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有連續高密箭竹的)閂山東北稜(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週末要去哪裡爬山?」
「閂山。」
「怎麼沒有順道去鈴鳴?」
「……因為我要去叢穿。」
(聽說有連續高密箭竹林的)#閂山東北稜
臉書總愛在一早跳出回顧提醒著我們日子有多麼飛逝。去年此時的週末,多半時間是頂著悶濕的天氣,在熊空、桶後等山區,揮汗如雨地在滿佈黃藤的密林中嘗試殺出一條通往營本部的山徑。
我以為叢穿的探險在阿玉山遠征後告一段落,但生命總是會給人意料之外的驚喜。
週五下班趁著夜色南下,我們於市區稍作補給休息後,又馬不停蹄地於夜半啟程。得利卡順著蜿蜒的山路行駛過整個合歡山區,待晨光灑落山頭,方抵730林道入口。
730林道,為國民政府時期為安置榮民軍官並開拓財源,由退輔會主導的檜木林場砍伐與運輸路線,林道從環山附近清泉橋循茶岩山、閂山山腹上行,越過閂山與人待山的鞍部接近中央山脈主脊,全盛時期的730林道,登山車直驅23.2K登山口,來回閂山只需150分鐘路程。而今日,我們在碎石倒木的荒廢路上搖晃顛簸,至11.7K柵欄處,車子終究無法繼續前行,我們下車伸展被折磨了一早上的身軀,整了整行囊,拿起紙本地圖,確認所有人指北針上膛後,齊步往柵欄的反方向前行,找一處看似平緩的斜坡上切,開始了這次的探勘行程。
腳踩著高筒雨鞋在寬廣的稜線上前行,鞋墊、一雙羊毛襪與護踝是全新的嘗試,搭配著肩上背負的重裝,整體效果還算不錯,不會有之前腳背拱起而擠壓著鞋內空間的不適感。這一路上,年輕的學員們在前方領航認路,後方的學長則不時要求他們停下詢問目前所在的位置,以及他們為何如此判斷的原因;而除了坡度、距離、方位等地圖與現地對照的資訊,歷史文件與現地環境的交互對照,也是判斷的依據之一。此外,學長更是強烈建議學員們需要學習用腦與心記憶過往一小時一路行來的地形、地貌與周遭環境,並在休息時趕緊紀錄,如此的探勘記錄才有其價值。我在旁安靜觀察並學習著,這是我們在箭竹海茜的愜意時光。
我們的確在地圖上標示著箭竹的位置開始遭遇到及腰且密集的樹叢,越往上走,樹叢越密,路徑越不明顯,只能抬頭望著遠方大樹的身影,低頭尋覓雙手撥開後的路底,奮力往前緩慢的游走。除了竹葉草芒會劃傷皮膚,樹林裡交雜著樹莖樹葉長滿小刺的植物,在陡上時若要一個支撐稍不留神就碰到,趕緊把雙手放開,再繼續認分地揮舞著雙手前行。
有些地方箭竹林對於新手來講實在是太密太硬,這時候可靠的學長就會自告奮勇走在前頭當先鋒,用整個身體的力量壓上去,硬是開了一條路徑,後方的我們則是毫不遲疑的立刻跟上,深怕一個轉彎,人就消失在箭竹海裡。
雖不見血流成河,但心力交瘁確是過猶不及。有時候步伐稍微慢了不見前方人影,但卻可以清楚地聽到張同學「我以後再也不要到高山叢穿」的憤怒吶喊,伴隨著他穿過樹叢的沙沙聲響。我即便已經畢業了十來年,但在山裡向來不看年紀只看經歷,還是需要嘗試帶著大夥在不見路徑的竹林裡往前往上。
每次在第一個總有一股走錯了怎麼辦的壓力,怕方向錯了浪費力氣,又怕路線選錯了帶著大家到危險地形;此外,因為不喜歡狼狽不堪且徒勞無功的出力,又會花更多的時間觀察眼前的環境嘗試找出比較不費力的路線。這個策略在一開始完全的失敗,甚至是說,即便是使出渾身的力氣,但卻因為新手越級挑戰的關係,導致整個隊伍停滯不前。張同學一見苗頭不對,只好再次挺身而出,用肉身成全後面的學員。
