站加入會員閱讀
https://maotalkin.co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貓頭鷹
貓頭鷹
貓頭鷹發覺其實只要找對方法,忙碌的上班族們就可以花少少的時間,做好正確與穩當的投資,讓財富持續增長,邁向財富自由的人生的腳步也會越來越近。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