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 世界閱讀日:大前研一Decline of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423 世界閱讀日:大前研一Decline of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423 世界閱讀日,好書獻給你:大前研一的<Decline of Collective Intelligence>,中文譯作<低IQ時代>。早在日本唸書的時候,就知道大前研一。後來,閱讀了他的<低IQ時代>,雖然寫在十多年前且他關心的是日本;然而即使今天再讀依然擲地有聲,尤其在今天的民粹年代(另一叫法是"眾愚政治")!

書封面問你如右問題,若說會請留意:1. 在書店只會看寫著「簡單、馬上上手」(Made Simple/for dummies)之類的書。2. 認為滿腔熱血高叫「加油」的人,比會講道理(識時務)的人更適合當領導者(註:那麼像某總統?)3. 認為網路檢索就是靠資訊量取勝,至於資訊的消化反而其次。其實,問題不止那麼少;重點是他說的:「你甘於成為低IQ社會的一員嗎?」

這本名為<低IQ時代>的書,英文是「Decline of Collective Intelligence」,格外令筆者想起了「華盛頓合作定律」(Washington Company Law)華盛頓合作定律:一個人敷衍了事(不思進取),兩個人互相推諉,三個人則永無成事之日(註:那麼似某國國會?)。全書十章,每章都有一個總結,把每章重點列出---也夠懶人包了吧?

其中,筆者最喜歡最後一章<21世紀的教養>,而所謂「教養」指康德、黑格爾、笛卡爾等思想家,杜斯妥也夫斯基、托爾斯泰等作品(註:拜托都已被禁了?只因為俄國/俄羅斯,Whynot,連俄貓也禁/天鵝湖 柴可夫斯基也停了!)...而且還有古典文學(文言文怎麼辦?)---筆者寫的<第八種恐懼:讀蒲松齡《聊齋》的<畫皮>>https://www.weshare.hk/tokyoboy/articles/4564220,還有古典音樂/繪畫/建築等...

還有網路萬能所以不要讀書,以至於環保問題(全球化的)和自己直接利益不相干,所以也和自己沒關係?(註: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寫到這兒,坦白地說筆者也太慚愧,因為真的很沒教養了哩?!大前研一總結說,「無集體智慧的社會」如果再這樣下去,將避不開長期衰亡的命運,信否?

大前研一最後問大家,看完此書你會有怎麼行動?筆者相信繼續"躺平"的人一定繼續"躺平"---躺著是最不需要用腦的嘛?!

avatar-img
盧明輝的沙龍
19會員
54內容數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在談到自己的讀書生涯時,著名作家冰心(1900-1999)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這短短的九個字,包含了她對讀書的熱愛、對讀書意義的認知和選書的標準,被後人一再引用。 假如,身體要適當營養及運動;那麼,精神心靈也需要合適的書本來滋養了!好書不厭百回讀 ,熟讀深思子自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盧明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蔡志忠有漫畫曰<孟子說: 亂世的哲思>, 頗適合今人所閱讀; 畢就古文在今天, 又有多少人喜讀呢? 筆者因工作要閱讀古文及日文, 但也不忘拿蔡志忠的漫畫<孟子說: 亂世的哲思>來思索一下今天的事情...
我們都會在生命中問過我是誰?我為何在這兒?我活著幹啥?人生及生命的意義何在?石黑一雄《別讓我走》帶著大家一起探索如此問題,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問會有如此的人嗎?從以前的奴僕年代,到種族的問題,以至將來...更高層次的生命意義的問題都盡在此書中發人深省:沒有答案卻只有更多的反思、反省...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1926.10.11-2022.01.22) 圓寂了,但他卻沒有走,只要看看《怎麼》系列的第八本《怎麼連結》(How To Connect) ,你們會明白筆者在說什麼!?
唐詩宋詞,或多或少都會讀過背過唸過吧?但讀蔡志忠的漫畫《宋詞說:花間的細訴》,讀到了作家李昂的序<希望有一點多愁善感>;這也卻吸引了筆者,曾幾何時除了使用眼藥水之外,淚又從何而來?
認識已故作家柏楊,全在於他談女人、寫女人;筆者敢說在華文世界裡,柏楊認了第二沒人敢認第一---在談寫女人方面。僅僅是看柏楊的「瘋狂紅顏系列三部曲」:《女人天生是尤物》、《女人危險的投資》及《女人比解上帝都難》就過足「癮頭」了! 筆者認為,柏楊談男女關係,比他談歷史更好看!信否?
蔡志忠有漫畫曰<孟子說: 亂世的哲思>, 頗適合今人所閱讀; 畢就古文在今天, 又有多少人喜讀呢? 筆者因工作要閱讀古文及日文, 但也不忘拿蔡志忠的漫畫<孟子說: 亂世的哲思>來思索一下今天的事情...
我們都會在生命中問過我是誰?我為何在這兒?我活著幹啥?人生及生命的意義何在?石黑一雄《別讓我走》帶著大家一起探索如此問題,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問會有如此的人嗎?從以前的奴僕年代,到種族的問題,以至將來...更高層次的生命意義的問題都盡在此書中發人深省:沒有答案卻只有更多的反思、反省...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1926.10.11-2022.01.22) 圓寂了,但他卻沒有走,只要看看《怎麼》系列的第八本《怎麼連結》(How To Connect) ,你們會明白筆者在說什麼!?
唐詩宋詞,或多或少都會讀過背過唸過吧?但讀蔡志忠的漫畫《宋詞說:花間的細訴》,讀到了作家李昂的序<希望有一點多愁善感>;這也卻吸引了筆者,曾幾何時除了使用眼藥水之外,淚又從何而來?
認識已故作家柏楊,全在於他談女人、寫女人;筆者敢說在華文世界裡,柏楊認了第二沒人敢認第一---在談寫女人方面。僅僅是看柏楊的「瘋狂紅顏系列三部曲」:《女人天生是尤物》、《女人危險的投資》及《女人比解上帝都難》就過足「癮頭」了! 筆者認為,柏楊談男女關係,比他談歷史更好看!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