我在上稜線前的最後一段陡坡開路,小心翼翼左閃右躲著高密度的箭竹叢林,結果卻逐漸走到了岩壁的路底,陷入了進退兩難;此時思維望了望上方的天際線,二話不說直線上切,跨過枯木樹枝,帶著大家在短時間內上到了稜線。
寬稜上的箭竹林依然滿布,但不再那麼讓人驚慌失措,我們總算是順利的完成了此行的探勘路線,大夥兒依著自己的節奏在山徑上漫遊;若有人將山歌的旋律起了頭,隨即不久便會傳來唱和的聲音,我們是這座山林含有的過客,大夥放開了嗓,一首接著一首一路哼唱到了茶岩山,在沒有展望的三角點分享著山下同學們送的零食祝福,聽著張同學浪漫的茶花愛情故事。
起霧了,我們算是幸運的,預期兩天的壞天氣,硬是讓我們叢穿過箭竹林後,雨水才開始滴滴答答的落。稜線的地景仍然是由箭竹林所主宰,只是和之前的張牙舞爪已經截然不同,此時的箭竹林是一叢一叢輕拂在小腿兩側,隨風搖擺的輕柔波浪;我們的四周逐漸升起氤氳山嵐雲霧,白雲如漩渦在山谷中翻騰,形成了一堵一堵的白牆,覆蓋住了遠方的山景,我們在近三千公尺的高山被霧色所圍繞,依然可以看見彼此。
領隊在氣象站旁和山下的留守人通了電話,得知接下來到黑夜都是陰雨的天氣,隔天也好不到哪裡去,唯一的空檔是凌晨至早上八點前,大夥兒當機立斷,決定直奔營地,隔日摸早黑攻頂閂山後回營地收拾走林道下山;至於人待山,則留待下次有緣再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會員
69內容數
Kia Ora !! 這是兩個喜愛自然、山林、健行的大齡新婚夫妻在紐西蘭的蜜月自助遊。53天的旅程中,我們深度遊歷了南北島,走了許多一日健行步道、三條多日縱走山徑、也透過腳踏車、獨木舟、帆船等遊程深度走進紐西蘭的自然美景,以及獨特的毛利文化。文字影像是紀錄也是分享,關於「Aotearoa」,我們在長白雲之鄉的生活點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宛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坂元裕二的四重奏,是迷妹心目中的神劇:劇情的發展帶有一種非現實的魔幻感,但是人物的刻劃與對白台詞,卻又是一針見血地戳中每一個三十世代,人生還未到達頂端就已經在下坡道路上的我們。 迷妹深陷於此劇魅力,特別前往輕井澤,以漫步的方式,拜訪聯合教會、諏訪神社與小公園,細細品味輕井澤與四重奏的獨特韻味。
閒暇片刻的熊野古道紀行來到了第二日。這天,我們的目標是從小口走到熊野本宮大社。雖然長度與大雲取越差不多,但是小雲取越路段多為緩坡,多半的時間走在樹木參天的森林之中,是不分年齡,十分舒服的一段健行路線。在行走的時候,往往是腦袋放空著,全然享受著日本三月下旬的陽光與乾爽的空氣,那是一種幸福的生活況味。
日本紀伊半島傳說中是日本的神明居所,也是日本歷史的開端。熊野古道在古代是一條修行的道路,旅人在參拜本宮大社、那智大社、速玉大社後靈魂獲得淨化而重生。今日,熊野古道已是世界文化遺產,每年吸引上萬絡繹不絕的人潮朝聖。 熊野古道紀行,是我給自己的閒暇時刻。
湯之峰溫泉,位於本宮大社附近,是日本最早的溫泉鄉。已經有1800年的歷史,並有著傳說中使死人復活的世界文化遺產:「つぼ湯」。高橋在前往本宮大社前,來到了他口中的「秘境」住宿一晚,隔天一早進行「湯垢離」的儀式,以嶄新的自己去參拜。迷妹與爸爸則是在走完兩天的熊野古道後,來到此好好的休息,重生。
