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的原理:現代醫學(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科學化的醫學,可以告訴我們人為什麼會痛(pain),但是無法告訴我們人為什麼會苦(suffering)。「苦」,是一種心理的感受。在過去的數十年中,隨著神經科學(包含神經解剖學、神經生理學、神經病理學、神經藥理學、神經XX學等)的發展,醫學界曾經滿懷希望,期待有一天能讓精神疾病變成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的慢性病,有著明確且簡單有效的控制方法—吃藥。然而,從《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的發展來看,不能算是成功。主要的理由在於,理論上有用的藥物,並沒有想像中的有效或穩定。可能的原因,也許是人類對大腦還是不夠了解,或是「人心」要比想像的更複雜—無法只從神經科學上著手—所以心理治療才會是憂鬱症的標準治療之一。這也證明憂鬱症單純用藥物治療的效果不儘理想,不然怎麼會需要加上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是由另一個研究「人心」的方向—「心理學」發展出來的。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有著複雜的關連性,在個體上,有些腦部構造或生理的變化和精神疾病有明確的相關性,像是失智症和大腦的退化有關,憂鬱症和血清素減少有關。但心理學有著更大的範圍,它研究各種人際關係(個人、家庭、小群體、大群體,群體間......)以及其中產生的問題,也因此,面對精神疾病有著不同於醫學的切入點,所以就算是不到「生病」的狀態,心理治療也能幫助「心中有苦」的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會員
35內容數
以簡潔的文字紀綠學佛的心得 「能不能用一句話,說明佛教最重要的內容是什麼?」一位不信宗教的客座教授這樣問,看著面面相覷的我們,他緩緩的說:「Why people suffering?」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清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醫療業比其它產業晚一點受到資本主義的影響,所以那種失去了舊時代的親密感特別強,
現代的西方醫學,是源於自然科學的基礎,來建立醫療理論的,所以現代醫學背後,是科學化的思考邏輯。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最重要的是--有個坐在醫生那張椅子上的人,會聽他訴說他的苦難,至於上面的人是誰,其實不怎麼重要。
任何方法,只要能夠減少人類「苦」的感受,就有達到寬慰的效果。
感冒會好,是因為身體有扺抗力和復原力(主因),醫療是以間接的方式來提供支持(助力)。
醫療業比其它產業晚一點受到資本主義的影響,所以那種失去了舊時代的親密感特別強,
現代的西方醫學,是源於自然科學的基礎,來建立醫療理論的,所以現代醫學背後,是科學化的思考邏輯。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最重要的是--有個坐在醫生那張椅子上的人,會聽他訴說他的苦難,至於上面的人是誰,其實不怎麼重要。
任何方法,只要能夠減少人類「苦」的感受,就有達到寬慰的效果。
感冒會好,是因為身體有扺抗力和復原力(主因),醫療是以間接的方式來提供支持(助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多年以來,許多人都很好奇:我心情低落,就是得了憂鬱症嗎?心情低落,一樣會吃不好、睡不好;憂鬱症會不會只是精神科醫療人員一套自圓其說的說法呢?在工作到今年年底就進入第31年,也同時是全職從事不用藥醫療第18年,我想配合最新的兩本精神醫學教科書裡面一些較新的科學研究,跟大家簡單分享: 我的答案是...
Thumbnail
本文探討現代醫學在疾病治療上的成就與未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對病人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忽視。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如何轉向一種以全人健康為核心的醫療模式成為焦點,強調理解疾病背後的心理、社會和精神因素,並尋求更全面的治療方法。本文旨在重新思考醫療的使命,不僅在於治療疾病,更在於促進人類的整體幸福與健康。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這是一篇關於寂寞可以如何透過心志的選擇而被治癒。對於治癒可能與一般大眾的理解不同,甚至衝突,但他試圖解答了這種反人性的方式是如何達成奇蹟。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心理治療對很多人來說感覺很嚴重,但其實不需要等到問題嚴重才求助,早期預防性心理治療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處理心理發展中的小插曲,避免問題累積影響心理健康。
Thumbnail
除了藥物以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自己變得更好。或許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也可能緩解憂鬱的狀況。
Thumbnail
很多身體的病症其實都源自於不舒服的心理,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一定是醫師的配方,而是好好觀照自己的那顆心。
Thumbnail
以前我以為讀心理學是為了幫助那些心理有問題的人,後來才知道,心理學能讓你「懂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多年以來,許多人都很好奇:我心情低落,就是得了憂鬱症嗎?心情低落,一樣會吃不好、睡不好;憂鬱症會不會只是精神科醫療人員一套自圓其說的說法呢?在工作到今年年底就進入第31年,也同時是全職從事不用藥醫療第18年,我想配合最新的兩本精神醫學教科書裡面一些較新的科學研究,跟大家簡單分享: 我的答案是...
Thumbnail
本文探討現代醫學在疾病治療上的成就與未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對病人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忽視。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如何轉向一種以全人健康為核心的醫療模式成為焦點,強調理解疾病背後的心理、社會和精神因素,並尋求更全面的治療方法。本文旨在重新思考醫療的使命,不僅在於治療疾病,更在於促進人類的整體幸福與健康。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這是一篇關於寂寞可以如何透過心志的選擇而被治癒。對於治癒可能與一般大眾的理解不同,甚至衝突,但他試圖解答了這種反人性的方式是如何達成奇蹟。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遇過同樣的問題:很難跟別人解釋憂鬱症是什麼,很難跟別人說為什麼自己覺得不開心,有時候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常聽到別人說「看開點」「還有人過得比你慘,人家都照樣過」「別想這麼多」之類的話。 真要比喻的話,憂鬱症感覺就像心理方面的癌症。當癌細胞開始擴散,你不可能有辦法叫他
Thumbnail
心理治療對很多人來說感覺很嚴重,但其實不需要等到問題嚴重才求助,早期預防性心理治療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處理心理發展中的小插曲,避免問題累積影響心理健康。
Thumbnail
除了藥物以外,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幫助自己變得更好。或許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也可能緩解憂鬱的狀況。
Thumbnail
很多身體的病症其實都源自於不舒服的心理,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一定是醫師的配方,而是好好觀照自己的那顆心。
Thumbnail
以前我以為讀心理學是為了幫助那些心理有問題的人,後來才知道,心理學能讓你「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