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算過自己手上有幾張信用卡嗎?常用的好像就是那幾張,有些卡片看似回饋很高,但都有許多門檻,大多時候看的到吃不到,回饋也是下個月才會知道,事實上到了下個月早就忘了,另外有些狀況是回饋折抵很麻煩,而且回饋條件一直在變,是不是覺得常常搞到暈頭轉向?
大家算過自己手上有幾張信用卡嗎?常用的好像就是那幾張,有些卡片看似回饋很高,但都有許多門檻,大多時候看的到吃不到,回饋也是下個月才會知道,事實上到了下個月早就忘了,另外有些狀況是回饋折抵很麻煩,而且回饋條件一直在變,是不是覺得常常搞到暈頭轉向?
回饋的午餐無法永遠白吃
各家銀行推出新卡片的時候,都會針對目標客群訂出不同的回饋方式,甚至有高達雙位數百分比的回饋,吸引大家去辦,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比如隔年回饋的%就會大降,或是利用各種條件任務跟門檻來技術性讓用戶最後沒辦法享受到回饋,這也無可厚非,畢竟銀行不是慈善事業,所有回饋都要消耗行銷資源及預算來補貼,很少有永遠容易且白吃的午餐。
銀行常見降低回饋手法
最常見的降低回饋手法就是回饋%數直接降低,回饋活動期間有限定,月刷要滿一定金額,比方刷滿5000元才享回饋,有的回饋還必須登錄,甚至必須在限定的排名名次內才有,像是前1000名,或是限定必須刷某些通路才有不同%數的回饋,銀行為了推廣自家或合作的支付方式,通常也需綁定某電子支付才可以有高額回饋,國內、海外的回饋%數也不相同...,看到這麼多門檻限制,是不是覺得眼花撩亂,且回饋期間及條件也不斷更新變動,一般人很難搞得清楚。
回饋點數為了綁住用戶
即使拿到了回饋,但通常是回饋到下期帳單的方式較多,而每次收到帳單時,大部分的人對於上個月消費那些?回饋多少?其實早就忘記了,帳單通常也只有顯示回饋總金額或點數。銀行為了打造自己的金流消費生態圈,會採用讓用戶累積回饋點數的方式使用,點數通常限定在本身的支付工具扣抵、帳單扣抵、關係商城購物折抵,如果是點數與現金1:1等值的方式還比較直覺使用,但有些要按照比例自己換算,例如100點折算25元現金,或限定在關係商城內消費,用戶卻發現沒有自己喜歡的商品,這樣就變得麻煩了。
但其實還有更麻煩的,有些回饋點數必須滿額才能折抵,比如點數必須累積每滿300元才能折抵一次消費或帳單,或是每筆消費只能使用30%點數折抵,也就是如果是100的點數,每次折抵30%要四次才能折抵完,折抵通常也必須手動設定,有些APP介面做的很差,連想找折抵的功能都很難找到,會讓人想翻白眼。
許多標榜高回饋的卡片其實都有陷阱,回饋期短,完成任務才給回饋,可用通路少,回饋折抵使用麻煩,到頭來很可能回饋吃不到,或是搞得自己暈頭轉向,麻煩又划不來。
現金回饋最實際 1:1點數回饋也不賴
貓頭鷹比較偏好現金回饋,因為如果是回饋要在銀行的購物商城購物折抵,很容易買不是自己「需要」的東西,家裡就堆了一堆用不到的東西,所以購物折抵時,真的要想清楚是否會使用到。回饋現金直接折抵本期帳單或下期帳單是最實際的回饋,如果是1:1的點數回饋,使用通路也廣,甚至可以直接全額折抵每次消費,其實這種回饋方式也不錯,簡單無腦、即時方便,不過這也跟APP使用折抵方式是否方便有很大關係。
卡片數量在精不在多
數了數自己也有差不多10張卡片,但就如同前面所說,以前辦了幾張頗受歡迎的神卡,後來這幾張也陸續跌下神壇,回饋%數大減,或是門檻變高,已經打入冷宮準備剪卡了。根據之前卡片使用的經驗,其實只要保留3-5張自己常用的到的卡片就好,比如常到某些通路購物,而某張卡片又有針對該通路有高回饋,那這張卡片就可以留,另外如果是不限通路使用,回饋還不錯,折抵方式也簡便的卡片就可以當成主力卡片使用,用卡真的不用搞到太複雜。
皮夾瘦身運動
皮夾也可以進行減肥行動,不常用的卡,回饋低,折抵麻煩的卡就可以考慮剪掉,或是擺在家裡就好,只要帶著手機,將卡片綁定在手機,使用如LINE PAY、街口、APPLE PAY、GOOGLE PAY等行動支付,現在很多商家都可以接受行動支付,甚至透過手機也能無卡至ATM提款,消費、提款,一隻手機就搞定了,皮包瘦身、也避免卡片遺失盜刷風險,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