在網友的推薦之下,我們在那智勝浦待的唯一一個晚上,走進了在地料理餐廳「桂城」,享用了美味的鮪魚特餐。並在飽餐一頓後沿著漁港散步,到露天足湯泡腳看海景,享受著這個靜謐的漁村風光。 遲到了很久的迷妹看到高橋也走入這家餐廳,比起知名景點的共遊,驚喜力更強。仔細看著老闆料理給偶像的佳餚,真心覺得滿足。
在迷妹還不是迷妹而是低潮的時候,帶著摺子臉老爸去熊野跟伊勢,想要在日本信仰的起源地找到與自己和諧相處的氣力。在迷妹已經成為迷妹的時候,偶然發現高橋一生在2017年的行旅所造訪的景點、美食,自己在今年也都有留下足跡。 是追星,也是遊記,透過梳理,讓自己能真正的再出發。 迷妹跟著高橋走:神倉神社。
坂元裕二的四重奏,是迷妹心目中的神劇:劇情的發展帶有一種非現實的魔幻感,但是人物的刻劃與對白台詞,卻又是一針見血地戳中每一個三十世代,人生還未到達頂端就已經在下坡道路上的我們。 迷妹深陷於此劇魅力,特別前往輕井澤,以漫步的方式,拜訪聯合教會、諏訪神社與小公園,細細品味輕井澤與四重奏的獨特韻味。
閒暇片刻的熊野古道紀行來到了第二日。這天,我們的目標是從小口走到熊野本宮大社。雖然長度與大雲取越差不多,但是小雲取越路段多為緩坡,多半的時間走在樹木參天的森林之中,是不分年齡,十分舒服的一段健行路線。在行走的時候,往往是腦袋放空著,全然享受著日本三月下旬的陽光與乾爽的空氣,那是一種幸福的生活況味。
日本紀伊半島傳說中是日本的神明居所,也是日本歷史的開端。熊野古道在古代是一條修行的道路,旅人在參拜本宮大社、那智大社、速玉大社後靈魂獲得淨化而重生。今日,熊野古道已是世界文化遺產,每年吸引上萬絡繹不絕的人潮朝聖。 熊野古道紀行,是我給自己的閒暇時刻。
湯之峰溫泉,位於本宮大社附近,是日本最早的溫泉鄉。已經有1800年的歷史,並有著傳說中使死人復活的世界文化遺產:「つぼ湯」。高橋在前往本宮大社前,來到了他口中的「秘境」住宿一晚,隔天一早進行「湯垢離」的儀式,以嶄新的自己去參拜。迷妹與爸爸則是在走完兩天的熊野古道後,來到此好好的休息,重生。
在網友的推薦之下,我們在那智勝浦待的唯一一個晚上,走進了在地料理餐廳「桂城」,享用了美味的鮪魚特餐。並在飽餐一頓後沿著漁港散步,到露天足湯泡腳看海景,享受著這個靜謐的漁村風光。 遲到了很久的迷妹看到高橋也走入這家餐廳,比起知名景點的共遊,驚喜力更強。仔細看著老闆料理給偶像的佳餚,真心覺得滿足。
在迷妹還不是迷妹而是低潮的時候,帶著摺子臉老爸去熊野跟伊勢,想要在日本信仰的起源地找到與自己和諧相處的氣力。在迷妹已經成為迷妹的時候,偶然發現高橋一生在2017年的行旅所造訪的景點、美食,自己在今年也都有留下足跡。 是追星,也是遊記,透過梳理,讓自己能真正的再出發。 迷妹跟著高橋走:神倉神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座百名山幾乎一半的行程都在矮竹林叢中穿梭,如果不是有其他人,我自己恐怕會掉頭。
Thumbnail
還記得二訪京都時,直接搭乘嵯峨野觀光小火車直上嵐山,一路漫步到渡月橋後,再前往著名的嵐山竹林小徑的情景。那時被兩側的竹林包夾,風吹過來簌簌的聲音,縱使頂著豔陽天,也有竹影遮擋,雖無武林高手過招,但仍有滿滿的異國情懷。而今天,不需要四至五個小時的飛機,便可在苗栗泰安復刻,讓我們瞧瞧台版嵐山有什麼魅力吧
Thumbnail
走過數量多到只想大喊碎石坡不要再來了!總算摸到火石山。爬呀爬的看著參天玉山圓柏純林,經過下翠池蕩漾漣漪,爬呀爬的數著隨便都年歲過百的圓柏,趕到翠池山屋,卻因天候因素無緣賞到金色北稜角。最後一天的風雨交加中,不知不覺走完據說很陡的翠池陡坡,在殘雪寒冷的霧雨及白牆中上到"雪"山,呼~雪西之行要完結啦!
