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城速寫|關渡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台灣早期關渡天后宮與北港朝天宮、鹿港天后宮並稱為「台灣三大媽祖廟」

在台灣早期關渡天后宮與北港朝天宮、鹿港天后宮並稱為「台灣三大媽祖廟」

我常從士林租借一輛UBike沿著磺溪堤防往關渡宮騎車,一路上微風徐徐,觀賞著河岸的風光,也可以讓自己運動一下。

至於為什麼是往關渡宮的方向,這要說起這座供奉著媽祖,有「北關渡、南北港」之稱的廟宇。從廟方的文獻紀錄來看,這座廟宇是從南明時期就從湄洲分靈來到台灣,原本以茅草建屋供奉在「干豆」,「干豆」就是「關渡」的舊稱,使用台語發音會跟貼近舊稱。

對於南明時期就有「干豆天后宮」這件事還有不同的爭論,不過歷史的真偽就交給學者們去處理,至少可以確認的是「關渡」早期地名是「干豆」,從郁永河的「裨海記遊」稱這裡為「干答門」、康熙的「皇輿全覽圖」稱這裡叫「干豆門」可以知道,但這都是原住民語,事實上我小時候讀完「三國演義」中的「官渡之戰」後有一段時間,認為「關渡」就是「官渡之戰」的古戰場。在台灣早期關渡天后宮與北港朝天宮、鹿港天后宮並稱為「台灣三大媽祖廟」,這也是關渡宮香火鼎盛的原因之一吧!

不論官方或歷史怎麼說,對我而言,關渡宮是我小時候很有印象的一間廟宇,在那個沒有手機或平板電腦的年代,農曆過年期間就必須會到關渡宮至少二次,一次是大年初一的祈福參拜,現場都是擠的水泄不通,小孩子不管現場狀況,左推右促的夾縫中求生存,還要不時小心大人們手上的香灰飄落在我頭上或衣領間;第二次就是元宵節來看花燈,關渡宮的花燈在當時是非常有名的,在廟宇的後面還有一座「古佛洞」,洞內二側有雕塑著許多觀音、羅漢、四大天王、天龍八部等等神尊,有的青面獠牙、有的莊嚴威武,都讓我印象深刻,走到最後洞口出去,可以眺望淡水河對岸五股、八里的景觀的水天一色景觀,非常漂亮。

