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文言17唐/柳宗元〈烏賊求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海之魚,有烏賊其名者,響水而水烏.戲於岸間,懼物之窺己也,則響水以自蔽.海鳥視之而疑,知其魚而攫之.嗚呼!徒知自蔽以求全,不知滅跡以杜疑,為窺者之所窺.哀哉!《柳河東集 附錄》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7會員
603內容數
文言文養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咕醬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孔雀雄者毛尾金翠,殊非設色者仿佛也。性故妒,雖馴久,見童男女著錦綺,必趁啄之。山棲時,先擇處貯尾,然後置身。天雨尾濕,羅者且至,猶珍顧不復騫舉,卒為所擒。《權子》 故:本來。 猶:還。 仿佛:類似、相似。 羅者:捕鳥人。 騫(qian)舉:飛騰起來。
讀書以過目成誦爲能,最是不濟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無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與也?
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 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此聖人之所慎也。 然則何以慎?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為所聞則得之矣。《呂氏春秋 察傳》
趙人患鼠,乞貓於中山。中山人予之貓,貓善捕鼠及雞。月餘,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毀傷吾器用,吾將飢寒焉,不病於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飢寒猶遠,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郁離子·捕鼠》
孔雀雄者毛尾金翠,殊非設色者仿佛也。性故妒,雖馴久,見童男女著錦綺,必趁啄之。山棲時,先擇處貯尾,然後置身。天雨尾濕,羅者且至,猶珍顧不復騫舉,卒為所擒。《權子》 故:本來。 猶:還。 仿佛:類似、相似。 羅者:捕鳥人。 騫(qian)舉:飛騰起來。
讀書以過目成誦爲能,最是不濟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無多,往來應接不暇,如看場中美色,一眼即過,與我何與也?
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 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此聖人之所慎也。 然則何以慎?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為所聞則得之矣。《呂氏春秋 察傳》
趙人患鼠,乞貓於中山。中山人予之貓,貓善捕鼠及雞。月餘,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毀傷吾器用,吾將飢寒焉,不病於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飢寒猶遠,若之何而去夫貓也!” 《郁離子·捕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金鱗玉翅舞漣漪,雷雨休言變化遲。尺水能開千里潤,看來端的是龍兒。 』是南宋鄭清之所作的詩,形容魚鱗魚鰭燦若金玉,魚兒在水中起舞激起漣漪,魚兒的行動靈活敏捷,如同天氣瞬息萬變雷雨迅速降臨,龍是掌管下雨的祥瑞神獸,尺寸之水能滋潤千里土地,魚兒的存在帶來生機和繁榮,真實展現出龍的型態和氣息
小金魚茫然的游啊游 尋覓他們夢想中的新家 可以讓他們安身立命、組建家庭
痾鳴再起。海流與雲層迅速波動聚合,那雙視線也隨著天象的改變移動到與接近正午的太陽相當的高度。還來不及飛離的海鳥們的身影在與視線平行後,發出淒厲的啼叫後並墜入海裡;緊接著,落海的位置紛紛迸出激烈水花,鮮血與破碎的毛羽四處飄散。 某人大喊一聲,指著大海:海面下萬頭竄動。那些原本還在漫無目的遊蕩的影子忽
Thumbnail
中國文學補課《莊子集釋》卷六下《外篇·秋水》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 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 對井裡的蛙不可與它談論關於海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狹小居處的局限; 對夏天生死的蟲子...