Thumbnail
大鹿林道東線是臺灣北部橫跨新竹縣與苗栗縣的林業經營用道路,途經大霸尖山登山步道和重要野生動物棲息地。本文涵蓋了作者與夥伴騎行體驗、登山行程以及電輔登山車使用建議,以及途中的注意事項和回程感想。希望能給其他山友及騎乘愛好者提供參考和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臺灣北部觀霧地區的大鹿林道,包括林道的由來、各部分的特色、開放自行車與電動輔助自行車進入大鹿林道東線以及遊客需要注意的事項。文章內容詳細描述了大鹿林道的主線、東線和西線路線,以及登山和騎乘活動的行程安排和準備物品。此外,也分享了作者個人的探勘經驗,提供了一些警示和建議。
Thumbnail
20231104-07 南橫通車之後默默的被放進待爬名單的一段縱走正是南一段,岳界擁有「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之稱,因路程沿途箭竹刺柏密布,加上水源匱乏,可見難度非同小可,也確實是非常不容易。
Thumbnail
走到產業道盡頭改走原始小徑,經過好漢坡中間站,奇妙谷外面小徑,再往木玫瑰方向,來到大峽谷。 老師邊走邊找稀有植物,找到後會向大家說明
03/28/2015 太加縱走—縱走   我一頭鑽進疏疏又密密的箭竹林中, 再穿越或高又或低的倒木上下。 由太平山往加羅湖的路上,由西往東。 我們將橫越中央山脈。   箭竹海中,沒有風景,真的是無所謂, 中級山試煉才正要開始, 擔開箭竹後,仍是箭竹。 我才將心,專注的走在步道上
Thumbnail
其實,來爬十八尖山真的有一段時間了,大學時期跟社團社員一起爬鳶嘴山,其實我不是專業的登山人員,行前有特別跟我交待要準備工作手套,需要攀岩使用,那天下山回家,腳有輕微的擦傷,有一段時間對爬山有一點恐懼。來新竹工作以後,知道十八尖山是新竹市的後花園,新竹高中、交通大學博愛校區、新竹高商以及培英、建華國中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座百名山幾乎一半的行程都在矮竹林叢中穿梭,如果不是有其他人,我自己恐怕會掉頭。
Thumbnail
還記得二訪京都時,直接搭乘嵯峨野觀光小火車直上嵐山,一路漫步到渡月橋後,再前往著名的嵐山竹林小徑的情景。那時被兩側的竹林包夾,風吹過來簌簌的聲音,縱使頂著豔陽天,也有竹影遮擋,雖無武林高手過招,但仍有滿滿的異國情懷。而今天,不需要四至五個小時的飛機,便可在苗栗泰安復刻,讓我們瞧瞧台版嵐山有什麼魅力吧
Thumbnail
走過數量多到只想大喊碎石坡不要再來了!總算摸到火石山。爬呀爬的看著參天玉山圓柏純林,經過下翠池蕩漾漣漪,爬呀爬的數著隨便都年歲過百的圓柏,趕到翠池山屋,卻因天候因素無緣賞到金色北稜角。最後一天的風雨交加中,不知不覺走完據說很陡的翠池陡坡,在殘雪寒冷的霧雨及白牆中上到"雪"山,呼~雪西之行要完結啦!
Thumbnail
大鹿林道東線是臺灣北部橫跨新竹縣與苗栗縣的林業經營用道路,途經大霸尖山登山步道和重要野生動物棲息地。本文涵蓋了作者與夥伴騎行體驗、登山行程以及電輔登山車使用建議,以及途中的注意事項和回程感想。希望能給其他山友及騎乘愛好者提供參考和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臺灣北部觀霧地區的大鹿林道,包括林道的由來、各部分的特色、開放自行車與電動輔助自行車進入大鹿林道東線以及遊客需要注意的事項。文章內容詳細描述了大鹿林道的主線、東線和西線路線,以及登山和騎乘活動的行程安排和準備物品。此外,也分享了作者個人的探勘經驗,提供了一些警示和建議。
Thumbnail
20231104-07 南橫通車之後默默的被放進待爬名單的一段縱走正是南一段,岳界擁有「小關難纏,雲水無水,卑南不死,藤枝必亡」之稱,因路程沿途箭竹刺柏密布,加上水源匱乏,可見難度非同小可,也確實是非常不容易。
Thumbnail
走到產業道盡頭改走原始小徑,經過好漢坡中間站,奇妙谷外面小徑,再往木玫瑰方向,來到大峽谷。 老師邊走邊找稀有植物,找到後會向大家說明
03/28/2015 太加縱走—縱走   我一頭鑽進疏疏又密密的箭竹林中, 再穿越或高又或低的倒木上下。 由太平山往加羅湖的路上,由西往東。 我們將橫越中央山脈。   箭竹海中,沒有風景,真的是無所謂, 中級山試煉才正要開始, 擔開箭竹後,仍是箭竹。 我才將心,專注的走在步道上
Thumbnail
其實,來爬十八尖山真的有一段時間了,大學時期跟社團社員一起爬鳶嘴山,其實我不是專業的登山人員,行前有特別跟我交待要準備工作手套,需要攀岩使用,那天下山回家,腳有輕微的擦傷,有一段時間對爬山有一點恐懼。來新竹工作以後,知道十八尖山是新竹市的後花園,新竹高中、交通大學博愛校區、新竹高商以及培英、建華國中