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貶至20年低點,看過25,21的都應該躲避歷史的重演。

日圓貶至20年低點,看過25,21的都應該躲避歷史的重演。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日圓貶值

日圓貶值

最近有一個很火熱的議題是要不要買日圓?

日圓已經貶到一個無法無天的地步了,截至4/29日圓兌美元報價已經來到129,天知道日本央行接下來還要再進行甚麼樣的實驗,而日本央行維持超寬鬆的鴿派政策,與全球升息緊縮的鷹派政策背道而馳,物價上漲、日圓走貶,經濟低迷,讓日本央行不得不開著太空梭往黑洞撒錢去,然而,回過頭來檢視這一切,大量無底線的撒錢苦果,可就得由日本後代的子子孫孫們來承擔了。

美元霸權

有這麼一說,美國的華爾街大老們利用美元霸權,在全球各地掠奪資源也就是俗稱的剪羊毛,話說羊是一種溫馴的動物,羊毛有著極高的商業價值,一旦羊毛長了,自然就是要剪下來賣各好價錢,而修身養息之後羊毛就又會自然的長了出來,如此循環不已,大老們的口袋自然是飽上加飽啊!

美元霸權

美元霸權

說穿了,這是一場美元繞著地球跑的收稅遊戲,美國通過美元作為全球的貿易結算貨幣,來為自己的享樂買單,都說美國人縱情消費,致使製造產業空洞化,而沒了製造業的美國,又是如何仍能讓自己享受到廉價的物品呢?

答案就是全球化

美國把全球化分工玩到極致,利用無限量的舉債,把美元輸出購買全球分工之下的便宜物品,再高價轉售賺取極大利潤,可憐亞洲,新興國家淪為代工,沒日沒夜的為了那毛三到四而賣肝,雖然賺取了大量外匯,可還得為了美債來買單,回過頭來,誰知道還得為了美元回流再被剝一層皮,只是,我們的命運真的要掌握在別人的手上嗎?

25,21

最近有一部夯韓劇是 25,21,雖然目前只看了前三集,但是,也滿有感觸的,其中男主角以前是富二代,如今卻家道中落,父親公司倒閉,家裡破產,致使親人四散,流離他鄉,不敢聚首。

而讓他家裡破產的原因,就是因為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南韓宣告破產,而這個金融風暴的起因,其實就是全球分工,使的國際熱錢大量的流向亞洲國家,大舉的投資,讓亞洲新興國家處於股匯市大幅上揚的資產增值假象之中,只是,後來美國景氣過熱,為了抑制通貨膨帳而升息,致使大量美元抽離亞洲回流美國,在失去大量美元依靠的亞洲,貨幣瞬間劇貶,最終引發亞洲各國的金融風暴。

剪羊毛

說著說著,是不是覺得跟現在的景像有點雷同呢?

現在的美國為了破表的通膨而欲加速升息,而亞洲的各國貨幣已然感受到巨大壓力,紛紛走貶,日圓已經貶到20年來的低點,而日本央行卻繼續拚了命的撒錢,我真的擔心日圓的劇貶,會不會是另一次亞洲金融風暴的開端?

日圓貶值

日圓貶值

原因是日圓的貶值,會進一步的拉升美元,也會帶動亞洲各國的貨幣競貶,以用來維繫出口貿易的兢爭力,美元的上升加上亞洲各國貨幣競貶都會吸引資金外逃回美元,讓亞洲各國的資產價格受到極大壓力,不管是股市,房市,....等投資,最終的泡泡都還是得由自己的國人來扛下,外資不過就是拍拍屁股,揮揮衣袖,頭都不回的就走了。

可你又奈何得了他?

這就是美國利用美元剪各國羊毛的過程。

所以,如果你不想被美國剪羊毛,收刮財富,在美元霸權尚未被打破之前,你就得知道美元的升貶循環,而這個升貶的暗號從來就不難猜,其實就來自美聯儲。





延伸閱讀:
1.2022年開始建立你的收入堡壘,別在砍蘋果樹了。
2.全球黑色星期五,如何用0056元大高股息ETF來降低波動?
3.投資QYLD ETF創造每月現金流,慢慢致富也保障退休生活。
4.5種對應通貨膨脹的ETF,以及每月入息的退休金資產配置。
5.00888永豐台灣ESG ETF與2884玉山金,女兒教育基金計畫。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avatar-img
JC@財富自由的路上
158會員
87內容數
0056元大高股息小資存股計畫始於2019年,股神巴菲特說過:「人生就像滾雪球,你只要找到濕的雪,和很長的坡道,雪球就會越滾越大。」這句話完整說明了存股的策略精華,只要你投資的時間夠早,夠長,在正確的道路上,累積出夠大的部位,則未來你的雪球也將會越滾越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C@財富自由的路上 的其他內容
2022年以來FED為了打擊通膨,讓升息熊頻頻出沒,已經造成投資者莫大的傷害,如果仔細的去看一下美國科技股的FAANG,你會發現原來往事已不堪回味,然而,就在這場盛宴的最後,你的嘴上是否還沾染著那一抹迷人的泡沫呢?
我們知道通貨膨脹是儲蓄者的敵人,現今我們儲存在銀行的一年期定存只有1.035(年息%),而台灣2022年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來到2.845%,超過2%通膨警戒線;我們直觀的把1.035減去2.84,會得到-1.805,把錢存在銀行是在懲罰保守型的投資人.....
在以前的中華文化中,因為有儒家思想的正名及其根深蒂固的養成計畫,君臣父子-父是父,子是子,各司其職,各安其位,於是養兒防老是一件很靠譜的事,大部分父母親一生中最大的祈求,往往也就是把兒女拉拔長大,好讓年老後的他們老有所依。
2022年以來FED為了打擊通膨,讓升息熊頻頻出沒,已經造成投資者莫大的傷害,如果仔細的去看一下美國科技股的FAANG,你會發現原來往事已不堪回味,然而,就在這場盛宴的最後,你的嘴上是否還沾染著那一抹迷人的泡沫呢?
我們知道通貨膨脹是儲蓄者的敵人,現今我們儲存在銀行的一年期定存只有1.035(年息%),而台灣2022年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來到2.845%,超過2%通膨警戒線;我們直觀的把1.035減去2.84,會得到-1.805,把錢存在銀行是在懲罰保守型的投資人.....
在以前的中華文化中,因為有儒家思想的正名及其根深蒂固的養成計畫,君臣父子-父是父,子是子,各司其職,各安其位,於是養兒防老是一件很靠譜的事,大部分父母親一生中最大的祈求,往往也就是把兒女拉拔長大,好讓年老後的他們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