Thumbnail
《漢書 楊雄傳》:乃使文身之技,水格鱗蟲,服虔曰:「文身,越人也,能入水取物。」凌堅冰,犯嚴淵,探巖排碕,薄索蛟螭,師古曰:「嚴,言不可犯也。巖,水岸嶔巖之處也。碕,曲岸也。薄,迫也。索,搜求也。碕音鉅依反。嶔音口銜反。」蹈獱獺,蘇林曰:「獱音賔。」師古曰:「獺,形如狗,在水中食魚。獱,小獺也。獺音
Thumbnail
夜鷺雖是「夜行性鳥類」,民間也稱之爲「暗光鳥」,但是生態環境的改變,使得白天也不難看到牠們 。魚類、蝦蟹、昆蟲,是牠們的主食。而柳川的魚群實在長得太過碩大肥美,使牠們必須長時間蹲踞河面的石頭,靜觀著潺潺流水,遇到小魚經過,倏忽之間,以尖喙閃電出擊,絲毫不會落空~
白鷺鷥獨自站在水湄的枯木上 俯瞰著淡水河 眼神穿進整片天空的倒影 似乎看見魚兒 卻遲遲沒有行動   蒼鷺盤舞於水面 應該是看見了魚準備要抓 老鷹盤旋高空中 是抓魚還是吃鳥呢   岸上餵食讓野鴿子數量很多 麻雀也不少 椋鳥跟八哥開心地鳴唱著: 沒有人類不是很美好嗎
Thumbnail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作品,描繪了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座座山上沒有鳥兒的影子,一條條路上也沒有人的蹤跡,只有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滿天大雪下孤零零地坐在小船上釣魚。 不僅是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也是對人生的感悟。詩人
Thumbnail
她想起了她的前世:一尾八目鰻。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金鱗玉翅舞漣漪,雷雨休言變化遲。尺水能開千里潤,看來端的是龍兒。 』是南宋鄭清之所作的詩,形容魚鱗魚鰭燦若金玉,魚兒在水中起舞激起漣漪,魚兒的行動靈活敏捷,如同天氣瞬息萬變雷雨迅速降臨,龍是掌管下雨的祥瑞神獸,尺寸之水能滋潤千里土地,魚兒的存在帶來生機和繁榮,真實展現出龍的型態和氣息
小金魚茫然的游啊游 尋覓他們夢想中的新家 可以讓他們安身立命、組建家庭
痾鳴再起。海流與雲層迅速波動聚合,那雙視線也隨著天象的改變移動到與接近正午的太陽相當的高度。還來不及飛離的海鳥們的身影在與視線平行後,發出淒厲的啼叫後並墜入海裡;緊接著,落海的位置紛紛迸出激烈水花,鮮血與破碎的毛羽四處飄散。 某人大喊一聲,指著大海:海面下萬頭竄動。那些原本還在漫無目的遊蕩的影子忽
Thumbnail
中國文學補課《莊子集釋》卷六下《外篇·秋水》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 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 對井裡的蛙不可與它談論關於海的事情,是由於它的眼界受著狹小居處的局限; 對夏天生死的蟲子...
Thumbnail
《漢書 楊雄傳》:乃使文身之技,水格鱗蟲,服虔曰:「文身,越人也,能入水取物。」凌堅冰,犯嚴淵,探巖排碕,薄索蛟螭,師古曰:「嚴,言不可犯也。巖,水岸嶔巖之處也。碕,曲岸也。薄,迫也。索,搜求也。碕音鉅依反。嶔音口銜反。」蹈獱獺,蘇林曰:「獱音賔。」師古曰:「獺,形如狗,在水中食魚。獱,小獺也。獺音
Thumbnail
夜鷺雖是「夜行性鳥類」,民間也稱之爲「暗光鳥」,但是生態環境的改變,使得白天也不難看到牠們 。魚類、蝦蟹、昆蟲,是牠們的主食。而柳川的魚群實在長得太過碩大肥美,使牠們必須長時間蹲踞河面的石頭,靜觀著潺潺流水,遇到小魚經過,倏忽之間,以尖喙閃電出擊,絲毫不會落空~
白鷺鷥獨自站在水湄的枯木上 俯瞰著淡水河 眼神穿進整片天空的倒影 似乎看見魚兒 卻遲遲沒有行動   蒼鷺盤舞於水面 應該是看見了魚準備要抓 老鷹盤旋高空中 是抓魚還是吃鳥呢   岸上餵食讓野鴿子數量很多 麻雀也不少 椋鳥跟八哥開心地鳴唱著: 沒有人類不是很美好嗎
Thumbnail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作品,描繪了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座座山上沒有鳥兒的影子,一條條路上也沒有人的蹤跡,只有一個頭戴斗笠、身披蓑衣的老翁,滿天大雪下孤零零地坐在小船上釣魚。 不僅是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也是對人生的感悟。詩人
Thumbnail
她想起了她的前世:一尾八目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