自從開闢「關渡金色水岸自行車道」,也改變我來到關渡宮的方式與次數,擁著休閒的心情,騎著單車走走看看,以不同的角度看淡水河岸,以前總會抱怨台北很醜,但是換了從水岸看城市,得到的心境又不相同。我總會想著當年郁永河或是開埠台北的拓荒先人,也是沿著這條水岸往淡水河上游前進,尋找可以開墾的區域,北投、士林這些早期的村落,都是這樣漸漸圈地成形,並且在台北盆地墾荒後的物資農產,也是沿著河流運到淡水在轉往世界各地銷售。關渡宮是他們最後祈求貨運物產,走船能夠平安順利外銷的保佑之地,「關渡宮」看盡了淡水河的起落,現在河上不需要走船運貨了,但是對於守護沿岸上人們的心情,我想天后媽祖仍舊沒有改變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郭正宏的沙龍
34會員
48內容數
台北。島嶼最北端的城市之一,四周圍被山嶺環繞,二條河流貫穿了城市西邊,18世紀開始人們從這邊開始聚集開墾、落地、生根。從艋舺開始,河岸沿線直到出海口最後一個鄉鎮淡水為止,這裡成了那個時代島嶼上最繁華熱鬧的區域之一。時光芢苒百年後的台北城早已無邊無界,原本河岸邊的村鎮早已變成「舊城區」。 但是,舊城的故事才正要開始。
郭正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6
在台灣各個城市都很容易找到賣「鹹酥雞」的攤子,尤其在一些街頭巷尾,遠遠的一盞黃光的小攤,很容易溫暖覓食者的心,有時候即使已經酒足飯飽,都還會不自覺得走過去攤位選一、二樣自己愛吃的食材酥炸一袋回家,或是在工作疲累之餘...
Thumbnail
2021/11/26
在台灣各個城市都很容易找到賣「鹹酥雞」的攤子,尤其在一些街頭巷尾,遠遠的一盞黃光的小攤,很容易溫暖覓食者的心,有時候即使已經酒足飯飽,都還會不自覺得走過去攤位選一、二樣自己愛吃的食材酥炸一袋回家,或是在工作疲累之餘...
Thumbnail
2021/11/19
不論你從迪化街的北往南走或南往北走,大概都會經過歸綏街口的那家「果汁攤」。尤其到夏天日照正艷的時刻,果汁攤前瀰漫著柳橙香氣,在附近的遊客無不被它吸引,一杯原汁入口,酸甜的口感刺激味蕾的迸發。 是啊!我也很不能免俗的在這裡佇足停留,掏出口袋中的銅板,買杯柳橙汁解渴一下,老闆堅持現擠的方式將攤位前方堆
Thumbnail
2021/11/19
不論你從迪化街的北往南走或南往北走,大概都會經過歸綏街口的那家「果汁攤」。尤其到夏天日照正艷的時刻,果汁攤前瀰漫著柳橙香氣,在附近的遊客無不被它吸引,一杯原汁入口,酸甜的口感刺激味蕾的迸發。 是啊!我也很不能免俗的在這裡佇足停留,掏出口袋中的銅板,買杯柳橙汁解渴一下,老闆堅持現擠的方式將攤位前方堆
Thumbnail
2021/11/10
停等紅燈的時候,路邊開來一輛機車搖搖晃晃的停在我旁邊,他的後座上載滿了桶裝瓦斯…。 停等紅燈的時候,路邊開來一輛機車搖搖晃晃的停在我旁邊,他的後座上載滿了桶裝瓦斯…。或許的天熱的關係,機車駕駛捲起褲管散熱,穿著襪子與拖鞋有不太協調。不修邊幅的樣完全無畏他人眼光。
Thumbnail
2021/11/10
停等紅燈的時候,路邊開來一輛機車搖搖晃晃的停在我旁邊,他的後座上載滿了桶裝瓦斯…。 停等紅燈的時候,路邊開來一輛機車搖搖晃晃的停在我旁邊,他的後座上載滿了桶裝瓦斯…。或許的天熱的關係,機車駕駛捲起褲管散熱,穿著襪子與拖鞋有不太協調。不修邊幅的樣完全無畏他人眼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位於嘉義新港鄉的兩處廟宇~開台媽祖奉天宮以及主祀水仙尊王(大禹)的水仙宮,皆為超過百年以上的古蹟。這篇將來介紹這兩座古蹟的歷史與建築特色,對研究台灣古蹟有興趣的朋友們,不論是否有信奉任何宗教神明,都是在前往嘉義旅遊時,不容錯過的地點。
Thumbnail
位於嘉義新港鄉的兩處廟宇~開台媽祖奉天宮以及主祀水仙尊王(大禹)的水仙宮,皆為超過百年以上的古蹟。這篇將來介紹這兩座古蹟的歷史與建築特色,對研究台灣古蹟有興趣的朋友們,不論是否有信奉任何宗教神明,都是在前往嘉義旅遊時,不容錯過的地點。
Thumbnail
有一次跟陸配朋友閒聊,她跟我說,台灣的宮廟好像很多?我稍微想想,好像確實是如此,可是宮廟雖多,也要有信徒供養才能維持啊
Thumbnail
有一次跟陸配朋友閒聊,她跟我說,台灣的宮廟好像很多?我稍微想想,好像確實是如此,可是宮廟雖多,也要有信徒供養才能維持啊
Thumbnail
春節時節,除了除舊佈新外、吃年夜飯、親戚走訪回娘家、出門旅遊外,還有一個重大的活動「進香」。而這次有幸帶著爺爺奶奶開車前往西南部進香,這些廟宇都是我爺爺二十多年來每年必來參拜的廟宇唷!
Thumbnail
春節時節,除了除舊佈新外、吃年夜飯、親戚走訪回娘家、出門旅遊外,還有一個重大的活動「進香」。而這次有幸帶著爺爺奶奶開車前往西南部進香,這些廟宇都是我爺爺二十多年來每年必來參拜的廟宇唷!
Thumbnail
北港媽祖廟於清康熙年間由福建省湄州朝天閣媽祖分靈而來。主神媽祖又名天上聖母,自幼即體會道典祕法,因屢次救民眾於水難之中而升天為神,以其靈驗而受封天妃。1694年(康熙33年),佛教臨濟宗第34代禪師樹璧,攜帶神像來臺,在笨港登陸,為笨港居民所留。繼而築屋、建小祠、再募金重建,香火也日漸鼎盛。寺廟建築
Thumbnail
北港媽祖廟於清康熙年間由福建省湄州朝天閣媽祖分靈而來。主神媽祖又名天上聖母,自幼即體會道典祕法,因屢次救民眾於水難之中而升天為神,以其靈驗而受封天妃。1694年(康熙33年),佛教臨濟宗第34代禪師樹璧,攜帶神像來臺,在笨港登陸,為笨港居民所留。繼而築屋、建小祠、再募金重建,香火也日漸鼎盛。寺廟建築
Thumbnail
從郁永河的「裨海記遊」稱這裡為「干答門」、康熙的「皇輿全覽圖」稱這裡叫「干豆門」可以知道,但這都是原住民語,事實上我小時候讀完「三國演義」中的「官渡之戰」後有一段時間,認為「關渡」就是「官渡之戰」的古戰場。
Thumbnail
從郁永河的「裨海記遊」稱這裡為「干答門」、康熙的「皇輿全覽圖」稱這裡叫「干豆門」可以知道,但這都是原住民語,事實上我小時候讀完「三國演義」中的「官渡之戰」後有一段時間,認為「關渡」就是「官渡之戰」的古戰場。
Thumbnail
今日天氣超好,於是機車騎著又往山上出發。這次景點去了兩個,但由於另一個還在空拍機裡面還沒整理,所以先整理手機裡面用穩定器拍的照片。 內門紫竹寺還有一個最有名的就是每年舉辦的內門宋江陣,來自各地的宋江陣都會聚集在這個地方舉行宋江陣嘉年華會
Thumbnail
今日天氣超好,於是機車騎著又往山上出發。這次景點去了兩個,但由於另一個還在空拍機裡面還沒整理,所以先整理手機裡面用穩定器拍的照片。 內門紫竹寺還有一個最有名的就是每年舉辦的內門宋江陣,來自各地的宋江陣都會聚集在這個地方舉行宋江陣嘉年華會
Thumbnail
全台灣最古老的廟宇,主祀天上聖母媽祖,超過400年的歷史,來澎湖必去的景點之一!屬於一級古蹟,廟的正前方有棵百年老樹,是許多人來此必拍照、乘涼的好去處。天后宮的建築、雕刻、彩繪等等,都是匠師們精心製作,絕對值得來細細品味這些建築的美。
Thumbnail
全台灣最古老的廟宇,主祀天上聖母媽祖,超過400年的歷史,來澎湖必去的景點之一!屬於一級古蹟,廟的正前方有棵百年老樹,是許多人來此必拍照、乘涼的好去處。天后宮的建築、雕刻、彩繪等等,都是匠師們精心製作,絕對值得來細細品味這些建築的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