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的原理:以心理諮商為例(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台灣,雖然國家考試把心理師證照分成臨床心理師和諮商心理師二張牌,法律也規定臨床心理師開業要叫「心理治療所」;而諮商心理師開業要叫「心理諮商所」,但實務上二者所做的事沒什麼本質上的差異。心理諮商和心理治療在口語的使用上是可以互通的。做為心理學最正統的療法,有著許多不同的形式,不但使用的理論和方法都有明確的科學證據,合格的心理師更要經過嚴格而漫長的訓練才能獨當一面。

當我們開始願意面對問題,走進諮商室訴說我們的煩惱時,接下來就要面對第二個關卡:接受問題。經過諮商—有時需要數次會談—心理師會幫我們整理出可能的癥結點,有時候會出人意外,像是伴侶之中一直用分手威脅對方的那位,其實根本不想分開,反而看似妥協的那一方認真的想分開;有時候會令人難堪,像是想了解如何和判逆的小孩溝通的父母,真正的問題竟然是自己過度控制,而不是小孩判逆;有時候會讓人絕望,因為問題不在來諮商的人本身,是在另一個絕對不會來諮商的人身上(這種狀況問題幾乎無解,只能朝改變自己下手)。

心理師經過傾聽、談話和專業的分析後,給出的判斷,有可能是我們無法接受的,這裡的無法接受,不只是認為心理師判斷錯誤(可能因而生氣),更多的是因為和自己原先的認知差異過大而無法理解:一直忍受著分手的威脅維護感情的人,為什麼才是想分開的那一個? 或是感覺被指控為有問題的一方:明明盡心盡力為了孩子好,什麼時候又變成了過度控制? 或是不願放棄原本的方法:應該還有能做的事,如果自己做得更好,狀況有可能會改善。(想用自身的努力改變他人) — 這才是真正的無法接受。

如果能跨過解決心理問題的第二步:接受問題。才能進到第三步,用方法來處理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清智的沙龍
2會員
32內容數
以簡潔的文字紀綠學佛的心得 「能不能用一句話,說明佛教最重要的內容是什麼?」一位不信宗教的客座教授這樣問,看著面面相覷的我們,他緩緩的說:「Why people suffering?」
清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06
對正在受苦的人而言,寬慰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符合科學
2022/06/06
對正在受苦的人而言,寬慰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符合科學
2022/05/23
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弱點,就代表已經踏出解決心理問題的第一步:面對問題。
2022/05/23
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弱點,就代表已經踏出解決心理問題的第一步:面對問題。
2022/05/16
就算是不到「生病」的狀態,心理治療也能幫助「心中有苦」的人。
2022/05/16
就算是不到「生病」的狀態,心理治療也能幫助「心中有苦」的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服務民眾的過程中,比起個人的心理困擾,我發現更多是對於心理師這個行業,與心理諮商的好奇,包括:「什麼樣的狀況下,可以開始做心理諮商?」、「心理諮商可以提供我什麼協助?可以做什麼來避免需要找心理師?」,以及「心理諮商師與心理醫師的差別?」。我覺得這些提問很有價值,我試著回答這些問題,期待能增加你的
Thumbnail
最近服務民眾的過程中,比起個人的心理困擾,我發現更多是對於心理師這個行業,與心理諮商的好奇,包括:「什麼樣的狀況下,可以開始做心理諮商?」、「心理諮商可以提供我什麼協助?可以做什麼來避免需要找心理師?」,以及「心理諮商師與心理醫師的差別?」。我覺得這些提問很有價值,我試著回答這些問題,期待能增加你的
Thumbnail
諮商不是補習班,才藝班,機械修理廠,或是替代性的親情, 如果身為父母難以好好思考自己需要接受幫助的可能性, 那這樣的諮商進行下去,充其量就是來買心安。, 其實可以不用這樣子進行......
Thumbnail
諮商不是補習班,才藝班,機械修理廠,或是替代性的親情, 如果身為父母難以好好思考自己需要接受幫助的可能性, 那這樣的諮商進行下去,充其量就是來買心安。, 其實可以不用這樣子進行......
Thumbnail
很多人在問,要如何找到合適的心理師?如何找到優質的心理師?如何找到專業議題的心理師? 心理諮商是一個非常􏰀視隱私保密的工作,心理師不只不會請治療成功的個案出面幫忙宣揚來彰顯 治療師的能力,更因為心理師有保護及保密個案個人相關資料和會談內容之責任,除非個案自己向 他人透露其諮商事宜,否則諮商室中發生
Thumbnail
很多人在問,要如何找到合適的心理師?如何找到優質的心理師?如何找到專業議題的心理師? 心理諮商是一個非常􏰀視隱私保密的工作,心理師不只不會請治療成功的個案出面幫忙宣揚來彰顯 治療師的能力,更因為心理師有保護及保密個案個人相關資料和會談內容之責任,除非個案自己向 他人透露其諮商事宜,否則諮商室中發生
Thumbnail
常在Dcard等社群平台上,看到許多人因種種不同的挑戰與問題,造成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可能是家庭成員間的爭吵與磨合,可能是職涯發展不順遭遇挫折等等。 因此,心理諮商專業出現,希望可以陪伴這些人度過,協助解決心理問題。
Thumbnail
常在Dcard等社群平台上,看到許多人因種種不同的挑戰與問題,造成心理健康出現問題,可能是家庭成員間的爭吵與磨合,可能是職涯發展不順遭遇挫折等等。 因此,心理諮商專業出現,希望可以陪伴這些人度過,協助解決心理問題。
Thumbnail
尋找心理師的原則:1.是否耐心傾聽 2.是否願意解說 3.是否談得來。 心理諮商的迷思:1.改變沒有炒短線的 2.不要問成功率多少 3.心理師不是拯救者,是助人者。 諮商前可以先預備的:1.諮商主題:想聊什麼內容 2.諮商目標:想得到什麼成果 3.時間與金錢:預計花多少代價。
Thumbnail
尋找心理師的原則:1.是否耐心傾聽 2.是否願意解說 3.是否談得來。 心理諮商的迷思:1.改變沒有炒短線的 2.不要問成功率多少 3.心理師不是拯救者,是助人者。 諮商前可以先預備的:1.諮商主題:想聊什麼內容 2.諮商目標:想得到什麼成果 3.時間與金錢:預計花多少代價。
Thumbnail
在進入諮商室之前的我,也在反問著自己,想釐清一直以來的思考邏輯與行事風格是否有不一致之處。並欲反思我的情緒釋放與展開間是否亦有不真實之處。原先在諮商前提出的問題是生涯發展,但隱隱覺得我是否該更開放的心來探究自身之所以行事風格以為我,而不是討論未來發展。
Thumbnail
在進入諮商室之前的我,也在反問著自己,想釐清一直以來的思考邏輯與行事風格是否有不一致之處。並欲反思我的情緒釋放與展開間是否亦有不真實之處。原先在諮商前提出的問題是生涯發展,但隱隱覺得我是否該更開放的心來探究自身之所以行事風格以為我,而不是討論未來發展。
Thumbnail
  在早年學習諮商時,曾經聽過一個說法:「我們沒有權力去選擇案主,而每個案主的到來也都在訴說一個不被聽的故事。」這話雖然很動容,但又該是真的嗎?諮商師和案主沒有雙向選擇彼此的可能嗎?
Thumbnail
  在早年學習諮商時,曾經聽過一個說法:「我們沒有權力去選擇案主,而每個案主的到來也都在訴說一個不被聽的故事。」這話雖然很動容,但又該是真的嗎?諮商師和案主沒有雙向選擇彼此的可能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